问题

莫德里奇当选 2018 FIFA 世界足球先生打破梅罗垄断,是否实至名归?

回答
莫德里奇的2018 FIFA世界足球先生:打破梅罗垄断,是实至名归的辉煌

2018年的FIFA世界足球先生奖项,最终颁给了克罗地亚的传奇中场卢卡·莫德里奇。这一结果,无疑是当年足坛的一件大事,因为它打破了梅西和C罗长达十年的双人垄断,将至高无上的个人荣誉授予了一位真正用自己的才华和奉献征服世界的球员。而要评价莫德里奇是否实至名归,我们必须深入回顾他在那一年的表现,以及他所带来的影响。

国家队的耀眼表现:克罗地亚的灵魂与领袖

如果要说2018年莫德里奇最引人注目的成就,那毫无疑问是他在俄罗斯世界杯上带领克罗地亚一路闯入决赛。这支并不被所有人看好的球队,在莫德里奇的率领下,踢出了令人惊叹的足球。作为球队的核心和大脑,莫德里奇在中场的调度、传球、组织,以及关键时刻的进球和助攻,都展现了他作为一名顶级中场的全面能力。

中场的发动机: 莫德里奇在世界杯的每一场比赛中都拼尽全力,他用不知疲倦的奔跑覆盖了巨大的区域,连接了球队的攻防两端。他的传球精准而富有创造力,总能找到最佳的进攻路线,为队友创造机会。他不仅是传球者,更是节奏的掌控者,让克罗地亚的进攻行云流水。
永不放弃的精神象征: 在多场比赛中,克罗地亚都陷入了落后或者加时的困境。然而,正是莫德里奇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感染了整个球队。他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无论是通过点球的冷静,还是通过远射的威胁,都成为了球队前进的动力。他在对阵阿根廷的比赛中打入精彩进球,在对阵尼日利亚的比赛中赢得点球,在对阵丹麦和俄罗斯的点球大战中都稳定罚进,这些都彰显了他强大的心理素质和领袖魅力。
金球奖的肯定: 莫德里奇凭借他在世界杯上的出色表现,毫无悬念地获得了世界杯金球奖,这是对他在赛场上统治力最好的证明。他不仅是球队的领袖,更是整个赛事的最佳球员。

俱乐部的稳定输出:皇家马德里的中场大师

除了国家队的辉煌,莫德里奇在皇家马德里的表现同样出色。他在20172018赛季帮助皇马实现了欧冠三连冠的伟业,而他在这支梦之队的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三冠王的基石: 莫德里奇在中场与克罗斯组成的“魔笛魔K”组合,是皇马欧冠三连冠的关键。他的组织能力、控球能力以及关键时刻的绝杀能力,为皇马在中场的统治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他能够在高强度的比赛中保持稳定的发挥,用他的智慧和技术撕裂对手防线。
“魔笛”的魔力: 他的技术动作细腻、视野开阔,总能在看似绝境中找到出路。他的跑动穿插、精准的长传短传,以及关键时刻的射门和助攻,都让对手防不胜防。即使在球队遇到困难时,他也是那个能够稳定局面的球员,用他的经验和能力带领球队走出泥潭。

打破梅罗垄断的意义:对足球价值的重新定义

莫德里奇当选2018 FIFA世界足球先生,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它更象征着对足球这项运动本身价值的重新定义。

团队足球的胜利: 梅西和C罗是划时代的巨星,他们的个人能力毋庸置疑。然而,足球终究是一项团队运动。莫德里奇的当选,是对那些在团队中扮演关键角色、用智慧和奉献赢得胜利的球员的一种肯定。他用自己全面的能力和对球队的贡献,证明了个人荣誉不仅仅取决于进球和个人秀,更在于如何引领球队走向胜利。
对中场球员的致敬: 长期以来,进球如麻的射手或者锋线巨星更容易获得个人奖项的青睐。莫德里奇的当选,是对那些默默无闻在中场付出的“工程师”们的一种致敬。他证明了中场球员同样可以成为球队的绝对核心,用他们的智慧和技术改变比赛的走向。
经典与传承: 在梅罗时代结束后,莫德里奇的当选,为世界足球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以一种优雅而辉煌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另一种踢球的艺术,也为未来的中场球员树立了榜样。他的胜利,是经典足球美学的胜利,是对那些用足球天赋和努力书写传奇的球员的最好褒奖。

结论: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综合莫德里奇在2018年世界杯和欧冠联赛中的表现,以及他为国家队和俱乐部做出的杰出贡献,他毫无疑问是实至名归的2018 FIFA世界足球先生。他不仅在个人数据上表现出色,更重要的是,他以其非凡的领导力、技术能力和对足球的热爱,带领球队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他的当选,不仅打破了长久的垄断,更向世界证明了,在足球这项伟大的运动中,那些用智慧、奉献和团队精神赢得胜利的球员,同样值得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耀。莫德里奇的2018年,是一个属于他的辉煌时代,一个让所有热爱足球的人为之喝彩的传奇篇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18年莫德里奇拿到世界足球先生绝对是实至名归。

别的先不说,世界杯年最大的权重,就是世界杯。一个世界杯亚军和MVP如果权重还不如欧冠射手王的话,那是说不过去的。

何况莫德里奇是二十四年来独一个成为世界杯MVP同时还拿走世界足球先生的球员。

关于世界杯的性质,这里再说一次。7场比赛赌一座大力神杯,三天一场,和线性推进的欧冠以及欧洲主流联赛完全没有可比性。四年一次的世界杯夺冠和赌命有区别吗?某种意义上没区别。

30天里实现打进决赛的目标——还不敢奢求一定夺冠,每往前一步,压力的增长以指数级论之,只怕嫌小了。特别是克罗地亚这样的欧洲二流队伍,因缘际会的分组,三场加时、两场点球,走到决赛,球员心理和生理的消耗都是不可想象的。

职业球员有多恐怖,我真心觉得,你要去看欧洲杯和世界杯,甚至到了淘汰赛,才有足够的体会。

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能扛住,对队友和团队负责,是最低消费;

顶着压力合理发挥技术动作完成比赛,是进了一步;

消弭场上其他队友各自为政的思维,形成合力,又进了一步;

帮助球队获得整体上的优势,是更进了一步;

90分钟内打平,再进了一步;

120分钟内打平或者取胜,已经是能人所不能;

点球大战淘汰对手,说是强者中的强者,尤其当之无愧。

至于什么carry全队、独挡一面、震慑全场、统治比赛……这世界上的职业球员,又有多少个人能做到呢?一场做到不奇怪,七场比赛场场都做到,才叫难过登天。

法国队能拿下大力神杯,归根到底,是因为团队所有人战术执行力足够强,做到了“猥琐发育,不浪”,乖乖听着冠军队长+冠军教头德尚的指挥打出高质量的防守反击。瓦拉内作为队内唯一一个既拿下欧冠冠军、又坐拥大力神杯的人,此次世界足球先生评选进入前十名是情理之中。

另外,法国队这么强,又有夺冠经验,心理压力再大也有足够多的手段来应对。而对于连打进决赛都成为奢侈经历的克罗地亚,就不是这样。

回到莫德里奇和克罗地亚。主教练达利奇才干有限,既没有德尚的辉煌履历,也没有身经百战、见过更大的世面。如果是以前,可以说他不上知乎发现不了更大的世界,现在就未必了。世界杯期间的一系列战术调整,实际效果非常有限——特别是淘汰赛,更依赖队内球星的发挥,能打进决赛很不容易。

比赛过程和质量都能看出来,莫德里奇并未获得足够多的团队资源支持。猥琐而隐忍的防守反击,或者华丽的进攻推进,克罗地亚永远在这两种战术之间摇摆不定;三场小组赛顺风顺水还顺便屠了阿根廷,比赛内容可圈可点,这是有目共睹的,媒体也把格子军吹上了天。然后拉基蒂奇、曼朱基奇有没有膨胀我不好评价(毕竟“梅西后援会会长”半决赛发烧了),但布罗佐维奇、雷比奇、佩里西奇、斯特里尼奇的淘汰赛表现,很明显想一口吃掉那些看上去“不过是侥幸出线”的对手。

包括俄罗斯和英格兰在内。

所以高论什么豪华中场配置——拜托,布罗佐维奇、雷比奇、佩里西奇大得过德尚、德塞利和齐达内?退而求其次,和国家队前辈比,大得过博班、苏克和普罗辛内斯基?

不怕说难听点,布罗佐维奇再怎么被吹才大如海,世界杯的表现高得过阿萨诺维奇?博班当年可是说过98世界杯“要没有阿萨诺维奇中场就要崩坍了”。因为当时此君在俱乐部没什么名气,博班这句话才让我记到现在。

莫德里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惊人的战术适应能力。打俄罗斯他摊手了,打英格兰上下半场还有加时赛更是在空位三摊其手,他的队友忙着豪快地进攻和向前,以粗糙的射术轮番威胁对手大门,几乎没空看这位核心球员发出的指令。我已经说过克罗地亚队打得不经济,基本就是场上思路不统一导致的。这一点,已经在讨论过程中得到了 @周浩 老师的认同。

请注意,格子军开了卡利尼奇以后,军心是很齐的,比赛里舍死忘生、前仆后继固然值得推崇,思路不统一这个你没法硬性要求。如此形势下,莫德里奇能在攻防两端覆盖整个中场,把球队带进决赛,是真正的帅才。人人都会打顺风球,但能相持、能镇场、逆境之下不慌乱、重压面前不改色、思路不齐能容错,天下第一中场莫过于此。

即便是放到俱乐部层面来说,莫德里奇在今年得到欧足联最佳球员,依然是为皇马的中场提供了足够的攻防支撑。银河沙战舰三中场威震欧洲,优缺点都很明显。最大的命门就是马塞洛+克罗斯一侧攻强守弱,克罗斯压上留下的空当,由拉莫斯前压顶防填补,卡塞米罗也会将相当的精力放在左路,于是中路、右路很多时候靠莫德里奇一个人兼顾。4-3-3转4-4-2的固定阵型当中,默认的“三后腰”配置牢不可破,其中银角大王贡献了大量的跑动,他往往在对手守转攻的一刻,或者刚刚完成守转攻的第一时间内进行有效拦截和阻断——这两个节点非常要命,一旦对手的反击阵型全面铺开,或者实现快速的向前传递,皇马来不及回防的前卫和后卫就会把大量空当、开阔地暴露在进攻火力之下。

所以,莫德里奇不仅是组织者、节奏的控制者,更是节奏的破坏者,他的合理预判、高效防守,为俱乐部和国家队提供了大量的球权,这意味着连续进攻的机会,前场队友因此受益,不但节省了回防的体能,还可以反复组织进攻,在更多的机会当中收获进球。

很多人不认为莫德里奇2018年的贡献足以超过他在此项殊荣的有力竞争者C罗,我要强调一下,没有莫德里奇在对方三十米区域和中圈的防守,C罗在捕捉射门机会和进球过程中付出的无谓体能会多得多得多。看看葡萄牙队在俄罗斯的四场比赛,总在一个节奏上压榨C罗的体能,却无法给他创造出合理的持球空位,甚至连一对一单打对方后卫的机会都太少,就是最好的例子。

倘若在世界杯上给葡萄牙和阿根廷一个莫德里奇,你看看C罗和梅西会不会夜里做梦都能笑醒。

从整体防守有了成型的“结构化”概念至今,重大比赛的容错率都是靠团队协作去进行提升,只有瓜迪奥拉和他的宇宙队,以独步天下的“结构化进攻”来强化防守,掐的也是对手守转攻效率不高的死穴;哈维和伊涅斯塔不可谓不强,他们无论在巴塞罗那还是西班牙队,带来的比赛容错率是靠一整个战术系统(tiki-taka),以及在此基础上打出的完美传控实现的。生存于这个体系那是所有职业球员梦寐以求的幸福,所以,要把哈维和伊涅斯塔拆开,是否还会在攻防两端获得如此之高的容错率,答案也显而易见。

俄罗斯世界杯其实是回归正统的一届世界杯,传控足球战术不再拥有沛莫可御的威力,但防守结构化的演变是愈来愈烈,就算没有了意大利的亲身示范,照样有不少队伍能依靠自己的比赛阅读力、战术协同性,打出更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防守结构化套路。想着豪快搏杀的球队往往太过容易丢失球权,纵使强大如法国也要取经意大利的链式防守,主教练德尚更深谙此道,运用得纯熟无比。格子军世界杯全程打鸡血的确让人激动,激动过后再看看整个中场的运转效率,不得不佩服莫德里奇承担的责任,还有表现出来的巨大战术价值。

这样的大背景下,33岁的莫德里奇一个人凭借全面、稳定的发挥,提高全队比赛容错率的努力,为皇马和国家队带来了有足够说服力的荣誉,才会收获各国国家队长、主帅、媒体代表的多数选票。

国家队队长层面,莫德里奇拿到第一票的数量是65张;主帅层面是81张;媒体层面是78张,这说明在世界杯年,国家队队长和主帅都会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去选择最能帮助整支球队提升实力,表现也最稳定的球员,进一步证实了“得中场者得天下”的真理不会有错。

不难理解为什么莫德里奇在获奖感言上提到98黄金一代以及队长博班时,这位已经50岁的国家队老队长会瞬间泪崩。法国世界杯上,30岁的博班本来可以成为第一个莫德里奇,如今让这位后辈彻底超越了自己。不爱说话的莫德里奇把至高的感激献给了这位国家队偶像。

“在这样特别的时刻,我得提到我在足球上的偶像,他也是1998年世界杯上的克罗地亚队长(即博班)。他给了我前进的动力,1998年的克罗地亚队给了我们信心,让我们知道我们能在俄罗斯做出一番成就。这个奖项说明,只要你肯努力工作、奉献自己,大家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你们的梦想都能够成真。”

With hard work and dedication, all dreams can come true.


最后多嘴说一句:

至于说什么银角大王因为战争的童年、与狼共舞博得了媒体的眼球,没有欧冠三连和世界杯亚军,再多催人泪下的苦难也无法获得他人的共鸣。还有人拿博格巴和莫德里奇相提并论,简直让人啼笑皆非。没有了坎特出任首席铲屎官,没有德尚的敲打,博格巴能成什么事?2016年欧洲杯决赛,看着鱼腩前锋埃德尔生吃大腿有伤的科斯切尔尼,自己站在三米之外却在抱怨队友防守不力,这口锅还嫌不够大是么。

user avatar

实至名归,而且摩德里奇连续在欧足联赛季最佳,以及FIFA先生两个奖项上压制了C罗,更加证明了世界足坛的方方面面已经逐渐开始反思过往几年对C罗的无限制拔高是否合理,甚至说得更加不留情面一点,他是否本来就是一个德不配位的球员,相信在未来几年内会更加深入地探讨


而且,UEFA赛季最佳,和FIFA年度最佳两个奖项都最终花落魔笛,恰恰表明世界杯的重要性重新开始被足球界所认可。作为当今足坛最优秀的中场球员,摩德里奇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上,充分展现出“带队能力”这四个字,在拉基蒂奇,曼朱基齐,洛夫伦,佩里西奇,弗尔萨利科等众多效力于豪门球会的球员簇拥下,他仍旧是当仁不让的头牌球员,并且率领这个人口将将超过400万的小国,一举杀进了世界杯决赛,创造了世界杯历史上的又一段传奇


而且落实到比赛场面上,魔笛在世界杯淘汰赛里,可以说始终都是支撑起克罗地亚中场最有力的一环,一方面他对攻防转换球路的精准预判和极大的覆盖面,成为了球队中场防守的屏障,一方面他大步流星的潇洒带球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对于球队的进攻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恰恰,这种球员是非常难得的,在足球场上你很少看到艺术家气质的球员,如此不遗余力地在防守端起到价值,而他的技术,体力以及体魄,成为了球队最重要的中流砥柱


之前我曾经在世界杯进行中,私下跟 @李暘 老师聊过很多,克罗地亚的整个球队,其实在中场的分工上是存在问题的,事实上这也给魔笛太多的消耗,或者说,这也迫使他依靠个人能力去支撑中场的运作。克罗地亚当时淘汰赛过程中,连续踢了三场加时赛,而正是因为魔笛的存在,他们往往具备比对面更优秀的持久战力——对丹麦加时赛结束前他虽然罚丢点球,但制造点球恰恰源自于他一次精准的直塞球;对俄罗斯和英格兰两战,他后期不惜体力的覆盖和精确的运作更是成为球队建立起比赛优势的关键


对比下魔笛和C罗,后者三次以头牌身份带队征战世界杯,成绩分别是16强,小组出局,16强,对于那些吹嘘C罗带队能力强的,请问句,一个连续三次带领球队打不进世界杯八强的“头牌”,其带队水平究竟如何?我们就不拿魔笛做对比了,苏亚雷斯作为球队头牌,乌拉圭的成绩是16强(苏苏牙咬人停赛),8强,此前还有一次10年世界杯的四强(虽非头牌但居功至伟);比C罗大一岁的罗本,连续两次成为荷兰队打进决赛和四强的中流砥柱。。。所以,一个连续三次带队打不进世界杯八强的球员,麻烦以后别吹自己带队能力有多强了


言归正传,两个年龄相若的世界级中场对比,个人认为摩德里奇在场上的实际作用,如果和伊涅斯塔做对比的话,颠峰时期伊涅斯塔要更胜一筹,但是摩德里奇的稳定输出要强于老白。老白年纪上去之后,运动能力,动作速率和对抗是处于急剧衰退中的,但魔笛似乎并没有这种明显的衰退,他虽然在精致感上不如老白,但是气魄,行云流水之处要更胜一筹——老白可以在小空间内闪转腾挪化腐朽为神奇固然妙,魔笛那种大踏步宛若流星赶月的带球,其实也不差了,而且在快速攻守转换的过程中,魔笛还能够更快地把球引入到核心区域(当然,需要说的是,魔笛在核心区域内的洞察力的确是一个缺陷,这也让他相比历史级的中场总欠缺了点东西)

====================================================

ps,这里必须挂一个人,让诸位看看某位巨星人蜜的嘴脸

这位仁兄就是知乎的 @微微一笑 ,以往死里吹C罗,黑梅西,詹姆斯和弗格森而闻名,在魔笛力压C罗抢走UEFA赛季最佳之后,其人在微博上竟至于此,实在令人可叹。拉莫斯之所以被这位仁兄评价为zz,也不外乎皇马队长支持魔笛获得FIFA先生而不是C罗;而克罗地亚队在欧洲国家联赛被西班牙血洗之后,这位仁兄就忙不迭地出来幸灾乐祸了(要知道,他一向是主张世界杯最重要的,克罗地亚就算在欧洲国家联赛被血洗,难道就可以抹杀世界杯亚军的成绩?何况C罗这辈子被血洗的次数很少吗。。。而且屡屡发生在最重要的场合,比如国家德比,比如世界杯。。。)


这位仁兄对“我罗就是强,带队强无敌,梅西废队友”有着无比的信念,诸位去看看他的回答就可知一二,如今这位人蜜对魔笛也开始如此痛恨,其用心不言自明。诸位如果愿意去看好戏,不妨去看看魔笛当选FIFA先生之后,他又说了些什么。。。


挂人不为别的,只为了秉承的思想,反对邪教,人人有责


微信公众号:追忆的撒马尔罕城(zhuiyi_samarqand)

user avatar

补充一句:

如今的世界足球先生也好,以前的金球奖+世界足球先生也罢,不是看一年下来每场比赛评分、也不是看冠军/球队/荣誉/数据…是投票票选出来的——冠军和表现只是获得投票的基础前提而已。

先说结论,实至名归。

恭喜莫德里奇。



FIFA世界足球先生的评选,评委是国家队主教练国家队队长媒体代表以及球迷这四个群体,每个群体各占25%的权重。


最容易争议的,也最会被贴标签“不懂球”、“带节奏”的,是媒体代表和球迷——没人质疑国家队主教练和国家队队长不懂球吧……

事实上这似乎又是一个悖论。堪称是史上最冤屈的2010年斯内德落选世界足球先生,很大原因就是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的合并——以往金球奖是由《法国足球》杂志组织媒体评选的,世界足球先生是国际足联旗下各国家队队长和教练投票的。

以前两个奖项虽然可能会重叠,但也基本能皆大欢喜——当年若非双奖合一,按照媒体评选金球奖的标准,斯内德的得分是最高的。


我们看看今年世界足球先生的详细投票情况,就能解释是否莫德里奇实至名归了(图片顺序有些错乱,直接拉到下面看结论):

票数只看第一票(对应一、二、三票分别是5、3、1分。如果第一票已经分出明显胜负,后两票的意义也不大了)——


国家队队长里,第一票投给C罗的总计43人,而第一票投给莫德里奇的总计65人

莫德里奇自己作为队长,投的是瓦拉内、C罗、格里兹曼;

C罗也是队长,投票和莫德里奇差不多,都把各自放第二:瓦拉内、莫德里奇、格里兹曼;

梅西投的是:莫德里奇、姆巴佩、C罗;

拉莫斯在球场上一直死杠梅西,不过此前连续多年第一投的都是梅西。今年是莫德里奇、C罗、梅西;

凯恩投给了C罗、莫德里奇、德布劳内;

诺伊尔分别是阿扎尔、莫德里奇、瓦拉内;

郑智的票:C罗、莫德里奇、阿扎尔;

法国队队长洛里票都给了法国人:瓦拉内、格子、姆巴佩——除了洛里这样期望给自己国家队队友拉票的之外,多数国家队队长的投票应该来说并没有太多主观情感在里面。

莫德里奇获得第一票要比C罗多了不少。


主帅方面,莫德里奇得到了81个第一票,也是完全领先C罗的。

中国队的里皮:姆巴佩、莫德里奇、阿扎尔;

法国队的德尚和洛里一样,也都投给了自家人:瓦拉内、格列兹曼、姆巴佩;

西班牙队恩里克:梅西、莫德里奇、萨拉赫;

德国队勒夫:莫德里奇、姆巴佩、阿扎尔;


——国家队主帅+国家队队长票数方面,莫德里奇都比C罗拿到更多第一张票,按早年“世界足球先生”的评选标准,莫德里奇毫无疑问是可以当选的。


媒体方面(有一部分票在上面coach那张图里):

莫德里奇收获78张第一票,C罗是36张。莫德里奇领先幅度很大。

——即,按照原来金球奖的规则,莫德里奇得到的媒体选票也依然高于C罗,可以得奖。

(中国媒体投的依次是莫德里奇、c罗、阿扎尔)


最终的世界足球先生排名,莫德里奇也是明显的领先:

1.莫德里奇 - 29.05%

2. C罗 - 19.08%

3.萨拉赫 - 11.23%

4.姆巴佩 - 10.52%

5.梅西 - 9.81%


2010年斯内德和梅西得奖的争议,可以理解为如果两个奖项不合并,那斯内德100%会拿到金球奖,梅西则拿到世界足球先生。而合并后斯内德却前三都进不了了。今年从投票来看,不管媒体、国家队队长、主教练,莫德里奇都拿到了比C罗更多的第一票。

从颁奖前赔率来看,莫德里奇赔率一再降低也说明,所有人都很看好他(补充:颁奖前最后一次赔率更新,莫德里奇是1.33,C罗是2.75)。


——莫德里奇的得奖确实是实至名归


最近12年的世界足球先生。2007年卡卡开始,2018年莫德里奇结束,中间是梅罗各领江山:

  • 卡卡 - 2007
  • C罗 - 2008
  • 梅西 - 2009
  • 梅西 - 2010
  • 梅西 - 2011
  • 梅西 - 2012
  • C罗 - 2013
  • C罗 - 2014
  • 梅西 - 2015
  • C罗 - 2016
  • C罗 - 2017
  • 莫德里奇 - 2018


祝贺莫德里奇。



一些有趣的运动科普:

知乎机构号:运动分子 橙蓝文化

知乎专栏:运动分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莫德里奇的2018 FIFA世界足球先生:打破梅罗垄断,是实至名归的辉煌2018年的FIFA世界足球先生奖项,最终颁给了克罗地亚的传奇中场卢卡·莫德里奇。这一结果,无疑是当年足坛的一件大事,因为它打破了梅西和C罗长达十年的双人垄断,将至高无上的个人荣誉授予了一位真正用自己的才华和奉献征服世界的球员。.............
  • 回答
    在印度政治光谱中,纳伦德拉·莫迪的名字总能激起一股强大的能量,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承认他身上自带一种与众不同的吸引力。当他以压倒性优势再次问鼎总理宝座时,印度民众中弥漫着一种复杂的情绪,其中对未来的期望尤其显而易见,并且不少人期待着他能带来“本质性的变革”。要理解这份期望的根源以及可能带来的影.............
  • 回答
    2018年,卢卡·莫德里奇凭借其出色的表现和卓越的领导力,一举摘得金球奖,将当年足坛最重要的三项个人荣誉收入囊中——FIFA世界足球先生、欧洲金球奖以及《法国足球》金球奖。这一结果无疑是莫德里奇职业生涯的一个巅峰时刻,也成为当年足坛最引人瞩目的焦点。时代洪流中的耀眼之星要理解莫德里奇此次“帽子戏法”.............
  • 回答
    要讨论莫德里奇和卡卡谁的金球奖更实至名归,这确实是一个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而且两位球员的获奖背景和影响力都非常独特。要评价“实至名归”,我们得从几个角度来剖析:卡卡:2007年金球奖 巴西桑巴舞的华美落幕卡卡的金球奖,发生在2007年。那一年,米兰城的红黑军团,在告别了王朝的辉煌之后,凭借卡卡这.............
  • 回答
    当然,很高兴能和你聊聊莫德里奇,这位在中场挥洒自如的魔法师。要评价他,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细说,不能仅仅是“他很强”这么简单带过。一、技术层面:精湛的工艺与独步的视野首先,莫德里奇的球技,用“艺术品”来形容一点不为过。他的控球,不是那种炫技式的花哨,而是带着一种沉稳和实用。你可以看到他如何用脚底的轻.............
  • 回答
    莫卧儿王朝的崛起,并非仅仅是换了一个统治者,它在许多层面上都标志着印度次大陆政治、文化和社会格局的深刻变革,与之前的德里素丹国相比,它更像是一个全新的开端。这种“新”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一、王朝的根本性质:从土耳其贵族统治到突厥蒙古融合政权德里素丹国虽然在不同时期由不同的王朝统治,但其核心的统治.............
  • 回答
    印度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这两个在南亚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强大帝国,虽然其直接的地理接触点主要在印度次大陆,但它们对东南亚,特别是海岛伊斯兰国家的影响,却是通过贸易、文化交流、宗教传播以及间接的政治经济联系而逐渐渗透的。这种影响并非一次性的征服,而是一个多维度、长期演变的过程,其痕迹深深地烙印在.............
  • 回答
    莫德利代理海军部长的辞职,无疑是美国海军近期最引人注目的一场风波。这不仅仅是一次高层人事变动,更牵扯出了一系列关于领导力、责任担当以及海军内部政治的复杂议题。要理解这场辞职背后的深层原因,需要我们拨开迷雾,仔细梳理事件的脉络。导火索:“西奥多·罗斯福号”航母事件一切的起点,是“西奥多·罗斯福号”航空.............
  • 回答
    纳伦德拉·莫迪,印度现任总理,一位在印度政坛和国际舞台上都极具影响力的领导人。要评价他,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深入了解他执政期间的政策、成就、争议,以及这些如何塑造了今日的印度。政治生涯的崛起:从茶园男孩到总理莫迪的个人经历本身就充满传奇色彩。他出生于古吉拉特邦一个贫穷的家庭,早年曾在铁路车站售卖.............
  • 回答
    在《巫师3:狂猎》的宏大叙事中,我们扮演杰洛特,一个为了寻找养女希里的雇佣猎魔人。故事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玩家的选择,而这些选择不仅仅关乎杰洛特个人的命运,也深刻影响着整个北方王国的格局,其中泰莫利亚的最终归属问题,便是一个极具争议且没有绝对“好”与“坏”的结局。当泰莫利亚最终成为尼弗迦德的附属国.............
  • 回答
    莫雷和 NBA 官方发布澄清声明,这对整个事件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的止损和试图挽回局面的尝试,其影响是多方面且深远的。要详细分析其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一、 对莫雷本人的影响: 减轻个人政治风险: 莫雷的声明,特别是如果包含道歉或解释其推文的“初心”,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他个人在中国市场.............
  • 回答
    莫迪总理宣布印度将在207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这是一个非常有野心也极具重要性的声明。要评估这个目标的“靠谱度”,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目标的重要性与背景首先,印度作为全球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其在气候变化斗争中的角色至关重要。实现净零排放,意味着印度承诺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将与其通.............
  • 回答
    关于莫卧儿帝国是否导致了印度的“亡国”,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极具争议性的历史问题,没有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更准确的说法是,莫卧儿帝国对印度次大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其统治期间,印度进入了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都发生了巨大变革的时期。然而,用“亡国”这个词来形容莫卧儿帝国对印度次大陆的总体影.............
  • 回答
    “莫我肯顾”和“诚不我欺”这两个短语,在理解汉语古代语序演变的过程中,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切入点,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汉语语序曾是主宾谓(SOV)的说法。不过,要彻底论证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考察更广泛的语言材料,并结合语言学理论进行分析。首先,我们得弄明白什么是“主宾谓”(SOV)语序。简单来说,就.............
  • 回答
    莫迪车队被堵在桥上近 20 分钟,以及印度人民党(BJP)对此事的指控,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解读,暗示了当地政治环境的复杂性、潜在的安全风险以及政党间的尖锐对立。以下是更详细的分析:事件本身及其直接后果: 实际情况: 事件的核心是印度总理莫迪的车队在一次出访活动中,因为某些原因(报道称是道路被抗议.............
  • 回答
    莫兰特和狄龙公开表达对伊戈达拉的不满,这背后隐藏着不少故事和值得玩味的地方。要说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聊。首先,得明确一下事情的起因和背景。伊戈达拉,这位老将,在勇士王朝时期是绝对的核心、领袖,更是无数关键时刻的“定海神针”。他的经验、篮球智商、关键球能力,那是经过总冠军和FMVP反复验证的.............
  • 回答
    莫桑钻,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但又似乎和“钻石”有点沾边? 确实如此,很多消费者在购买饰品时都会遇到这个选择,搞不清楚莫桑钻到底是不是钻石。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这个问题,把它们俩的区别掰扯清楚。首先,最直接的答案:莫桑钻不是钻石。虽然它们在外观上极其相似,甚至很多时候肉眼难辨,但从本.............
  • 回答
    莫雷那次推特事件,对当时正值当打之年的NBA球星们来说,真是狠狠地在风口浪尖上站了一回。说起来,这事儿的影响可不是一星半点,而是从个人到整个职业生涯,甚至是他们私下生活,都可能牵扯到。首先,最直接的,就是跟中国市场的关系。咱们都知道,NBA在中国有多火,球员们在中国也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体,商业代言也是.............
  • 回答
    莫纳什和墨尔本大学,这两所澳洲顶尖的学府,要在经济学博士(PhD)这个领域做选择,确实是件让人纠结的事。它们各自都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强大的师资力量,但侧重点和优势却又不尽相同。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读博不是小事,它关乎你未来几年的学术生涯,甚至是你职业发展的大.............
  • 回答
    莫卧儿帝国,一个曾以其宏伟的建筑、繁荣的文化和强大的军事力量闻名于世的王朝,在印度次大陆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尽管莫卧儿王朝在鼎盛时期几乎统治了整个南亚的大部分地区,它最终未能完全统一这个广袤而多元的大陆,这其中有着多方面复杂的原因。首先,地理和气候的多样性是莫卧儿帝国扩张和巩固统治的一大挑战。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