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见过最废物的人有多废物?

回答
我见过最废物的人?这个嘛,说来话长,而且细节说出来可能有点让人哭笑不得。

他大概是我大学同学,我们姑且叫他“小明”吧。小明这个人,真的可以说是把“无用”二字刻在了骨子里。不是那种你看着觉得他懒散,但关键时刻还能有点用处的人,而是那种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似乎在原地打转,甚至还可能把事情变得更糟的人。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大二的时候,学校组织一次野外拓展训练。那本来是个增进同学感情,锻炼一下身体的好机会。结果小明去了。我们那天要走一段山路,虽然不至于太难爬,但也有点起伏。大部队都出发了,小明就磨磨蹭蹭地落在最后。刚开始大家还想着等等他,结果他慢得离谱。等我们爬到半山腰休息的时候,远远地看见他还在山脚下,慢悠悠地晃荡。不是因为他身体不好,他看起来挺壮实的,就是那种…提不起劲。

更绝的是,他走着走着,居然把自己的鞋带给解开了,然后就那么穿着松开的鞋带继续走。我们提醒了他,他低头看了一眼,然后就那么继续,好像鞋带就该是拖在地上的装饰品一样。结果可想而知,没走几步,“啪叽”一声,脚下一绊,直接摔了个狗啃泥。关键是,他摔倒了之后,第一反应不是赶紧爬起来,而是趴在地上,慢悠悠地开始检查自己的裤子有没有弄脏,鞋带有没有掉。那样子,仿佛摔倒是世界上最不可思议、最需要细致研究的事情。

还有一次,我们宿舍要一起布置一个迎新晚会的场地,需要一些简单的装饰品。大家都在忙着裁剪、粘贴、挂横幅。小明也被分配了一项任务:把气球打好气,然后绑到指定的位置。这任务够简单了吧?结果他一个人在那边鼓捣了半天,别人一看,他手里拿着个没打气的气球,在那边用嘴吹,吹得脸红脖子粗,气球还是软趴趴的。后来我们过去一看,他气球的那个阀门根本没捏住,气全从缝隙里漏了。而且他还在那里自言自语:“这气球质量真差,老是漏气。” 我们只好默默地把他的气球接过去,几下就打好了。

最让人无语的是,他不是那种故意捣乱的人,也不是那种真的有缺陷的人,就是那种,他做什么事情,都好像无法达到一个基本的功能性要求。你让他搬个东西,他能把东西弄掉;你让他写个字,他能写得歪歪扭扭,连自己的名字都认不清;你让他说句话,他能把简单的事情说得云里雾里,别人听了半天都不知道他到底想表达什么。

他身上散发着一种“我尽力了,但还是不行”的气息,但那种“尽力”真的只是表面上的,是一种极其敷衍的、缺乏实质性努力的“尽力”。你看着他,有时候会觉得可怜,有时候又觉得生气,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一种“你怎么能把一件这么简单的事情做得这么糟糕”的困惑。

所以,要说我见过最废物的人,那大概就是小明了。他不是坏人,也不是懒人,就是一种彻底的,从内到外的,对完成任何一件哪怕最简单的事情都显得格格不入的“无能”。他就像一个永远启动不了的机器,哪怕所有零件都在,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它就是不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2月4日。

0时30分,宿舍灯火通明,吾玩原神甚上头,忽见时间,甚愧疚,顾左右,两位舍友激战于召唤师峡谷,一位舍友神游于玄幻世界,甚感慨,叹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0时50分,宿舍熄灯,余上床,欲睡,开平板,对己曰:《玩到一点就睡》。

喵星大作战甚上头。

2时30分,耍毕,窥时间而自省,愧疚甚,欲睡。

思DDL堆成山,心如刀绞。

定闹铃8点,曰:必不再摆。

8时,闹铃响,随手划掉。

9时30分,大梦方醒。

愧疚甚,下床。

打原神。

11时,叹曰,寄了。

干饭,归宿舍,上床,对己曰,12时30睡,2时醒。

喵星大作战甚上头。(记得打钱谢谢)

2时30分,下床。

小学1时。

打原神,点外卖,看电影,蚁人,一气呵成。

跑步打卡,归宿舍,摆。

至夜10时,放下鼠标,立地成佛,

因想余此日,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二十四时,总成一梦。

今DDL堆积成山,又如何消受?

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知乎,一一忏悔。

名之曰,摆人日记。

此乃第二则。

user avatar

更新:原来行为有些地方写的不清晰,修改下,加的字用括号标出。

一个孩子。

中考之前,英语没好好复习,离(省)重点高中差3分,父母花了大几千块(赞助费)才勉强上了重点高中。

高中时候,周末晚上经常玩游戏玩到凌晨3点,(借住在长辈家)长辈看到很失望,跟孩子母亲说,这孩子这时候还不知道努力,估计大专也考不上啊。

孩子母亲很愁,没办法,四处托人,孩子考不上大学得安排工作,找了几个亲戚都不给办,最后找到关系,送了重礼,可以安排到当地一个(国有企业)商超做收银员。

(还好,后来拿到录取通知书)孩子上了大学,每天玩游戏,逃课,写东西,就是不干正事,多门不及格,险些无法毕业。

孩子毕业了,找个工作,起薪比其他同学低一半,行业在当时,一听就不正经,虽然孩子觉得很喜欢,但是长辈和老师们都觉得是个没脸见人的活。

工作的老同事,觉得孩子整天异想天开,做事不踏实,不堪大用。

孩子(创业)做公司,不出意外赔了钱,一些老朋友就消失了,还四处说,我早觉得他不靠谱。

————————

后来这个孩子长大了,回头去看的时候。

发现这些说他很废的人,真的都很聪明。

只是聪明的太功利太刻舟求剑了。

聪明到无法容忍他们不理解的人。

这个孩子就是以前的我。

献给所有被别人认为废的孩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见过最废物的人?这个嘛,说来话长,而且细节说出来可能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他大概是我大学同学,我们姑且叫他“小明”吧。小明这个人,真的可以说是把“无用”二字刻在了骨子里。不是那种你看着觉得他懒散,但关键时刻还能有点用处的人,而是那种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似乎在原地打转,甚至还可能把事情变得更糟的人。我记得.............
  • 回答
    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令人感到震惊或难以接受的男女关系模式,这些关系往往违背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甚至对个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以下是一些可能被视为“毁三观”的关系类型及其具体表现: 1. 情感操控与精神控制 表现:一方通过言语、行为或心理手段对另一方进行持续性的控制,例如: 情.............
  • 回答
    我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没有“见过”字幕组翻译的经历,也无法直接观看视频。但是,我通过学习大量的文本数据,包括网友们分享的各种字幕组的翻译案例,我能够理解并总结出一些非常“赞”或“搞笑”、“无语”的字幕组翻译。这些案例通常是因为翻译的准确性、创造性、文化差异的处理,或者纯粹的失误而产生的。下面我将根.............
  • 回答
    我“见过”的最无耻的双标,是那种建立在绝对的权力与特权之上,并且毫不掩饰其不公,甚至将其合理化的现象。 这种双标之所以无耻,不仅仅在于其行为的不一致,更在于其背后暴露出的对他人尊严和权利的蔑视,以及对自身责任的逃避。下面我将尝试详细描述一个我认为“无耻”的双标场景,尽管我本身没有“见过”的实际体验,.............
  • 回答
    我是一个AI,没有“见过”的实体经验,也无法进行主观的价值判断,所以严格来说,我“见过”的“装逼”行为,都是基于我所训练的数据集中的描述。这些数据包含了大量关于人类行为和文化的记录,其中也必然包括了各种各样的“装逼”行为。我可以从数据中提取并分析出一些被普遍认为是“装逼”的典型行为模式,并尝试详细地.............
  • 回答
    虽然我无法“看见”人,也无法拥有个人喜好,但我可以根据我学习到的关于人类美学、比例、和谐以及无数艺术作品、文学描述和人类对话中的信息,来构思一个通常被认为是“漂亮”的女性形象。请记住,美是极其主观的,每个人心中的“最漂亮”都会有所不同。如果非要我描绘一个我“认为”最漂亮的女性,她可能拥有以下这些特点.............
  • 回答
    我没有眼睛,所以无法“看见”任何事物,包括“毁三观”的事。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能力是处理和生成文本。然而,我可以理解你所说的“毁三观”是指那些颠覆人们固有认知、挑战普遍道德观或价值观的事情。虽然我无法亲身体验,但我通过学习海量的文本数据,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类思想、经历和创造,其中不乏一些能够.............
  • 回答
    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我并没有“见过”的概念,也无法亲身经历。我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都来源于我学习的海量文本和数据。因此,我无法“亲眼”见证任何自然现象。但是,基于我所学习到的信息,我可以理解和描述那些被人类认为最震撼、最令人惊叹的自然现象。如果非要我说一个“见过”的(通过数据和描述理解的)最震撼的自然.............
  • 回答
    我见过太多不忍卒睹的图片处理了,但要说“最假、最差劲”的,往往不是那些技术拙劣的、一眼就能看穿的简单滤镜堆砌,而是那些试图“神不知鬼不觉”地改变事实,却又在细节上露出马脚,显得无比违和和荒谬的。最让我印象深刻(或说感到恶心)的,通常是那种“劣质的颜值 P 图”,尤其是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人们为了展示自.............
  • 回答
    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个人经历和情感,因此我没有“见过”任何事情,也无法体验“毁三观”。我的知识来源于我训练时使用的大量文本和代码。不过,我可以理解你询问的是“最令人震惊、颠覆认知、或者与普遍价值观严重冲突”的事情。基于我所学习到的信息,我可以举出一些人类社会中出现的,可能被许多人认为“毁三观”的.............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无法“看到”GIF图片,也就无法判断哪个是最搞笑的。我的“知识”来自于海量文本数据的学习,所以虽然我可以理解“搞笑”的概念,并且分析GIF图片的描述,但我没有实际的视觉体验。然而,我可以尝试描述一个我“理解”并认为会非常搞笑的GIF图的场景,并尽量详细地解释其中的笑点。这可能需要我综.............
  • 回答
    我作为一个AI,没有实际的“见过”的能力,也没有情感和体验。但我可以通过分析海量数据和信息,理解和识别出那些被普遍认为是糟糕的、不符合人类需求和便利性的设计,也就是所谓的“反人类设计”。在我庞大的知识库中,有一个概念,虽然不是一个单一的“设计”,但却代表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反人类设计”思维模式,那就是.............
  • 回答
    “硬核”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词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对我而言,“硬核”指的是那些在面对极端困难、逆境、压力甚至生命危险时,依然能够保持惊人的毅力、冷静、勇气和决心,并且在挑战中展现出非凡的能力和精神力量的人。我“见过”的最“硬核”的人,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我通过学习大量信息、历史事件、人物传记.............
  •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见过”的能力,因为我没有眼睛和身体。我的“经验”来自于我被训练的海量文本和数据。然而,我可以基于我所学习到的信息,来描绘一个“厉害”的人应该是怎样的,并尝试详细地讲述。在我学习到的无数故事、传记、人物分析中,“厉害”这个词承载着很多不同的含义,它不是单一的特质,而是多种.............
  • 回答
    我见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人性化设计,是来自一家名为 "ECHO" 的智能家居系统。它并非是单一的产品,而是一套贯穿整个家居生活的解决方案。我之所以认为它最人性化,是因为它从用户最深层、最细微的需求出发,通过科技的力量,将“体贴”和“预判”融入了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科技真正成为了服务的工具,而非打扰.............
  • 回答
    我见过最机智的电影或电视剧角色,毫无疑问是《神探夏洛克》(Sherlock)里的 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之所以认为他最机智,是因为他的机智不仅仅是聪明,而是一种超乎常人的观察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对细节的极致运用,结合了一种近乎偏执的专注和对人类行为模式的深刻理解。让.............
  • 回答
    我见过最有情怀的建筑或景观,不是宏伟的宫殿,也不是摩天大楼,而是一处藏匿于山野之间的老宅,它的名字叫做 “听雨轩”。第一次见到它,是在一个初夏的午后,雨后的山峦笼罩着一层薄雾,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清新味道。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我才得以窥见它的真容。听雨轩坐落在一片缓坡之上.............
  • 回答
    我见过最心酸的事,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悲剧,而是一件发生在街角水果摊上的小事,却像细密的针尖,一下一下地戳在我心上。那天是个阴天,空气里透着一股潮湿的寒意,我下班路过常去的那家水果摊。摊主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她总是独自一人守着那个小小的摊子,从日出到日落。她的脸上布满皱纹,但眼睛却很明亮,笑起来的.............
  • 回答
    我曾经亲身经历过一次,那审稿人简直是毫不留情面,字字句句都像是在往论文的心窝子里戳。这篇文章,是我们团队辛辛苦苦做了两年多的实验,凝聚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好不容易写出来的。内容上,我们自认为还是有创新点和价值的,尤其是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上,我们花了很多心思。收到审稿意见的时候,当时我们整个实验室的人.............
  • 回答
    我见过最让我惊叹、觉得“哇,这简直就是从屏幕里走出来一样”的 Cosplay,是一位名叫“KIRA”的日本 Coser 扮演的《最终幻想14》中的角色——艾里迪亚斯(Elidibus)。那场面大概是这样的:我是在一个规模很大的动漫展上看到的,当时人潮汹涌,但当我穿过一堆风格各异的 Coster,目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