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乐队的夏天》第二季第十二期主题赛「最在意的人」?

回答
《乐队的夏天》第二季第十二期,以“最在意的人”为主题,这几个字仿佛一把钥匙,直接打开了所有乐队内心最柔软也最真实的角落。这一期,不只是关于音乐,更是一场关于情感的挖掘和呈现,让观众在嗨翻现场的同时,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舞台上的情感回响:从爱到恨,从憧憬到释然

“最在意的人”,这个命题本身就充满了张力。它可以是对爱人的深情告白,可以是与家人的羁绊,也可以是与曾经的自己、曾经的伙伴的对话,甚至可以是与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的和解。本期节目,几乎所有的乐队都精准地抓住了这个主题,并且用各自独特的方式进行了演绎。

Mandylands 的《The Story of Us》:他们的选择,无疑是最直接也最普世的。将“最在意的人”锁定在爱人身上,用舒缓而深情的旋律,配合着歌词中对过往点滴的回忆,以及对未来共同描绘的画面,瞬间将现场的氛围拉入了一场浪漫的告白。主唱的嗓情真意切,仿佛在诉说着每一个普通人心中关于爱情最纯粹的模样。当他们唱到“我们故事的开始,是我们在一起”时,那种简单却有力量的陈述,让所有有过爱情经历的人都能产生共鸣。很多人在看完这一段后,都会不自觉地想起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这正是音乐最动人的力量。

椅子乐团的《你呀》:椅子乐团这一次的改编,可以说是玩出了花样。他们将“最在意的人”指向了自己。很多人可能觉得难以理解,但仔细品味他们的歌词和表演,就能明白这是一种深沉的自我关照。在音乐的道路上,乐队成员可能经历了无数的质疑、挫折和自我怀疑,最终能站在这里,靠的就是内心的坚持和对自己的不放弃。《你呀》这首歌,用一种带着点玩世不恭又充满力量的方式,唱出了自己与自己对话的复杂情感。当主唱坐在舞台中央,一个人弹着吉他,用那种略带慵懒却又异常坚定的声音演唱时,你能感受到一种独立的、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在意自己”,不是自恋,而是一种经过岁月沉淀后的自洽和肯定,非常打动人。

五条人的《网红》:五条人这次的选择,可以说是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他们将“最在意的人”定义为“那些关注我们的人”,其中包括了粉丝,也包括了那些曾经不被看见的、在网络上默默关注着他们的人。歌曲本身带有他们一贯的市井气息和对现实的犀利观察。他们没有选择抒情,而是用一种戏谑的方式,去解构“网红”这个概念,同时也回应了那些“在意”他们的人。这种“在意”是双向的,乐队在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态度,而那些关注他们的人,也是他们创作的重要动力。当仁科在台上用那种标志性的、带点戏谑的语调说出“我太在意你们了,我怕你们不开心”的时候,那种真诚的表达,反而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打动人。他们传递的是一种“我们也在意你们”的回应,这种朴实的情感,在当下的娱乐圈显得尤为珍贵。

Strawberry Sea (草莓海) 的《给你们》:这首歌,说是对“最在意的人”的致敬,不如说是对“所有在意我的人”的感恩。草莓海的选择,是将这份“在意”回馈给了他们的父母、朋友,以及所有支持他们的人。歌曲旋律温暖而充满力量,歌词更是直接表达了“因为有你们,我才能站在这里”的感谢。主唱在演唱时,几度哽咽,那种发自内心的激动和感激,完全能够穿透屏幕,感染到每一个观众。很多人会因为他们的表演,联想到自己的家人,那些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爱,是人生中最坚实的后盾。

不只是音乐,更是人生哲学的碰撞

这一期节目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乐队们对“最在意的人”这个主题的精准解读,更在于他们通过音乐,展现了不同的人生哲学和情感态度。

“在意”的多重维度:节目让我们看到了,“在意”并非仅仅指向浪漫的爱情,它可以是自我认同,可以是与社会的连接,可以是感恩的回馈,甚至是与过去的和解。每一种“在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动人的力量。

真实的情感流露:在这个充斥着各种包装和表演的时代,能够看到乐队们在舞台上如此真诚地袒露自己的情感,实属不易。无论是五条人的“不开心”,还是草莓海的哽咽,这些真实的情绪,才是最能够打动人心的。

音乐的叙事功能:乐队们用音乐讲故事的能力,在这一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每一首歌,都像是一封写给“最在意的人”的信,有的是陈述,有的是告白,有的是感恩,有的是承诺。

一些可以继续深挖的点:

当然,作为一档音乐节目,在欣赏这些感人的表演之余,也难免会引发一些思考。

“在意”与“表演”的边界:当“最在意的人”成为一个主题赛时,是否会有一部分乐队会为了迎合主题而刻意去构建情感?当然,从整体表现来看,大部分乐队都呈现出了真诚的一面。但这种“主题赛”的形式,是否会给乐队带来额外的压力,让他们在创作时,会多一些顾虑?

关于“最在意”的选择:每一个乐队的选择,都代表了他们当下最核心的情感排序。看到不同乐队的选择,也让我们有机会去反思自己心中“最在意”的是什么。这本身也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自我对话。

总的来说,《乐队的夏天》第二季的第十二期,是一场关于情感的盛宴,也是一场关于音乐的深度探讨。它让我们看到了乐队们在音乐之外的另一面,那些柔软、真实、充满力量的情感,通过他们的音乐,被放大、被传递,最终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这一期,不负“最在意的人”这个主题,它用最简单也最纯粹的方式,提醒了我们,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那些真正被我们放在心底的人,才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一期淘汰了Hyper Slash、HAYA、福禄寿。看节目之前已经知道了结果,本来觉得已经没什么好评价的了,但是没想到看完之后还是有挺多想说的。不会点评每一支乐队,只会点评我没跳过的。以三支末位乐队为主。

HAYA《迁徙》:毫无疑问是乐夏以来最好的HAYA。

首先感慨一下,乐夏就是这么让人又爱又恨,它让我认识了HAYA、大波浪、福禄寿、Mandarin、ETA、法兹等一众好乐队,让大波浪的《他的方式》、福禄寿的《没咯》、HAYA的《迁徙》能够在这么好的舞台上展现出来。但是它又残忍地阉割了它们的歌词,给了《没咯》、《迁徙》如铁墙般冷冰冰的回答。是的,《迁徙》的talking环节很热闹,但在我听来是冷冰冰的。

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融合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仅仅是让我们领略到民族风情,探索更丰富的音乐元素,愉悦我们的耳朵吗?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也很好,但那也只不过是世界杯舞曲Waka Waka里“加料”的土著语伴唱以及那句轻描淡写的“这是非洲的时刻”,不过是菲律宾少女穿着草裙在外国游客面前卖力地扭着腰展现所谓的“本地风情”,不过是央视节目里那些陌生而新奇的少数民族舞蹈以及“民族大团结”的氛围而已。

今天HAYA给出了一个掷地有声的回答:民族音乐里不只有围着篝火的热舞、骑马驰骋的畅快、蓝天白云下的辽阔心胸、冬不拉与呼麦的炫技。今天,ta们要表现的是消亡中的挣扎。正在消亡的是ta们音乐的源头,因此正如ta们自己的肉体正在消亡一样痛苦。而ta们此时此刻的存在本身,以及消亡本身,就是HAYA音乐的一大意义所在。看到《迁徙》表演的那一刻,我全都真切地感受到了。

马头琴作为蒙古族的头牌乐器,在这场表演中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它骨子里的苍凉感,与《迁徙》的主题结合在一起迸发出最大的能量。它来源于一个在千百年逐水草而居的迁徙中经历无数流散、离别、征战、天灾与变迁的民族,而此刻脚下的土地也正在经历一种新的离别。这份离别的厚重,也许只有马头琴能够承载得起。在这场表演中,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完美无瑕,珠联璧合,乐器的价值得到了最好的实现。

这份情感是独属于草原民族的。但正因为它如此“私人”,实际上才是最能引起共鸣的。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难以避免不断目睹珍视的东西逐渐消亡、远去。但是我们当中有几个人愿意为此走出来呐喊一声,唱一首挽歌呢?

所以当表演结束,大张伟第一个点评转到马头琴有多好听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了落寞。但我不怪他。《迁徙》表达出了太多悲愤,而乐夏只是一档娱乐节目。它笼络了许多理想主义者,但是会在每个关键时刻无比真诚地提醒你,它只是一档娱乐节目。

但是当张亚东在这样的语境下说出那段“他们说自己的生活被科技文明冲击。你只能拥抱它,因为科技和文明是不可阻挡的”,然后又开始谈马头琴这种器物的改良,进而又开始谈他们音乐的主题应该更实验更挑战的时候,我已经无法保持理性。

我只想问两个问题:①今天的比赛主题是探索未来吗?我怎么记得是“最在意的人”呢?今天难道不是一个真情流露的时光吗?②如果你连脚下的土地都无心去呵护,你又有什么资格谈未来,谈科技与文明呢?我不是说我们要为了环境放弃或者延缓发展,而是说如果你连保护它的心思都没有了,这就叫文明吗?

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科技与文明?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条就是,我们希望有一天我们不需要再破坏绿水青山,将绿色与清澈原原本本地还给大自然。

HAYA这次表演的形式与理念,放在今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落后。

超级斩《Blue Luv》:超级斩除了第一场之外得票一直很低,所以今天这个结果我也不意外。但是每一期我都在思考,超级斩拿到这么低票数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尤其是大众乐迷这里。我能想到的原因:①观众接受不了重型,②观众接受不了核嗓,③二次元/ACG属性接受程度低,④主唱用太多autotune会被认为划水,⑤风格太过单一观众审美疲劳,⑥段落衔接太生硬,⑦现场观众(是沙币,划掉)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

这么多期节目,超级斩换了这么多种风格、玩法和搭配,让我在列表里一项一项排除,到今天好像只剩下一个原因了——开玩笑。我只是觉得,节目组声称台下的大众乐迷都是90后,我怎么觉得这么不像呢?

说回这首歌,非常标准的日系pop rock,难称惊喜(不过现场乐迷一贯的表现似乎也不在乎惊喜不惊喜,所以这不重要)。质量上来说如果放在我听过的许多动漫主题歌当中一起比的话也属于中上水平了。虽然是十分轻柔抒情的开场,但超级斩仍然执拗地想要拉着所有观众融入ta们的律动当中。在ta们仿佛切开了揉碎了展现出来的真诚面前,我找不到理由不融入其中。

PS:从彭坦给酸的那个大大的拥抱中,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虽然我一直对达达的歌无感,但此刻的真诚确实直击人心。他的内心一直住着一个赤诚的少年,这一点太难得了。

福禄寿《我用什么把你留住》:我要自认我对福禄寿的评价一直是带有乐迷滤镜的。如果要从33支乐队里选一支出来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福禄寿。这首《留住》也是她们为数不多的8首歌中我最喜欢的之一,然而却不是我最早喜欢上的。有一天我不知道第几次循环到这首歌,突然就被击中了,此后便不能自拔。这在新乐迷中甚至似乎是一个还蛮普遍的现象。

《留住》这首歌很耐听,而且越听越有味道。毕竟是三姐妹用了足足半年慢慢磨出来的。不仅歌词写得很有深意,而且音乐的层次非常丰富。这个优点可能在现场版中还不太能体现出来,原曲更精致的和声呈现以及尾声的无词留白都是非常戳中我的点。这首歌是福禄寿发布的第一首歌,那时候世界尚未发现她们的诞生,此后她们也一直默默无闻,但这首歌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积累了两万多评论,成为了各种受伤的人抱团取暖的一个聚集地。私心推荐。

这次的现场应该算一个Remix版本。不同于原曲比较内敛的表达,这次她们选择在“花海盛开,燕子归来”段落后由豆豆鲜少尝试的高音突破(因为不擅长)把情绪推高,并在最后急促结束。这种处理方法在我看来是为了适应现场演出而做的一种改良。情绪更加直接,现场感染力也更强了。虽然我更喜欢原版尾声那种和声吟咏的表达,但是我欣赏福禄寿所做的一切尝试,毕竟我有乐迷滤镜嘛。

《留住》这首歌的核心或者说精髓,在我理解中就是“纠结”。这种“纠结”体现在三个方面。1)首先立意上就很纠结:这首歌是豆捏咪以“福禄寿”名义发表的第一首歌,它在对世界说“你好”,但是歌词里唱的都是“再见”;2)编曲上的心思也有着一层反衬:用福禄寿自己在访谈中的诠释,在大调的旋律中加入小调才是最让人心疼的(大意如此,如转述有误恳请纠正)。她们在创作这首歌的时候,拿出自己为数不多的积蓄请了交响乐队为自己配弦乐,这是她们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使用真人演奏的管弦乐放在歌曲中,为的就是烘托一种宏大感。但是整首歌听下来又不断地戳中人内心的失落与孤独。我们既对生命抱有着无限的期许(灿烂),又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反差之下的落寞与丧感(腐烂),这种矛盾对立下的无限纠结、依依不舍表达得多么淋漓尽致啊!3)歌词几乎每一句都充满矛盾与纠结:走过又错过,来过又放过,笑着又吼着,闪光又刺痛;灿烂却又腐烂,想着不再去爱却又依依不舍;进入了梦乡可时间依然流逝,为之害怕却发现只是白日一梦;浩瀚星河的彼岸是她的温柔眼眸,生命苦涩却也璀璨如歌。

这首歌的名字叫“我用什么把你留住”,但是整首歌没有一句提到留住。听完整首歌,你明白了她们想用什么把彼此留住,想用什么把你留住吗?

福禄寿到底高不高级,说到底是一种很私人的体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在我看来,这就是福禄寿的高级。

普通人《Cradle Song》:《Cradle Song》是我下载的第一首普通人的歌曲,也许也是他们入耳门槛最低,最容易被接受的一首歌。这次的舞台呈现依旧很棒。整首歌重在营造一种梦幻和未来感,就像歌名一样能够给紧绷的神经唱一首摇篮曲,做做耳朵的按摩,而Chace的嗓音恰好非常适合这样的氛围,能够自然地融为乐器组的一部分,共同服务于氛围的营造。比让他的嗓音在《Jerry Says》中表达猫鼠之间的冲突感、戏谑感要更贴合一些。音乐后半非常科技感的英语录音在屏幕上念出一个个“Command, Commit, Begin, Behave...”的设计也让人眼前一亮,让人想起坂本龙一1999年的歌剧演奏会《生命》,主题也是未来与环境。

大波浪《他的方式》:《他的方式》诞生在邢星离队那段时间。既是一首送给弟弟的离别曲,同时也是李剑内心状态的真实反映吧。

《他的方式》,按照原歌词或许可以另名为《他在自赏》。但“自赏”是种妥协的叫法,并不准确,而suicide又不能讲出来,那我姑且就称其为“他在自伤”吧。大波浪的创作一直以来就带有颇多阴郁和戏谑的主题,这些主题在他们新浪潮的风格之下,以富有节奏律动的迷幻电子包裹起来传达给观众。而《他的方式》这首歌少了一些戏谑,更多的是隐喻之下的真情流露。在《Blue Face》这张专辑中类似风格的我认为还有一首《The Song of Silence》。两首歌的歌词也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自伤”也许很能代表李剑现在在大波浪中的状态。不仅因为他在孤身一人拖拽着整个乐队往前走(由于他的创作理念独自进步,其他成员已然追不上他),也在于他那种常常透支自己的创作过程。但他越孤独,也就越需要紧紧抓住团队里的每个成员,就算他们之间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龃龉也不要紧。《他的方式》这首歌以揭示自我的方式向对方坦露心迹,如此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在意也算是歌词里描述的那种“完美极致”了吧。

这首歌写在离别之后的时光,那种状态可能也只存在于彼时彼刻。然而现在邢星回来了,而且在舞台上是以一种突然闯入的方式,再次拿出了自己标志性的大吼,还喊出了“2020 乐夏北京”。虽然神经质与癫狂也是大波浪气质的一部分,但放在这首歌的情境中还是会稍稍觉得有一点割裂。我印象最深的反倒是李剑那疲惫的眼神。这次他终于摘下了那副庇护着他的墨镜,毫无掩饰地露出了深深的眼袋。在我看来,相比于邢星带来的略显怪异的嫁接,这双低垂的眼睛已经很好地诠释了关于这首歌的一切。

user avatar

先说这期我喜欢的四支乐队:HAYA、Hyper Slash、重塑、福禄寿

再说我觉得排名莫名其妙的乐队:Joyside、马赛克

对于最后的排名我只想说:

下面我只选一只乐队来说,不是因为其他的乐队不好,而是我觉得这支乐队和我更有感觉。其他我觉得好的乐队都没有让我特别想表达的欲望,表现得好,但是都还不算惊喜。




我要说的这支乐队就是HAYA

这是他们歌曲的原版

很显然,对比乐夏的版本有了不少改动,最明显的就是黛青塔娜最后嘶吼之后还加了一小段,而且我们在节目上听到的版本相对削减了一些器乐的声音。

他们这首作品是一首比较偏金属的歌曲,当然不完全是,还保留着许多他们特有的民族气质。主唱黛青塔娜的嘶吼和清嗓让我想起了一位丹麦非常优秀的金属女主唱Myrkur。

这是她的个人新民谣计划。有别于之前的黑金属作品,这张专辑大量的都是女主唱空灵的歌声,而器乐演奏也运用了许多特殊的民族乐器(主要是我也不知道是啥)。当然,这张专辑的类型和HAYA的这首歌不是一种类型,但是她的作品呈现的听感跟HAYA这首歌是相似的,只是没有《迁徙》那么有实验性。

而HAYA倾注在这首歌中的情感是非常真挚的,不管是嘶吼的运用,还是器乐演奏部分呈现的冲突感,企图传递出他们内心中对于从前自然的渴望(这一点不需要他们后面的介绍也能从歌词中品味出来)。这种真诚的情感让我很受触动,我很喜欢的一只前卫金属乐队Green Carnation有一首长达60分钟的歌:

这是乐队的吉他手Tchort一段非常伤心的时光,从女儿的去世,写到了儿子的出生,一首歌记录了他这段时间的心境。

我不太清楚现场张亚东是什么意思,但是我想说,有的人会选择抛下自己的过去和未来结合;但是有的人就是愿意记录着过去,活在过去,只为自己的理想活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乐队的夏天》第二季第十二期,以“最在意的人”为主题,这几个字仿佛一把钥匙,直接打开了所有乐队内心最柔软也最真实的角落。这一期,不只是关于音乐,更是一场关于情感的挖掘和呈现,让观众在嗨翻现场的同时,也忍不住红了眼眶。舞台上的情感回响:从爱到恨,从憧憬到释然“最在意的人”,这个命题本身就充满了张力。它.............
  • 回答
    《乐队的夏天2》初印象:一场狂欢的序幕,与稍显遗憾的铺陈《乐队的夏天2》终于在万众期待中拉开了帷幕。作为国内首个以乐队为核心的综艺节目,第一季的成功无疑为第二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无数乐迷翘首以盼。然而,看了前两期节目,心中涌起的既有惊喜,也有几分审慎的观察。初印象:依然是那个熟悉的配方,但味道似.............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乐队的夏天》第二季的半决赛(上、下)。这绝对是本季最让人心潮澎湃也最让人揪心的一段赛程了,毕竟事关फाइनल名额,每个乐队都卯足了劲儿,观众们的心也跟着七上八下的。开场:紧张气氛的拉满与遗珠的叹息半决赛的开场,那气氛就已经不是一般般了。节目组很聪明地把赛程做了区分,半决赛上集.............
  • 回答
    《乐队的夏天》第二季的舞台上,重塑雕像的权利乐队(简称“重塑”)的主唱华东与吉他手子健之间那场关于音乐方向的辩论,绝对是节目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之一。这场辩论不仅仅是两个音乐人之间的分歧,更触及到了乐队创作的初心、市场接受度以及艺术追求的边界,也让无数观众感同身受,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辩论的背景:音.............
  • 回答
    说到五条人在《乐队的夏天 第二季》的复活赛表演,那真是让人百感交集。他们带来的《问题出现我再告诉大家》,与其说是一场表演,不如说是一次真诚的分享,一次对当下社会和音乐环境的直接回应。首先,评价他们的表演,不得不提的是他们一贯的“反差感”和“土嗨”魅力。在那个充满舞台灯光、华丽编排和精心设计的“竞赛”.............
  • 回答
    五条人,这支来自广东海丰的乐队,在《乐队的夏天》第二季(以下简称《乐夏2》)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留下了一段充满争议和讨论的“淘汰三次”的传奇。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把他们一路走来的节点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初登舞台,惊艳四座,却也埋下“隐患”五条人第一次出现在《乐夏2》的舞台上,.............
  • 回答
    《乐队的夏天》第二季冠军的归属,最终花落重塑雕像的权利,无疑是节目播出后讨论度最高的议题之一。这个结果在乐迷圈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有人拍手称赞,认为这是实至名归,也有人认为存在争议,甚至感到不解。要评价这个结果,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重塑雕像的权利:一位老牌乐队的坚守与回归首先,不得不承认,重塑雕.............
  • 回答
    《乐队的夏天》第三期,就像一部精心打磨的音乐大片,它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表演,更有那些触动人心的瞬间。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开场即炸场:新裤子与 BOC 的“世纪之战”如果说前两期是热身,那么第三期直接把气氛推向了高潮。新裤子和 BOC 的对决,简直就是.............
  • 回答
    《乐队的夏天》总决赛,也就是 Hot 5 诞生的那一晚,绝对是这个夏天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与其说是简单的比赛落幕,不如说是近几年华语摇滚乐的一次集中爆发和全民检阅。这场狂欢,既有乐队们倾注了无数心血的舞台呈现,也有观众们压抑许久的热情释放,当然,也少不了节目组精心设计的戏剧张力。如果要评价,我更愿意把.............
  • 回答
    《乐队的夏天3》里,Mr.WooHoo这支乐队,说实话,一开始我还真没太get到。他们的音乐风格有点“特立独行”,跟那些舞台上炸裂、歌词接地气、或者特别有情怀的乐队比起来,Mr.WooHoo的音乐感觉更像是……怎么说呢,一种抽象派的画作?初次亮相时,他们的音乐元素确实让不少观众感到“陌生”,甚至有些.............
  • 回答
    张亚东在《乐队的夏天》第六期关于“技术流”和“情感流”的讨论,可以说是这个节目中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点。他作为一个在音乐界浸淫多年的资深制作人,他的发言往往能触及到音乐创作和欣赏的核心,而这次也不例外。首先,我们得明确张亚东在这里提出的“技术流”和“情感流”,并非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他对于音乐表达方.............
  • 回答
    说起后海大鲨鱼在《乐队的夏天2》上的表现,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充满了惊喜和一丝丝的遗憾。首先,从舞台魅力上来说,他们绝对是没得说的。主唱付菡一如既往地释放着那种“不好好唱歌,就是要拽你”的强大气场。她的眼神,她的肢体语言,那种毫不费力的摇滚范儿,即便是在流量至上的综艺舞台上,也依旧保持着自己的棱角,不.............
  • 回答
    《波西米亚狂想曲》这首歌,与其说是一首歌曲,不如说是一场音乐的史诗,一个跨越时空的戏剧。它诞生于1975年,却至今仍然让无数人着迷,原因绝非偶然。首先,它的结构简直是前所未有的。我们通常习惯了歌曲有主歌、副歌、桥段,然后重复。但《波西米亚狂想曲》彻底打破了这个框架。它像是被分成了几个完全不同的篇章,.............
  • 回答
    痛仰乐队的“大麻去罪化”言论,无疑在当下中国的社会语境中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不少涟漪。要评价这个言论,咱们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聊,不能简单地贴标签,而是得看看他们为什么这么说,以及这句话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引发的讨论。首先,咱们得认识到,痛仰乐队是中国摇滚乐界一个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乐队,他们一直以来都以.............
  • 回答
    万能青年旅店的新专辑《冀西南林路行》,一出便激起了千层浪,有人赞誉其依旧是那股纯粹的北方摇滚风,有人则觉得听着有些许失落。这几年乐队的沉寂,加上期待值被拉满,新专辑无疑承载了太多人的目光和解读。如果要我说,这盘专辑更像是一次深沉的回望,一次与过往的对话,一次在原地打磨后,又一次迈开的步伐。先说音乐本.............
  • 回答
    皇后乐队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一场跨越时代的音乐革命皇后乐队(Queen)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并非仅仅是“伟大”或“重要”可以简单概括的,他们是一股颠覆性的力量,一场跨越时代的音乐革命。他们以其独一无二的音乐风格、出色的表演能力、大胆的创新精神以及对流行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在摇滚乐乃至整个音乐史上留下了不可.............
  • 回答
    《闪光的乐队》第一期,就像一块未经雕琢却已显露光芒的原石,在众人的瞩目下,小心翼翼地撕开了包装。作为一档聚焦“老牌”音乐人重新集结、碰撞出新火花的节目,第一期的任务无疑是铺垫、展示,以及最关键的——引爆观众的好奇心。“人设”的快速搭建与潜在的化学反应节目一开场,就非常聪明地将音乐人的“人设”与他们过.............
  • 回答
    刺猬乐队(HedgeHog),这支来自北京的乐队,在华语摇滚乐坛可以说是一股清流,他们身上那种属于青春的躁动、对生活不加掩饰的迷惘,还有那份执拗的浪漫,都深深地烙在了不少乐迷的心里。要评价刺猬乐队和他们的歌曲,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不能光说好,也不能光说坏,得有血有肉。乐队风格的演变:从“假摇滚.............
  • 回答
    万能青年旅店乐队发布新专辑《冀西南林路行》,无疑是华语乐坛近年来的一个重要事件,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评价一张专辑,尤其是像万青这样风格独特且拥有大量忠实拥趸的乐队,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以下我将尝试从创作、编曲、制作、歌词、情感表达以及它在乐队整体发展中的位置等方面,尽可能详细地阐述对《冀西南.............
  • 回答
    娜扎在《缝纫机乐队》里的表现,我觉得挺让人惊喜的,而且她这次的角色也挺有意思的。首先,她饰演的丁建国,这个角色本身就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大女主”或者“花瓶”,她是个非常有主见、有能力,但又带着点小固执的女孩。她有自己的梦想,想开一家摇滚酒吧,这个执着劲儿挺打动人的。娜扎把这个角色的这份坚定演出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