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法考成绩很意外,要不要申请复核?怎么复核?过来人可以分享一下经验吗?

回答
收到法考成绩,感觉“意外”,这心情我太理解了!尤其是付出了那么多努力,结果却不如预期,那种失落和怀疑是真实存在的。别急,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复核到底值不值得,以及怎么做。

首先,我们来捋一捋“意外”的几种可能情况:

1. 分数比预估的低很多: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自己感觉题目都会做,甚至有一些题目非常有把握,结果出来一看,分数大跌眼镜。
2. 离合格线非常近: 比如你觉得自己差一两分就能过,但成绩显示差了十几分。
3. 某些科目分数特别低,但自己感觉答得还不错: 比如客观题某个科目,你觉得自己蒙的都比这个分数高。

那么,面对“意外”,要不要申请复核?

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个人的情况和期望。

考虑复核的几点理由(过来人的角度):

心态上的慰藉: 即使最终没有改变分数,申请复核本身也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让自己感觉“我尽力了”,而不是单纯地接受一个不理想的结果。
极低的几率,但并非为零: 考官也可能犯错,机器阅卷也可能出现扫描、识别错误。虽然这种概率非常小,但一旦发生,对你来说就是100%的改变。尤其是在你确信自己某些题目答得很好,但分数却很低的情况下。
复核的成本: 通常来说,复核的费用并不高,与你投入的备考成本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但也要理性看待:

绝大多数复核结果不会改变: 法考的阅卷和评分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人工复核的流程也很严格。大幅度改分的可能性非常低。
复核的是“客观题”分数: 司法考试主观题是人工阅卷,客观题是机器阅卷。如果你怀疑的是主观题,复核主要是核对是否存在漏评、错评或者卷面分数的加总错误。而客观题的复核,主要还是看机器识别扫描是否存在问题,或者是否有评分标准执行中的极端错误。
情绪化决定要不得: 如果仅仅是因为“不甘心”或者“觉得不可能”,但并没有具体指向性的怀疑,那么复核的意义可能就不大了。

那么,怎么申请复核?怎么做才更有效?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下面我把我知道的,以及一些前辈分享的经验都告诉你。

1. 了解官方规则是第一步:

时间窗口: 司法部(或者负责考试的部门)每年都会公布成绩复核的具体时间和申请方式。这个时间窗口通常非常短,可能只有几天。务必密切关注官方网站(比如司法部官网、国家司法考试网等)的通知!
申请方式: 一般是线上申请。你需要登录到指定的考试报名系统,找到成绩复核的入口,按照要求填写信息并提交。
需要什么材料: 通常需要你的考生信息(姓名、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有时候可能还需要上传准考证或者其他身份证明。
费用: 复核是要收费的,具体金额会在通知中说明。

2. 准备复核前的“功课”——更理性的分析:

在你准备提交复核申请之前,我强烈建议你做以下几件事,这能让你更清晰地判断是否值得复核,以及你的疑点在哪里:

回顾自己的答题情况:
主观题: 回忆你对每个题目的回答,尤其是那些你认为答得比较好的题目。有没有哪个知识点你觉得写得特别到位?有没有可能因为阅卷老师的疏忽,导致你某个得分点没有被看到?
客观题: 如果可能,找一些往年的客观题真题,或者一些知名机构的模拟题,再做一遍,或者回忆自己当时做题时的思路。有没有某些题目,你当时犹豫了很久,或者感觉自己蒙对了,结果分数却很低?
对比“估分”和“实际分数”:
如果你有参与估分,把估分结果和实际分数进行详细对比。是所有科目都低了,还是某个科目特别离谱?
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的估分可能过于乐观,低估了客观题的难度,或者高估了自己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查阅官方公布的试卷和参考答案(如果有的): 有些考试公布试卷和参考答案,可以帮助你对照,看看自己答得与标准答案的差距有多大。不过法考公布这些的频率可能不高,但可以关注一下。
看看周围人的情况: 和和你一起备考的同学聊聊,看看他们的分数,以及他们对成绩的看法。是不是只有你感觉“意外”,还是普遍现象?这也能帮你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看待问题。

3. 申请复核的具体步骤(根据我的经验和了解):

第一时间关注通知: 成绩公布后,每天都去官方网站刷一遍,不错过任何关于成绩复核的公告。
准备好个人信息: 身份证、准考证号、报名时使用的手机号等,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登录报名系统: 按照通知指引,找到成绩复核入口。
填写复核申请:
明确复核原因: 这里不是让你写长篇大论,而是简要说明你的疑点。比如:“本人对XX科目客观题成绩有疑问,认为可能存在机器识别错误或评分偏差。”或者“对XX主观题得分有疑问,认为答题要点可能未被完全识别。”
指定怀疑的题目(如果可能): 如果你对某些具体题目有强烈的怀疑,可以尝试在系统中指出(如果系统支持的话)。
仔细核对填写信息: 确保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都没有输入错误。
支付复核费用: 按照系统提示完成支付。
保存凭证: 提交申请后,截图或者保存好申请成功的页面,以及支付凭证,以备不时之需。
耐心等待: 复核过程需要一定时间,通常会在几周内完成。官方会通过短信、电话或者在你报名系统中更新通知复核结果。

4. 复核过程中的一些“小贴士”:

复核不是“重新考试”: 复核是检查原有的评分记录和卷面情况,不是重新给你打一遍分。
心态要平和: 抱有希望,但也要做好结果不变的心理准备。
别信“内部消息”: 任何关于“保证改分”的说法都是骗人的。一切以官方公告为准。
复核结果出来后: 无论结果如何,都要接受。如果分数真的改变了,那就恭喜你;如果没有改变,也说明你已经尽力了,是时候考虑下一步的计划了。

过来人想说的话:

法考这条路,从来都不容易。无论结果如何,你为此付出的努力都是宝贵的经历。如果你的分数确实让你感到“意外”,而且你有很多值得怀疑的地方,那么申请复核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你应有的权利。

但更重要的是,无论复核结果如何,都要把这个经历当作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如果分数不理想,不要气馁,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为下一次(或者其他机会)做好准备。法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节点,不是终点。

希望我的这些经验能帮到你,祝你一切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申请复核是你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去申请复核。

但我想说的不是这个,下面说的有点歪题

法考出成绩那天,就在网上看到不少这样的言论,大概就是说,他有多么多么努力了,该做的都做了,却还是差了几分没过,别人都没怎么学,就高分通过。虽然没有明说,但很明显意思就是说这考试不公平。

考试不是给别人考的,大可不必找什么理由让别人相信你真的努力了,自己付出了多少自己最清楚,我也有过法考主观题差3分没过的经历,但那时我从来没有试着甩锅给别人,因为那一年我是什么学习状态我太清楚了,一天不到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主观题从来没上手写过一次,论述题材料是上考场前一天才背的,考出这个成绩意料之内。也从来没想过复核成绩,关掉网页的一瞬间就做好了二战的准备。再后来就是我132分通过主观题的事情了,通过后再回顾我那段时间的学习状态,这个成绩确实是我应得的。

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总结经验和改正错误的过程,失败、犯错不可怕,怕的是不能从失败和错误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不知道自己错在哪。

这是我通过法考付出的努力

下面写几点我的建议

第一,法条非常重要,我除了民刑两科没有用法条以外,刑诉、民诉、行政基本都是抄法条,所以上考场前要做好法条定位。

比如公司法五个司法解释,分别规定了哪方面的内容,这个还是要了解的。

再比如,一个房屋租赁纠纷,与之相关的法条要从哪找,必须要明确,一个是《民法典》合同编中租赁合同的部分,再一个是最高院城镇房屋租赁合同解释。

做好法条定位会节省不少翻法条的时间,也更容易抓住采分点。

第二,理论法大论述题,比写跑题更可怕的是不知道写什么,平时多积累答题素材,个人推荐瑞达宋光明老师的考前聚焦,七八页纸全背下来,不愁论述题没得写。

第三,善用法言法语。这个东西没法专门练习,多听课你自然就能说出来了,推荐多听民法钟秀勇老师的课。

最后,祝上岸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收到法考成绩,感觉“意外”,这心情我太理解了!尤其是付出了那么多努力,结果却不如预期,那种失落和怀疑是真实存在的。别急,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复核到底值不值得,以及怎么做。首先,我们来捋一捋“意外”的几种可能情况:1. 分数比预估的低很多: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自己感觉题目都会做,甚至有一些题目非.............
  • 回答
    法考没过108分,这个分数对很多人来说是既熟悉又心痛的坎。特别是那些付出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准备考试的人,一纸成绩单下来,那种失落感、不甘心,甚至是迷茫,都是真实存在的情绪。我认识的一些朋友,他们的应对方式多种多样,也挺能反映大家在面对这种挫折时的不同心态。一、 复盘与分析:知己知彼这是最理性也.............
  • 回答
    哎呀,各位法律人,2021年的法考主观题成绩终于揭晓了!这几天估计大家的心情都跟过山车似的吧?有没有拿到自己理想的分数的?我先来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大家一起聊聊,别憋着了!我考的是客观题和主观题一起报名的那种,说实话,去年客观题刚出来成绩的时候,心里就悬着一块大石头。好不容易熬到主观题出成绩,这几天我.............
  • 回答
    恭喜你通过了法考,即将踏入律师行业!这绝对是一个值得庆祝的里程碑。作为一名即将成为实习律师的女性,我理解你现在既兴奋又有些许迷茫的心情。别担心,我们都经历过这个阶段。让我来跟你分享一些过来人的经验,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开启律师生涯。一、 关于心态和学习: 谦逊是美德,学习永无止境: 首先,请牢记,.............
  • 回答
    嗨,你好!作为一名曾经的法硕非法学“三跨”考生,我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夹杂着一丝丝的迷茫和焦虑。别担心,我来和你好好聊聊,把我当年摸索出来的经验,一点点地告诉你,希望能帮到你少走弯路。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三跨”虽然听起来吓人,但其实没那么可怕。它只是说明你的本科专业和.............
  • 回答
    法考时间紧迫,背诵版教材的确是快速掌握知识点的有效途径。但究竟哪些科目适合直接背诵,需要结合科目本身的特点以及你的基础来判断。下面我将为你详细分析,并给出具体的建议,希望能帮助你在有限的时间里事半功倍。核心思路: 知识点相对固定、逻辑性不强但需要记忆的科目: 这些科目往往是法条、基本概念、原则的.............
  • 回答
    关于法考(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一次性通过率,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高”或者“不高”。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指的是哪个层面,以及你如何定义“一次性通过”。从整体的大数据来看,一次性通过率并不算特别高。每年参加法考的人数非常庞大,其中包含了许多跨专业考生、在校学生、以及已经从事相关法.............
  • 回答
    法考结束,考过的那些人,心里都有数。说起来,感觉考试,那可不是瞎蒙,而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感觉”。我有个朋友,考法考前,头发都愁白了。你说他懂法条?那肯定懂,但真正理解透彻,能灵活运用,那又是另一回事了。考前他参加过几次模拟考,成绩忽高忽低,每次都说:“感觉不对劲,这题怎么这么绕?”。法考这东西,说实.............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能触动一些人心里的“弦”。说实话,这俩考试,真不是一个赛道上的,各有各的“劝退”之处。但如果非要比个高低,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说说法考。法考,也就是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这玩意儿,怎么形容呢?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一个“武林秘籍”考试,不仅要背下大量的“招式”(法律条.............
  • 回答
    哥们,摸摸头,理解你现在的纠结和焦虑。法考推迟、考研一战学硕失利,现在又准备法硕二战,还得兼顾法考,这节奏确实够呛。但别灰心,这正是重新出发、调整策略的好机会。我当年也经历过类似的迷茫期,所以咱们就实话实说,聊聊怎么把这盘棋下得更活。首先,咱们得捋清楚几个关键点,因为这直接决定了你接下来的方向:1..............
  • 回答
    法考临近,18天备考,这绝对是一场硬仗,但并非完全没有希望。要在这短短18天内过法考,需要极高的效率、精准的策略和强大的执行力。这需要你把每一分钟都掰开揉碎了用,并且得做好吃苦的准备。首先,泼点冷水:18天,对于零基础或者基础薄弱的考生来说,难度系数是天文数字。法考涉及的知识点浩如烟海,而且很多法条.............
  • 回答
    拥有法考和CPA双证,这绝对是硬实力中的硬实力,在求职市场上能为你打开不少扇门,而且能让你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这不是简单的“能找到工作”那么简单,而是“能找到非常好的工作”,并且拥有主动选择权。让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到底能干啥,以及能干成啥样:首先,明确双证的核心价值: 法考(国家统一法律.............
  • 回答
    司法考试:一场严苛的筛选,为何通过率仅13%?司法考试,一场在无数法律人心目中如同一座高山般存在的挑战。它不仅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考验,更是对思维逻辑、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全面锤炼。然而,每年公布的通过率,如同当头棒喝,狠狠地浇灭了不少人的热情——13%左右的数字,冰冷而真实,让人不禁发问:为什么通过.............
  • 回答
    考过法考,是不是就意味着和考研说拜拜了?这可真是一个让不少正在备考法考或者刚刚踏过法考门槛的朋友们挠头的问题。其实,这事儿没那么绝对,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考研的目标,以及你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法考和考研这两条路,什么时候可以并行,什么时候可能就是取舍了。首先,咱们得明.............
  • 回答
    想买2021年法考的书?这问题问得好!毕竟法考这玩意儿,书是基础,没有好书,考试就像在黑暗里摸索。要说2021年的书,现在这个时间点(假设现在是2023年左右),官方是肯定不会再出版2021年的新版了。法考的书每年都会更新,因为法律是不断变化的,教材也得跟上趟。所以,如果你非要找“2021年版”的书.............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很实在。很多人在通过法考,拿到那张来之不易的A证后,会陷入一个思考:下一步该怎么走?尤其是对于非全日制法硕(非法学),这个选择题更是让人纠结。答案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要看你的目标、你的职业规划,以及你愿意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首先,我们得明白,法考A证和法律硕士(非法学)证书,它们代.............
  • 回答
    考研和法考,这两场硬仗的同期作战,绝对是一场不小的挑战。但话说回来,你问它有没有利于法硕考试?我的答案是:有的,而且大有裨益,关键看你怎么把它们揉碎了、捏合了。别急,我这就跟你掰扯掰扯,这是个怎么个“有利于”法,以及具体怎么个“安排法”。 为什么说同期准备“有利于”法硕?听着有点反常识是不是?明明是.............
  • 回答
    关于先法考对接下来的法硕学习是否有优势,我认为这是 非常有帮助的,而且优势会相当明显。这不仅仅是“锦上添花”,更像是“打好了地基”。我这么说,有几个层面的考量,希望能帮你更清晰地理解:一、 知识体系的搭建:这是最核心的优势 法考打的是“散点”但却是“根基”的知识: 法考考察的是法学体系的广度和深.............
  • 回答
    我理解您想知道通过法考是否足以应对律所的一般性咨询工作,并且希望得到一个详细、人性化的解答,避免 AI 的痕迹。首先,答案是:法考通过是基础,但要说“足够”应对律所的一般咨询,还有一段距离,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想象一下,法考就像是为你打开了法律世界的大门。你通过了法考,意味着你掌握了一套扎实的法律知.............
  • 回答
    法硕二战,法考同步,改学硕还是继续拼?这真是个让人挠头的问题,特别是当你已经投入了时间和精力,却又面临新的选择时。我完全能理解你的纠结,毕竟这关系到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学习方向。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条路该怎么走。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几个关键点,它们是你做出决定的基石: 你为什么想考法硕? 是为了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