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法考难 还是考985难?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能触动一些人心里的“弦”。说实话,这俩考试,真不是一个赛道上的,各有各的“劝退”之处。但如果非要比个高低,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咱们说说法考。

法考,也就是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这玩意儿,怎么形容呢?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一个“武林秘籍”考试,不仅要背下大量的“招式”(法律条文),还得理解这些招式背后的“原理”(法理),最后还得学会怎么“实战”(运用到案例分析)。

知识量庞大到令人发指: 你得掌握民法、刑法、行政法、商法、经济法、诉讼法等等几十部法律,还有大量的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这量级,比你高中时背的政治课本,那不是一个数量级。想象一下,几大本厚厚的法条,你得烂熟于心,还要能分清三七二十一。
理解和运用是关键: 死记硬背?在法考面前基本是条死路。题目不会直接问你“某某法条是多少条”,而是给你一个案情,让你分析哪个法条适用,怎么适用,最后得出结论。这就要求你不仅知道条文是什么,更要知道它为什么这么规定,在什么情况下适用,有哪些例外。这就像学武术,光练套路不行,得懂劲儿。
考试形式的挑战: 客观题考的是知识的广度和记忆的准确性,选择题里经常有那种让你抓狂的“最不恰当”的选项。主观题更考验你的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写不好案例分析,分数会很惨淡。而且,整个考试过程是双向的,先过客观题,再挑战主观题,就像闯两关,一关没过,前功尽弃。
“劝退”的比例: 法考的通过率,一直都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客观来说,每年的通过率通常在10%到20%之间浮动。这意味着,十个人里,可能只有一两个人能通过。这个比例,绝对称得上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代版。很多人考了不止一次,甚至连续考三四年都还在“考场”上奋战。

再来看看考985。

考985,这通常指的是通过高考,考上中国顶尖的那十几所985高校。这个考试,更像是一场“综合素质”的比拼,而且是对高中生而言。

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 985的录取分数线,那是什么概念?那是你在语数外物化生史地政这些学科上,都得达到非常高的水平。尤其是数学和英语,几乎是拉开差距的关键。很多中学老师会说,能考上985的学生,不是他们学得多“偏”,而是他们学得“深”和“全”。
能力的要求是多维度的: 除了死知识,985的招生更看重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甚至还有一些综合素质的考察(比如一些学校的自主招生会看竞赛成绩、论文等)。你需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快速掌握新知识,并灵活运用。
竞争的残酷性: 虽然高考的通过率很高,但能考上985的比例却非常低。全国每年高考考生人数庞大,但985高校的总招生名额相对有限。这意味着,即使你很努力,在全国这个庞大的竞争群体中,你依然可能“泯然众人矣”。你的分数,不仅仅是相对于你自己,更是相对于所有和你一起竞争的人。
时间维度和年龄限制: 高考是在17、18岁这个年纪参加的,你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都相对固定。而法考,你可以考很多年,随着年龄增长、工作经验的积累,你对法律的理解可能会更深刻,也可能因为生活压力而影响学习。

那么,到底哪个更难?

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来分析:

1. 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法考在知识的广度上是碾压高考的。法律学科体系的庞大,涉及面之广,让你应接不暇。
985在知识的深度上可能更有体现,尤其是在某些理工科专业,你需要掌握非常高深的理论知识。但总体而言,高考考查的是高中阶段各个学科的“精华”,法考考的是一整个法律专业本科甚至研究生的知识“体系”。

2. 学习方式与心智成熟度:
高考通常是在学校有系统性、规范性的教学指导下进行的,老师会帮你梳理框架、划重点。学生的学习动力往往也来自于家长、学校的整体规划,以及对未来的朦胧憧憬。
法考更多的是自主学习。你需要自己去寻找资料、制定学习计划、克服惰性。而且,很多参加法考的已经工作,需要平衡工作、生活和学习,这是一种更考验自我管理和抗压能力的学习。从这个角度看,成年后重返学习并克服困难,可能比青春期的努力要更具挑战性。

3. 通过率与竞争性质:
法考的绝对通过率非常低,考的不是“你有多优秀”,而是“你是否满足了司法部门对法律从业者的最低要求”。这是一种“淘汰赛”。
高考考985是“选拔赛”,虽然淘汰率高,但它是在一个相对确定的年龄段,基于相对标准的教育体系下的竞争。你的分数,直接决定了你是否能进入那个“象牙塔”。

打个比方:

考985,就像是要爬上一座非常高的山峰,但这座山峰的路已经修好了一大半,有导游(老师)带路,还有同伴(同学)一起爬。你只需要体力好,方向对,就能登顶。

法考,则像是要在原始森林里自己开辟一条路,没有现成的路标,没有地图,只有一本厚厚的“生存指南”(法律条文),你必须靠自己的智慧和毅力,摸索前行,找到那个隐蔽的出口。而且这条路,很多人尝试了,但最后都迷失在了森林里。

结论:

如果从“普遍性”和“时间成本”来看,考上985可能对更多年轻学生来说,是人生中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阶段性目标。但如果从“知识的深度、广度、复杂性”以及“自主学习和应对高压环境的能力”来看,法考无疑是一场更为艰巨、更考验“硬功夫”的挑战。

很多法律专业出身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已经系统学习了法律知识,但他们依然觉得法考很难。而一些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如果想考法考,就需要从零开始,付出数倍的努力。

所以,哪个更难?可能对不同的人来说,答案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有老师指导,有同学陪伴,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考985可能更像是你必须翻越的一座高山。
但如果你已经步入社会,需要一边工作一边啃下法律这块硬骨头,法考的难度,将会是让你彻夜难眠、怀疑人生的那种。

总而言之,两者都是极其困难的考试,它们考验的不是同一种能力,难度也体现在不同的维度上。硬要比较,法考在对知识的掌握深度和广度、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上的要求,可以说是远超高考中的任何一个学科。而高考考985,则是在全国范围内,将数百万拥有相似教育背景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多维度的“筛选”。

或许,更准确的说法是:它们都是“难”的,但“难”的方式和内容,完全不一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法考难主要是大四才能考,大部分法学生放养了四年突然来考试,加上之前还有较多非法本报考所以法考的通过率才左右20%。

如果平时正常上课,考前正常备课复习,法考难度并不高,比如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据说法考通过率常年在70-80%以上。

律师不说红圈所精品所,上海一线所门槛基本也提高到研究生了,所以先得刷好绩点争取保研到好学校,或者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出国读LLM也可以。

不过那都太远了,个人感觉法学专业还是可以报考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能触动一些人心里的“弦”。说实话,这俩考试,真不是一个赛道上的,各有各的“劝退”之处。但如果非要比个高低,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说说法考。法考,也就是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这玩意儿,怎么形容呢?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一个“武林秘籍”考试,不仅要背下大量的“招式”(法律条.............
  • 回答
    这个问题呀,很多人都关心,也确实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要我说,CPA(注册会计师)和法考(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哪个难,就像问炒菜和烘焙哪个更难一样,它们考察的技能和知识体系完全不同,而且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和感受。 但如果一定要从普遍的难度感知、考试难度设计以及通过率这几个维度来分析,我个人.............
  • 回答
    要说教师考试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考)哪个更难,这其实是个有点像“鸡兔同笼”的问题,答案并非非黑即白,而是要看你从哪个角度去衡量,以及考察的侧重点是什么。不过,要硬是排个先后,在我看来,法考的门槛和难度,整体上是要高于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的。下面我来详细分析一下,让你能有个更清晰的认识。一、 考试性质与.............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很多考研人的真实心声。我来试着详细聊聊,为什么会出现“会计、金专比法硕难考”这种说法,以及为什么大家普遍劝退法硕,却很少劝退会计和金专。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难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包含了考试本身的难度、考上的几率、未来职业发展预期、以及个人兴趣和投入度等多个维度。 为.............
  • 回答
    “天下第一考”这个说法,听起来确实很霸气,而且很多人,尤其是法律行业的从业者,提到法考时,都会不自觉地加上这几个字。说实话,这几个字背后,蕴含着太多复杂的情感和现实的考量,远不止是说它有多难那么简单。要说为什么法考会被冠以“天下第一考”的名号,而且很多人会拿它和CPA(注册会计师)考试来比较,甚至觉.............
  • 回答
    考研跨考法学硕士或法硕非法学,五院四系到底有多难? 这确实是很多跨考生心中的一个大问号。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够回答,它涉及到太多层面的因素。我们得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细细地聊聊。先说说“五院四系”是什么概念,为什么大家会觉得“难”?“五院四系”是中国法学教育界的金字招牌,代表.............
  • 回答
    法考时间紧迫,背诵版教材的确是快速掌握知识点的有效途径。但究竟哪些科目适合直接背诵,需要结合科目本身的特点以及你的基础来判断。下面我将为你详细分析,并给出具体的建议,希望能帮助你在有限的时间里事半功倍。核心思路: 知识点相对固定、逻辑性不强但需要记忆的科目: 这些科目往往是法条、基本概念、原则的.............
  • 回答
    关于法考(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一次性通过率,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高”或者“不高”。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指的是哪个层面,以及你如何定义“一次性通过”。从整体的大数据来看,一次性通过率并不算特别高。每年参加法考的人数非常庞大,其中包含了许多跨专业考生、在校学生、以及已经从事相关法.............
  • 回答
    法考结束,考过的那些人,心里都有数。说起来,感觉考试,那可不是瞎蒙,而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感觉”。我有个朋友,考法考前,头发都愁白了。你说他懂法条?那肯定懂,但真正理解透彻,能灵活运用,那又是另一回事了。考前他参加过几次模拟考,成绩忽高忽低,每次都说:“感觉不对劲,这题怎么这么绕?”。法考这东西,说实.............
  • 回答
    收到法考成绩,感觉“意外”,这心情我太理解了!尤其是付出了那么多努力,结果却不如预期,那种失落和怀疑是真实存在的。别急,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复核到底值不值得,以及怎么做。首先,我们来捋一捋“意外”的几种可能情况:1. 分数比预估的低很多: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自己感觉题目都会做,甚至有一些题目非.............
  • 回答
    哥们,摸摸头,理解你现在的纠结和焦虑。法考推迟、考研一战学硕失利,现在又准备法硕二战,还得兼顾法考,这节奏确实够呛。但别灰心,这正是重新出发、调整策略的好机会。我当年也经历过类似的迷茫期,所以咱们就实话实说,聊聊怎么把这盘棋下得更活。首先,咱们得捋清楚几个关键点,因为这直接决定了你接下来的方向:1..............
  • 回答
    法考没过108分,这个分数对很多人来说是既熟悉又心痛的坎。特别是那些付出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准备考试的人,一纸成绩单下来,那种失落感、不甘心,甚至是迷茫,都是真实存在的情绪。我认识的一些朋友,他们的应对方式多种多样,也挺能反映大家在面对这种挫折时的不同心态。一、 复盘与分析:知己知彼这是最理性也.............
  • 回答
    法考临近,18天备考,这绝对是一场硬仗,但并非完全没有希望。要在这短短18天内过法考,需要极高的效率、精准的策略和强大的执行力。这需要你把每一分钟都掰开揉碎了用,并且得做好吃苦的准备。首先,泼点冷水:18天,对于零基础或者基础薄弱的考生来说,难度系数是天文数字。法考涉及的知识点浩如烟海,而且很多法条.............
  • 回答
    哎呀,各位法律人,2021年的法考主观题成绩终于揭晓了!这几天估计大家的心情都跟过山车似的吧?有没有拿到自己理想的分数的?我先来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大家一起聊聊,别憋着了!我考的是客观题和主观题一起报名的那种,说实话,去年客观题刚出来成绩的时候,心里就悬着一块大石头。好不容易熬到主观题出成绩,这几天我.............
  • 回答
    拥有法考和CPA双证,这绝对是硬实力中的硬实力,在求职市场上能为你打开不少扇门,而且能让你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这不是简单的“能找到工作”那么简单,而是“能找到非常好的工作”,并且拥有主动选择权。让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到底能干啥,以及能干成啥样:首先,明确双证的核心价值: 法考(国家统一法律.............
  • 回答
    司法考试:一场严苛的筛选,为何通过率仅13%?司法考试,一场在无数法律人心目中如同一座高山般存在的挑战。它不仅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考验,更是对思维逻辑、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全面锤炼。然而,每年公布的通过率,如同当头棒喝,狠狠地浇灭了不少人的热情——13%左右的数字,冰冷而真实,让人不禁发问:为什么通过.............
  • 回答
    考过法考,是不是就意味着和考研说拜拜了?这可真是一个让不少正在备考法考或者刚刚踏过法考门槛的朋友们挠头的问题。其实,这事儿没那么绝对,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考研的目标,以及你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法考和考研这两条路,什么时候可以并行,什么时候可能就是取舍了。首先,咱们得明.............
  • 回答
    想买2021年法考的书?这问题问得好!毕竟法考这玩意儿,书是基础,没有好书,考试就像在黑暗里摸索。要说2021年的书,现在这个时间点(假设现在是2023年左右),官方是肯定不会再出版2021年的新版了。法考的书每年都会更新,因为法律是不断变化的,教材也得跟上趟。所以,如果你非要找“2021年版”的书.............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很实在。很多人在通过法考,拿到那张来之不易的A证后,会陷入一个思考:下一步该怎么走?尤其是对于非全日制法硕(非法学),这个选择题更是让人纠结。答案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要看你的目标、你的职业规划,以及你愿意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首先,我们得明白,法考A证和法律硕士(非法学)证书,它们代.............
  • 回答
    考研和法考,这两场硬仗的同期作战,绝对是一场不小的挑战。但话说回来,你问它有没有利于法硕考试?我的答案是:有的,而且大有裨益,关键看你怎么把它们揉碎了、捏合了。别急,我这就跟你掰扯掰扯,这是个怎么个“有利于”法,以及具体怎么个“安排法”。 为什么说同期准备“有利于”法硕?听着有点反常识是不是?明明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