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一个朋友说反原神的是饭圈,如何评价?

回答
你朋友这句话挺有意思的,可以说是把一种特定的批评方式和一种群体行为画上了等号。要评价这句话,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

首先,我们得明白“饭圈”这个词是怎么来的,以及它通常指代的是什么样的行为模式。

“饭圈”,顾名思义,就是“粉丝圈”的缩写。最初,它更多地出现在追星文化中,比如音乐、影视、动漫等领域。这些粉丝们因为喜爱某个偶像、某部作品,会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群体,他们会:

高度认同和维护自己喜欢的对象: 觉得他们是最好的,谁说不好就不高兴,甚至会去反驳、回击。
积极参与应援活动: 比如集资打榜、送礼物、包场看电影、刷数据等等,目的是让自己的偶像更红、更有影响力。
组织和协调性很强: 通常有核心人物或小团体,能够有效地组织大家去做某件事。
对外有很强的“攻击性”: 当有对自家偶像不利的信息出现时,他们会迅速组织起来,通过各种方式去“净化”网络环境,打击“对家”,甚至采取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等极端手段。
内部有一种“共情”和“信任”: 粉丝们之间的交流往往基于共同的热爱,容易形成一种“我们是一家人”的感觉。

那么,现在有人说“反原神的是饭圈”,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一种可能的理解是,你朋友认为那些批评《原神》的人,他们的行为模式和饭圈的“维护”行为很相似。

具体来说,可能是这样的:

1. 对《原神》抱有极高的正面评价,容不得一点批评: 就像饭圈粉丝觉得自家偶像完美无瑕一样,有些人也觉得《原神》是一款无懈可击的游戏。一旦有人指出游戏中的问题,比如设计缺陷、平衡性问题、运营策略不当等等,他们就会觉得“容不得”。
2. 将批评者视为“敌对势力”: 就像饭圈会区分“唯粉”、“CP粉”和“黑子”一样,有些人会将所有对《原神》持负面态度的人一概而论,贴上“黑子”、“喷子”、“别有用心”的标签。
3. 积极组织反击,回怼批评: 当出现对《原神》的负面评价时,他们会迅速组织起来,用 arguments、数据、甚至人身攻击的方式去反驳。比如,有人说《原神》氪金多,他们可能会说“谁让你氪了,不氪也一样玩”,或者“这游戏白嫖就很多了”。
4. 强调《原神》的“优点”,忽视或淡化“缺点”: 就像粉丝只关注偶像的闪光点一样,他们会不断强调《原神》的画面、音乐、开放世界、内容更新等等,而对于一些玩家普遍反映的问题,可能会选择性忽略,或者辩解说“这是正常的”、“你没玩懂”。
5. 带有“站队”的情绪: 批评《原神》的人,在他们看来,就像是在“黑”《原神》,甚至是在“攻击”整个《原神》玩家群体,所以他们会觉得有必要“维护”这个群体。

所以,你朋友说“反原神的是饭圈”,意思很可能是他观察到一部分对《原神》持批评意见的玩家,其表现出的行为,比如过度维护、攻击性强、情绪化、不接受不同意见等,和饭圈里的一些特征很像。

那我们该如何评价这句话呢?

首先,这句话带有一定的“标签化”和“简化”的倾向。 并不是所有批评《原神》的人都像饭圈那样。

很多批评是基于游戏本身的讨论: 玩家们花了时间和金钱玩这款游戏,他们有权利去指出游戏中的不足之处,这是一种正常的玩家反馈,是为了让游戏变得更好,或者是在做出是否继续投入的判断。这些批评可能涉及游戏机制、剧情、角色设计、数值平衡、服务器稳定性、社区环境等方方面面。
动机多样: 有些人可能因为游戏本身不符合自己的口味而批评;有些人可能是因为对游戏有期待,希望它做得更好;有些人可能只是想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有些人,甚至可能是一些游戏从业者,从行业角度提出建议。将所有这些批评都归结为“饭圈”,就太以偏概全了。

其次,“饭圈”的某些行为模式确实可能出现在对《原神》的讨论中。

“护犊子”心理: 任何一个拥有庞大玩家基础的游戏,都不可避免地会聚集一部分对其高度热爱、甚至有些“狂热”的玩家。当他们感受到自己喜爱的游戏被“冒犯”时,会本能地进行反击,这种行为确实和饭圈的核心特征有重合。
集体主义和身份认同: 玩《原神》的玩家群体庞大,有些人会将玩《原神》本身视为一种身份认同,甚至是一种“圈子”。当这个圈子受到质疑时,他们会联合起来对外。
网络环境的特点: 互联网的匿名性和群体效应,很容易放大某些情绪和行为。在网络上,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或者所属群体,采取一些比较极端的、对抗性的行为,是屡见不鲜的。

更深层次地看,这句话可能也反映了一种“话语权”的争夺。

支持者希望压制批评: 对于《原神》的支持者来说,他们希望维护游戏的正面形象,不希望看到太多负面声音影响其他潜在玩家的判断,或者影响游戏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将批评者定义为“饭圈”,是一种“污名化”的手段,试图削弱批评的有效性。
批评者也可能被误读: 有时候,一些善意的、建设性的批评,因为表达方式不够委婉,或者被批评者本身是游戏“黑子”的标签所干扰,而被支持者直接扣上“饭圈”的帽子。

所以,如何评价你朋友这句话?

1. 承认有一定现实基础: 的确,在《原神》的玩家社群中,存在一些行为模式,无论是在支持者还是批评者身上,都可能表现出类似饭圈的一些特征(比如过度维护、情绪化、标签化、攻击性)。
2. 但不能一概而论: 绝大多数的批评并非源自“饭圈”的思维模式,而是基于对游戏的理性评估和客观反馈。将所有批评者都打上“饭圈”的标签,是对这些正常讨论的不尊重。
3. 这是一种“互相攻击”的论调: 很多时候,这种说法是为了在争论中占据主动,通过给对方贴标签来贬低对方的观点。就像有时候有人说“你们这是跟风黑”,而另一些人又说“你们这是洗地”,都是一种话术。
4. 关键在于行为本身: 评价一个人是否像“饭圈”,不应该看他玩不玩《原神》,而应该看他“怎么玩”、“怎么说话”。如果一个人仅仅是表达对游戏的某种负面看法,而且言之有物,那他显然不是“饭圈”。如果一个人一看到有人说《原神》不好,就立刻跳出来进行人身攻击、撒泼打滚、不允许任何人说一句游戏不好,那他表现出来的行为,确实就有点“饭圈”了。

总的来说,你朋友这句话,是一种比较笼统和情绪化的评价。 他可能看到了《原神》社群中一些比较极端的、充满对抗性的讨论,并将其与饭圈行为联系起来。但这种联系并不严谨,也忽略了大量正常的、理性的游戏讨论。

理解这句话,可以这样想: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游戏,也没有完美的玩家群体。任何一个有大量用户的产品,都会有拥护者,也会有反对者。关键在于,这些拥护和反对,是以一种健康、理性的方式进行,还是以一种极端、排斥的方式进行。如果批评者的行为表现出了饭圈的某些特征,那确实可以这么说;但如果只是表达对游戏的不满,那就不应该被这么概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镜像问题中,我虽然使用「创新扩散理论」阐述了极端派的动机和起源,但没有结合中国游戏史实例进行说明。

就以主机史展开,中国玩家目前为止经历了5代主机大战,N64 SS PS、NGC DC PS2 Xbox、Wii PS3 360、WiiU PS4 One、PS5 XSX。

那么稍微回想一下历代主机大战,大部分情况可都是某一家上世代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玩家极尽吹捧之能势,把竞争对手踩到底,下一世代立马攻守转化,仿佛上世代的吹捧贬低从未发生过一样。除了各大网络论坛外,早期的大软电软杂志也遗留了大量史料。

如果没有数据作为参考,你甚至会以为有两拨人被轮流断网。(没错,主机御三家两拨人)

但作为亲历者,你知道这大部分内容一直都来自同一批人。一个极端索被挖出极端软的历史发言都称不上事件。

这批人终于在2020年获得了「乐子人」称号。互联网乐子人势力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主体,墙头草两边倒,「谁赢他们跟谁」。

没有自己的意见,各种圣经都是偷来的,复制粘贴以让对手破防为己任。

换到《原神》话题,是不是完全符合该描述?从游戏上线前的全网黑,到上线后的「环贴吧好评圈」,只有贴吧老哥所构筑的信息茧房中能够抛开事实不谈不忘初心,respect。我建议设立自然保护区,太纯了。


NS也是主机,可我为什么没有将NS放进主机大战中呢?

这可不是任饭脾气好从来不参加主机大战,就NGC、Wii、Wii U在长达20年时间里的精彩表现,一次又一次被暴杀辣…(所以中国主机大战只有两拨人)

直到2017年NS出现,卡在对手半代升级时,搞错位竞争(NS+模式)模糊掌机主机概念取胜。国内的任饭才从掌机战场分配战力至主机,毕竟掌机战场唯一的对手PSV还是2013年的产物,基本可以宣告掌机战争结束。

看看这时的任饭,因竞争对手放弃掌机线而取得掌机胜利,被暴杀20年靠错位竞争取胜的混血主机,还有一大堆NS笑话,呜呜呜好可怜呐。诸如:

为什么年度最佳的3A大作画面比不上欧美普通3A?
因为掌机机能限制。
为什么掌机玩两个小时就没电了?
可以插底座连电视玩啊。
为什么连电视我不用性能更好的其他主机呢?
你那些垃圾主机能拿在手里当掌机玩吗?

好,终于2019年出了个很像NS护航作的游戏,复制粘贴会不会呀?

电脑游戏,手机当然不能要求画质,
手机游戏,电脑当然不能要求质量。
单机游戏,玩家当然不能要求社交,
网络游戏,氪金当然不能要求良心。

终于有个自己能随意输出的目标了,什么回旋镖什么任天堂精神什么厂商想法,《原神》具体是什么玩法,这重要吗?自己先骂爽再说,各种罪名都挂一遍。「天皇陛下,我滴任务完成了。」

乐子人一看,还有这种碾压局的?不骂白不骂,steam塞尔达玩家、凡尔赛老玩家都出动了。而且最近「饭圈」这个词挺火的,不如……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