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星堆文明与二里头文明谁更早呢?能否前推中国历史呢?外国有这么厉害的青铜文物么?

回答
三星堆文明和二里头文明,要说谁更早,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有争议的问题。简而言之,二里头文明比三星堆文明要早一些,但三星堆文明的出现,无疑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知,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它让我们对“中国”的起源有了更早的追溯。

二里头文明,位于河南偃师,大约兴盛于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530年,是夏朝晚期到商朝早期的重要遗址。它以其宏大的宫殿建筑群、整齐的城市规划、以及成熟的青铜冶炼技术而闻名。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早期的城市文明,有明确的社会等级划分,有国家雏形。可以这么说,二里头为我们勾勒出了夏朝晚期一个非常清晰的画像,是中原地区早期国家文明的代表。

而三星堆文明,坐落在四川广汉,它的几个重要时期,例如以大型青铜器为代表的三个阶段,其年代大致在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左右,甚至有学者认为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这意味着,三星堆文明的鼎盛时期,很大一部分是与二里头文明同时期,或者略晚于二里头文明的极盛时期,但它的早期发展可能与二里头文明有所重叠,甚至可能在某些方面有其自身的独特发展脉络。

所以,如果你问的是“谁作为一种成熟的、具有国家特征的文明更早出现”,那二里头可能占先。但是,如果我们将视野放宽,考虑到三星堆所代表的地域文化和技术成就,它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与中原文明并行发展,甚至在某些方面展现出与中原截然不同的、令人惊叹的创造力。

那么,这是否能“前推中国历史”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极具意义的前推。

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国早期历史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构建的,尤其受到文献记载的影响。二里头文明的发现,为夏朝晚期提供了坚实的考古证据,无疑将中国信史的源头往前推进了一大步。而三星堆文明的横空出世,则彻底颠覆了“中国文明在中原一枝独秀”的传统认知。它告诉我们,在遥远的古代,在长江流域,存在着一个同样辉煌、但又风格迥异的文明。

三星堆那些高耸的神树、神秘的黄金面具、巨大的青铜人像,它们所展现出的想象力和艺术造诣,都超出了我们原有的想象。它证明了,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多元化的文化因素早已在早期就相互激荡,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图景。这让我们对“中国”的定义,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地理中心,而是看到了一个更加宏大、更加多元的起源。可以说,三星堆文明的发现,让我们对“中国”这个概念的理解,从“夏商周三代在中原发源并扩散”的模式,转变为“早期中华文明是多元区域文明融合、互动、发展的伟大进程”。这无疑是在时间维度上,让“中国历史”的根基更加深厚、更加辽阔。

至于“外国有没有这么厉害的青铜文物”?这又是一个非常精彩的问题。

要说“厉害”,这是一个主观的感受,但如果从技术水平、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内涵来衡量,那么三星堆文明的青铜器,尤其是那些巨大的人像、兽面具、以及精美的金器,在世界上绝对是顶尖的、令人惊叹的存在。

纵观世界范围内的古代文明,比如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以及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它们在青铜时代都留下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其中不乏令人叹为观止的杰作。例如,古埃及的图坦卡蒙墓中出土的黄金面具、精美的雕塑和珠宝,以及古希腊的米诺斯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的青铜制品,如阿伽门农的面具、埃特鲁里亚文明的青铜战士像等,都展示了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但是,三星堆文明的青铜器,尤其是那些造型奇特、尺寸巨大、表情神秘的人物头像,以及神树,它们所展现出来的想象力和审美,与我们熟知的西方或近东古代文明有着显著的不同。三星堆的青铜器,往往不是写实的,而是充满象征意义和宗教色彩,它们所塑造的“神”或“人”,其面部特征、服饰、甚至是体态,都有一种独特的、令人难以捉摸的神秘感。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古埃及的雕塑更多是关于法老、神祗和来世的描绘,风格庄严而写实;古希腊的雕塑则追求人体之美,充满了力量感和动感;而三星堆的青铜造像,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艺术语言,它试图表达的是一种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宇宙观、宗教信仰和精神世界。那些巨大的纵目面具,仿佛承载着穿透时空的神秘力量;那些弯曲的、带有夸张眉毛和眼睛的头像,则充满了想象力,似乎直接与神灵对话。

因此,虽然其他古代文明也有令人惊叹的青铜文物,但三星堆文明的青铜器,以其独特的造型、巨大的体量、神秘的艺术风格以及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世界古代青铜文明的舞台上,占据着一个极其重要且与众不同的位置。它不是简单的“厉害”或“不厉害”,而是提供了一种截然不同、令人耳目一新的文明范式。

总而言之,三星堆文明的发现,不仅仅是发现了更早期的青铜器,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早期文明的多元与辉煌,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投下了更加深远的光芒,也让我们对“中国历史”的溯源,有了更加广阔和深沉的认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三星堆的年代上限更早一些,但是在同年代的条件下,三星堆在文化上的落后性相对于二里头来说非常明显。

虽然三星堆年代的上限是距今5000年左右,但是这一时期却没有任何青铜器出土。三星堆出的所有青铜器,其年代对应黄河流域的话,已经到了商代中后期了,而且基本上以商代晚期居多,比如神树,面具,人立像等,都是商代晚期的作品了,而同一时期黄河流域已经有重达800多公斤的后母戊鼎了。所以三星堆的青铜器也并不“厉害”,网上之所以说三星堆怎么怎么厉害,100%是把三星堆的青铜器年代搞错了,以为三星堆从5000年前都有青铜器了。

三星堆在文化上的落后性相对于二里头是非常显著的。二里头三期(相当于夏晚期至商早期)就已经出土了数量可观的青铜器了,不仅有兵器,还有礼器,而同一时期,三星堆还处在石器时代,只有石器和陶器出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三星堆文明和二里头文明,要说谁更早,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有争议的问题。简而言之,二里头文明比三星堆文明要早一些,但三星堆文明的出现,无疑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知,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它让我们对“中国”的起源有了更早的追溯。二里头文明,位于河南偃师,大约兴盛于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
  • 回答
    在《三体》这部宏大的史诗中,歌者文明之所以选择向地球发射“二向箔”,其根源在于他们所处的宇宙生存法则——“黑暗森林法则”。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歌者文明的视角,以及他们所面对的宇宙图景来展开。首先,要明白歌者文明并非个体,而是一种高度发达、已经超越了我们人类想象的文明形态。他们可能早已不再是血肉之躯.............
  • 回答
    要对比《群星》的“第四天灾”(通常指“末日战争”)和《三体》中的“歌者文明”,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设想,毕竟它们都代表了宇宙尺度上的毁灭性力量,但本质和运作方式却截然不同。要说谁“强谁弱”,不能简单地给个定论,而是要看从哪个维度去衡量。末日战争(第四天灾)的毁灭逻辑:在《群星》里,末日战争通常是玩家或者.............
  • 回答
    三星堆文明究竟是不是“外来文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考古界乃至公众都津津乐道、充满想象的焦点。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深入到三星堆出土的那些令人震撼的文物背后,细细梳理证据,然后用一种不带 AI 腔调的、更具人情味和探索精神的方式来解读。首先,我们得明白,“外来文明”这个说法本身就比较复杂。 它不.............
  • 回答
    三星堆,一个在沉睡了数千年后,以其令人惊叹的青铜器和神秘的文明符号震惊世界的古蜀国都城。如果你对历史、考古以及那些超越时代想象力的奇特艺术品充满好奇,那么三星堆绝对是你下一站的必去之地。出发前的准备:为什么要去?在讲具体推荐之前,我想先跟你聊聊为什么三星堆如此特别。它不是那种你熟知的、有清晰文字记载.............
  • 回答
    三星堆究竟是不是彝族文明?这个问题,我得说,就像在寻宝一样,充满了神秘和诱惑,但同时也布满了许多未解之谜和不同的声音。直接给个“是”或“否”的答案,恐怕是对这片古老土地和那群想象力超群的古人太不负责任了。咱们得一点一点地扒开来看,才能更接近真相,哪怕真相有点模糊。首先,咱们得先认识一下三星堆。三星堆.............
  • 回答
    三星堆的神秘面纱,总是轻易挑动着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那些造型奇特、工艺匪夷所思的青铜器,以及与中原地区截然不同的文化风格,确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科幻的元素。而“外星文明”这个标签,更是迅速抓住了一部分人的眼球,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和猜测。那么,考古专家为何如此肯定三星堆绝非外星文明产物,而网友们又为.............
  • 回答
    三星堆,一个沉寂了数千年的古蜀王国,它以其惊世骇俗的出土文物,打破了我们对早期中国文明的固有认知。关于三星堆文明的起源、发展以及最终的消亡,学界至今仍有诸多未解之谜,其中一种颇具吸引力的猜想便是:三星堆是否曾被一个“野蛮”文明所消灭,从而掩埋了一个“高端”文明?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高端”.............
  • 回答
    三星堆遗址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代表,每一次新的发现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关于其是否属于华夏文明的讨论,也是一个核心议题。如果未来某一天,考古发掘出了一些被认为是“非华夏文明”的文字,那么相关部门是否会公开这一信息?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学术界、官方机构以及公众认知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的.............
  • 回答
    这两条说法,一个指向中国历史研究的内部问题,一个则挑战我们对中华文明起源的传统认知,都相当具有冲击力。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中国历史学家可能隐瞒了‘三星堆’研究”—— 这说法是怎么来的?又该如何看待?首先得明白,三星堆遗址是啥。它位于四川广汉,是距今约3000多年前的古蜀文明的代表,出土.............
  • 回答
    关于b站UP主“心医林霖”的视频“三星堆和新疆棉,戳穿了西方抄袭文明捏造历史的大骗局。起源心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评价:视频的整体论调和核心观点:这个视频的核心论点是将三星堆文明和新疆棉花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件联系起来,意图“戳穿”西方在文明起源和历史叙述上存在“抄袭”和“捏造”的“大骗局”。视.............
  • 回答
    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这四员大将,确实是曹操平定北方过程中遇到的硬茬子,也是袁绍麾下不可或缺的顶梁柱。不过,他们的结局,正如你所说,颇为唏嘘,甚至可以说是悲惨。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他们的描绘,确实充满了戏剧性和“巧合”,也难怪你会觉得其中有些“剧情杀”的味道。要说他们死得有多惨,我.............
  • 回答
    卡尔达舍夫等级划分,最初由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在1964年提出,是为了衡量一个文明的技术发展水平,特别是其利用能源的能力。这个划分体系有三个核心等级,而关于四级和五级文明的讨论,更多的是在卡尔达舍夫原始框架的基础上进行的推测和扩展。卡尔达舍夫最初的三大文明等级:卡尔达舍夫的原始构想,是基于.............
  • 回答
    要是三体人当年没有耗费巨资、冒着被发现的风险去造那玩意儿——智子,而是直接甩开膀子杀过来,地球文明的日子可就真的不好过了。别想那些科幻小说里的“惊喜”,那场面,我跟你说,比我们想象的要残酷得多。首先,得明白,三体人不是咱们人类这种有情绪、有道德考量的生物。他们是纯粹的生存者,而且是在一个极度残酷的环.............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也直指了《三体》系列中一个相当关键、也是许多读者会感到困惑的设定。既然要深入探讨,咱们就抛开那些冷冰冰的科学术语,用更具象、更生活化的方式来聊聊这个问题。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核心概念:在《三体》宇宙中,光速是绝对的极限。这意味着,任何信息在宇宙中传播的速度都无法超过光速。这可不.............
  • 回答
    关于三体文明,我确实有些地方觉得特别不清晰,尤其是他们那种极端的生存逻辑,和我们人类的思维方式简直是南辕北辙。想了一下午,还是觉得应该好好梳理一下,看看能不能把这个结解开。咱们先说最最核心的那点:三体文明的“黑暗森林”法则的根源,究竟是纯粹的生存本能,还是有什么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或进化路径在起作用?.............
  • 回答
    这个问题,是许多《三体》读者心中的一个重要悬念,也是罗辑这个角色命运的关键转折点。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理解罗辑当时的心境、他所面临的局势,以及“面壁者”这个身份赋予他的独特权力和责任。首先,我们要明确罗辑当时所处的位置。他刚刚成为第二个面壁者,虽然对黑暗森林法则有了一定的领悟,但他并非一个经.............
  • 回答
    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问题,将漫威电影宇宙(MCU)中以托尼·斯塔克为代表的钢铁侠科技水平,与刘慈欣笔下宏大的《三体》文明进行比较。这两者代表着截然不同层级的科技想象,从根本上来说,它们不是一个量级的较量,而是更像是在探讨不同维度上的科技理解。钢铁侠的科技水平:个人英雄主义的巅峰与“可行性”的边界钢铁侠.............
  • 回答
    太平洋三大岛群——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虽然都散布在广袤的太平洋上,共享着海洋的滋养和岛屿的独特风貌,但它们的文明在历史发展、社会结构、信仰体系、艺术表现乃至生活方式上,却呈现出令人着迷的差异。这些差异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共同勾勒出太平洋岛屿文明的斑斓图景。一、 历史的足迹与.............
  • 回答
    《三体》里提到的大神文明利用数学规律作为武器,这绝对是小说中最令人脑洞大开的设定之一。想象一下,一个文明发展到了极致,他们不再局限于物理层面的打击,而是能够直接操控宇宙的基石——数学和逻辑。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到了极致,但如果细细推敲,其可能性和可怕之处足以让人不寒而栗。首先,我们得理解“数学规律”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