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这篇回答非科普向,对实证研究的方向可能也没太大价值。
大约是3年前,我对苹果电子书的“Agency Model”的定价很感兴趣,因为之前Amazon一直采用“Wholesale Model”,也就是书商定一个批发价,然后亚马逊定一个零售价这种经典的方式;而苹果则打破了这个模式,采用按照比例分成的方式和书商分享收入。
这是一个典型的产业组织的问题,如果允许非线性定价,Wholesale Model是一定优于Agency Model的,事实上ibook介入电子书市场之后,电子书多了一个强力的竞争者,价格反而上升了20%-30%左右。后来美国的司法部还告苹果和六大出版商串谋,后来庭外和解。
这个模型的原型一两个小时就能算完,用卷福的话说,是一个Child's Play.
但是在2017年的REStud的Accepted Paper上,赫然看到了: The Agency Model and MFN Clauses。
也就是说这个Child's Play 发表在了Top 5,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上。看了一下全文,这篇文章的确不是REStud的平均水平,要低一点,如果发在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上也在两可之间。但是即便如此,这依然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因为一个非常好的想法和机巧的模型发表在很好的杂志上,这个很正常,但是把这种看上去和算起来都似乎平淡无奇的模型搞到发表到顶尖杂志的水平,才是真正的实力。
这篇文章的打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所以这篇文章对论文选题有以下几点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