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到七十年就跑光了。
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去做家教,有一个西钢的家长给我打电话,让我去试讲。
我就坐着公交车去了,下了车我就进了巷子,穿过巷子是一大片破旧苏联楼,窗户是铁锈斑斑,窗户上的玻璃更是星星点点,地面是碎砖头。进了楼,楼道狭窄黝黑,一梯四户的公共厕所发出令人作呕的味道,白铁皮铆钉镶花的入户门,我直接以为这是一座废弃的楼房。
经过反复确认,我才确定就是这里。进了学生家的家门,一室一厅的房子,到处都是各种杂物,家乡是个残疾人,孩子个子很高,也挺帅的一个小伙子,上初二。
与小伙子闲聊,这楼上的人基本上都搬走了,有钱的买了新房子,实在没钱的还住在这里,或是一些农民工租住在这里,没有物业、没有绿化,目之所及都是破败和垃圾。
这些楼70-80年代建设的,距当时也就四五十年的时间,已经是没有修的必要了,也没人愿意掏钱。
后来被全部拆迁了,盖了大量的高层建筑。
这些高层能坚持五十年吗?
住宅电梯,技监局规定的使用年限为15年。
一般建筑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 10 年,高层建筑为15年。质量低劣的寿命更短。
保温层据规定最低使用年限不应少于25年。我买的房子交房后两年,保温层脱落把开发商委托的物业公司保安给砸伤了。说保温层能坚持二十五年,我可不会信。
17-29年间,大部分建筑部件的情况开始恶化。电路、暖气、水管,可能陆续面临大规模维修替换。最困难的情况要数《专项维修金》花光后,物业需要加征维修金。但像屋顶、电梯、管线这些需要全体集资的公共维修项目,不受影响的业主有可能不买账,造成无限拖延。
30-50年间,业主开始要面临高昂的维护费用。住宅楼外部的装饰构件和住宅楼内部的装修都面临着大规模的整修和替换。之前的状况可能已经又经历了一遍。
50年后,超出设计年限,业主需主动自费请技术部门来进行检测,如果出现主体结构问题,如梁柱出现裂缝,需对应鉴定结果进行预防性维护,但若定为危楼,那就真判了死刑。
到时候估计是垃圾场一样的贫民窟了,其实是花几百万租了三四十年,七十年是不可能的。
房屋产权是私人的不存在期限,土地使用权一般是根据使用属性不同40到70年不等。城市土地产权从来就是国家的,只是把使用权一次性打包租给了开发商。
就算土地使用权到期政府收回,也不可能让地面上的房屋离开地面。
这种土地制度属于中国传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封建土地形式。现在就是用各种手段拖到使用权到期,就能光明正大的收土地租金,然后楼主地主就把租税通过物业费转嫁到户主佃户身上。
所以题主可以放心,假如楼房真能撑几十年,假定按照现在收入和通胀水平,以后最多是一年多交几千租税。
而且题主如果是小户型贫农或无房佃农,看最近郑州房改能不能推行到全国。能行的话政府出钱发债赎买贫农小户型转包给无房户佃农,让贫农背债变中农。
20年前,家里某土豪全家住进了豪华别墅区,当时感觉新潮气派,非常有档次。
新冠前去过一次,感觉进了贫民窟,很多房子被废弃,到处乱七八糟,我都不敢认了。
在中国多新的房子,20年以后都完蛋,物业没了,卫生完了,电梯坏了,到处是牛皮癣小广告。
补个最新资料,懂的都懂。这个up主的看法也是我的看法。哦,想考证的反正受害者众,没影响的迟早影响,时刻准备改行好了。国家不想你读那么多书,居然有用!最惨的是住户们,不要以为不关自己事,反正,以后的商品房,得用命住了。
https://www. bilibili.com/video/BV1f 34y1r7zP
并不是,我说个比较残酷的事实,房子也是有使用寿命的。房子的设计年限是50年。也就是说,你的房子大概率到不了50年就因为年久失修而不能住,也无法修。现在的小区住宅和公寓基本上都是框架结构,结构破坏了是无法修复的,因为整个力学结构已经改变了。除非拆了重建。当然了,以后可能会出现小区老旧后由全体业主自己出钱拆除重建。可是以后的人工价格高昂,河砂因为所谓的环保实际上是政府想要多点钱不允许大量开采,水泥也因为碳中和导致价格高企。原材料和人工都会大幅度上涨。又有多少业主愿意集资出钱又有钱重修呢?如果不团结,大概率只能丢荒。房子设计使用寿命50年,50年后,加上开发期的那几年,又差不多到70年了。地皮又会回到国家手上,又可以用危楼的名义拆了卖给开发商再割一波韭菜了。因此,我们不是用几百万租个70年的房子,而是用几百万租个48年【装修和买房怎么也要两年吧】左右的房子。每个月还要交物业费。
这里补充一下知识点,物权法规定,商用不自动续,民用自动续。其实是无稽之谈。房子都不能住了,续来干什么呢?也就安抚一下人心而已。图以后整个小区的人一起齐心协力出钱重修?现在老旧单体楼加装电梯都那么多人不愿意出钱了。
再补充一下另一个知识点,承重墙。承重墙指支撑着上部楼层重量的墙体,在工程图上为黑色墙体,打掉会破坏整个建筑结构。其实小区的居民素质参差不齐还有一个大隐患。那就是总是有些人迷信风水。这些人有什么害处呢?那就是他们为了风水会破坏承重结构。一栋小区楼出现一个这种人就惨了。上面我有说过,结构破坏是无法修的。如果承重结构破坏了,是无法还原和修复的而且会破坏整个建筑的结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69条规定其实是错误的!怎么补都无法补回来的。而且罚款也就几万元。处罚力度远远不够。应该赔全体业主原价买楼的钱才对。破坏了结构,会导致这栋居民楼的寿命大幅度下降。受伤的是邻居啊!到时候这些人又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大概率会怪建筑公司偷工减料。所以现在很多小区都有几个风水大师破坏建筑结构。你住的楼能有50年寿命还真的要感谢建筑公司用料足施工认真,开发商有良心,最重要的是还,要给设计院那些预料那些大师会乱搞的设计师鞠躬感谢。感谢他们的工作认真。
有些杠精在下面说50年是设计寿命不等于50年一到就塌。那当然,这事情和食品的保质期是一个道理的。薯片保质期半年,半年一到能不能吃?非要吃肯定能吃,但是有什么后果,那就不好说了。房子一样,肯定能住,有什么后果就不好说了。设计师在房屋设计的时候,保证多少余量我忘了,反正我又不考,大概十年前的时候就是200%的余量。问题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有什么问题我也不可能一一细说。上面举桩的例子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旨在窥斑全豹而已。如果再来上几个大师拆墙,什么余量都没救。我也不知道楼里的建筑师怎么想的,楼塌了就算不捉他也关他几天审讯调查。他还好一点,项目经理和总监最惨,百口莫辩。因为拆墙改变的不仅仅是别的墙体的承载力问题。具体问题可以试下做受力分析。还好现在的设计师都学乖了,能外墙承重就外墙承重,能电梯井做核心筒就核心筒,尽量考虑到风水大师的想法。本来国家标准规定设计寿命50年这套制度是和回收土地配套的。目的就是防止几千年来的土地兼并问题再次出现。然后,留白吧,不说了。
不能,因为国内没有租售同权。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租了一年北京市海淀区学区房在北京石景山干金融IT,全家人就能念好学校、落户北京户口,(含老人)享受北京养老待遇吗?
如果买70年产权的不动产等同于西方定义下的“租”,那租期一两年的“租”就不能称之为“租”了,只能称之为西方定义下的借住,因为后者拿不到那些被买房绑死的其他权限。
70年说的是土地使用权
这个时间是从开发商拿地开始算的
等整好地基 盖好房子 卖给你 住进去
最快最快 已经至少是两三年以后了
而土地之上的房屋 设计使用年限
很多实际只有五十年左右
现在少数到期续期的
其实都不是70年产权的
一栋接近70年高龄的高层公寓楼 维护和翻修 都要不停的往里砸钱 到时候别说开发商早就跑路了 可能特么物业都倒闭了 别变成危房就算赢
而且以国外很多城市的经验来看 这种老旧公寓楼 除非你地段贼好 在市中心 否则爹不疼娘不爱 很多都变成了贫民窟 社区治理一塌糊涂 警察都不想进去
唯一好一点的 独栋或者联排别墅维护的会好一点 但这是建立在几代人资本持续投入的基础上
比如德国乡下有很多几百年的房屋 政府要求必须修旧如旧 你不修 还违法 维修费用非常高昂 搞的业主只能贱卖 但还没有人接手……但市中心就没有这个问题 因为市中心的房子二战时被盟军炸平了……
其实也可以类比另一种不动产 汽车 我家以前有辆老型号的君威 买的时候将近四十万 当时算豪车了 质量刚刚的 平均每年都花好上万块精心维护 就恨不得让车开人了 开了十一年还是多少年 车况极好
猜猜最后卖了多少块大洋?
六千块……还不够一次它大修的钱……
总之 只花几百万 就想租七十年房子?
哪有这种好事?
绿城董事长、总经理李军明确告诉你因为房子高周转,质量要维权,交房后许多房子就会维权,
你还想住70年?
假设你家在26楼,你房子可以住。
但大概率是爬到26楼,原因是电梯早坏了,换了好几次,大部分人早就搬走了,想换电梯非常难。
政府通知好几次,你家是危楼,必须搬走,
原因也许是邻居早些时候装修把承重墙给打破了,
也许是某些不良开发商通过销售告诉你,这墙可以拆掉,打成储物柜,结果许多人真的打成储物柜。
你家房子外立面开始往家里渗水,装修全毁了。
原因在于开发商建楼房的时候层层下包,
包工头建设外立面偷工减料。
你家睡觉的时候好吵,楼下夫妻天天大吵大闹,
你去上门,没用,
你找警察,警察管了好几次,没用,
他是租户,全家是失信人。
他家晚上反而越来越吵。
以上纯属虚构。
其实住宅类民用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般是50年,
这房子你想住70年完全是可以住的,但是不宜居了。
更关键的是因为2016年到2021年这波房地产实行高周转,迅速扩张,层层下包。
大多数住宅想健康安全宜居使用50年非常非常难。
什么叫高周转?
我当天拿地当天工地动工,2天一层极限速度去盖,为的是开发商好卖楼,接着开发商好回款。
2天一层极限速度去盖,理论上都很难做到,建筑商怎么做到的?你问他们啊。
什么叫迅速扩张,层层下包?
开发商为了迅速扩张,大量招人,
这里面有人才,还有“坏才”,
比如他想自己赚1亿,怎么办?
完成集团任务,层层下包啊。
但是他自己抽提成,
我假设这个项目所有楼盘外立面本身建筑成本是5000万,
包工头为了得到项目给他上供1000万,
下面各级领导再上供500万。
所有你的外立面自然差了。
以上也纯属虚构。
2018博鳌房地产论坛,绿城房地产建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军说:“形势逼着开发商进行快周转、控成本、降标准,房屋质量也越来越差,明后年可能迎来中国房地产行业投诉和维权高峰期。”
上面是绿城房地产总经理原话,
你现在还可以投诉房地产公司,总有人管一管。
阳光城吴建斌说70%到80%的百强房企未来会倒下,
如果房地产公司倒下了,请问你找谁?
有人说我找物业,
现在物业是赚钱,大家还有房屋维修基金,
可假设物业是未来是亏本的了?
物价总要涨,物业费上涨却很难,
其实2000年左右的商品房,
许多小区没有物业公司接手,
更多小区是政府接手的,政府在补贴钱。
有人说房屋维修基金,
第一,用起来很麻烦,
第二,很快有用完一天。
有人说我家房子住50年了,现在都非常好,想打个钉子都难。
请问你家房子谁建设的。
我明确告诉你,我爸妈的房子也住了过40年,质量也非常好,想打个钉子也都难。
原因是这批房子百货公司领导建设给自己的家属楼,我爸妈后来买下来了。
80年代百货公司是什么地位?
你去买东西,需要看百货公司售货小姐脸色。
我是啊啊啊啊啊,有事咨询可以加xiaojianghexiaochen,
麻烦点个赞
不是的……
简单粗暴的说,是开发商租了一块地,盖了房子,把房子卖给我们。
关于产权,是一笔糊涂账。
那块地是开发商租的,不是我们租的,我们跟政府没有租赁土地的关系。开发商也并没有把土地转租给我们,我们只有开发商给的承诺,承诺我们居住上的权力。
土地的归属是政府,土地的所有和使用,政府说什么,就是什么。
政府说你能用七十年,说罚没土地重新拍卖,说要缩短年限,说要拆迁,说延长年限,说可以续约,说免费续约,说收费续约,说低价续约,说要重金续约……不管做任何决定都是没有任何约束的。
我们和自己购买的房屋,所占据的土地之间,并没有一个法律意义的契约关系。只是得到了开发商代替政府作出的承诺……
也许有人说,自己的房产证上有产权年限……
但那个既不是所有权,也不是使用权…
我们并没有土地使用权,比如,我们不能自己修缮和盖造房屋,也不能拆除房屋,只能由开发商来进行,拥有使用权的是开发商,我们对房屋的改变,叫做违建……
我们对名下的房屋拥有的,应该算是暂时自由停留权……
一些常识:
1、我国普通住宅的设计寿命是50年。
2、由于高周转,这几年的房子质量是最差的,未必能撑到50年,
3、房地分离,我们拥有的是房子的产权,但对房子之下的土地只有40-70年不等的使用权,商业用地一般40年,住宅用地多为70年,
4、70年使用权到期,是可以自动续期的,这在《民法典》里已有明文规定。
5、按照目前官方态度,住宅大概率会免费续期,但商住公寓、写字楼等大概率是有偿续期。
6、一二线城市商品房的租金回报率在全球垫底,最低的厦门仅有1%左右。这意味着,如果房价不涨,只靠租赁,需要80-90年才能回本。
7、这背后的原因,不是租金太低,而是房价太高。房价容易产生泡沫,货币放水、土地垄断都是症结所在,但房租却受制于居民收入水平。
8、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的重要支柱,多个城市卖地收入与税收之比超过100%。
9、地价是推高房价的重要因素。地价在房子中的占比约3-5成。
10、由于国有土地是垄断供应,地方政府不乏人为制造紧缺,从而借助高地价来推高房价的动机。
11、由于高强度开发,大多数的土地资源明显不足,土地财政未来空间受限,作为纯地方税的房地产税就被提上日程。
12、房地产税试点很快到来,一二线城市首当其冲,而向全国推广还需要时间。
当然不是,你租的房子你不能随便装修,你不能卖掉,但七十年的房子你可以。
等七十年到期了,续土地费用就行,房子永远是你的,七十年的是土地
看了半天的回复,不再看也不再回了,直接置顶再次更新一下:
关于使用年限和续费方式:
根据《物权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
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的续期,依照法律规定办理。该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的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自动续费的意思:到期无需操作,自动延长使用年限,自然也包含了你不需要进行打款的操作,这就是明明白白写进法律的,不要再杠这个了。
评论我就不再看和一一回复了。
另外,请注意:
住宅和商用地并不一样,住宅是绝对免费的。但商用住宅则不同,是有实际使用年限的,到期需要提前续期,目前查到的资料都在不高于一万元,所有的说超过30%的续费的案例都没有真正付费实例。
最后:所有的房屋,都有承建商和政府兜底,只要政府没有垮台,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家在,国家公信力在,永远都有为你兜底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资本主义国家,不会抛弃公民。
有一些人,真是神了。
还跟土地有效70年死磕呢?
我这么跟你说吧,假设中国,美国,两个国家,你和你朋友各有一套房子。
以现行政策,住七十年。
七十年之后的处理状况:
中国:民用住宅自动续期,你没看见,什么都没发生。
商用地产:最多不超过五位数费用续期,99%的公寓续期费用都在2000元以内。
美国:你每年交2%房产税(1%-3%,政府评估价格,非市价,你买1美金,政府评估20W美金,你交20W的2%,每年4000美金房产税),如果房产税停交了怎么办?
对不起,强制拍卖,视为无主之处。
说好的永久个人所有呢?
知道70年你要交多少钱吗?
房价的140%。
而且在行使权利上二者是一样的,房子均为永久不动产,为个人私有财产,受国家宪法保护。谈房子质量,开发商这些,都是在混淆概念。
恕我直言,中国的城市建筑,能把看贴的在座的各位全部送走。一旦出现任何可能的危机,中国政府全球no.1的动员能力,会在你可能出事的前十年就把问题全部消灭掉。
没有任何政府和单位能承担大量(>1人)的生命丧失所带来的后果,如果有人因为建筑质量而丧生,建筑部门的一把手就要换人了,懂吗?
再差的混凝土,也比你们神往的灯塔国木屋强。
什么时候房子产权是70年了?
不知道题主有没有不动产权证,如果有的话,仔细看一下上面的证明。
在我国的城市商品房的不动产权证明上,使用期限一栏是不填写的。
房屋产权的使用期限是无限长的,但土地性质则有不同。
中国不存在私有土地,所有土地均归国家所有(底下有说归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这是没错的,我个人的理解中,集体是隶属于国家这个大集体,因此不修改本条)
一般来说,住宅性质土地使用期限为70年。
但是请注意,使用期限为70年,并不是说到期就会给你拆除掉,而是这一种手段,中国的土地是不为私人所有的。
但在建筑主体良好的情况下,公民的财产应当受到保护,不能强制对建筑进行拆除。
实际上就是:你的土地有70年使用期限,但你的房子是永久的。
在这个大前提下,只要你本人还活着,房子也没有塌掉,你的房子是永远都不会过期的。即使拆迁,也需要给予相应的补偿。
现在还有人这样理解的嘛,可见法律法规普及的不到位啊。
是土地70年产权,房子是永久产权,虽然房子也有寿命。
至于产权到期后怎么办,国家只规定了续约,但是细则怎么补钱,似乎国家也没想过……
你们没见过市区老房拆迁吗?
1990年,我妈妈分到了宿舍楼
这个小区里有很多国企宿舍,大都是四五层的楼房
90年入住,16年开始号召拆迁,19年基本拆完
大概算起来就是入住30年,然后大家都搬走
当然了,市区也不是都拆了,也有很多不好拆的地方,大家还住着30年以上的老房,不过住在里面的人都在盼望着拆迁
首先拆迁的补偿是不一样的
光我们家所在的小区,补偿差距十倍的就大有人在
当一个小区老化的时候,周边配套设施根本没人关心
一旦确定拆迁,路上都是坑,路灯坏了也没人修,更别提什么绿化,物业,安保了
当时我家那里,楼下车棚着火,救火车都开不进来
无非就是希望更多人可以低价签署拆迁协议而已
这个世界上大部分富裕人群都是吃绝户的
美国不就是建立在印第安绝户的墓地上吗?
中国现在的江浙沪广不也是当年被灭掉的东夷和越人的墓地吗?
无非就是时代进步了,吃绝户没有那么残忍了
你现在住的小区,无论今天是什么价格,只要规划要拆,周边配套一拉胯,就是非宜居社区
拆迁公司承包之后,公务员第一批签字,事业单位紧跟节奏,物业公司再撤场
你搬还是不搬?
不搬就耗,物业费没了,水电费可能也不收了,你也赛博朋克了
小区肯定是乱七八糟,你想开车去地下车库就是痴心妄想,只能停在很远的地方步行回家
晚上睡觉也说不好是不是拆迁公司的人朝你家门窗上扔石头
反正生活质量和满意的拆迁补偿你只能二选一
耗个三五年,最后留下的几户
嬉皮笑脸重归于好,多给点钱,这小区就拿下了
你放心到时候你去打官司,比拆迁+新社区盖完还慢
报警也不一定来人,来人也一定来晚
上访就给你遣返,静坐也没人理你
这还是四五层的公寓楼,拆了肯定大赚的社区
将来二三十层的楼房,换你是开发商,你愿意每家都多给点补偿款吗?
耗着呗,此处不能拆,自有能拆处
什么耕地红线,农村自建房,一个规划就是新城区
取名高新区,自贸区,大学城,新城区
市政府大楼扩大十倍搬过去,三甲医院,重点中学搬过去,大公司搬过去免三年租金,小公司搬过去免两年税金
还妄想70年?
30年就让你自生自灭去了
不嫌生活品质低,你接着住呗,没人拦着你
东西南北绕一圈就是四个新城区
三十年换个位置,120年后再绕回来
你家还有后人吗?
有就给你拆迁补偿款,没有就是无主之地
都没人了,什么70年700年的?
要的就是先富带后富(老城区搬去新城区),城市带乡村(新城区搬去农村)
几百万租70年,做梦去吧你
要不就紧跟时代,买了房子,十几年就卖,然后跟着新城区走
要不就独栋别墅买起来,管他周围设施近不近,我桑拿,健身,电影院都在家里
当然了,也可以不生孩子,这辈子住宾馆
实在不行,一百万整个容,十几万健个身,再花百十万包装一下,找个房子多的阿姨结婚不好吗?
人生苦短,早开想明白早解脱
放心,国内房子那质检,绝大多数都住不到70年
知足吧,中国房子没有遗产税暂时大部分地区也没有房产税,比起大部分国家已经强多了。花一次购房的钱就能住70年已经是非常好的事情了。
不会。
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中规定:
70年期限到期后,可自动续期,续期需要缴费。虽然土地使用权可以自动续期,但也是要缴纳一定费用的,也就是“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在实际操作中,上海出现了第一批70年到期的小区,解决方案是原址拆迁重建,重建后原面积安置,拆迁过程中每月补贴房补4000元,房主重新续期,实际上没有缴纳费用。
亲朋聚会场景1:
某某在城里买房了,真有出息。
亲朋聚会场景2:
买的房子又涨了。
亲朋聚会场景3:
结婚要买房啊,看到时候能不能借点钱周转下。
亲朋聚会场景4:
想要托关系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那里教育条件好一些。
亲朋聚会场景5:
A:谁谁借我的钱好几年了,到现在还不还,也不提;
B:他有房贷最近又有了小孩,日子也难过。
A:但我也等着买房子,要不你给我周转下。
决策来源于生活,生活反映客观问题,我国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城镇化,人们面临思维模式和客观问题的双重压力,房子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东西,蕴含了身份认同、金融投资属性、捆绑公共资源,有些是无奈的选择,明知道不划算,也要上。有些是对金融属性的贪婪,躺着就能赚别人几十年的劳动收益,何乐而不为呢?最后就是杠杆的应用,靠着几千平均工资购入大几百万的房子,必然是一个明面杠杆和亲朋隐性杠杆极限上车的游戏,直至现金流被榨干,亲朋违约在先,而银行断供在后。
这个问题其实还忽略了一些参数,一个是税,另一个是利息,还有一个不确定的变量是经济是否能够维持长期高速的发展,进而支撑普通人薪资收入不断增加。有人说超发货币会增加收入,掩盖负债成本,你确定超发货币所产生的货币能留到普通人手里,还是更多的承担了超发货币所产生的债务,很可能是普通人杠杆进一步增加,钱更多的流入到少部分人手里,疫情冲击下全球富豪数量激增,而我国也是最大的贡献者之一。
回归正题,我们的房产证上的产权确实不是私有化的产权,70年产权也确实是租了几十年的房子,此外,还要把税以及贷款利息算上,才是真正的支出。房子捆绑的公共资源让多数人没有选择,同时房子的金融属性会让资金流入和刚需抢房源,供需关系就会推高价格,先积累财富的占好有利地位,相当于垄断了后来者的公共资源,还没有房地产税这样的持有成本,后来者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加极致杠杆接盘,要么选择延后婚育甚至躺平,廉价劳动力还在,廉价工业产能也还在,后者除了亲朋间的身份认同和传统观念的约束以外,生活质量是前者的几十倍都是很正常的。
到这里,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很清晰了,其实就是花了房价、税款、贷款利息“租”了几十年的房子,但房子又和纯租赁有其他差异,即是身份认同、又是金融属性和捆绑公共资源的集合体,让刚需和投资者趋之若鹜。核心问题是资源的分配,地方垄断土地供应、银行垄断货币供应、投资者站好位置等着后来者接盘,至今居民杠杆经济下行,疫情冲击下能不能顶住是个问题,70年?看不了那么远,毕竟这几年即使你交了70年的租金,房企拆东墙补西墙都未必能交房,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地方等着房企拿地给经济风险兜底,而房企等着地方兜底,到底谁兜谁的底,搞不好都在盯着某一些群体的抗风险资金呢,看好自己的钱包吧。
其实国内早期有40年50年的住宅商品房,据说还有20年,这个我只听说,没见过,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40年到手就30几年的真有。
而且这个已经立法了,不存在不能续期的问题。至于费用跟房价比起来简直就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讨论的另外一个问题。房子能住多久。
你想想北京二环内三环内的房子都是什么时候修的了。不光北京,大多城市的中心城区90年代都被填满了。后期拆迁做商业开发的有,弄住宅的真的是极少。
不说央产、军产这些特殊的。就说商品房,就我亲眼见过得深圳罗湖那里,东湖应该是84年的吧,对面的怡景应该是86年的。你说跟新楼比,那是没办法比。但是你说房塌了,那也是纯属扯淡。
至于房子的价值,并不是取决于房子本身。要不为什么你们不回农村在宅基地上建房子?
70年后多半你不在了,这个问题留给你的子孙去考虑吧。
我觉得可能比租70年房子还惨
当房子使用30-40年之后需要频繁维护,每年缴纳的物业费飞速增长,因为人口减少和老年人集中在养老院,出现很多空置的房子,哪怕没人入住,但是房主的物业费,房产税可不能少交。房主如果能把房租出去覆盖不了物业费,房产税,房子折扣费。房子能租出去赚不到钱,只能少亏钱。要是租不出就血亏。这时候会出现房子免费,甚至倒贴钱也卖不出。持有多套房产的人,不仅没办法赚到房子升值的钱,赚到房子出租的钱,反而因为物业费,房产税,每年都不得不倒贴钱。
我不知道这楼里那些人都在回答啥。
反正我见到了上世纪50年代修的单位房子,目前还服役得非常好,无论是街区还是外墙,都看起来很正规,虽然房屋内部破旧了些,但还远远达不到不能住的地步。而这房子已经73年了。
是什么让大家口中房子们的寿命那么短?我也不知道,大概是业主们吧。如果业主大幅度逃离,那么这个小区的住户就会不断的产生层次下滑,最终的后果,自然就是居住环境不断恶化。
所以你要意识到,房屋常住常新的本质,应该是阻止住户层次不断下滑。
单位房子能保证长期稳定,是因为始终能够保证住户的层次不下滑,只要保证单位本身层次不下滑就行。
多层住宅的楼上,如果无法成功安装电梯,最后的结果就是,有能力的住户都会搬走,没能力搬走的住户留下来,住户层次下滑将不可避免。最终,即便是一楼住户,阻止多层装电梯的最终后果其实依然是小区住户层次下降,造成房屋将来失修,最终寿命减少。长远看来品质大量下滑,比不上电梯房保值。
其实我们学校191x跟192x年代修的学生宿舍跟教学楼,现在也在正常使用,并没有什么问题。甚至已经百年过去了。
怎样防止房子没到70年没人住?防止住户人员层次下滑。守住了人,才能守住房子。
最后,房产是永久的,70年的是土地使用权。也就是说就算土地使用权到期了,事实上也没法直接推掉你的房子。题主的理解本来就不对。
那些反复强调房子用不了70年的,你们真没见过1912年~1952年间建的房子?世界很大,还是建议出去看看吧。房子是真的可以用70年以上,而70年限制的只是土地使用权。
不是。
只是本子上70年,实际上不到70年。
按照楼房的设计寿命,40年就不错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