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般五次及其以上的一元多项式方程有三角函数解吗?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代数方程求解的核心,一个非常经典且迷人的领域。简单来说,一般情况下,五次及以上的一元多项式方程没有普遍的三角函数解。这里的关键词是“一般情况”和“普遍”。不过,这个答案背后隐藏着一段精彩的历史和深刻的数学理论。

我们先从低次多项式方程说起,看看它们是如何被解决的,以及为什么五次以上会变得如此困难。

一、 低次多项式方程的解法

我们都熟悉的低次一元多项式方程,比如一次、二次、三次和四次方程,都有明确的公式解。

一次方程 ($ax + b = 0$): 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解是 $x = b/a$。
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 我们中学时代就熟知的求根公式 $x = frac{b pm sqrt{b^2 4ac}}{2a}$,提供了所有二次方程的解。这个公式是用系数 $a, b, c$ 的加、减、乘、除以及开平方运算(根式)表示出来的。
三次方程 ($ax^3 + bx^2 + cx + d = 0$): Cardano 在 16 世纪找到了三次方程的根的通用公式,虽然过程比二次方程复杂得多,但最终还是可以用系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开立方(三次根式)来表示。这个公式也允许出现复数。
四次方程 ($ax^4 + bx^3 + cx^2 + dx + e = 0$): Ferrari 在 Cardano 之后不久也找到了四次方程的通用解法。这个公式更加繁琐,涉及到开平方和开立方运算。

到此为止,我们发现,从一次到四次方程,它们的解都可以用系数的“算术运算”(加、减、乘、除)和“根式运算”(开 $n$ 次方根)来表示。 这类解被称为代数解。

二、 五次方程的困境:根式解的“失落”

那么,到了五次方程,情况就变了。数学家们花了几个世纪去寻找一个像二次、三次、四次方程那样的通用代数解(只用系数的加减乘除和根式表示)。然而,所有人都失败了。直到 19 世纪,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Niels Henrik Abel)和埃瓦里斯特·伽罗瓦(Évariste Galois)才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们的结论是惊人的:一般的五次及以上的一元多项式方程没有根式解。 也就是说,不存在一个通用的公式,能够用有限次系数的加减乘除以及根式运算来表示所有五次方程的根。

三、 那三角函数解是怎么回事?

这里就引出了“三角函数解”的问题。这看起来似乎是绕过了“根式解”的障碍,找到了另一种表示形式。

首先要明确一点:当人们谈论“代数方程的三角函数解”时,通常是指使用三角函数(如 $sin, cos, an$ 等)及其反函数来表示方程的根,而不是说这些根本身就是三角函数的“值”。

实际上,三角函数和根式运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处理某些特定方程时。

与三角函数相关的特定方程: 有一些特殊的多项式方程,它们的解恰好可以用三角函数来表示。一个著名的例子是三倍角公式:
$cos(3 heta) = 4cos^3( heta) 3cos( heta)$
如果我们令 $x = cos( heta)$,那么这个公式可以写成一个三次多项式方程:
$4x^3 3x cos(3 heta) = 0$
如果我们想解出 $cos( heta)$ 的值,从而找到 $ heta$(或者说 $cos( heta)$ 的值本身),那么这个方程的解可以通过三角函数来表达。例如,如果给定 $cos(3 heta) = C$,那么解就是 $x = cos( heta)$ 的值。

借助三角函数的“桥梁”: 在 Cardano 的三次方程解法中,当方程的判别式非常复杂,导致出现“不可约约简”(casus irreducibilis)时,会出现计算三个实根需要涉及复数平方根的奇特情况。在这个阶段,人们发现引入三角函数(例如使用棣莫弗定理)可以更清晰地表达出这三个实根。这并非是说根式解不存在,而是说其形式上非常复杂,而三角函数提供了一种更“好懂”的表示方式。这有点像是在说,虽然我可以用复杂的根式来表示一个数,但用 $sin(60^circ)$ 来表示 $sqrt{3}/2$ 更方便。

四、 伽罗瓦理论的解释

为什么五次方程就没有通用的根式解了呢?这是伽罗瓦理论的核心内容。

伽罗瓦理论将多项式方程的根的结构与一个称为伽罗瓦群(Galois group)的群论概念联系起来。

代数数域: 多项式方程的根构成了一个代数数域。这个域是原始域(通常是有理数域 $mathbb{Q}$)通过添加方程的根而得到的扩张。
伽罗瓦群: 对于一个方程,其伽罗瓦群是该方程根域上保持基域($mathbb{Q}$)不动的自同构的集合。简单来说,它描述了方程根之间如何进行置换而不改变方程本身。
根式可解性: 一个多项式方程有根式解当且仅当其伽罗瓦群是可解群(solvable group)。一个群是可解群,意味着它可以被分解成一系列“阿贝尔群”的链。阿贝尔群的特点是其群运算满足交换律($ab = ba$),这与根式运算(如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相符。

五、 五次及以上方程的伽罗瓦群

二次、三次、四次方程: 对于一般的二次、三次、四次方程,它们的伽罗瓦群分别是 $S_2$(对称群,阶为2),$S_3$(对称群,阶为6),以及一个比 $S_4$(对称群,阶为24)小的可解群。这些群都是可解群,因此存在根式解。
五次方程: 而一般的五次方程,其伽罗瓦群是 $S_5$(对称群,阶为120)。$S_5$ 不是一个可解群。 这是因为从 $S_5$ 开始,对称群 $S_n$(当 $n ge 5$ 时)中的一个重要子群——交错群 $A_n$(偶置换的集合)——变得不再可解(具体来说,是单群,无法再分解)。

因此,由于 $S_5$ 不可解,一般的五次方程就不存在根式解。这个结论自然也推广到了更高次的方程,因为更高次的对称群 $S_n$($n ge 5$)也不可解。

回到三角函数解的问题:

既然一般的五次方程没有根式解,那为什么有时会提及三角函数解呢?

1. “广义”根式解的视角: 有一种更广义的“根式解”的概念,它不仅仅包括有限次的加减乘除和根式,还包括一些特殊的函数。三角函数(及其反函数)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被看作是这种更广义的代数表示的一部分。例如,涉及到某些特定方程的解,可以通过三角函数的代数性质来表达。
2. 非通用性: 关键在于“一般”和“普遍”这两个词。 阿贝尔伽罗瓦定理说的是没有一个适用于所有五次方程的、仅仅由系数通过加减乘除和根式运算组合而成的公式。 这并不排除某些特定的五次方程,其解可以用三角函数或更复杂的函数来表达。

举个例子说明非通用性:

考虑方程 $x^5 x 1 = 0$。这是个五次方程,但它的伽罗瓦群不是 $S_5$。它实际上是一个更小的、可解的群,因此它是有根式解的。这个例子说明了“一般五次方程没有根式解”是对其伽罗瓦群是$S_5$的普适性而言的,而不是说所有五次方程都没有根式解。

然而,我们要问的是“一般五次及其以上的一元多项式方程有三角函数解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我们将“三角函数解”理解为一种与根式解相类似的、普遍适用于所有这种方程的显式公式,那么答案是否定的。

总结一下:

一到四次方程有“根式解”,即可以用系数的加减乘除和根式运算表示的公式解。
五次及以上的一元多项式方程没有通用的“根式解”。这是由其伽罗瓦群(对称群 $S_n, n ge 5$)不可解决定的。
虽然不存在普遍的、仅用三角函数表示的公式解,但某些特定的高次方程的解,可以通过三角函数来清晰地表示,这通常是由于这些方程的结构与三角函数的某些恒等式或性质相关。这更像是找到了一种“替代性”的表达方式,而不是一个普适的代数解的“三角函数版本”。

所以,如果问题问的是是否存在一个像求根公式那样,适用于“一般”五次方程的“三角函数求根公式”,答案是没有。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三角函数确实能提供对高次方程解的有用表示。这背后是代数、群论和三角学的深刻联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可以用椭圆函数表示,至于三角函数的话没了解过,应该没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