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备孕期间,准爸爸准妈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回答
备孕,这是一个充满期待和责任的旅程,是迎接新生命到来的重要准备期。准爸爸准妈妈在这个阶段的每一个细微调整,都可能为宝宝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不仅仅是女性一个人的事情,更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课题。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备孕期间,准爸妈们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尽量说得详细些,让您能更从容地迎接小生命的到来。

一、 调整生活方式:为孕育健康宝宝打好底子

1. 均衡营养,吃出健康:

女士们: 孕育生命需要充足的营养储备。首先要强调的是叶酸。从备孕前3个月就开始补充叶酸,能有效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建议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叶酸片,并咨询医生确定合适的剂量。除了叶酸,还要注重整体营养的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比如:
全谷物: 糙米、燕麦、全麦面包等,提供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新鲜蔬果: 各种颜色的蔬菜水果,提供维生素C、A、E、K以及多种抗氧化剂。特别是绿叶蔬菜(如菠菜、西兰花)是叶酸和铁的良好来源。
优质蛋白质: 瘦肉、鱼类(注意选择低汞鱼类,如三文鱼、鳕鱼)、禽蛋、豆制品(豆腐、豆浆)等,是构成胎儿身体的重要物质。
健康脂肪: 坚果、牛油果、橄榄油等,提供必需脂肪酸,对胎儿大脑发育很重要。
钙质: 牛奶、酸奶、芝士、豆制品等,为未来的孕期和哺乳期储备钙。
铁质: 红肉、动物肝脏、菠菜、红枣等,预防孕期贫血。
要警惕的: 尽量避免或减少摄入加工食品、高糖食品、高油食品,以及可能含有激素或抗生素的食物。海鲜要适量,并避开高汞鱼类(如鲨鱼、旗鱼)。

男士们: 别以为只有女士需要注意,男士的精子质量同样至关重要。男性也需要均衡饮食,尤其要关注:
锌: 牡蛎、瘦肉、坚果、种子类食物富含锌,对精子的生成和活力至关重要。
硒: 海产品、动物肝脏、鸡蛋中硒含量较高,是抗氧化剂,保护精子免受损伤。
维生素C和E: 蔬果和坚果中含量丰富,同样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提高精子质量。
Omega3脂肪酸: 深海鱼类中丰富,对精子细胞膜的构成有益。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严重影响精子质量和数量,甚至导致精子畸形。

2.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熬夜是备孕的大敌。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内分泌的稳定,对卵巢功能和精子质量都有积极影响。尽量做到早睡早起,保证每天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睡前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泡个热水澡,帮助身心放松。

3.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规律的运动可以帮助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重,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心肺功能,这对未来怀孕和分娩都有好处。
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游泳、慢跑等。避免剧烈运动和可能导致身体受伤的运动。
孕期和孕早期是身体非常敏感的时期,所以提前养成运动的习惯很重要。

4. 戒烟限酒,远离有害物质:

吸烟: 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二手烟,都会对生殖系统造成损害。女性吸烟会增加不孕、宫外孕、流产的风险,并可能导致胎儿发育迟缓。男性吸烟会降低精子数量和活力,增加精子畸形的概率。所以,备孕期间夫妻双方都要坚决戒烟。
饮酒: 酒精是已知的致畸物质。孕期饮酒会导致胎儿酒精综合征,严重影响胎儿的智力和身体发育。备孕期间,最好也做到滴酒不沾,或者严格限制饮酒量。
远离辐射和化学物质: 尽量减少接触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时间,尤其是在备孕期。避免长时间处于辐射较强的环境,如X光照射等。同时,注意家中和工作场所的化学物质,如清洁剂、杀虫剂、装修材料等,选择环保产品,保持室内通风。

5. 调整情绪,保持积极心态:

备孕过程有时会伴随着压力和焦虑,尤其是当事情进展不如预期时。但过度紧张和焦虑反而会影响身体内分泌,不利于怀孕。
夫妻双方要互相支持,多沟通,一起分享喜悦和担忧。可以尝试冥想、瑜伽、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来放松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宝宝会在最合适的时候来到你们身边。

二、 医疗准备:为健康孕育保驾护航

1. 孕前检查:全面了解身体状况

在备孕前36个月,夫妻双方都应该进行一次全面的孕前检查。这就像是给身体做一次“体检”,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影响怀孕和胎儿健康的潜在问题。
女士检查项目可能包括:
妇科检查: 包括白带常规、宫颈刮片(TCT)、阴道镜检查等,筛查妇科炎症和宫颈病变。
激素水平测定: 了解卵巢功能是否正常。
传染病筛查: 如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防止传染给胎儿。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 评估整体健康状况。
甲状腺功能检查: 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影响孕期健康和胎儿发育。
地中海贫血筛查: 如果有相关家族史或地域性风险。
B超检查: 了解子宫、卵巢是否有囊肿、肌瘤等问题。
男士检查项目可能包括:
精液分析: 评估精子数量、活力、形态等,这是判断男性生育能力的关键。
生殖系统检查: 排除前列腺炎、附睾炎等问题。
传染病筛查: 与女士相同。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给出个性化的备孕建议。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及时治疗,待身体恢复后再开始备孕。

2. 接种疫苗:筑起免疫屏障

一些传染病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很大,例如风疹、水痘、乙肝等。如果孕前没有感染过或没有接种过相关疫苗,建议在备孕前完成接种,并在接种后间隔一段时间再怀孕,以确保疫苗效果和避免可能的影响。
麻疹、腮腺炎、风疹(MMR)疫苗: 风疹对胎儿有严重的致畸作用。
水痘疫苗: 水痘孕早期感染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乙肝疫苗: 预防母婴传播。
流感疫苗: 孕妇感染流感后病情往往更严重。
破伤风疫苗: 确保分娩时的安全。
注意:疫苗接种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免疫力,并且有些疫苗接种后需要间隔一段时间才能怀孕,具体咨询医生。

3. 了解家族病史:提前做好准备

夫妻双方都应详细了解各自的家族病史,特别是是否存在遗传性疾病,如唐氏综合征、血友病、地中海贫血等。
如果家族中有遗传性疾病史,一定要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情况安排更详细的遗传咨询和筛查,以便在备孕和孕期做出更好的决策。

4. 学习孕育知识:做足功课

了解怀孕的生理过程、排卵期如何计算、受孕的黄金时间等知识。
学习如何识别早孕反应,以及怀孕初期的注意事项。
可以阅读相关的育儿书籍、参加备孕讲座,或者咨询有经验的朋友和家人。知识是减轻焦虑、坚定信心的最好武器。

三、 备孕中的一些“小心思”

计算排卵期: 了解自己的月经周期,找到排卵期。一般可以通过记录月经日期、观察白带变化、测量基础体温或者使用排卵试纸来预测排卵日。在排卵期前后同房,可以大大提高受孕几率。
同房的频率和时机: 在排卵期,可以隔一天同房一次,这样既能保证精子质量,又能增加受孕机会。
改变性爱姿势? 关于哪种姿势更容易怀孕的说法众说纷纭,但目前并没有确切的科学依据证明某种特定姿势能显著提高受孕率。更重要的是,在排卵期保持规律和放松的同房。
备孕期使用药物: 如果身体不适需要用药,一定要咨询医生,告知医生您正在备孕,让医生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切勿自行用药,尤其是抗生素、激素类药物等。
宠物和备孕: 如果家里养宠物,要注意卫生,特别是猫狗的粪便可能携带弓形虫。女士在备孕期间最好避免接触猫砂,并定期给宠物驱虫。如果家中有人感染弓形虫,孕妇应避免直接接触病人。
心态调整: 再次强调心态的重要性。备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要过度焦虑和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享受这个为新生命做准备的过程,把它看作是夫妻二人共同成长的机会。

备孕期间,准爸爸准妈妈需要像对待一项重要工程一样,细致规划,耐心执行。这不仅仅是为了成功怀孕,更是为了孕育一个健康、活泼的宝宝打下最坚实的基础。希望以上这些细致的建议,能为您带来一份安心和力量。祝您和您的伴侣好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这个问题我看题目下面的小伙伴也答的算是很全面了,刚好目前我也正在备孕,也算是小有心得,就来和大家分享下我的经验。

都说备孕期间要额外补充一些营养物质,可是为什么要补充,要补充哪些,以及该如何补充,我们真的弄清楚了吗。

先来说说为什么要额外补充营养物质,因为怀孕后会我们对叶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会增加,而正常的饮食摄入不足够满足需求,并且这些营养物质的缺乏会对胎儿神经与身体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所以我们提倡在备孕时就提前补充,以满足需求。

叶酸可能是我们最了解的备孕期间需要补充的营养物质了,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在备孕期间补充叶酸呢?这就不得不谈谈叶酸在我们人体的作用了。

叶酸,也被称为蝶酰谷氨酸或维生素B9,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由于人体不能自我合成叶酸,所以必须通过饮食或专门摄入补充【1】。孕期的准妈妈们对叶酸的需求增加,需要额外补充叶酸。一旦孕妇体内缺少叶酸,将带来许多问题。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胎儿神经管发育不良(neural tube defects,NTD)。据相关研究报道,我国新生儿特别是北方地区的新生儿的NTD发生率约为1/200-1/300,显著高于美国的1/1000【2】。这可能与美国等国家强制于工业生产的主食中添加叶酸,而我国没有此类规定有关【3】。因此,从1995年起,我国开始鼓励孕期额外补充叶酸。虽然目前研究尚未揭示叶酸减少NTD发生的机制,但是已有研究表明,补充叶酸可显著减低NTD发生率【4】。除了NTD外,孕期补充叶酸叶酸可预防胎盘早剥【5】、胎儿唇腭裂畸形【6】、巨幼红细胞性贫血【7】等。此外胎儿神经系统发育需要叶酸,并且因为神经系统发育较早,因此发现怀孕后再补充已经迟了,所以提倡在备孕期间就开始补充,至少提前三个月,每天摄入0.4mg的叶酸,而从饮食中摄入的叶酸一般难以达标,所以推荐服用一些含有叶酸的膳食添加剂。

其实除了叶酸,B族维生素中的其他种类同样也需要额外补充,尤其是B12。

维生素B12,又称氰钴胺、钴胺素。主要在细胞内主要参与两种生化反应,可促进四氢叶酸以及琥珀酰辅酶A形成(如图一)。四氢叶酸是叶酸的体内活性形式,参与DNA的合成。而如果孕妇缺乏四氢叶酸,可导致胚胎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出现神经管畸形、唇裂(兔唇)等胎儿畸形与妊娠期疾病。婴幼儿缺乏叶酸可出现精神萎靡、发育缓慢等。此外研究发现维生素B12可能在预防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情绪障碍和痴呆,包括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中发挥作用。因此备孕期间的维生素B12补充也不容忽视。

图1 维生素B12参与细胞内四氢叶酸以及琥珀酰辅酶A代谢

此外微量元素也在孕期发挥着很大作用,却常常被忽视。锌是人体内1000多种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抗氧化酶、金属酶、锌结合因子和锌转运蛋白等,影响包括糖类和蛋白质代谢、DNA和RNA合成、细胞复制和分化以及激素调节等生物反应【8,9】。男同胞如果缺少锌就会引起精子数量减少,畸形精子数量增加,以及性功能和生殖功能减退,甚至不育。因为锌元素能够促进精子生成,提高精子质量。此外锌元素能够通过影响垂体功能而影响男性的性腺发育。

并且锌元素对胎儿智力的生长发育也十分重要。同时相比身体上的缺陷,智力发育缺陷更不容易在产检中发现,等出生后再弥补只能追悔莫及。

其实备孕期间的额外营养补充非常重要,同时也很复杂,我这里只是选择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营养物质和大家分享了一下。如果是和我一样比较怕麻烦的小伙伴其实可以直接选择复合制剂,比如女性挑选叶酸+维生素B12,男性挑选叶酸+锌。省心的同时还能够全面的进行备孕期间的营养补充,为了自己,更为了下一代。

参考文献

1.Sijilmassi O. Folic acid deficiency and vision: a review.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 2019 Aug;257(8):1573-1580.

2.Chitayat D, Matsui D, Amitai Y, Kennedy D, Vohra S, Rieder M, Koren G.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for pregnant women and those planning pregnancy: 2015 update. J Clin Pharmacol. 2016 Feb;56(2):170-5.

3.Atta CA, Fiest KM, Frolkis AD, Jette N, Pringsheim T, St Germaine-Smith C, Rajapakse T, Kaplan GG, Metcalfe A. Global Birth Prevalence of Spina Bifida by Folic Acid Fortification Statu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 J Public Health. 2016 Jan;106(1):e24-34.

4.Hursthouse NA, Gray AR, Miller JC, Rose MC, Houghton LA. Folate status of reproductive age women and neural tube defect risk: the effect of long-term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at doses of 140 µg and 400 µg per day. Nutrients. 2011 Jan;3(1):49-62.

5.Nilsen RM, Vollset SE, Rasmussen SA, Ueland PM, Daltveit AK. Folic acid and multivitamin supplement use and risk of placental abruption: a population-based registry study. Am J Epidemiol. 2008 Apr 1;167(7):867-74.

6.Jahanbin A, Shadkam E, Miri HH, Shirazi AS, Abtahi M. Maternal Folic Acid Supplementation and the Risk of Oral Clefts in Offspring. J Craniofac Surg. 2018 Sep;29(6):e534-e541.

7.Goonewardene M, Shehata M, Hamad A. Anaemia in pregnancy. 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 2012 Feb;26(1):3-24.

8.MacDonald RS. The role of zinc in growth and cell proliferation. J Nutr. 2000 May;130(5S Suppl):1500S-8S.

9.Prasad AS. Clinical, immunological,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oxidant roles of zinc. Exp Gerontol. 2008 May;43(5):370-7.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