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货车遇到情况为什么不踩刹车而都是直接撞上去?

回答
关于大货车“不踩刹车直接撞上去”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误解,但背后确实隐藏着一些大货车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的特殊考量和操作习惯。我们得从多个角度来剖析这个问题,才能理解其中的复杂性。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大部分情况下,大货车驾驶员遇到紧急情况,首要且本能的反应仍然是刹车。 任何一个负责任的驾驶员,无论驾驶什么车型,都会首先尝试避免碰撞。但问题在于,大货车的刹车和普通小车有着天壤之别,并且实际操作起来,也比小车要复杂和有局限性。

我们来一步步拆解:

1. 大货车的刹车原理与特性:气刹系统

首先,得知道大货车不像小车那样使用液压刹车,它们大多采用的是气压制动系统。这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压缩空气推动刹车片与刹车鼓(或盘)紧密接触,从而产生制动力。

刹车迟滞(Reaction Time): 气刹系统需要空气从储气罐通过管路、阀门,最终到达刹车分泵。这个过程需要一个微小的“启动”时间,这个时间虽然只有零点几秒,但对于高速行驶的大货车来说,就是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刹车距离。这解释了为什么即使驾驶员立刻踩下刹车踏板,车辆仍然会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刹车力分配不均的风险: 大货车车身重,载货量大,四个轮子(甚至更多)的刹车工作量也不同。如果刹车力度分配不当,很容易导致某一个车轮抱死,产生侧滑、甩尾甚至翻车的危险。
刹车踏板的力度感: 大货车的刹车踏板相对较硬,需要驾驶员用更大的力气去踩。这本身也可能影响驾驶员在瞬间的反应力度。

2. 制动距离的巨大差异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之一。一辆满载的大货车,其总质量可能达到几十吨,甚至上百吨。与其同等速度下的小轿车相比,其制动距离要长得多,多出数倍甚至十几倍。

惯性是关键: 物体的惯性与其质量成正比。大货车巨大的质量意味着它有着惊人的惯性,一旦动起来,想让它停下来需要巨大的反作用力,而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和距离。
轮胎的抓地力: 即使是刹车系统本身完好,轮胎与地面的抓地力也是有限的。满载的大货车轮胎承受的压力巨大,但其静摩擦系数是有限的,无法瞬间产生足够大的制动力来抵消惯性。

3. “直接撞上去”背后的无奈与权衡

那么,为什么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你会看到大货车似乎是“选择”了撞上去,而不是急刹车呢?这往往是一种非常痛苦的权衡和无奈,是驾驶员在生死关头根据经验和判断做出的最“不坏”的选择。

避免更严重事故的考虑:
侧滑失控: 就像前面提到的,在紧急情况下猛踩刹车,如果驾驶员判断不当(比如路面湿滑、或者车况不稳定),可能会导致车辆瞬间失控,发生侧滑甚至原地调头(俗称“甩尾”)。一旦失控,大货车巨大的惯性会让它在路上横冲直撞,撞向其他车道、路边行人或障碍物,造成的后果可能比直线撞向前方的目标更加灾难。
连环追尾: 如果后方也跟着其他大货车或车流,大货车突然急刹车,后车很可能来不及反应,导致严重的连环追尾,造成更大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可能选择在可控范围内继续滑行撞向障碍物,而不是导致后车失控。
目标评估与规避:
撞击点选择: 在某些情况下,驾驶员可能会评估前方的障碍物(比如护栏、隔离带、路肩等),并尝试将车辆导向一个相对“软”或者冲击力能被吸收的区域,比如路边的草地、泥土堆,甚至是某个结构相对薄弱的障碍物,而不是直接撞向人群或者价值更高的车辆。
速度的调整(有限的): 虽然不能瞬间刹停,但通过一定的刹车力度调整,驾驶员可能希望能稍微降低撞击时的速度,从而减轻损失。
驾驶员的心理与训练:
条件反射: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经验积累,大货车驾驶员对车辆的特性非常熟悉。在紧急情况下,他们的大脑会快速处理信息,进行本能的反应。
“不撞死也要撞伤”的逻辑: 这是一种非常残酷但现实的逻辑。当无法完全避免碰撞时,驾驶员可能会尝试以一种能最大程度保护自己生命安全(比如保证驾驶室结构完整)或者避免更惨烈后果的方式去撞击。

4. 实际操作中的挑战

视线遮挡: 大货车的驾驶室很高,视野比小车要好,但在某些低矮物体或者车辆的“盲区”里,驾驶员可能在最后关头才发现问题。
反应时间: 即便驾驶员反应迅速,从发现危险到大脑处理信息,再到脚做出动作,整个过程都需要时间。
路况影响: 如果路面湿滑、有油污或结冰,刹车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加剧失控的风险。

总而言之,大货车在紧急情况下“不踩刹车而直接撞上去”的表述,更多的是一种对极端情况下的观察和理解的概括。 并非驾驶员故意为之,而是他们在大货车自身巨大的惯性、气刹系统的局限性、以及为了规避可能更严重的多车连环碰撞、失控甩尾等灾难性后果时,在极短时间内做出的无奈且极其艰难的判断和选择。他们的行为,往往是在无法完全阻止悲剧发生的情况下,试图将损失和风险降到最低。

我们需要理解的是,这些驾驶员面对的是一个比小车驾驶员要严峻得多的物理和操作环境。他们的每一次决策,都可能是在生命攸关的几秒钟内,基于经验和训练进行的复杂计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答案被建议修改了,呵呵……………………

利益相关:大车司机飘过(不过现在不开大车了,转行了)

先说结论:大货车遇到情况“一定会踩刹车”,说不踩刹车直接撞上去的,估计是没见过开大车的脑补出来的结论;

请记住:

1,于情,大车司机也是人,遇到前面同样有人要撞到的时候,踩刹车是下意识的动作,没有那么丰富的心理戏,什么撞伤不如撞死,撞伤麻烦什么的,一来就是一刹那的事,我们根本没时间去想这,二来你们以为“撞死我们都不怕了,我们怕撞伤?”,真的别想那么逗,我们的保险能赔得起撞死,更能赔得起撞伤(哪怕是终身残疾),至于麻烦,既然我们都冷血到能故意撞死你了,我们还不知道交通事故的“三不一没有”吗?我们麻烦的啥呢?

2,于理,请记住交通事故之后是要分责任的,分责任的时候是要看你是否超速的,怎么看你是否超速呢,量刹车痕迹的长度啊,你一点刹车痕迹没有然后撞死人了,你以为保险能救得了你,这是赔钱能解决的事?请记住交通法明文规定“造成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中承担同等以上责任的货车司机需要吊销驾照,追究刑责”追究刑责这个可以通过多赔钱取得谅解书来规避,但是吊销驾照这个没得跑,而驾照就是饭碗;

3,那些说什么拉钢筋,拉钢卷踩刹车会压扁驾驶室的,请记住现在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蛮荒时代了,你们见过几个拉钢筋,拉钢卷的严重超载的?不严重超载其实踩刹车不会出现刺穿或者压扁驾驶室的问题的,个别严重超载的是走的下道,然后车速极低(40都不到),踩刹车也是屁事没有;

最后,是什么给了很多人“大货车不踩刹车”的印象呢,是因为我们虽然踩刹车了,但是我们真特么的刹不住啊,你们小车那么轻的负载刹车动辄还需要四十多米,你觉得大车需要多少米?所以真的别作死的去别大车,人家不是冷血不踩刹车,是很多时候踩了刹车也救不了你,同时回应一下上面的一个答主“大车司机是普遍文化程度低,但是文化程度和道德程度不成正比,大学教授文化程度那么高,怎么素质不高的一堆一堆的?”在这里立个flag欢迎打脸:跑高速的大车司机(指半挂车司机,非渣土车司机)是全中国最守规矩的司机,没有之一;

最后唠叨一句,觉得大车不刹车的筒子们,路上那些漆黑的特别长刹车痕是你拿墨汁用毛笔画上去的?

……………………………………我是分割线………………………………

继续补充点关于闯红灯的事,评论区有人说大车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这个其实是把大货车和渣土车弄混了,渣土车的确可能肆无忌惮的闯红灯的,因为人干的是市政工程,交警不查,所以不挂牌子就可以跑,而大货车是轻易不会闯红灯的,一个红灯六分,俩红灯驾照就没了(A照B照扣满12分就要降级,和大家的C照扣满12分只要学习不一样,AB照扣一分就得学习),而就算是找黄牛买分(这得是不被抓现场违法才行,现场违法是直接处理驾驶员),我们这比较便宜一分也要165,所以一个红灯接近一千块钱,换你你闯不……;

user avatar

遇到紧急情况正常情况下什么司机都会踩刹车的,因为这是人的本能反应,就像摔倒了会本能的用手撑地一样。

货车的刹车距离很长的,特别是重载的时候,所以很多情况踩刹车速度降得也很慢,看着就像没踩一样。

当然也不排除货车司机疲劳驾驶没反应过来或者是在视觉盲区没看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大货车“不踩刹车直接撞上去”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误解,但背后确实隐藏着一些大货车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的特殊考量和操作习惯。我们得从多个角度来剖析这个问题,才能理解其中的复杂性。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大部分情况下,大货车驾驶员遇到紧急情况,首要且本能的反应仍然是刹车。 任何一个负责任的驾驶员,.............
  • 回答
    集装箱货船在恶劣海况下能够稳定地承载堆叠成山的集装箱,并且上层的集装箱不会轻易掉落,这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工程设计和操作机制的综合作用。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详细解释:1. 集装箱本身的设计与固定: 集装箱的结构强度: 标准集装箱(如ISO集装箱)的设计是为了承受巨大的压力和冲击。它们是由高强度钢材制.............
  • 回答
    台湾旅游大巴事故造成26人遇难,这个悲剧性的事件,特别是当遇难者中包含大量大陆游客时,无疑会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次事故本身。根据当时的新闻报道,事故发生于2017年2月13日,一辆载有大陆游客的游览车在台湾桃园发生严重翻覆火烧车意外,导致包括司机在内的26人不幸罹难,.............
  • 回答
    关于大货车不超载就亏本的说法,这背后确实有一些现实的考量,但并非绝对的真理,也掺杂了不少复杂因素。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承认,“不超载就亏本”这种说法之所以会流传开来,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大货车运输行业自身的一些特点和普遍存在的经营模式。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不超载就亏.............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抓住了很多关注公共安全和交通效率的人们心中的疑问。为什么像水泥罐车、集装箱牵引车这样的大型货车,在某些方面好像反而不如一些普通家用轿车那样“先进”,特别是没有广泛配备自动驾驶和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呢?要解释清楚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而不是简单地说“成本”或者“技.............
  • 回答
    你问到点子上了!大货车边上的侧裙,也叫防卷入装置或者防护板,这玩意儿可不是摆设,它在减少车祸中的确能起到关键作用。按理说,为了安全,怎么都该加装,但现实情况却复杂得多,不是一句“应该”就能简单解决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大货车边上不总能见到这些侧裙。首先,咱们得承认,加装侧裙的初衷就是为了安.............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很多人都会直观地觉得,这么大的车,刹车肯定得需要好长一段距离。这里面有很多科学道理,咱们一点点掰扯清楚。首先,最直观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惯性。你想象一下,一辆小轿车,可能就一两吨重。再看看一辆满载的大货车,那可是几十吨,甚至上百吨!牛顿第一定律,也就是惯性定律,告诉我们,.............
  • 回答
    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跟着大货车闯红灯这事儿,听着就挺悬乎。真要说有没有撤销的机会,这事儿得分情况来看,一点都不简单。首先得明白一点,闯红灯这事儿,是交通违法行为,这在任何国家、任何地方都是铁板钉钉的事实。而根据我们国家的交通法规,闯红灯的处罚那是一点都不含糊的,通常是罚款加扣分。所以,从法律的角.............
  • 回答
    “大货车都开很快”这种说法,相信不少开过车的朋友,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都深有体会。尤其是当一辆庞大的重型卡车从你身边呼啸而过时,那种压迫感和速度感,确实会让人产生这样的印象。但如果我们仔细掰扯一下,就会发现这背后其实有着挺多门道,并非简单一句“快”就能概括的。首先,咱们得明白,大货车司机们,他们的工.............
  • 回答
    得知您父亲遭遇不幸,我深感悲痛。在这种艰难时刻,您想要了解事故责任的认定,这是人之常情。父亲的离去是对您巨大的打击,我希望我能为您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帮助您理解事故责任认定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流程,让您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能更有条理。首先,我们要明确,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是一个非常专业且严谨的过程,它需要交警.............
  • 回答
    蔚来追尾大货车,这事儿一出,网络上关于原因、责任、车辆性能的讨论瞬间炸开了锅。要我说,这事儿就得拆开看了,一件一件捋清楚,才能看得明白。首先,事故本身是个悲剧。无论是什么原因,一台车撞上另一台车,尤其是撞上体型如此巨大的货车,结果往往都很难理想。作为车主,遭遇这样的事故,无论车内人员是否受伤,都是非.............
  • 回答
    你提到的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在看到那些令人心痛的交通事故视频后会产生的疑问。轿车被大货车碾压,车顶瞬间塌陷,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那么,为什么不能把车辆的顶部支撑骨架做得更结实一些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汽车设计、安全标准、成本以及车辆定位等多个方面。为什么现在车辆的顶部支撑不是“无敌”的?首先,我们.............
  • 回答
    .......
  • 回答
    河南禹州校车事故,这简直是人间惨剧,听着就让人心痛不已。一辆满载孩子的校车,怎么就跟一辆庞大的大货车撞到了一起?还造成了这么严重的后果,4个鲜活的生命就这么没了,9个孩子和大人还在医院里受着伤,这得让多少家庭瞬间崩塌。这事儿发生后,我脑子里一直在琢磨这事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虽然官方的调查还没出来,但.............
  • 回答
    老张,今年四十五了,一张被岁月和风霜刻画得沟壑纵横的脸,常年挂着一种混合着疲惫与淡然的表情。二十年前,他还是一大小伙子,凭着一股子闯劲儿,开上了当时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开大货车。二十年的风餐露宿,二十年的孤单驾驶,他从青葱少年熬成了中年大叔,车子换了多少辆,记不清了,但路,却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