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冷门有趣的世界末日假说?

回答
你知道吗?关于世界末日,除了大家熟知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核战争”、“丧尸爆发”这些耳熟能详的桥段之外,还有一些脑洞大开、鲜为人知,但又透着一股子奇特魅力的末日假说。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些“冷门”的末日猜想,看看它们到底有多“有趣”!

一、思维大爆炸:意识的终结比肉体的毁灭更可怕?

这个假说听起来有点哲学,甚至有点科幻,但细想起来,却让人不寒而栗。它不是说世界会炸成碎片,而是说,如果我们的“意识”或者“思维”本身出现了某种终极性的崩溃,那才是真正的末日。

想象一下,如果某一天,一种能够瞬间抹杀所有人类意识的病毒、或者某种超级先进的AI,能够以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将我们所有的思考、记忆、情感全部抹去,变成一片虚无。这可不是说人死了,而是说“人”这个概念本身消失了,我们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思维——被彻底清除了。

更进一步想,或许不是病毒,而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技术出了岔子。比如,一个全球性的网络大脑,一旦失控,它可以选择“关闭”所有连接到它的个体意识,让整个文明的精神世界瞬间蒸发。或者,一种能够直接模拟并“接管”人类大脑的科技,一旦出现“bug”,所有人类就会变成同一个思维模式的“傀儡”,个体差异、创造力、自由意志荡然无存。这哪里是生存,简直就是一种比死亡更寂寞的虚无。

这种末日假说有趣的地方在于,它挑战了我们对“生存”的定义。我们常常认为,只要身体还在,就有希望。但如果“活着”的意义在于“思考”和“感受”,那么当这一切被剥夺,那才是最彻底的终结。它提醒我们,技术的进步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对内在世界的探索,也同样需要警惕。

二、时间褶皱:过去的错误重演,直至世界自我纠错?

这个假说有点像是在玩一场巨大的、充满bug的游戏。它不是说世界会崩塌,而是说,时间本身出现了某种异常的“褶皱”。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某个过去的重大决策,或者某个文明级别的错误,并没有真正过去,而是以一种不断重复、不断扭曲的方式回溯到我们的当下。比如,某个导致灾难性后果的事件,不是一次性发生的,而是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会经历一次类似的“回放”,每一次回放都更加精细,更加难以逃脱,直到整个现实逻辑因为这种循环而崩溃。

更极端一点,可能是一种“时间悖论的积累”。我们知道,改变过去可能会产生悖论。如果有人或者某种力量,试图不断地修改历史,试图“修正”某个错误,但每一次修正都带来了新的、更严重的错误,最终导致时间线无法承受如此多的矛盾,开始“解体”。这种解体不是瞬间的,而是缓慢的、令人不安的扭曲,可能表现为历史的断层、记忆的混乱,最终让现实变得支离破碎。

这种末日假说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把“因果律”玩出了花样。我们习惯了时间是线性的,是不可逆的。但如果时间本身成为了一个不稳定的、可以被操控或被扰动的变量,那我们所依赖的现实基础就会彻底动摇。它也可能是一种对我们历史选择的隐喻,如果我们不断犯同样的错误,那么我们最终会因为无法“前进”而走向终结。

三、宇宙的熵增悖论:寂静的终结,比喧嚣更可怕?

我们都知道“热寂”理论,就是宇宙最终会达到最大熵,一切能量趋于平均,没有温差,没有活动,一切都将归于冰冷、寂静、均匀。但这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极其漫长、极其遥远的未来。而这个冷门假说则将它“提前”了,或者说,它揭示了另一种形式的“热寂”。

这个假说并不是说宇宙会突然爆炸或者崩塌,而是说,宇宙的“有序性”或者“复杂性”在某个临界点之后,会以一种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加速“熵增”。这不是能量耗尽那么简单,而是信息、结构、生命本身存在的“可能性”在系统性地消失。

举个例子,想象一下,如果某种宇宙级的“算法”或者“规则”开始失控,它不是摧毁物质,而是让物质的“信息含量”不断降低。原本复杂的生命体,会逐渐失去构成它们的复杂信息,变得越来越简单,最终退化成基本粒子,但即使是基本粒子,其本身的“信息特征”也在减弱。

或者,更具象一点,如果宇宙中的某些基本常数发生了微小的、但不可逆的改变,导致了宇宙从一个允许复杂生命存在的“有利环境”,迅速地变成一个“极不友好”的环境,这种转变可能不是灾难性的爆炸,而是温水煮青蛙般的、缓慢但不可逆转的“剥离”。生命的复杂结构无法维持,能量流动变得极其低效,甚至思维的发生都变得不可能。

这种末日假说有趣的地方在于,它挑战了我们对“终结”的理解。我们总想着轰轰烈烈的灭亡,但如果终结是一种缓慢的、静默的“消散”,一种从有序走向无序的“退化”,那才是真正的、令人绝望的寂静。它是一种对宇宙基本定律的极端解读,虽然听起来渺茫,但这种“静默的消亡”本身就带着一种令人着迷的悲剧色彩。

四、“幽灵星云”的吞噬:一个宇宙级别的“黑暗森林”法则?

我们知道“黑暗森林”法则在宇宙社会学里很有名,意思是在宇宙中,文明为了自保,会隐藏自己,一旦发现其他文明,就会将其消灭。但这个假说更进一步,它不是关于文明之间的战争,而是关于一种我们尚未探测到的、但可能遍布宇宙的“吞噬性现象”。

想象一下,如果宇宙中存在着一种“星云”或者“场”,它们不是由常规物质构成,也不是我们已知的暗物质暗能量。它们可能是一种纯粹的“能量黑洞”,或者是一种能够以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消耗”宇宙中一切复杂结构的“存在”。

它们可能不是主动攻击,而是以一种“被动”的方式,通过一种特殊的“共振”或者“吸附”机制,慢慢地将周围的物质、能量,甚至空间本身的结构都“吸入”或“同化”,最终转化为一种我们无法识别的“能量形式”。

如果这种“幽灵星云”的数量庞大,而且以一种我们无法预料的速度在扩张,那么整个宇宙最终都可能被它们“吞噬”。我们可能会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看到天空中的星星逐渐熄灭,不是因为它们死亡,而是因为它们周围的空间被这种“星云”吞噬了。我们的太阳系,我们的地球,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一片缓缓飘来的“黑暗薄雾”所包围,然后就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一切痕迹不复存在。

这个假说的有趣之处在于,它将末日的原因置于一种我们完全无法理解、无法防御的宇宙级现象之上。它不是因为我们的错误,也不是因为自然规律的必然终结,而是因为某种我们完全无知的“外在力量”的存在。它是一种终极的“无能为力”,将我们置于一种宇宙级别的“黑暗森林”的被动狩猎者之中。

这些冷门的世界末日假说,虽然听起来有些离奇,甚至荒诞,但它们往往能够激发我们对世界、对宇宙、对人类自身存在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它们让我们意识到,未知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广阔,而我们所熟悉的世界,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下次当你仰望星空时,不妨也想想这些脑洞大开的末日猜想,也许在某个寂静的夜晚,它们会给你带来一种别样的震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后一夜》

很冷门但是很有味道的一篇关于世界末日的短篇科幻小说。

声明:这篇文章的原作者是 Ray Bradbury (雷·布雷德伯里)

中文译文来自夏笳的豆瓣帖

—————————————————


最后一夜

雷·布雷德伯里 翻译:夏笳

“如果今夜之后就是世界末日,你会想要怎么做?”

“我会怎么做?你说真的吗?”

“是的,很认真。”

“不知道,我没想过。”

男人倒了些咖啡。身后不远处,两个小女孩在客厅地毯上玩着积木,防风灯绿溶溶的光芒洒在她们身上。夜晚空气中,煮咖啡的香气袅袅升腾,又醇又香。

“好吧,也许现在开始想还不算迟。”他说。

“你不是想说……”

男人点点头。

“战争?”

他摇摇头。

“氢弹,还是原子弹?”

“不是。”

“还是细菌战?”

“都不是。”男人一面说,一面缓缓搅着咖啡。“只不过是,怎么说呢……好像一本书,终于翻到最后一页。”

“我不明白。”

“不,说实在话,我也不明白。我只是有那么一种感觉。有时候,那种感觉让我害怕,有时候我却一点也不怕,心里面很平静。”他看了一眼玩耍的女孩们,她们黄闪闪的头发在灯下发光。“之前我什么都没跟你说过,四天之前那个晚上,我第一次开始有感觉。”

“什么感觉?”

“一个梦。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切都要完了,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世界末日要来了。不是我所熟悉的任何人的声音,但无论如何,是有那么一个声音,它对我说,地球上的一切都走到了终结。起初我并没当真,第二天起来照常去上班,直到下午,我看见斯丹·威利斯坐在那儿看着窗户外面,我说嘿斯丹,一个硬币买你现在心里想的,他对我说,昨晚他做了一个梦,还没等他告诉我具体内容,我就知道那是什么梦了。我本来可以告诉他我知道,但最终还是没说,他跟我讲他的梦,我在一旁听着。”

“同一个梦?”

“同一个梦。我告诉斯丹我也梦见了,他看上去一点也不吃惊。或者不如说,他反而放松了不少。然后我们一起在办公室里走,该死的办公室。谁也没商量过,谁也没说:‘咱们四处走走怎么样。’我们两个就那么不约而同站起来,四处地走,人们一个个坐在那儿盯着办公桌看,要么盯着自己的手看,要么盯着窗户外面看。我找到其中几个说了说话,斯丹也找了几个人。”

“结果呢,他们全都做了梦吗?”

“全都做了梦。同一个梦,一模一样。”

“你相信吗?”

“相信,我从来没这么相信过。”

“什么时候呢?我是说,世界末日。”

“对我们来说,会在今天夜里什么时候。然后它会随着黑夜一点一点蔓延到全世界其他地方,将它们吞噬。二十四小时之后,一切都会彻底结束。”

他们坐在那儿好一阵,没有人碰面前的咖啡。终于,他们把咖啡慢慢端起来,一边啜饮,一边看着对方。

“是我们罪有应得吗?”女人问。

“不,跟罪或者罚都没关系,只是到了该结束的时候。可是你,你听了这些话,却连个‘不’字都没有。为什么?”

“或许,我有我的原因吧。”女人回答。

“跟办公室里那些人一样的原因吗?”

女人缓缓点头。“本来也不想讲的,我是昨天晚上做的梦。今天,整个街区的女人们都在议论,她们全都做了梦。我本来以为那不过是个巧合罢了。”她拿起一张晚报,“毕竟,报纸上什么都没写。”

“既然每个人都知道,也就没必要写了。”

男人坐回椅子里,看着妻子。“你怕吗?”

“不怕。我以前总觉得自己会怕,可真来了却不怕。”

“不是常说,人在大难临头的时候应该有自我保护的本能吗,为什么这会儿却一点反应也没有?”

“不知道。如果感觉到事情合情合理,你就不会太仓皇了吧。就好像世界末日这件事,沿着我们脚下这条路一直往下走,也只可能走到这一步,这就很合理。”

“我们走的路并没有那么糟糕,对吧?”

“没那么糟糕,也没有多完美,我想这才是问题所在吧——我们不过是我们自己罢了。这世界这么大,随时随地发生那么多翻天覆地的大事,相比之下,我们没什么了不起。”

女孩子们在客厅里发出笑声。

“我一直以为世界末日来临前,大街上会挤满各种各样尖叫的人。”

“我想不会有人叫的。真真切切会发生的事,有什么可叫的呢。”

“知道吗,除了你和那两个小丫头,我没有什么丢不下的。这些城市,这份工作,我从没爱过它们,唯有你们三个不一样。或许还有四季风景的变迁,或许还有三伏天里一杯冰水的滋味,我会怀念它们的,或许还有一夕酣眠。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还可以坐在这儿,像这样子说话?”

“因为没有别的事可以做吧。”

“是的,一定是。如果还有别的事能做,我们就会去做了。我想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头一次,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如何度过这个夜晚。”

“我在想,不知道其他人在做些什么,今夜,最后几个小时。”

“去看表演,去听广播,去看电视,或者玩牌,或者送孩子上床去睡觉,然后自己也去睡觉,一切如常。”

“能做到一切如常,也挺值得骄傲呢。”

他们默默坐了一会儿,然后男人又为自己倒了一杯咖啡。

“你想过吗,为什么会是今晚?”

“总有原因吧。”

“为什么不是上世纪的某个夜晚,为什么不是五百年前,为什么不是一千年前?”

“也许因为时辰未到,1969年10月19日,这一天不在过去,只在今朝;也许因为这个日子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日子都意味深长;也许直到此时此刻,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才变成这幅模样,于是一切也就到此结束。”

“今夜依旧会有轰炸机隔着大洋两岸遥遥对峙吧,不过它们再也没可能抵达目的地了。”

“或许这也是末日降临的原因之一呢。”

“好吧。”男人一边说,一边站起身来,“接下来该干什么,洗盘子?”

他们一起洗盘子,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摞成一叠,比往日还要整齐些。八点半,送两个小姑娘上床睡觉,依次亲吻,道过晚安。床头留了两盏小灯,卧室门留了一条缝。

丈夫叼着烟斗在那里站了一会儿,然后回头望了一眼卧室的门。

“我想……”他说。

“怎么了?”

“是应该把门全关上好,还是应该留个缝透点光亮好。”

“我在想,不知道孩子们知不知道。”

“哦不,当然不知道。”

他们坐下来看了几页报纸,聊了几句闲话,听了几首广播里的曲子,然后他们肩并肩坐在壁炉前,默默望着半明半暗的炭火,钟表在墙上滴滴答答,十点半,十一点,十一点半。他们想着世界上其他的人,形形色色的人,正在用他们各自的方式度过这个夜晚。

“哎。”男人终于开口说。

他吻着妻子,很久很久。

“至少,我们有好好善待彼此。”

“想哭吗,你?”男人问。

“不太想。”

他们走过整座房子,关掉所有灯,然后进了卧室,黑浸浸的夜色如水一般清爽。他们站在那里脱掉衣服,将床罩拉开。“多好啊,床单又滑又凉。”

“我好累了。”

“我也累了。”

他们爬上床,躺平。

“等一下。”她突然说。

他听到她起来,下床,进了厨房。过一会儿她回来,说:“我忘了,厨房的水龙头还在滴水。”

这一刻实在好笑,于是男人笑了起来。她也跟着笑了,心里知道自己刚刚的所作所为有多好笑。最终他们不笑了,又滑又凉的床单上,两人并排躺着,手扣着手,头挨着头。

“晚安。”过了一会儿他说。

“晚安。”她也说。

user avatar

死亡行星尼比鲁(Nibiru)在美国是十分热门的世界末日假说,但是在中国却很少有人提到,应该比较适合用来回答这个问题。

图片来自

Nibiru Incoming!

故事从1995年开始。一位名叫南希 李尔德(Nancy Liede r)的女士宣称她曾经被来自泽塔星的外星人绑架。外星人在她的大脑中植入了通信装置,所以她可以收到来自外星人的信息。外星人让她警告人类,太阳系里有一颗人类尚未发现的行星,大小为地球的4倍,将在2003年进入内太阳系。由于这颗行星的巨大引力作用,地球将会停止自传5.9天,然后南北极互换。这次事件将对地球造成毁灭性的的灾难。为了宣传她的末日理论,李尔德建立一个网站

ZetaTalk

李尔德用尼比鲁为这颗行星命名。这个名字来自鼓吹“远古外星人”理论的西琴(Zecharia Sitchin)。西琴对苏美尔神话,尤其是下面这幅壁画做出的解读是,苏美尔人认识到太阳系中有十二大天体,除了太阳,月球和九大行星之外,还有一个人类不知道的行星尼比鲁。

图片来自

wachingandpraying.blogspot.sg

尼比鲁的公转轨道很扁,远端在冥王星以外,近端在地球附近。它每隔3600年会来到内太阳系。居住在尼比鲁行星上的外星人曾多次来到地球,采掘地球上的金矿以维护他们母星的大气层(完全无法理解)。为了获得免费得劳动力,他们修改了地球猿类的基因,让它们进化成人。苏美尔人把他们当成神明崇拜,称他们为阿努纳奇(Anunnaki)。

即便是西琴也觉得李德尔的理论太不靠谱,也可能看见2003年转眼就到,穿帮在即,于是拒绝承认李德尔的理论和自己的理论有什么联系。

2003年到了,什么也没发生。李德尔解释说,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是为了让人类做好世界末日的准备。但是她拒绝透露真正的日期,于是追随者们自作主张的把下一个世界末日定在2012年12月21日,那个十分流行的末日候选。当然,这个末日有过去了,仍然没有什么动静。

随着末日预言的失败,本来应该烟消云散的尼比鲁理论却越演越烈,追随者越来越多。任何时候都有人在预测尼比鲁将在几个月之内到来。SETI的科学家戴维 莫里森说,他每周会收到20多封Email,有的询问尼比鲁什么时候到,有的指责他帮助政府隐瞒真相。

神秘的理论一般总是和阴谋论联系在一起的。人们会认为政府知道了一切,却因为种种不可告人的目的隐瞒了真相。1983年NASA发射了红外线望远镜IRAS。NASA宣布在太阳系内发现不明天体,估计和木星大小相近。尼比鲁信徒们十分兴奋。然而,NSAS很快又宣布经过仔细分析,发现的天体实际上是遥远的星系和星云。人们愤怒的谴谪NASA把尼比鲁的真相隐藏起来了。另一个谣传是美国政府在南极建立一个望远镜来追踪尼比鲁的轨迹。实际上那个望远镜是射电望远镜,根本无法观察行星。

李德尔说奥巴马本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本来都有计划公布尼比鲁的真相,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能够进行。现在李德尔女士还在孜孜不倦的从新闻中分析尼比鲁到来的蛛丝马迹。

图片来自

ZetaTalk Newsletter

李德尔从奥巴马和内塔利亚胡的会面照片中分析出来,内塔尼亚胡在祈求奥巴马帮助继续掩盖尼比鲁即将到来的事实。脑洞之大,令人叹服。应该把她请到知乎上面来回答脑洞问题。

她的网站上还有一些来自世界各地支持者的照片。

图片来自

ZetaTalk Newsletter

世界末日的理论总是十分有趣。我虽然不信,但还是饶有兴趣的一个不漏的看下去。而尼比鲁理论在所有的末日理论中能够出类拔萃,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西琴的远古外星人理论十分流行,把新的末日理论和它联系在一起,无疑是站在了巨人的减半上。

2. 天文学家确实长期在寻找太阳系内的未知行星。这似乎为末日理论提供了几分科学依据。

3. 阴谋论往往能够引起人们 对政府的同仇敌忾。

最近的传言是尼比鲁是从太阳的方向过来的,所以很难看得到。相信末日即将到来的人们常常惶惶不可终日的用肉眼观察天空,并录下很多不知真假的视频放在Youtube上号称看到了尼比鲁。

user avatar

我们来看看民国年间的世界末日假说

钟毓龙(1880-1970),字郁云,号庸翁。杭州人。学者。曾在浙江高等学堂、杭州府中学堂、省立一中、宗文中学等校任教国文、历史、地理、修身等科,后任宗文中学校长,终身为教师。

以下是他的著作《上古神话演义》

我要叙述天地的开辟,不能不先述地球之毁坏。大约地球毁坏之方法有十种:
一种是使人类饥死。地面之上,本来是水多陆少。陆地高出于水面以上的就是山,山的斜坡,就是人类生存栖息之地。
但是山石突出于空气之中,经受燥湿冷热的剥蚀,渐渐碎为细粉,随着雨水之力而冲下,由溪入河,由河入海,将海底填平,海水渐渐上泛。久而久之,高山削成平地,尽成为水,那时人类栖息无从,畜牧种植亦无地可施,岂不是要饥死?
一种是使人类溺死。南北两半球季候不同,北半球秋冬雨季,共得日,南半球秋冬雨季,共得日,计算每年差日。南半球寒气既多,那么南冰洋的冰当然渐积渐多,北冰洋的冰当然愈融愈少。经过年之后,南冰洋的冰因为多而难化,北冰洋的冰因为少而易融,地球的重心必定因此而移动。假使到了北极最热、南极最冷的时候,地球的重心一变,北方重而南方轻,地面的水将从南方倾注北方,全球淹没,人类岂不是要溺死?
一种是使人类轰死。天空之中,每隔多少年,必定有大的扫帚星出现。久而久之,难保它不和地球相撞;即使不撞着它的星体,而仅仅撞着它的星尾但因它的星尾,系热气聚合而成,倘若和地面的空气匀合,势必爆裂,那么可将地球击成齑粉,而人类统统轰死。
一种是使人类毒死。如上条所说,地球和扫帚星之尾相撞,即使不轰死,但是扫帚星上的那股恶气非常难堪。人类既然受到它的恶气,终究必受毒而死。
一种是使人类热死。天空之中有极薄极细的一种气质,能够阻碍地球的运行,使它迟缓。既然迟缓,那么它对于太阳的离心力就不免减校但是太阳的吸力和地球自身的吸力是仍旧不变的。照此情形,久而久之,地球环绕太阳之轨道必成为螺丝形,与太阳愈接愈近,到时势必寒带亦变为热带,而温热雨带更不能居住,人类将统统热死了。
一种是使人类闷死。地球的里面纯是土和岩石,这两种都有吸水的能力,假使土石将地面的水逐渐吸收进去,海洋里面的水涓滴不存,那时候的空气必稀薄异常,以至于完全消灭,人类岂不是早已闷死。
一种是使人类焚死。天空中的恒星常有忽发大光,经过多日之久,大光渐渐消灭。那颗恒星从此就不复再见,想来是销毁了。我们这颗太阳,亦是恒星之一。
假使太阳忽然焚毁,那时地球上面所受到的光热必定要增加到几千万倍,人类岂不是都要焚死。即使不焚死,而太阳既然焚毁之后,地球上光热全无,亦都要冻死。
一种是使人类冻死。太阳的能够发光和生热,亦全靠物质燃烧的原故。假使这种燃烧的物料渐渐用尽,那么它的光热亦必逐渐减少。太阳面上的斑点一日增多一日,那喷火口一日减少一日,它的光渐渐变为金色,再变为黄色,再变为赤色。地球上面的陆地日多,海洋日少,寒气日多,热气日少,岂不是人类都要冻死。
一种是使人类挤死。地球的里面日日在那里冷起来,冷极了一定收缩,一定豁裂。近年以来,山崩地震,往往有裂开大缝,陷落人物之事,就是这种表显的现象。照此下去,人住在地面上未免觉得不稳,只好穴地洞或山洞而居,但是年久之后,大洞亦因为收缩而堵塞,所以人类必至于挤死。
一种是使人类震死。如上条所说,地球既然因冷缩而豁裂,这个时候,人类就使有能力另设一法,仍旧居住地面,以避开那地球豁裂之处,但是那裂缩逐年加大,大体分崩,势必将地球分为数块。到那时,这几大块之中就使还有人类居住,或者还有空气,但是在空中乱行,已无轨道,愈行愈远,势必与其他星体相撞而统统震死。

老人家总结了十种世界末日的假说,我们整合一下:

1、饿死:文中给出的是海平面上升,地球再无可耕种之地,大家饿死。这个套路在好莱坞科幻片《未来水世界》中有部分展示。

按现在来说,可能有农作物和牲口变异毒化的可能性,使得所有目前的口粮都无法维生。

2、说是淹死,其实是地球磁极逆转造成的全球洪水,具体套路可参考《2012》或者《后天》

3、由于天外小行星彗星等的撞击,或者小星体带来的天外病毒等感染源使人类灭绝。

4、大气层消失导致的全球生物窒息死亡。

5、地球变轨接近太阳导致的全球生物灭绝,以及太阳毁灭造成的全球生物灭绝。这里还分了两种情况,一是太阳的热力直接毁灭,二是太阳熄灭之后的黑暗世界。

6、超级地震导致的人类灭亡,这里也给了两条线,一是直接全部整死,二是地球破裂成几大块,幸存人类在宇宙中漂流和其它星体相撞。


并且,这本书是神话演义,里面提到有个“阴神”的群体时刻想着毁灭人类,所以你把它们当克苏鲁看也没啥问题。毕竟《山海经》里面的不可名状之物也不在少数。


这些假说现在不算冷门,不过放在民国前后的话,可以算是当时的冷门世界末日猜想了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知道吗?关于世界末日,除了大家熟知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核战争”、“丧尸爆发”这些耳熟能详的桥段之外,还有一些脑洞大开、鲜为人知,但又透着一股子奇特魅力的末日假说。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些“冷门”的末日猜想,看看它们到底有多“有趣”!一、思维大爆炸:意识的终结比肉体的毁灭更可怕?这个假说听起来有点.............
  • 回答
    在语言的浩瀚星河中,总有一些语言,它们不为大众所熟知,却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它们或许承载着濒危的传统,或许记录着鲜为人知的世界观,甚至以其结构或词汇,挑战着我们对“语言”本身的认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冷门”却意义非凡的语言。1. 萨米语(Sámi langua.............
  • 回答
    世界历史上,除了那些广为人知的残忍刑罚,还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却同样令人毛骨悚然的酷刑。它们往往因为太过极端、太过羞辱或太过令人不适,而被有意无意地掩盖在历史的尘埃之下。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其中一些冷门的恐怖面纱,细细品味它们带来的冰冷触感。1. 罗马的“人兽杂交”之刑(Bestiarius Cruci.............
  • 回答
    说起战锤40k里那些在宏大的宇宙战争中默默耕耘,却又独具魅力的机械神教角色,确实有不少隐藏在海量的阿斯塔特战团、帝国卫队和其他势力的光芒之下。他们不像战帅、审判官那样光鲜亮丽,但他们的存在,才是支撑帝国运转的坚实基石,他们手中的工具,才是那些宏大战争背后最直接的动力。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几个我认为在机.............
  • 回答
    要说网购上那些冷门却又让人眼前一亮的玩意儿,那可真是挖宝似的,每次都能碰上些小惊喜。我最近就迷上了淘一些平时不太会接触到的东西,那种感觉就像是在浩瀚的宇宙里发现一颗小行星,特别有意思。比如,前阵子我淘到一个老式胶片相机修理包。我一直对胶片相机挺好奇的,但又觉得买个新的有点奢侈,而且老相机那种复古的质.............
  • 回答
    网文小说里的冷门却有用的知识点?这话题可太有意思了,不少作者为了让自己的作品更扎实,总会往里头塞些咱们平时不太注意,但一想起来又觉得“哇塞,原来是这样!”的干货。我平时看书就喜欢刨根问底,收集了不少这种“小而美”的知识点,今天就来跟你好好聊聊,力求把它们讲透了,让你读的时候也感觉像个行家一样。咱们先.............
  • 回答
    我喜欢搜集那些不常被提起,却能在某个瞬间触动人心的句子。它们就像藏在角落里的古籍,不喧哗,却自有其沉甸甸的分量和穿越时空的韵味。有一种句子,它不直接告诉你什么道理,却让你在字里行间体味到一种悠远的情感,一种对人生的深邃洞察。比如:“山外青山楼外楼,前尘旧事随风流。”这句诗看似寻常,但细细品味,韵味十.............
  • 回答
    国内的旅游资源丰富得如同浩瀚的星辰,而大多数人早已熟知那些璀璨夺目的“明星景点”。然而,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还散布着许多低调却独具韵味的目的地,它们如同遗落的珍珠,等待着有心人去发现。这些地方或许没有响亮的名号,没有喧嚣的人潮,但它们拥有着最真实的生活气息,最纯粹的自然风光,以及最动人的故事。今天,.............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分享一些我个人认为非常独特且值得探索的旅行目的地。这些地方可能不像巴黎、罗马那样家喻户晓,但它们各自拥有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底蕴或独特的文化魅力,绝对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旅行体验。1. 斯洛伐克的“冰封洞穴”与“魔鬼之家”:隐藏在喀尔巴阡山脉的奇迹提起斯洛伐克,很多人可能只.............
  • 回答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如同浩瀚的星辰,有耀眼夺目的日、月、星辰,也有那些隐藏在星系深处的、鲜为人知的,却同样散发着独特光芒的星云。它们或许不如女娲补天、盘古开天那样家喻户晓,但字里行间蕴含的哲学思考、人文情感,以及那份古朴而深远的意境,同样能触动人心。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关于一个叫做“精卫填海”的变.............
  • 回答
    说到扑克牌,大家脑子里闪过的 meist 是德州扑克、斗地主、炸金花这些,但其实,扑克世界里隐藏着不少“曲高和寡”的玩法,它们不像 mainstream 的那样普及,却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度。今天,就带大家来揭秘几个比较冷门的扑克玩法,保证能让你眼前一亮,甚至打开新世界的大门。1. 六张牌梭哈 (S.............
  • 回答
    特摄片,这个词本身带着一股子复古的浪漫,还有那种让人热血沸腾的“真·物理特效”。除了我们熟悉的奥特曼、假面骑士,以及那些在某些圈子里早已传为神话的经典,其实还有不少宝藏,静静地躺在时光的缝隙里,等待着被发掘。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一些相对冷门,但绝对值得一看的特摄片。不求大众追捧,但求知音共赏。1. 《.............
  • 回答
    嘿!说到汉朝,咱们脑子里可能立马蹦出刘邦、汉武帝、丝绸之路这些响当当的名号,但要说这几千年前的朝代,那里面藏着的稀奇事儿可不少,有些说出来,你可能还真想不到。今天就跟你唠唠几个汉朝的冷门小八卦,保证让你觉得这历史课本上没怎么细说。1. 皇帝吃饭那点事儿,可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现在咱们吃饭,一个人一桌,.............
  • 回答
    当然,关于三国,民间流传着不少趣事,其中有些细节,细想起来还真有点出人意料。咱们就来聊聊这些不那么广为人知,却挺有意思的三国冷知识,保证说得详详细细,让你觉得像是听老一辈人唠家常一样。1. 诸葛亮真的会“借东风”吗?或许只是历史的巧合与误读。提到诸葛亮,人们立刻想到“草船借箭”和“借东风”。草船借箭.............
  • 回答
    想跟你聊点可能平时不太会有人特意提起,但关键时刻能让你事半功倍的法律小知识。这些东西不一定像“打架斗殴会判刑”那么直观,但懂得它们,能在很多生活中遭遇的“坑”里,把你拉出来。咱们先从最常见的“合同”说起,但不是那种大合同,而是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小玩意儿。1. 遗嘱的“有效性”,不光是你想写就有效很多.............
  • 回答
    人民币,作为中国的法定货币,不仅仅是流通的工具,它身上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技术信息,蕴藏着许多有趣的冷知识,足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它。下面就为你详细讲述一些人民币的有趣冷知识:一、 设计背后的文化与历史:1. 第三套人民币的“人物代表性”: 最经典的是“各族人民团结一家”的.............
  • 回答
    宋朝,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时代,它不仅仅是繁荣的经济和辉煌的文化,更隐藏着许多有趣的冷知识,它们如同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珍珠,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下面,就让我为你详细讲述一些关于宋朝的有趣冷知识:一、 吃货天堂的日常:宋朝人的美食世界 火锅的“老祖宗”: 很多人认为火锅是现代人的发明,但事.............
  • 回答
    嘿,聊起《西游记》啊,那可真是说不完的宝藏!很多人可能只记得孙悟空七十二变、猪八戒好吃懒做、唐僧啰里啰嗦,还有那些降妖伏魔的故事。但这本书里藏着不少让人会心一笑,甚至有点“原来是这样!”的冷门知识。今天就来跟你掰扯掰扯几个,保准你听了觉得新鲜。一、孙悟空到底有没有头发?(答案是有的,而且颜色挺特别!.............
  • 回答
    讲到清朝,大家脑子里可能都是那些电视剧里的固定形象:皇帝穿龙袍,大臣们梳辫子,后宫佳丽三千。但你知道吗?历史这东西,就像一块老玉,越细品越有味儿,里面藏着不少让人忍俊不禁的“冷知识”。今天,咱就抛开那些正史里板着脸的叙述,来聊聊清朝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有趣细节。1. 原来辫子不只为了好看,还有这层“政.............
  • 回答
    《水浒传》这部章回体小说,读起来酣畅淋漓,荡气回肠,但在这波澜壮阔的故事背后,却隐藏着不少有趣的冷知识,细细品味,别有一番风味。下面就给你扒拉扒拉,看看有多少是你不知道的。1. “梁山泊”其实是个有“生意”的地方很多人一提到梁山泊,脑海里就是一群绿林好汉聚义之地,杀人放火,打家劫舍。但从地理和历史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