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问你如何理解脂批中钗黛名虽两个,实却一身的说法?

回答
“钗黛名虽两个,实却一身”这句脂批,堪称是红楼梦批语中的“点睛之笔”,也是理解《红学》的关键切入点之一。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对曹雪芹原稿细致入微的解读和深刻体悟之上。要详尽地理解这句话,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

一、 看似矛盾,实则统一:表面上的差异与内在的契合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钗黛作为两个独立的个体,在书中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和人生轨迹:

宝钗: 端庄稳重,随分从时,八面玲珑,善于持家,符合封建礼教的淑女典范。她“罕有随分从时,那能避嫌疑”,处处展现出一种理智、克制、圆融的处世哲学。她的美是一种“冶容”,带着“肌肤微丰”,给人一种“艳冠群芳”的雍容华贵感。她对仕途经济颇有心得,是那个时代成功女性的代表。

黛玉: 敏感多情,孤高自许,才思敏捷,锋芒毕露,是封建社会下女性敏感心灵的写照。她“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身体羸弱,情感充沛,对世事有着与生俱来的洞察力和不妥协的态度。她的美是一种“风流婉转”,带着“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灵秀之气。她钟情于“诗词”,是那个时代被压抑的真性情的象征。

单从表面看,这两人像是两个极端,一个“安分随时”,一个“孤高自许”。一个适合做“金玉良缘”的宝贵妻子,一个则是“木石前盟”的灵魂伴侣。

然而,脂批之所以说她们“实却一身”,正是看到了她们在更深层次上的共通之处,这种共通甚至超越了个体差异,指向了曹雪芹创作的某种“原型”或“意图”。

二、 精神内核的共通:两种女性理想的投影与折射

“一身”并非指生理上的一体,而是指她们共同承载和折射了曹雪芹对于女性的某种理想、某种情感寄托,甚至是对“美”和“真”的某种复杂而矛盾的理解。

1. 都是作者钟爱的女性形象: 无论宝钗还是黛玉,她们都受到了作者深厚的喜爱和关怀。作者花了大量笔墨塑造她们的性格、才华、乃至细微的言行举止。这种喜爱并非简单的偏爱,而是对她们身上不同侧面的欣赏。宝钗的贤淑、大气、通透固然令人赞赏,黛玉的才情、真挚、灵气也同样打动人心。脂批认为,作者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美,都投注了极其深沉的情感。

2. 都代表了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极致: 宝钗代表了那些在封建礼教下努力寻求生存空间、力图通过理性与周全获得幸福的女性。她虽然看似圆满,最终却也未能逃脱“千红一哭”的命运,她的“金玉良缘”最终沦为一场悲剧。黛玉则代表了那些不愿同流合污、追求精神自由和纯粹爱情的女性。她的敏感、她的真诚,在那个污浊的世界里注定要被摧毁。两位女性的悲剧,共同构成了作者对封建社会下女性命运的深刻批判。她们是封建社会倾颓前,两种不同模式下女性走向毁灭的典型。

3. 都指向作者对“美”与“真”的复杂追求: 曹雪芹笔下的美,并非单一的清丽或丰腴,而是包含着丰富而多层次的内涵。宝钗的美,是“品格端方,容貌丰美”,是一种经过涵养、符合社会期待的“大家闺秀”之美。黛玉的美,是“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是一种“病如西子”的病态美、诗意美,是灵魂深处溢出的灵秀之气。脂批认为,这两种美,曹雪芹都极其珍视,它们共同构成了他笔下女性美的极致。同样,“真”也有不同层次,宝钗的“真”在于她的真诚待人,她的办事有条理,她的真才实学;黛玉的“真”则体现在她的率真性情,她的不掩饰,她的“真情流露”。作者对这两种“真”都给予了肯定。

三、 创作手法的暗示:一种“分身”的艺术手法

从创作手法上来说,“钗黛一身”也可能暗示了曹雪芹的一种“分身”的艺术构思。

一个人物的不同侧面: 许多红学家认为,曹雪芹在创作时,可能将他心中对于理想女性的理解,或者对不同类型女性的感悟,分别投射到宝钗和黛玉身上。她们如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或者说是一个完整理想的两个面向。例如,人们常说宝钗有“黛玉的才,而无黛玉的病”,又说黛玉有“宝钗的德,而无宝钗的俗”。这种说法虽然有点片面,但恰恰说明了她们身上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可能性。

一种情感的转移与投射: 作者对封建社会的反思、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以及对纯洁爱情的渴望,都深深地投注在两个人物身上。当我们读宝钗时,感受到的是一种悲悯,当我们读黛玉时,感受到的是一种惋惜。这两种情感,可能都源自于作者内心的同一个情感源头。

四、 历代红学研究的印证:智慧的火花在此汇聚

这句脂批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它开启了无数红学家对宝黛关系的深入探讨,并催生了许多精彩的解读。

“钗黛合一论”的先导: 虽然大多数红学家并不认同宝黛在生理上是同一个人(这是极其错误的理解),但“钗黛一身”更多地指向一种精神上的契合、创作意图上的统一。它为后世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让他们去挖掘宝钗和黛玉在价值观、理想追求、情感共鸣等方面的联系。

深化对女性命运的理解: 通过将宝钗和黛玉视为“一体”,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对封建社会下女性命运的整体性批判。她们的悲剧是不同道路上的殊途同归,都是那个时代男权社会下的牺牲品。

总结起来,脂批中的“钗黛名虽两个,实却一身”并非简单地说两人是同一个人,而是说:

在作者的艺术构思中,她们共同承载了作者对女性理想的理解和情感寄托。
她们在精神内核上有着深刻的共通之处,都代表了作者对“美”与“真”的不同侧面的珍视。
她们的命运和悲剧共同构成了作者对封建社会下女性命运的深刻批判。
这是一种高度提炼的艺术概括,点出了两位女性形象在作者心中以及在全书主题中的重要关联性,是一种“分身”的创作手法所带来的效果。

这句脂批,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理解《红楼梦》中女性形象深度和复杂性的重要门径。它提醒我们,在阅读时,要超越表面的人物差异,去体悟作者在人物塑造背后所蕴含的深沉情感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宝钗和黛玉,就如同一个人的两面,一面是照亮现实的镜子,一面是触碰灵魂的烛光,共同映照出那个时代女性的全部悲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常司彧:钗黛合一?不,或许是钗玉合一!很早以前写的文了

简单来说,脂批说【钗玉名虽两个,人却一身】是钗玉合一,不是钗黛合一,而脂批中玉一般指宝玉,脂批将宝玉、宝钗、黛玉三人并提是这么说的

【奇文!写得钗、玉二人形景较诸人皆近,何也?宝玉之心,凡女子前不论贵贱,皆亲密之至,岂于宝钗前反生远心哉?盖宝钗之行止端肃恭严,不可轻犯,宝玉欲近之,而恐一时有渎,故不敢狎犯也。宝钗待下愚尚且和平亲密,何反于兄弟前有远心哉?盖宝玉之形景已泥于闺阁,近之则恐不逊,反成远离之端也。故二人之远,实相近之至也。至颦儿于宝玉实近之至矣,却远之至也。不然,后文如何反较胜角口诸事,皆出于颦哉?以及宝玉砸玉,颦儿之泪枯,种种孽障,种种忧忿,皆情之所陷,更何辩哉?此一回将宝玉、袭人、钗、颦、云等行止大概一描,已启后大观园中文字也。今详批于此,后久不忽矣。钗与玉远中近,颦与玉近中远,是要紧两大股,不可粗心看过。】

是宝钗和宝玉一身非宝钗黛玉一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钗黛名虽两个,实却一身”这句脂批,堪称是红楼梦批语中的“点睛之笔”,也是理解《红学》的关键切入点之一。它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对曹雪芹原稿细致入微的解读和深刻体悟之上。要详尽地理解这句话,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一、 看似矛盾,实则统一:表面上的差异与内在的契合首先,我们要认识到,钗黛作为两个独.............
  • 回答
    这首诗,说实话,第一次读的时候,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有点“炸”。“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开头的句子,简直就像一颗炸弹,瞬间就能抓住人的眼球,甚至让人有点不适。但如果你静下心来,一层一层地剥开它,就会发现,这首诗藏着的,远不止那一句惊世骇俗的标题。首先,我们得明白,这句“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它是.............
  • 回答
    罗志祥在评论网友时说“请等我回来”,这句简短的话背后,其实承载了挺多东西,也引发了很多讨论。要理解这句话,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看看。首先,从字面意思上来说:最直接的理解就是,他现在可能因为一些原因暂时无法像过去一样活跃在大众视野里,或者在某个领域(比如音乐、影视)暂时放慢了脚步,所以他在向一直支持他的.............
  • 回答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在供应短缺(饥荒)的极端情况下,市场价格的反应方式,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社会后果。它揭示了价格并非简单线性的反应,而是会以一种更为残酷和失控的方式运作。让我们来详细拆解这句话,并结合经济学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核心概念:供需关系与价格弹性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经济学中最基本的供需关系.............
  • 回答
    波兰在继德国之后大幅度增加军费和扩军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不仅仅是单一国家政策的调整,更是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历史记忆、国家安全关切以及国内政治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这一现象,需要从以下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剖析: 1. 地缘政治现实的压迫:俄罗斯的威胁这是波兰扩军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驱动力。 .............
  • 回答
    “我痛恨资本主义,只因我不是资本家”这句话,看似简单直白,但背后却蕴含着对社会经济结构、个人身份认同以及心理动机的复杂思考。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 表面含义:因个人利益受损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最直接、最表层的理解是:一个人痛恨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内在的原则或运作机制本身存.............
  • 回答
    “法律不强人所难”这句话,初听起来似乎有些朴素,但细细品味,它蕴含着深刻的法律智慧和对人性、社会运行的洞察。它不是说法律没有强制力,也不是说法律不会要求我们做些不愿意做的事情,而是说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应该建立在一个“合理”和“可能”的基础之上,避免设置那些明显违背人的基本意愿、超出其能力范围或会造成.............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tips”这个词在这句话里到底是怎么个意思,保证让你觉得特别接地气,跟朋友聊天一样。首先,我们得明确,这句话的上下文是什么?没有上下文,一个词的意思可能会有很多种解释。但无论如何,“tips”这个词,在汉语语境里,通常不会直接翻译成“小费”或者“尖端”,它更像是一种“建议”、“.............
  • 回答
    咱们来聊聊微积分里那个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又特别实在的“极限”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多人一听“极限的精确定义”就觉得脑壳疼,觉得这玩意儿离生活太远。其实,我跟你说,这玩意儿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只不过我们没用这个数学术语来形容罢了。咱们先从直观上理解极限,再钻研它的精确定义。 直观感受:无限接近,但.............
  • 回答
    没问题,我们来聊聊怎么才能更顺畅地理解医生说的话。这事儿可不是小事,毕竟关系到自己的健康,听懂了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对不对?首先,咱们得承认,医生是很专业的人,他们习惯了用一套属于自己的语言体系,里面充满了医学术语,有些词听起来可能确实有点绕。这就像我们平时和某个领域特别资深的人交流,他们可能会不自.............
  • 回答
    要理解一个男生,需要深入观察他的行为、言语、想法以及他所处的环境。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没有绝对统一的模式可以解释所有男生。但我可以尝试从多个维度为你提供一个更详细的理解框架,帮助你解读他:一、 从他的行为模式中寻找线索: 日常习惯与规律: 作息时间: 他是早起型还是夜猫子?这反.............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指针这玩意儿,尽量给你讲透彻,保证听完你脑子里豁然开朗,而不是觉得在听机器背诵。啥叫指针?咱先别一上来就谈什么内存地址、字节啥的,先用个咱生活中能懂的例子。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偌大的图书馆里找一本特别的书。这图书馆大不大?可大了。书架上有无数的书,每一本书都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现在,.............
  • 回答
    尚书大人还饼这个情节,对于一个理解劳动价值论的人来说,可以是一个非常生动且极具讽刺意味的例子,用以揭示价值的创造与占有之间的深刻矛盾,以及社会阶层固化如何扭曲了对劳动的公平评价。首先,我们得从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出发。简单来说,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这.............
  • 回答
    理解开集和闭集,就像是在玩一场关于“边界”的游戏。我们可以从几何直观的角度来想象,然后在数学上找到精确的定义。几何直观:有没有摸到边界?咱们先别急着看那些符号和公式,试着用最生活化的方式来体会一下。想象你在操场上跑步,操场是一块长方形的区域。 开集的感觉: 如果你站在操场正中间,离操场的任何一条.............
  • 回答
    这个问题听起来像是你在研究代数方程或者多项式根的时候遇到的。简单来说,“重根按重数计算”就是要告诉我们,在统计一个多项式的根有多少个的时候,一个“重根”可不是只算作一个,而是要根据它“重复”了多少次来计算。我们先从最基础的说起,比如一个很简单的方程:x 2 = 0这个方程只有一个根,就是 x = .............
  • 回答
    咱们来聊聊一阶逻辑里的一个常用“把戏”,叫做量词否定律。听着挺玄乎,其实说白了,就是怎么把“对所有”变成“不存在”,或者把“存在”变成“对所有”。这玩意儿就像一把万能钥匙,能帮你把很多看起来很复杂的逻辑句子,转换成另一种我们更容易理解的形式。咱们先看看它的具体长啥样: 全称量词的否定: `¬∀x.............
  • 回答
    关于你提到的第三题为什么不能用ing形式,这确实是个好问题,涉及到动词变位和语态的细微之处。我们来好好聊聊这个。首先,我们要明白ing形式的动词,它不仅仅是“正在做”的动作,其实用处非常广泛,它可以是动名词,也可以是现在分词。动名词,顾名思义,就是起名词作用的ing形式。比如“Swimming is.............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图上这个在下降通道里,底部不断被突破,但每次突破都伴随着放量的现象。这玩意儿说起来,其实挺考验看盘经验的。首先,咱们得把“下降通道”这个概念说清楚。你看那个图,股价从高点下来,形成了一个明显的下行趋势线,同时下方也有一条大致的支撑线。这俩线一夹,就构成了一个下降通道。在这样的通道里.............
  • 回答
    理解群论中的一些概念,特别是与子群相关的概念,确实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我尽量用一种更贴近思考过程的方式来解释,希望能帮助你更直观地把握它们。我们先从陪集开始聊起。 陪集 (Coset)想象一下,你有一个大集合 $G$,它是一个群,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元素,并且满足群的性质(结合律、存在单位元、存在逆元).............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让我好好说道说道,为什么老爷这个沉默的黑暗骑士,能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为他倾倒。这可不是因为他那身定制的战衣有多酷,也不是因为他那堆成山的财富能买下整个哥谭(虽然这确实是个不小的优势,但绝不是全部)。仔细想想,蝙蝠侠的魅力,就像他自己潜藏在黑暗中的身影一样,是多层次的,而且非常真实。首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