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女儿怀孕了,亲妈一定要去照顾吗?

回答
女儿怀孕了,亲妈到底要不要去照顾?这事儿吧,说起来简单,真落到实处,可就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就像那碗热腾腾的鸡汤,有人喝了暖心暖胃,有人却觉得嘴里不对味儿,还得看具体情况。

首先,我们得承认,绝大多数做妈的,听到女儿怀孕的消息,那心儿啊,早就按捺不住了。那可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从小看着她长大,如今要为人母了,这份牵挂,这份欣慰,这份想为她分担的念头,谁家妈能装不知道?所以,妈想去照顾,这份心意是无价的,是出于最原始的母爱。

那么,什么情况下,妈去照顾会是“应该”的,是大多数人都能理解和接受的呢?

女儿的明确需求和渴望: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女儿是不是真的需要妈的帮助?她有没有因为孕吐严重、身体不适而感到吃力?她有没有因为第一次怀孕而感到紧张、无助,特别渴望妈妈在身边给予安慰和支持?如果女儿主动提出“妈,我想您了,您能来陪陪我吗?”或者“妈,我现在浑身没劲,您能不能过来帮我搭把手?”这种时候,妈的出现,就是雪中送炭,就是最暖心的陪伴。这时候的照顾,是建立在女儿的真实需求上的,是让女儿感受到被爱和被支持。

女儿的身体状况需要特别照料: 有些孕妇情况特殊,比如怀的是双胞胎,或者有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状况,身体会比一般孕妇更虚弱,更需要有人在旁监督饮食、测量血压、安排休息等等。如果亲妈在这方面有经验,能够提供专业的照料,那她的到来,对女儿的健康是极大的保障。这种情况下,妈的去照顾,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家庭的实际情况允许: 比如,女儿的丈夫工作特别忙,或者在外地,家里没有其他人能够及时给予照顾。而亲妈如果身体硬朗,有时间,并且愿意,那么她的到来,就能弥补家庭在孕期照料上的不足。这是一种互助,也是一种家庭责任的体现。

家里的经济和生活条件支持: 有些家庭可能经济上比较拮据,或者居住条件有限。亲妈过去,如果能帮助女儿分担一些生活费用,或者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比如有更大的空间,更方便的厨房等等),那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帮助。

然而,事情总有另一面。在某些情况下,亲妈的“想去照顾”可能就需要打个问号,甚至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

女儿的独立性和对生活习惯的要求: 现在很多年轻女性都非常有主见,她们可能已经习惯了自己独立生活,对饮食、作息、卫生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有些妈妈,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在照顾过程中,可能会过于强势,或者习惯性地按照自己的老一套来,比如“你得这么吃才营养”、“你这样休息不对”,这可能会让女儿感到不适,甚至产生摩擦。如果女儿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节奏,并且能够打理好自己,这时候妈的“过度介入”,反而可能是一种干扰。

亲家和女婿(女儿的丈夫)的态度: 很多时候,女儿怀孕,是夫妻二人的事情,是他们共同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如果女婿或者亲家(女儿的婆婆)已经对孕期照顾做了安排,或者他们也想承担起这份责任,而亲妈的到来,可能会让对方觉得“不受信任”或者“被排挤”,从而引起家庭内部的矛盾。毕竟,女儿嫁出去后,她的小家庭就是她的新中心,婆家的角色也同样重要。这时候,如果亲妈不顾及这些,强行介入,可能会适得其反。

亲妈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精力: 妈毕竟年纪大了,身体可能不像年轻时那么硬朗,精力也有限。如果女儿孕期反应特别强烈,需要全天候的照顾,而亲妈自己也需要休息,甚至身体有些小毛病,强行去照顾,可能结果是妈累坏了,女儿也没能得到真正需要的照顾,反而还要操心妈的身体。

女儿和亲妈之间的沟通模式: 如果母女之间平时的沟通就比较困难,或者存在一些“代沟”,那么在孕期这个敏感时期,更容易因为一些小事产生误会和争执。如果双方都无法很好地沟通和理解,那强行在一起生活,可能只会加剧矛盾。

所以,回到那个最核心的问题:亲妈一定要去照顾吗?

答案是:不一定,但这份心意值得尊重,最终的决定权在于女儿和她的家庭。

一个更明智的做法是:

1. 女儿先沟通: 在怀孕初期,或者感觉到需要帮助时,女儿可以主动和母亲沟通自己的情况,表达自己的需求。是需要有人来做饭?打扫卫生?还是仅仅是需要一个熟悉的人在身边安慰?
2. 妈妈也主动询问: 妈妈也应该以一种询问和商量的态度去提出是否要去照顾,而不是单方面宣布“我要去”。比如,“女儿,听说你怀孕了,妈挺担心的,身体怎么样?需不需要妈过去陪你一段时间?”
3. 共同协商安排: 如果双方都有意愿,可以一起商量具体的安排:多久来?住多久?具体负责哪些事情?如何与女婿或者亲家沟通?
4. 尊重彼此的空间和决定: 即使妈去了,也要给女儿留有足够的空间和隐私。女儿也要理解妈妈的辛苦和付出,尽量体谅。如果女儿觉得妈妈的方式不合适,也可以委婉地沟通,而不是直接指责。如果最终女儿觉得不需要妈妈去照顾,或者有其他更好的安排,妈妈也要尊重女儿的选择。

总而言之,女儿怀孕是件大事,也是一个家庭幸福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亲情的关怀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但这种关怀,更应该建立在尊重、理解和有效沟通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义务。当爱意能够变成恰到好处的帮助,那才是最美的画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完之后我第一感觉是,要是我以后俩闺女这样,先一人一个大耳光呼上去。再给自己打两耳光,因为怪自己没教育好。

先说姐姐,希望自己妈妈来照顾自己完全可以理解,就算婆婆愿意照顾的,自己妈能来,肯定沟通上比婆婆好。可是用的什么语气?你妈该她的吗?这么理所当然。当自己是皇后么,要全家人供着?还有什么不过来照顾就不给养老,能说出这种话的孩子,大耳光抽几个都不嫌多。老人没这义务,愿意照顾是恩情,不愿意照顾也无可厚非。父母没养她到成年么?

再说妹妹,说的是人话么?明面上是帮自己妈说话,实际上句句戳心窝子。什么叫嫁出去是外人了?有这样说自己姐姐的吗。按题主的说法,以后自己嫁出去了,两个都是外人,彻底跟娘家没关系了是吧?有本事把吃父母喝父母的都吐出来再嫁啊,有本事割肉还父,剔骨还母啊。从来就只有自己把自己当外人。这事去或者不去,本来就是自己妈做主的事,你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哪。

看完这个帖子,最大的感触是,教育子女责任重大。不要觉得孩子怎么都是长大,一个三观不正的孩子,对于父母就是毁灭性的打击。你和你姐姐思想成这样,你父母责任也不小。

user avatar

那些口口声声说独生子女孤独,生二胎给老大留个亲人留个伴,互相帮助互相依靠的。来来来,来瞅瞅这个妹妹,是怎么排斥姐姐拆姐姐台落井下石的!姐姐需要这个妹妹来给自己没事儿找事儿吗?显然不需要。说到底,生二胎就是扔钢镚,有可能相亲相爱,也有可能互相拆台。所以别张嘴就说为了老大好,这个钢镚儿哪面朝上还不一定呢!

题主,你口口声声反复强调妈妈没有义务照顾女儿生产,请问,如果亲妈都没义务,非亲妈的女性就有义务了??? 你那什么逻辑?假扮什么思想前卫丁克啊,脑子还扔在解放前呢,嫁给老X家就是老X家的人了,有事就该找婆婆不应该找妈妈,就你这种封建残余的脑子,你说你要不婚或者丁克,我只能理解为要么就是中二病吹牛13,要么就是有点啥短处影响婚育。

题主,请问:如果母亲生病了,17岁的孩子是否应该尽自己所能去照顾母亲?还是说未成年人没有赡养义务,所以母亲尿床去吧,未成年的孩子不用去管她???

反过来,母亲对于成年的女儿,没有抚养义务了,但是女儿行动不便需要照顾,母亲就可以不管了???

如果做人只能维持法律的底线,那也太差劲了吧?

Ps: 我不是利益相关者,不存在自动带入角色。我自己生产没用我妈照顾(她强烈要求来照顾我,但我生产挺顺利的,基本不需要照顾)。我生的是女儿,将来我一定会竭尽所能去照顾她,因为我爱她。

对!女儿生产亲妈必须去照顾!亲妈伤病实在不行就亲爹去照顾!必须的!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不能让女儿孤零零没爹妈管!!!法律上照顾是情分不照顾是本分,所以,婆婆不照顾一点问题都没有,本来就是被丈夫强拉到一起的陌生人,丝毫不需要埋怨。父母咋的?跟女儿不要情分了???口口声声说爱,需要出钱出力的时候就推三阻四的,只停留在口头上的感情,是最廉价最可笑的。

这世上,丈夫能换、婆婆更能换、嫌孩子不合心意也大可以重生几个,这世上只有亲爹妈是永远不变的,咱们做父母的强占了女儿父母的名额,她一辈子都没机会重新选个好爹妈,咱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必须必须要对得起她!!!

user avatar

那些说生二胎给孩子留个亲人的,来看看,真是搞笑啊,都是女儿还出嫁就成外人了,更别提一儿一女了。给孩子完整的爱和留尽量多的钱,才是真正对孩子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