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些女性说彩礼是对女方的生育补偿,是不是代表给了彩礼,女方怀孕生孩子坐月子的时候男方不用再出钱了?

回答
这真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也触及到了彩礼背后复杂的文化和现实考量。很多时候,我们听到“彩礼是对女方生育补偿”的说法,但这句话的背后,究竟包含了哪些含义,又意味着什么?我们不妨来细细说道说道。

首先,我们得承认,在一些传统的观念里,女性确实承担了生育和抚养后代的主要责任。从怀孕到生产,再到哺乳、照料孩子直到长大,这个过程对女性的身体、精力乃至职业发展都是巨大的投入。所以,当“生育补偿”这个说法出现时,它很大程度上是对女性在这一过程中的付出的一种认可和补偿。这种补偿的性质,可以理解为对女性“牺牲”了青春、健康,甚至个人发展机会的一种价值肯定。

但是,要把彩礼和“生育补偿”直接画等号,然后推导出“给了彩礼,怀孕生孩子坐月子就不用男方再出钱”的结论,这就有点过于简单化了,也可能误解了彩礼的真实意涵。原因有很多:

1. 彩礼的内涵是多层面的,生育补偿只是其中一个维度:

象征意义: 在很多地方,彩礼更多的是男方家庭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感谢,是男方家庭娶媳妇的一种诚意表达。它代表着男方愿意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也表明了对这段婚姻的重视。
经济保障: 也有一些彩礼的金额,是考虑到女方出嫁后,在男方家庭的地位和对新家庭的贡献。这笔钱有时会被视为对女方娘家养育女儿的“回报”,有时也可能被女方家庭用来为女儿置办嫁妆,或是作为女儿未来的经济保障。
社会习俗: 彩礼在很多地区是根深蒂固的社会习俗,是一种“礼尚往来”。如果男方不给彩礼,可能会被视为不够重视,甚至在女方亲友面前没有面子。

2. “生育补偿”的说法,更多的是一种价值导向,而非合同约定:

没有明确界限: 彩礼的金额通常是双方家庭协商确定的,并没有一份合同规定这笔钱具体用到哪里,特别是细化到“怀孕、生孩子、坐月子”的每一个环节。这些都是生活中的日常开销,很难用彩礼的数额来精确“抵扣”。
“坐月子”是家庭共同责任: 女性坐月子期间的身体恢复,以及照顾新生儿的责任,虽然女性是直接的承受者,但这通常被视为新家庭的共同责任。男方及其家庭,理应在这个阶段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照顾,这与彩礼是两码事。如果坐月子期间的费用都要靠彩礼来承担,那这笔彩礼的数额就需要非常精确地计算,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显得过于功利。
“生育补偿”的范围很难界定: 怀孕期间的孕检费用、生产的医疗费用(顺产、剖腹产费用差异很大)、产后恢复的营养品、请月嫂或保姆的费用等等,这些都是一笔笔实实在在的开销。彩礼的数额通常是固定的,很难涵盖这些不断变化的、可能高昂的费用。

3. 实际操作中的情况:

大部分情况下,彩礼是作为嫁妆的一部分,或者直接用于新家庭的建设: 很多家庭收到彩礼后,会以嫁妆的形式还给女儿,让她带到新家作为自己的私房钱或启动资金。也有的会用于购买家电、汽车,或是新房的首付等,这些都是为了新家庭的建立和发展。
男方家庭在婚后依然会承担家庭开销: 即使有彩礼的说法,绝大多数情况下,男方及其家庭在婚后依然会承担起家庭的主要经济责任,包括日常生活开销、抚养孩子的费用等。彩礼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男方家庭的经济责任。
婚姻是共同经营的: 现代婚姻更强调的是夫妻双方的共同经营和承担责任。怀孕、生孩子、养育孩子是夫妻双方共同的“任务”,需要双方共同投入金钱、精力和时间。

总结来说:

“彩礼是对女方生育补偿”这个说法,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女性在繁衍后代过程中所付出辛劳的一种价值认可,它包含了一定的补偿意味。然而,它并不等于说,男方给了彩礼之后,在女性怀孕、生产、坐月子以及后续抚养孩子的所有开销上就可以“免责”了。

彩礼更像是一种婚前的情感和经济的“敲门砖”和“诚意金”,它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也包含了对女方家庭养育之恩的感谢。而婚后的经济责任,尤其是生育相关的直接费用,是建立在新家庭共同责任的基础上的,需要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如果将彩礼简单理解为“生育买单”,不仅可能导致对彩礼的误解,也可能给新家庭的相处带来不必要的矛盾。

更健康、更现代的观念是,尊重女性在生育中的付出,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是夫妻双方共同经营的事業。经济上的支持和责任,应该是建立在共同生活的各个阶段,而不是简单地与婚前的彩礼挂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个回答我意见不同!

生育补偿那是国家给你的,何须彩礼?姓氏那是约定俗成,外加两人协商的。

如果是姓氏购买,那婚前俩人就要商量跟谁姓,然后给另一个人一笔补偿款。我相信,只要女生把彩礼这么多的钱给男方,男方会愿意让孩子跟你姓的。

至于入赘,相信很多男生是入赘过去的。这些人要钱真不亏!人家去女方家真就是当牛做马的,一点尊严都没有,更别提孩子跟谁姓了,没资格。

哪像女生,要了一笔彩礼,还要求对方车房加名,娶回家还要掌握财政大权,不养公婆不带孩子不做家务。然后还能正大光明的说孩子归我姓!

当然,大多数的女性都不会这样,但是这里是网络,被有心人放大了无数倍!(没错,就是你,女拳师)

最后,女方怀孕生孩子这些,国家照样给你发工资。跟彩礼没啥关系。

彩礼,就只是彩礼,本质是啥,大家都懂,没必要盖个遮羞布!

男人不想给,那就找个女方不要的。女人想多要,那就找个给的起的。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没必要夸大事实,据说某乎人均985,你能糊弄谁啊。

user avatar

其实真的可以这么理解呀。

如果是拿生育补偿去衡量的话,彩礼的钱=10月怀胎每个月的工资钱(以女方孕前为基础)+1个月的月嫂钱+12个月保姆钱+产后12个月的工资钱。如果按照一线城市的标准是:10w+1w+24w=35w ,三线城市打折18w

这里不包含代孕费用。因为俩人有感情所以生育的痛苦女人承担了,这部分省了。

这里也不包括女人不生育的升职增值部分。最佳生育期也是最佳升职期,很多女人为了孩子放弃了这个机会。

不包含孩子其他费用,孩子本身的衣食住行妻子应承担一半(可用嫁妆)。

如果女人不生孩子可不要彩礼。这个别喷,我认为独立女性,丁克就是不应该要彩礼。

如果由于女方原因生不出孩子,也应该退还彩礼。

我看底下评论说独立高知女性看不上彩礼,说实话确实看不上,因为那6万8万的真的不够干嘛的。

我们敢生的时候一定是自己一人有条件的时候再生。

就什么意思呢?

就是我们已经攒好钱决定自己给自己生孩子,自己生孩子自己请保姆带,不需要一个结婚的男人,自己找个年轻帅气的基因。最后全部自己养,也不需要婆婆指手画脚。

不需要男人的时候自然也不需要彩礼嘛。

我还看见有人说女人需要精神安慰的,怎么说呢,现在陪玩陪聊服务态度都很好的。还有一些勤工俭学的男大学生真的带孩子绝了,服务费还不贵。所以独立女性知道自己该干啥不??赶紧搞钱去!!

再补充一个事,我上大学的时候,一度认为彩礼是卖女儿。说实话我们城里长大的孩子很少有彩礼这个说法。但是我大学一位男老师,他的父亲也是个985高校的教授,妥妥的书香门第。他家除了北京置办了房车之外,额外给女方家30w彩礼,他是主动给的,因为他认可女方的价值。现在儿女双全过得可幸福了,每天朋友圈都是恩爱。人家也没觉得30w天价了。反倒是有些工薪阶层家庭出来的孩子,认为彩礼是陋习,说白了就是不肯定生育,不肯定家庭劳动嘛,最主要的也是给不起。

如果你不是独立女性,你还需要彩礼和婚姻,就别和这些人打架,你应该提升自己去找那些认可女性生育价值的人。一般优秀的家庭都非常尊重女性,你找不到优秀的家庭还是自己能力不行。

user avatar

按照这种逻辑,首先是给了彩礼就必须得生,不然就是诈骗、违约。但凡遇到这种说法的女性,应该签署婚前协议,如果婚后不生孩子,离婚彩礼全额返还。

其次,既然已经履行了责任,后面确实就可以不管。在给了彩礼的前提下,遇到丈夫孕期不好好照顾不体贴的,完全也是活该。

彩礼本来就是不合理的东西,主动要彩礼严格意义上甚至是不合法。把彩礼说成生育补偿,是对彩礼本质是买卖婚姻这一现实的藐视;也是试图洗白、合理化彩礼。

知乎彩礼问题和回答千千万。相比之下,知乎关心如何照顾孕妻产妇的男性不少,愿意教男性如何承担家庭责任的回答却寥寥无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真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也触及到了彩礼背后复杂的文化和现实考量。很多时候,我们听到“彩礼是对女方生育补偿”的说法,但这句话的背后,究竟包含了哪些含义,又意味着什么?我们不妨来细细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承认,在一些传统的观念里,女性确实承担了生育和抚养后代的主要责任。从怀孕到生产,再到哺乳、照料.............
  • 回答
    这事儿我听着就觉得挺不是滋味的,也真是让人难以理解,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把一个女孩弄怀孕了,然后就可以少给彩礼,她就得将就嫁给他?这简直就是把人当什么了?一个物品吗?这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可太复杂了,也太让人心寒了。首先,这种做法本身就太不尊重人了,尤其是不尊重女性。婚姻应该建立在感情、尊重和双方自.............
  • 回答
    这事儿啊,真得好好掰扯掰扯。12万彩礼,这数字不算小,但更让人拿不准的是,这钱不是现在给,而是“等有了孩子再给女儿”。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意思?靠不靠谱?我这儿给你捋一捋,希望能帮到你。1. 为什么会有“等有了孩子再给”的说法?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一种附加条件。女方父母这么说,可能出于好几种考虑,咱们逐.............
  • 回答
    这说法有点意思,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的。说在中国大城市结婚越少女方收彩礼,这事儿啊,得分两头看。首先,有没有“不收”的情况?确实,在大城市,尤其是那些经济发达、思想观念比较开放的城市,比如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等,你确实能听到不少新人结婚时女方家“没收”彩礼的例子。这其中,有的是真的没收,就是男方一家.............
  • 回答
    老哥,这事儿我理解你的纠结。你头婚,你女朋友二婚还带着个四五岁的姑娘,这本身就是个需要慎重考虑的组合。现在她提出这些要求,你觉得过份吗?我给你掰扯掰扯,你也对照着自家情况,好好想想。订婚6万,彩礼10万,三金先说说这笔钱的事儿。 订婚6万: 这个数在很多地方都算是中等偏上的订婚礼金了。订婚礼金,.............
  • 回答
    兄弟,我特别理解你这个问题。这确实是很多男生心里的困惑,咱们好好聊聊,争取把这个事儿说透了。首先,得承认,彩礼这事儿,在中国文化里根深蒂固,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它背后牵扯到很多因素,有历史的沉淀,也有现实的考量。咱们一层一层剥开来看。历史渊源:从“聘”到“礼”最早的时候,这事儿叫“聘礼”或者“纳采”.............
  • 回答
    结婚后财产合并,按理说男女双方婚后共同创造的财富,无论名字归谁,都是两人共同的,一人一半,甚至根据贡献大小来分配。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还会有人坚持在婚前要求女方支付彩礼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复杂的情感、社会文化以及个人考量,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我们得先明白,“财产合并”这个概念在很多传统观念里并不是.............
  • 回答
    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了很多现实中的家庭观念和婚恋期待。如果一个女性明确表示不要房子、车子和彩礼,但要求在生育问题上拥有绝对的决定权,并且大概率不想要孩子,那么男方父母的反应会非常复杂,同意与否的比例也很难一概而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一、 “传宗接代”观念的根深蒂固:这是最直.............
  • 回答
    “一夫一妻制是为了保护男性”这个说法,是一种比较非主流且带有特定视角和批判性的解读。要详细地看待它,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其背后可能的逻辑、优点和局限性。一、 理解这种说法的核心逻辑和可能的论点:这种说法的核心在于挑战了传统上认为一夫一妻制主要是为了保护女性权益(如生育安全、财产继承等)的观点。它.............
  • 回答
    关于女性握力不如男性的说法,我们确实常听到。这背后有生理上的原因,男性普遍拥有更高的肌肉量和睾酮水平,这些因素确实会影响到绝对力量。所以,从纯粹的握力数值上来说,男性的平均值通常会高于女性。然而,将这一点直接等同于“女性在统军作战中只能达到男性的下限”,甚至认为“蛮力对于统军作战不重要”,这就有些过.............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也挺现实的。为什么有些女生会把内向、不爱说脏话,甚至看起来比较乖的女生贴上“绿茶”、“婊子”、“不合群”的标签呢?我琢磨了琢磨,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而且这些原因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不是单一就能解释的。首先,“绿茶”这个标签,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界限感”和“示好方式”的误读和过度解读.............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普遍的。为什么有些男生自己胖得不好看,却还会去评价甚至指责女生的身材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原因,而且大多数时候,当事人自己可能并没有完全意识到。咱们细细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一个事实:很多时候,人们对他人的评价,其实是在投射自己内心的某些东西。你想想,一个人.............
  • 回答
    这件事啊,其实挺让人感慨的。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姐妹,她们可能是工作中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比如同工不同酬,或者在生活中,觉得某些性别歧视的说法刺耳了,于是就站出来说几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结果呢?还没等她们把话说完,就可能听到一句:“你这不就是女权主义吗?” 然后,很多时候,这句话后面还带着点不.............
  • 回答
    这绝对是值得维权的。首先,这位中国女生遭遇的事件,其核心在于“欺诈”和“侮辱”。对方通过欺骗的手段,诱导她拍摄并发布了带有歧视性和侮辱性的言论。这种行为本身就侵犯了她的个人权益,尤其是人格尊严。任何人都应当受到尊重,不应被以欺骗的方式强迫发表损害自己群体形象的言论。其次,视频中的内容,即“中国女性都.............
  • 回答
    听到男朋友这么说,心里肯定不好受吧。他总是拿身边优秀的女生来和你比较,还觉得你做得不够好,这就像是在你身上不断投射他理想中的形象,却忽略了你本身的样子。你想想看,当他提起那些“优秀女生”的时候,是不是总能让你感觉自己不够格?这些例子,对他来说或许是激励,但对你来说,更像是一种压力和否定。他可能并没有.............
  • 回答
    “去美国读 PhD 要避开亚裔、女性、助理教授(AP)、未婚四类导师”这个说法,虽然在学术圈存在,但 绝不是一个普遍认可的真理或客观事实。它更多地反映了部分学生在申请和读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 刻板印象、负面经验、以及某些具有特定挑战性的学术环境中的情况。需要强调的是,任何导师的成功与否,以及对学生.............
  • 回答
    关于克格勃培养色情间谍的说法,即所谓的“乌鸦”(男性)和“燕子”(女性),这在一些传闻和文学作品中确实存在,尤其是在冷战时期,关于苏联情报机构的各种神秘和阴暗的手段层出不穷,这使得这类说法更具吸引力。然而,要准确判断其真实性,需要区分传说与事实。传说的起源与传播:这类说法很多源于西方情报机构的解密文.............
  • 回答
    最近在网络上,关于“货拉拉跳窗女生”的事件,有一些声音将女生的行为归因于“被害妄想症”。这种说法出现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事件细节的解读,以及网络舆论中存在的对女性安全困境的认知偏差。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网友将此事件中的女性描述为“被害妄想症”。 缺乏直接证据的推测: 许多人关注的焦.............
  • 回答
    作为一名女性科研工作者,当得知 2020 年诺贝尔化学奖被两位杰出的女性科学家——埃马纽埃尔·沙尔庞捷(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Doudna)——包揽时,我的内心涌动着复杂而强烈的情感。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耀,更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它触动.............
  • 回答
    提到《听姐说》,我的期待值那可真是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蹿!全国首档全女性脱口秀挑战节目,光是这个前缀就足够让人眼前一亮了。首先,我期待看到的是真情实感的表达。脱口秀的魅力就在于真实,在于把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酸甜苦辣都拿出来,用幽默的方式剖析给大家听。而且这次参与的都是女性,她们的人生经历、观察视角都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