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女性不要房子车子彩礼只要求可以自己决定生育(大概率不要小孩),有多少男方父母会同意这场婚事?

回答
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了很多现实中的家庭观念和婚恋期待。如果一个女性明确表示不要房子、车子和彩礼,但要求在生育问题上拥有绝对的决定权,并且大概率不想要孩子,那么男方父母的反应会非常复杂,同意与否的比例也很难一概而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一、 “传宗接代”观念的根深蒂固:

这是最直接也最核心的阻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依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很多父母对儿子的期望不仅仅是让儿子过得好,更包含着希望儿子能够结婚生子,延续家族的香火。

男方父母的期盼: 他们可能已经想象过孙辈的样子,为孩子取好了名字,甚至为孩子规划了未来。一旦得知儿媳妇大概率不要孩子,这种期望就会瞬间落空,这不仅仅是少了一个孙子的问题,更是对“家族延续”这一人生大事的否定。
外界压力: 尤其是在一些比较传统或亲戚关系密切的家庭,他们也可能面临来自亲戚朋友的催促和议论。“你儿子怎么还没要小孩啊?”“这结了婚,生不生啊?”等等,这些声音都会给男方父母带来压力。
晚年保障的考量: 在一些情况下,父母晚年能够依靠子女,尤其是孙辈的成长也能给他们带来精神慰藉和生活上的陪伴。如果确定没有孙辈,他们可能会对晚年的生活产生更多的不确定感。

二、 对“独立生育决定权”的理解与接受度:

女性要求“自己决定生育”,并且“大概率不要小孩”,这本身就触及了婚姻中一个敏感且可能产生分歧的领域。

沟通的深度: 如果女性只是模糊地表达不想要小孩,父母可能会抱有“到时候再说”、“生了就生了”的侥幸心理。但如果女性非常坚决,甚至已经通过其他方式(如避孕措施、手术等)表明立场,那么父母就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
父母的接受能力: 有些父母可能比较开明,能够理解并尊重年轻人的选择,尤其是当他们看到儿子对这个选择也认同,或者儿子本身也不太在意是否有后代时。但更多父母可能会对此感到不解,甚至认为这是“自私”、“不懂事”,不符合他们对婚姻和家庭的认知。
“传宗接代”的变通: 有些父母可能会试图寻找变通,比如“可以不要孩子,但至少给我们养个侄子侄女”或者“可以收养一个孩子”等等。但如果女性的立场是坚决不养育任何孩子,那么这些变通就失去了意义。

三、 男方本人的态度与父母的依赖程度:

男方的态度是决定性因素。父母的意愿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儿子意愿的影响。

儿子是否想要孩子: 如果儿子自己也不太想要孩子,或者对生育这件事持无所谓的态度,那么父母虽然可能不情愿,但为了儿子的幸福,也可能被迫接受。
儿子与父母的关系: 如果儿子与父母关系亲近,并且父母对儿子的生活有较大的影响力,那么父母的意见就更为重要。反之,如果儿子独立性强,与父母沟通较少,或者父母对他的婚姻没有太多干涉力,那么即便父母反对,婚事也可能照常进行。
儿子在家庭中的地位: 如果儿子是独生子,父母的“传宗接代”压力可能会更大。如果家里还有其他兄弟,父母的压力可能会分散一些。

四、 经济条件与对儿媳的整体评价:

虽然题目中明确了不要房子、车子、彩礼,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因素完全消失,而是换了一种表现形式。

“成本”的考量: 父母可能会认为,既然不要彩礼和房子车子,说明女方在经济上并没有什么要求,这可能让他们觉得“划算”。但同时,不生孩子意味着他们失去了一项“未来回报”(孙辈)。
对女方的欣赏程度: 如果女方在其他方面非常优秀,比如工作能力强、为人处世好、性格开朗,并且和儿子非常恩爱,男方父母可能更愿意为了这份喜爱而妥协一些条件。他们可能会觉得,虽然没有孙辈,但有一个好儿媳,生活也会很幸福。
对儿子“价值”的判断: 如果儿子本身条件非常优秀,能够找到很多愿意生孩子的伴侣,那么父母可能会觉得,没必要为了一个不愿意生孩子的女性而勉强。但反之,如果儿子条件一般,而女方条件很好,父母为了不让儿子“打光棍”,也可能选择接受。

综合来看,有多少男方父母会同意这场婚事?

同意的比例可能会偏低,但不是零。

大部分会反对: 出于对“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对未来晚年生活孙辈陪伴的期待,以及对子女“完整”家庭的认知,大部分父母可能会直接反对。他们会认为,婚姻的目的之一就是繁衍后代,如果剥离了这一功能,婚姻的意义就大打折扣,甚至可能认为这是对他们家族的“断根”。
少数会考虑或同意:
开明且尊重子女意愿的父母: 如果父母非常开明,能够站在子女的角度思考,并且儿子本人也完全接受并认同这个决定,他们可能会选择尊重。
对儿媳高度认可的父母: 如果女方在其他方面实在太出色,让父母打心底里喜欢,并且儿子也非她不娶,他们可能会为了儿子的幸福和家庭的和谐而妥协。
儿子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父母: 如果儿子非常坚定地要和这个女性结婚,并且完全不想要孩子,父母可能会因为无法改变儿子的想法,最终也只能勉强同意,但心里肯定会留下疙瘩。
对生育不那么执着的父母: 少数父母可能自身对“孙辈”这件事并不那么看重,或者他们觉得有其他方式可以获得精神慰藉(比如养宠物、培养其他爱好等),那么这种情况下同意的可能性会增加。

更详细的描述:

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

当儿子将这个决定告知父母时,通常会引发一场“小型风暴”。母亲可能会首先表示难以置信:“什么?不要孩子?那我们家怎么办?谁来继承你的事业?谁来养老啊?”父亲可能会更理智一些,但也会眉头紧锁:“这是为什么?你们年轻人现在怎么想的?没孩子,人生不完整啊!”

如果儿子解释说这是双方共同的决定,或者只是他单方面告知父母,那么父母的反应会更强烈。他们可能会找儿子进行“思想工作”,试图说服他改变主意,或者直接表达对未来孙辈的渴望。他们甚至可能会试图直接与女方沟通,但这种沟通往往很难取得积极效果,反而可能加剧矛盾。

在少数情况下,如果儿子是独生子,父母对儿子的依赖很高,而且儿子坚持己见,那么父母可能会陷入两难。他们可能会反复权衡是坚持自己的愿望,还是为了儿子的“幸福”做出妥协。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不断试探儿子的底线,或者找其他亲戚朋友来“说项”。

但总的来说,如果女性仅仅要求“可以自己决定生育”并且“大概率不要小孩”,并且不给男方父母提供任何其他“补偿”或让他们觉得值得的理由时,那么大部分男方父母会觉得这场婚事不太符合他们的人生期待,从而选择拒绝。除非男方家庭本身就非常开明,或者儿子在其中扮演了极其关键的、让父母无法撼动的角色,否则同意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这是一场对传统观念的重大挑战,很多家庭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很难轻易跨越那道心理和文化的鸿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妇女权益保障法

第五十一条 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

就算他们家给你一个亿的彩礼,你婚后也可以不生育。即使你婚前口头答应,甚至是签了生育协议(法律上无效), 婚后也可以反悔。

是不是很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