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女性不再是生育的唯一途径(比如发明了某种机器),性别对立是否能缓解?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想象力的问题,它触及了性别、生育以及人类社会结构的核心。如果生育不再是女性独有的生物属性,而是可以通过某种技术实现,性别对立是否会因此缓解?我认为,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一个复杂交织的演变过程,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

首先,我们需要设想一下这个“生育机器”究竟是什么样的。它可能是某种体外孕育系统,让男性(甚至不限性别)也能孕育生命;也可能是某种基因编辑技术,使得任何个体都能成为“制造”下一代的起点。无论具体形式如何,其根本意义在于打破了生物学上的性别与生育责任的天然绑定。

潜在的缓解因素:

生育压力的分散与权力结构的重塑: 长期以来,女性在生育中承担了身体、时间和情感上的巨大付出。这种付出往往是父权制社会中剥削和限制女性身体自主权的重要根源之一。如果生育不再是女性的“专属任务”,那么男性在生育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责任感可能会被重新审视和要求。这可能导致:
更公平的抚养责任分配: 曾经被认为是“女性天职”的育儿工作,可能会被更普遍地视为父母双方的共同责任。这不仅是家务劳动和经济负担的分担,也包括情感投入和养育方式的选择。
社会对生育的重新定义: 生育可能不再仅仅是“女性的牺牲”,而是“家庭的投入”或“人类的延续”。社会资源和支持可能会更均衡地分配给所有参与生育和养育的人。
职业歧视的削弱: 女性因为生育而面临的“职业断崖”或被视为不稳定因素的现象,可能会有所缓解。如果男性也可能经历类似的“孕育期”(即使是通过技术),那么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或许会松动。
女性身体自主权的真正实现: 摆脱了生物学上对生育的绝对主导权,女性可以更纯粹地从自身意愿出发选择是否生育,以及何时生育,而不必顾虑“错过生育年龄”或“身体损耗”等压力。这无疑是性别平权迈出的巨大一步。

性别角色模糊化与多元化: 当生育这一最根本的生命延续方式不再与特定性别强关联时,许多基于生理差异而形成的性别角色分工和期待可能会受到冲击。
“母性”的文化重塑: 如果男性也能体验到孕育的艰辛与喜悦(通过某种技术),那么对传统“母性”的理解可能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养育和关爱的能力不再被视为女性独有的特质。
职业选择的解放: 过去因为生育考量而限制女性选择某些高风险或需要长期投入的职业的藩篱,可能会被打破。男性也可能因为承担生育责任而面临职业选择的调整。
情感与关系模式的多元化: 家庭的构建方式和亲密关系模式可能会更加多样。非传统的家庭结构,如男性共同抚养、跨性别家庭等,可能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可和支持。

经济与社会资源分配的优化: 生育相关的产业、医疗资源、公共服务等,其目标受众和分配逻辑可能会发生转变。
“生育经济”的普惠性: 无论何种性别,参与生育的人都可能获得同等的经济补贴、医疗保障和法律支持。
parental leave(育儿假)的真正男女平等: 如果生育不再是女性的专属经历,那么育儿假将不再是“产假”的延伸,而是真正的“父母假”,男性休假并参与育儿将成为常态。

可能加剧或转移的对立点:

然而,我们也不能过于乐观。新的技术往往会带来新的问题和新的对立。

技术获取的不平等: 如果这项生育技术价格昂贵,或者只有少数群体能够获得,那么可能会加剧社会不平等。拥有这项技术的人和没有这项技术的人之间,或者不同国家、不同经济阶层之间,可能会产生新的隔阂和冲突。
“生育权利”的争夺: 谁有权使用这项技术?如何分配使用机会?是否会有基于种族、性别、性取向或经济能力的限制?这些都可能成为新的对立焦点。
“天然”与“人造”的争议: 可能会出现对“自然生育”与“技术生育”的价值判断上的分歧,引发新的伦理和社会争论。一部分人可能会认为通过技术孕育的生命“不纯粹”,或者对使用技术的人产生偏见。

性别认同与生育的脱钩: 尽管生育不再与女性绑定,但性别认同本身是复杂的。
性别主义的反弹: 某些坚持传统性别角色的群体,可能会因为这种生育方式的改变而感到威胁,反而更加固守原有的性别划分,甚至出现更极端的性别对立。他们可能会将这种技术视为对“自然法则”的挑战,或对女性权益的某种“补偿”的终结。
新的刻板印象: 例如,如果男性成为主要的孕育者,是否会出现新的关于“母性男性”或“孕育女性”的刻板印象和压力?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带来的冲击: 即使生育问题得到解决,但社会结构、经济分配、权力关系等错综复杂的因素,仍然可能成为性别对立的土壤。
经济竞争的转移: 如果生育不再是女性事业的阻碍,那么女性可能会在劳动力市场上与男性展开更直接的竞争,这可能引发新的经济摩擦和性别冲突。
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惯性: 长久以来形成的性别观念和文化习俗,其改变往往是缓慢而艰难的,新技术本身并不能立即消除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歧视。

结论:

总而言之,如果生育不再是女性的专利,从理论上讲,这会极大地削弱许多现有性别对立的根源,特别是那些与生育、抚养和身体自主权紧密相关的议题。性别之间的生物学鸿沟被技术填平,理论上可以为更公平的社会关系和更平等的权利分配奠定基础。

然而,这绝非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技术的引入总是伴随着新的伦理、社会和经济挑战。性别对立的缓解程度,最终取决于:

1. 技术的普及程度和公平性。
2. 社会如何调整其法律、政策和文化规范来适应这一变化。
3. 个体和社会对性别角色的理解是否能随之进化,从生物学束缚转向更广泛的人性与能力的认知。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性别对立不会“消失”,而是会转移焦点,或者在新的技术框架下以新的形式出现。对立的缓解取决于人类社会能否抓住这个契机,真正构建一个不以生育能力为基础的性别平等社会,而非仅仅将生育的压力从一个性别转移到另一个性别,或制造新的不平等。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社会进化过程,技术只是其中一个催化剂,而最终的方向盘,依然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能。

甚至连生孩子警告都会升级恶化。

假设男人有生育能力,会有多少男人愿意在家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忍受肉体上的痛苦以及生育一事对自己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现在他们说愿意把牛卖了,也只是因为他们没有一头牛。明明多花点钱丢给女人就能搞定的事,为什么要自己遭罪呢?

另一个假设是有了能生育的机器。从现实角度讲,这种机器就算实现了也是辅助生殖工具,国家通常来说不会给未婚男女或者没有任何生育困难的夫妇使用。

退一步,就算大家都能用了,使用成本也是非一般人能承受。除去科研成本、机器维护的人工管理成本和失败风险不讨论,假设机器无空置期,一个机器10个月才能完成一次生育,也就是说使用5年才能生6个孩子。每个孩子收多少钱才能回收这个研究成本和人工成本,你自己估量一下吧。

现在你娶个老婆可能只要(担心只要二字戳痛某些人脆弱的心灵,我强调一下这个只要不是相对于你的收入而言,是相对于机器的收费而言)十来万彩礼,连哄带骗软硬兼施还可以生二胎三胎,而一个集现代先进科研技术于一身的机器要是给你连这个价位都没有的话,几乎等于是慈善了。而且机器是一胎一价,不会第二胎半价。

如果这种手段真的出现了,唯一尴尬的事实是,男人们终于发现娶老婆生孩子居然比机器更便宜更划算,甚至买个越南老婆都比这个机器划算,毕竟机器还不会半夜起来给孩子喂奶。

所以可以预见的事实是,除非一个男人实在找不到人跟他生孩子了并且十分十分有钱又十分十分想要孩子,否则是不会动用这个机器的。

而女性这边,你如果不愿意出钱结婚,由“生孩子警告”可以直接加速到“找机器结婚警告”,而加上女性婚后提供的价值是超过机器的(机器不会给你分担带孩子做家务养老赚钱的压力), 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认为娶老婆的成本不应该低于这个机器。

你觉得这是好事不?

user avatar

这不见得。

发明机器的是商人,商人是要赚钱的,请注意哦。

而且不用发明机器,性别对立最终也会消失。

消失的办法就是摆烂,摆烂被很多人不看好。

可是有时候,它确实是有效的办法。

通过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以后会演变出两种方式,最终会消灭性别对立和婚姻焦虑。

当然,这个过程一定是伴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一二线城市的房价生活成本继续增高的。

当高到什么时候呢?985的计算机专业硕士也买不起三线城市的房子的时候,就差不多了。

房价5万一平和50万一平,虽然都是一般意义上的怎么样都买不起,情况大大不一样。

房价50万一平,那就是真的下辈子再见了,性别对立、择偶焦虑会减少很多。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会造成两个结果,资源分布两极分化,包括异性资源。

全款买得起50万一平的房子的人,不需要结婚,他们玩的是欧美和黑人模式,第二天早上起来就不认识人了。

无论如何买不起的人,就是所谓的E人(没有性别只有人籍)的人,女性都已经懒得说他们金针菇牙签普却信了,因为没必要了,他们玩的就是日韩模式。

到这种程度,女性懒得说男性,男性要么懒得回,要么像韩国男性一样在网上研究怎么做炸药扔女生宿舍,性别对立和对喷会少很多。

掌握生产资料的人赶异性赶不走,没有生产资料的想也没用。

之前有女性朋友批判过这种踩油门思维,说一些普信男认为踩油门就能让他们过得好一样。

那我现在要说,从结果看来,无论是欧美还是日韩,这些男性都已经修炼到了自己过得不好也要让油门加速的境界了。

日本龟楠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大学本科学历,百分之四十以上是全日制硕士学历,这在发达国家中都是不多见的,那又怎么样?他们不知道踩油门他们自己也落不到好?可他们还是踩油门了。反正小城市女眼光高,东京都的女孩子认为他们是凤凰男吃绝户,那就踩油门呗,也只有这一点,令和肥宅继承了昭和男儿。

等着吧,性别对立和焦虑会消失的,不过是欧美模式还是日韩模式占据主流现在不清楚。

user avatar

所以,你们回复的时候,都看题目么????

我以为罗里吧嗦那么多,很容易提炼的观点是: 一旦女性不再是生育的唯一途径,那么男性的将没有唯一掣肘。会把全面的精力用来搞钱,女性也失去了一直以来的生理枷锁,也就会寻求更大的价值或者创造价值的能力或者自我认可,简单地说,不管是要地位,名声,金钱,什么的,必然会和同样诉求的男性发生碰撞。会引发更剧烈的冲突。而这种冲突相比较两性而言,更加赤裸和激烈。比如台湾省回归之后,省长位置就一个,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在争,那就已经解决掉性别对立了,本质上是政敌了。 比如一个企业的中层管理,男女在争,那也不是性别对立了,是涉及到各自利益的东西了。 比如一对同桌在化38线。。。这个不对。掐了。。。。

有个很难听的话,,,那就是从母系氏族开始,女性地位之所以高,是因为具备唯一不可替代的繁衍能力。这样说也不好。就用虫子举例吧,一般种族顶点是母皇,啊不,是蜂后,虫后。因为具备繁衍能力,实际上创造生产资料和保护生产资料的,哪个不比虫后要强? 但是一旦 有很多虫后,就会发生分裂,或者很多雄蜂就不会考虑获取唯一交配权而一直干活了。繁衍后代的需求被解决了,他们就会有其他的诉求,比如指挥权之类的。。。蜂后一直以来的高地位,是不会看着这种事情发生的,一定会争夺。就会爆发冲突。

好像越解释越乱呢。。

在简单点说。。。。一旦双方因为通过这种机器 解除生育枷锁。 男的想繁衍后代的,找机器。不像繁衍的 一心搞钱搞事业。 女的想繁衍后代的,可以找机器,也可以找男人,不想繁衍的,一心搞钱搞事业。大家的冲突焦点就从了争夺繁衍的主动权和把控权转移到了争夺钱和事业的事情上。会更加激烈和难以调和。 不让我娶媳妇还尚可,不让我吃饭,那不是杀人嘛。。。。干。


————————————————————分割线——————————————————————————-——————

其他方式 生孩子 只会 让男女矛盾 迅速的推进到 白热化。

因为 生孩子 只是女性 不可替代的价值 而不是共性。一旦具备可替代性。那么 女性存在的价值就会变低。 最起码 是不是 那部分 只需要 传宗接代 的男人 就不会再有强烈的 结婚需求。

求仁得仁。。。。一旦如此。那么按照两派代表的尿性。。。。男的不需要结婚,就可以有孩子了。

女的不需要付出生育代价 可以更独立 更自由。 看起来是很完美的解决方式。。

那么 因为 承担 双方精力和成本的婚姻 变少了。。。大家的争夺焦点 就是 地位 金钱 价值 这些 东西。。。。然后双方 就会更赤裸裸的 战斗起来了。。。

以前还会有 因为你是女的 所以我要让着你。。。。

现在大家都一样咯 能者上 弱者下。。。。。。。。。。。我又不需要你 甚至我都不需要你这样性别的人 ,为什么要让着???

然后 很可能会出现 现在虽然没有明确规定 但是大多默认如此的 行业 开始涌入 另一个性别的人。

比如 随便举几个不恰当的例子。 去绣花 的 做衣服的 开始出现男性的身影。 当然 一些高危 高体力的 行业 工种 也会出现女性的身影。。比如高压电工。

然后 迅速的 就会通过本身价值 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去优胜劣汰一部分人。

然后就要看 那会的社会分工 了。。。。。。就比如现在,我认为,目前世界上,还是男性承担着更大的创造价值和生产资料的比重。 所以 对应的就是 会淘汰 更多的女性。 然后就进入了轮回。

再举个栗子。

张三和翠花 是同一个公司的。张三喜欢翠花。但是出不起彩礼各种原因吧,于是作罢。。。。翠花是个女权,他觉得 婚姻和生育 会让自己丧失掉最美好值得奋斗的时间。和职业潜力。所以虽然自己优秀也不乏追求者,但是不考虑短期内结婚。 这会,生育机器出现。张三通过相对很小的代价,就获得了子女,托付给父母养。 一心一意做事业。给孩子挣奶粉钱。 翠花也是一心一意做事业。于是二人在事业上形成了竞争。 两个结果,张三失败。或者翠花失败。 失败的一方 被淘汰掉。 那么就看当时环境下,到底是留下的张三多一些,还是翠花多一些。 但不管结果如何,张三和翠花的竞争肯定直接是最激烈的了。

男人没有了后顾之忧,那么女人就要面对的是全部力量的男性竞争了。

user avatar

缓解个鬼。那女性就失去了最有利的反击武器。你没看知乎现在,说个啥动不动就生孩子警告。到时候,你还拿什么警告?

user avatar

缓解个屁。

前几年看外网某些拳师的论调:女人不是男人的生育工具!女人不该做男人的保姆!


然后,最近一段时间,有要开发“性爱机器人”的论调出现。

这帮拳师们马上口风一转:性爱机器人能给你们生孩子吗?能给你洗衣服做饭吗?


我???

你们说好的独立自主和女性权益呢?


故意找你茬吵架的,怎么都能吵起来。

尤其是背后有利益的情况下。


至于那些自带干粮的拳师,我就干脆不看了。

有那么多智商正常的女性,我看你们干什么。

user avatar

子宫移植早就有了,那有几个男人会去生孩子呢?一个都没有。

因为男人移植子宫这种事就不说钱安全等事了,就算科学把这个完全解决了,那么受体还要吃雌激素,女性性征化后才能生产。说到底就是男人最后还是变成了女人,那不还是有区别?

user avatar

wow的萨满从“24=1来个萨满什么都行”到“来个输出不要萨满”只因为一个改动:

嗜血术不再是萨满独有技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