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韩国首都的中文名「首尔/首爾」由韩国提出,那么在韩国有无将「首爾」用作「서울」的汉字表记的情况?

回答
关于“首尔”这个中文名称的由来,确实是韩国方面提出的。在韩国,汉字曾经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直到上世纪中期,汉字在韩国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那么,有没有将“서울”(Seoul)用作汉字“首尔”来表示过的情况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这背后还有一段颇为有趣的历史和文化演变。

历史背景:汉字在韩国的地位

在朝鲜王朝时期(13921897),汉文(朝鲜古代使用汉字书写的语言)是官方语言,也是士大夫阶层的日常交流和学术研究的主要工具。即使在朝鲜王朝晚期,随着西方文化和语言的传入,以及民族主义的兴起,谚文(即韩文)的地位逐渐上升,但汉字的影响力仍然根深蒂固。

到了日据时期(19101945)以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韩国的教育体系和官方文件都普遍使用汉字。因此,将“서울”对应的汉字“首尔”用作官方或半官方的称谓,是完全符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的。

“서울”的汉字表记:“首尔”与“汉城”的纠葛

提到“서울”的汉字表记,就绕不开与“汉城”(한성,Hanseong)这个名字的联系。

“汉城”的由来: 在“서울”成为首都的早期,特别是朝鲜王朝时期,这座城市的正式名称是“汉城”。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了数百年,直到1910年日据时期,日本殖民者为了方便管理,将其改名为“京城”(경성,Gyeongseong)。
光复后的演变: 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韩国人恢复了对首都的称呼。在讨论首都名称时,虽然“京城”这个带有日本殖民色彩的名字被废弃,但“汉城”这个传统的名称在人们心中依然有着深刻的记忆。
“서울”的出现与推广: “서울”这个名称,在民间使用已久,它的发音来源于朝鲜语“서라벌”(Seorabeol),那是古代新罗王国的首都名称,寓意着“辉煌的首都”或“中心”。在1946年,韩国政府正式将首都的名称从“京城”改为“서울”。

“首尔”作为“서울”汉字表记的出现

那么,当“서울”成为官方名称后,如何用汉字来表示它呢?

1. 直接音译的尝试: 理论上,任何一个韩语词都可以通过音译成汉字。但“서울”的发音,如果直接用常见的汉字进行音译,可能无法准确地传达其意境或形成约定俗成的称谓。
2. “首尔”的诞生: 韩国方面在1946年决定将首都名称改为“서울”时,为了方便国际交流和国内的汉字使用者理解,也确实进行了汉字标注的考虑。“首尔”这个汉字组合,正是韩国方面为了对应“서울”的发音和含义,在1946年之后提出的汉字表记。

“首” (수, su): 在韩语中,汉字“首”通常读作“수”(su),有“开始”、“头”、“最”的意思,用在这里非常贴切地表达了首都作为国家“首府”的含义。
“尔” (이, i): 汉字“尔”在韩语中读作“이”(i),有“你”、“那”、“又”等含义,但在这里更多的是作为一个音节的补充,用于构成“서울”的汉字音译。

所以,“首尔”这个词,可以理解为是韩国在废除汉城、确立“서울”为官方名称后,为了给这个新名称一个具有韩国特色和表意性的汉字对译而创造的。这并非简单的音译,而是带有一定含义的“意译兼音译”。

“首尔”作为汉字表记的使用情况

官方和学术界: 在韩国国内,尤其是20世纪中叶,当需要用汉字来指代“서울”时,“首尔”是比较主流和官方的汉字写法。一些历史文献、地图、学术著作中,都会出现“首尔”这个汉字名称。
民间传播: 随着谚文(韩文)的普及和使用,以及汉字在韩国社会中的地位逐渐下降,纯粹的汉字表记在日常生活中变得不那么常见。但“首尔”作为“서울”的汉字对应,已经被广泛接受和认知。
与“汉城”的区分: 值得注意的是,“首尔”的提出,也是为了清晰地与历史上的“汉城”区分开来。当韩国人希望强调现代首都的名称,而不是历史上的“汉城”时,“首尔”的汉字写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韩国社会中的汉字

时至今日,在韩国,汉字的使用已经大大减少,尤其是在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很多韩国人甚至不再认识或书写汉字。因此,在现代的韩国,直接使用汉字“首尔”来指代“서울”的情况已经不多见,更多的是直接使用谚文“서울”。

然而,作为中文名,韩国主动提出“首尔”这个汉字名称,并被中国接受,这表明了韩国方面对汉字文化遗产的一种继承和创新,也方便了中文世界对韩国首都的称谓。

总结来说,韩国方面确实在“서울”成为官方首都名称后,提出了“首尔”作为其汉字表记。这既是对“서울”发音的一种汉字模拟,也蕴含了“首都”的含义,并且是为了区别于历史上的“汉城”。尽管在现代韩国,汉字使用率不高,但“首尔”这个汉字名称,在历史上以及在中文语境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

古时没有,当代罕见,且用了也不符惯例。

如果出现,基本都是在车站导视、街道路牌等情况,目的是方便游客寻路,而善意地模糊掉“翻译”与“汉字词表记”之间的界限。

┉┉┉┉┉┉┉┉┉┉┉┉┉┉┉┉┉┉┉┉┉

以下是较为详细的回答:


由于韩语深受汉字词影响,每个汉字都有它对应的韩语汉字音。千百年来中原王朝的影响 + 被殖民时日本和制汉字词的强势进入,使得汉字词事实上融为现代韩语的组成部分。在半岛语境下,“汉字词/汉文”与“中文/现代汉语(尤其是简体字写法)”虽然同根同源,偶尔令普通人混淆,但是二者并不一样,前者是古汉语的域外遗存或变体,后者是汉语的最新演化后继。

接下来,将先讨论韩语中汉字词的独特地位(即是否被视作本语言的词汇),再拉回原提问,从翻译/训读/音读的角度做出分析和解答。

【Ⅰ】汉字词的地位

一、背景

通古斯/蒙古/突厥/日韩 等北亚粘着诸语,古时皆有不以 流音/边音/闪音 作为单词或句子开头的语言特征,遇到其他语言有时候会特殊处理,如蒙古语惯称“罗斯”为“俄罗斯”。

二、半岛两边的情况

北朝鲜:把汉字词当作特殊的外来语,虽然汉字作为语素已经强烈地影响了构词法,但汉字词依然不被真正当作“纯洁的本民族词汇”,所以反而愿意循古“名从主人”,忠实地保留了汉字词词首的 ㄴ 和 ㄹ。

韩国:认为汉字词也属韩语词汇,不同于西方传来的那些外来语词汇。所以和固有词一样,都适用于光复立国后整理制定的“头音法则”。所以在半岛南边,汉字词词首的 ㄴ 和 ㄹ 全都被置换或脱落了,也就导致相应汉字词失去了本来的面目。

【Ⅱ】翻译与音训读

一、常见处理方式

与日语的情况不同,一般情况下正式行文不会大量训读汉字。现在韩国的习惯是不把固有词表记为汉字,绝大多数汉字都依惯例采用音读对转,而固有词会表记作韩式拉丁字母拼音写法(文观部式),所以最常见的情况是 서울 的汉文名(注意不是中文翻译名)记作 Seoul (서 为 Seo,울 为 Ul)。比如 서울시청 记作 Seoul市廳,而非记作 首爾市廳 。

所以,서울 → 首尔/首爾 ,是翻译(音译)后的结果,无非是选字巧妙讲究一些,不能理解为 서 对应 首 、 울 对应 爾 。倘若把 서울 对应 首爾 ,那就成为变相的汉字训读了,这和翻译不是一回事,所以类似做法正式场合较为罕见。

二、汉字词的音训读

1. 如果音读对转 서 与 울 的话,那么可得

서 是《东国正韵》中的 戍母 字,落在全清齿音的格子里,现代音对应 瑞 、 徐 、 書 、西 等字;

울 是《东国正韵》中的 挹母 字,落在全清喉音的格子里,现代音对应 鬱、 郁、 尉 等字。

相应地,若音读对转 首 与 爾,可得

首 作 수 (拉丁字母拼音:Su ,不是 Seo 更不是 Seou );

爾 作 이(拉丁字母拼音:I ) 。

别的回答中有人提到 서울 的语源可能是汉字词 首邑 (现代韩语表记为 수읍,拉丁字母拼音 Su + Eup),略显牵强。西汉初年,中古的《广韵》音系还未形成,试举3例不同语言学家对先秦两汉时期 首 字的拟音:① 郑张尚芳/潘悟云系统:hljuʔ 或 hljus ;② 李方桂系统:hrjəgwx;③ 王力系统:ɕǐu 。可知与韩语发音间的明显差别是如何演变的,脉络还不清楚,更不能从普通话 Shǒu 来反着推导。

但学界确有此说,若是能够厘清,此说也不是没有可能性。如在中世韩语时期(大致相当于中古汉语中后期),专门用在这个词语中白读的 邑 字的韵尾先参与合并,即闭口 p → 塞音 t ,再混入其他入声闭音节可能早就已经完成由 t → l 的转变的字群(韩语中的t尾字很早就开始被置换为l尾),于是接下来就同文读演变的 邑 字脱钩,以致后来大家不再轻易辨别得清。不过目前此说还只能算是郑张尚芳等学者的推测。

从现代韩语来看, 수이(首爾,Sui) 、 수읍 (首邑,Sueup)和 서울 (Seoul)三者当然各是各的,不可混同。

2. 当今中韩两国交流往来密切,需要翻译的场合有很多,并非人人都了解相关知识,弄不清韩语汉字词和现代汉语到底怎么回事的人很多。

那么,今天韩语中还在哪些场合会用到汉字训读呢?

2.1 日常/常识

民间为了方便,偶尔有把 물 读写作水、 술 读写作 酒 等情况,但都不正式,正式场合还是会采用 水 对 수 、 酒 对 주 。

2.2 名字(尤其是女名)

名字通常又分3种情况:

2.2.1 最常见的是强行对转汉字,如为筷子兄弟《小苹果》MV伴舞的 배슬기 ,汉字名采用音读 裵瑟琪,而非训读 裵慧 。再如普通人常见的 가을 不训为 秋 而是音读对转为 珂乙 、 보라 不训为 紫 而是音读对转为 寶拉。

2.2.2 为了保留名字原语义,采用训读,比如《鱿鱼游戏》里的 강새벽 被训为 姜曉,没有用音读字比如“姜璽碧”。再如足球明星 윤빛가람 ,名字中含有已经不太使用的古语 가람 ,意为 河川 ,因此他的名字被训作 尹光河 。

2.2.3 最后一种情况,是基督教家庭等为孩子起名时,采用纯外来语的名字,比如韩国娱乐圈有 박솔로몬,即 朴所罗门。这种情况,就不是汉字文化圈内部的名字对转了,属于翻译(音译)。

2.3 音变了的汉字词,也是一种特殊的训读。半岛至晚在公元3世纪就开始被中原文化大规模影响,时间太久,影响又深,部分词汇就产生了音变,其中一部分较为明确可考,比如意为 狩猎 的 사냥 ,源自汉字词 山行,即 산행 ;再如,意为 调味酱料 的 양념 源自汉字词 藥念 ,即 약념;还有一部分,词源是否为汉字词存在争议,比如意为 马 的 말,词源有可能是汉字词 馬 ,即 마 。

2.4 约定俗成的特殊表记。比如 串 字,历来要表记为 곶 。관/찬 这些源自汉语的本音反而用得极少。

2.5 韩国政府强制要求的表记。如 한의 必须表记为 韓醫 ,禁止表记为 漢醫 ,尤其是店铺招牌和学术论文,而“中医”这个意思,要表述成 동양의학 即 東洋醫學;한복 同理,必须表记为 韓服 而非 漢服 ,“汉服”这个意思,要使用源自普通话的音译词 한푸 。

综上所述:

1. 不论 서울 的语源为何,今天在现代韩语中被当做一个固有词,这个固有词被韩国方面选定的现代汉语翻译名是 首尔/首爾 ,大中华地区亦愿意“名从主人”,采用此翻译。

2. 现代中韩翻译与韩语汉字词的韩文对转/表记并非同一回事。“首”字与“尔/爾”字各有另外的韩文对应,即 수 和 이 。一般来讲,韩语正式行文中,对于汉字词采音而不采训,所以若硬要把 서울 表记为汉字也许可作 “瑞郁”。

3. 据此,严谨的情况下不用音译名称 首爾 作为 서울 的汉文表记,而是使用拉丁字母,记作 Seoul 。如 국립서울대학교 → 國立Seoul大學校 (有条件的朋友可以看看首尔大校服上的写法就明白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