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权游》十周年过去了,作为原著的《冰与火之歌》第六卷迟迟没有下文,还能与读者见面吗?

回答
距离《权力的游戏》电视剧首播已经整整十年,但对于无数翘首以盼的读者来说,乔治·R·R·马丁的史诗巨著《冰与火之歌》第六卷——《凛冬的寒风》(The Winds of Winter)——的踪迹依旧渺茫。这让许多人心中不免泛起一丝凉意:这位以“慢工出细活”闻名于世的作家,是否还能兑现他那个宏大而又充满变数的诺言?《凛冬的寒风》真的还能与我们这些忠实的读者见面吗?

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回顾一下过去十年里发生的一切,以及当前的情况。

漫长的等待与无数的猜测

2011年,《权力的游戏》电视剧横空出世,如同一场席卷全球的风暴,将马丁笔下那个充满权力斗争、家族恩怨、魔法传说和残酷现实的维斯特洛大陆,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动方式呈现在亿万观众面前。而此时,原著小说也已经出版了五卷:《权力的游戏》、《列王的纷争》、《冰雨的风暴》、《群鸦的盛宴》以及2011年出版的《魔龙的狂舞》。

《魔龙的狂舞》的结尾,是故事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许多重要角色的命运走向都充满了悬念。观众们以为,有了电视剧的推动,马丁的写作速度或许会加快,但事实并非如此。《凛冬的寒风》的写作进程,就像维斯特洛大陆上的严冬一样,迟迟不肯降临。

马丁本人也并非完全停滞不前。他会时不时地在自己的博客“Not A Blog”上更新一些关于写作进展的消息,或是分享他对某些角色的想法。然而,这些消息往往是含糊其辞,充满文学性的“马丁式”表达,比如“我正在写作”、“我进展顺利,但我还不能给出具体日期”之类的说法。每一次这样模棱两可的表态,都像是在风中摇曳的烛火,既带来了希望,也加深了焦虑。

电视剧的“超车”与原著的“蝴蝶效应”

电视剧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马丁创作的催化剂,但也制造了一个巨大的悖论。当电视剧第五季播完时,它的剧情已经基本触及到了原著第五卷的内容。到了第六季,电视剧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已出版的五卷小说。

马丁自己也承认,电视剧的先行让他感到了压力。他曾多次表示,电视剧的原创剧情让他“分心”,或者说“打乱”了他原本的写作节奏。他需要消化电视剧的发展,并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小说结局与电视剧的结局衔接起来,尤其是当电视剧的原创剧情与他脑海中的结局并不完全一致时。

要知道,马丁是一个极其注重细节和世界观构建的作家。他笔下的每个角色都有其复杂的动机和成长轨迹,每个家族的兴衰都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电视剧为了适应电视媒介的传播,不得不进行简化和改编。而马丁在写作原著时,拥有的是一个更为庞大和精细的蓝图。电视剧的改编,可能让他对某些角色的处理方式产生了新的想法,也可能让他坚持自己最初的设计,从而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打磨。

更关键的是,马丁在《魔龙的狂舞》之后,并没有如同许多作家那样,为《凛冬的寒风》设定一个明确的出版日期,然后努力去达成。他更像是一位沉浸在自己创作世界中的匠人,愿意花费一切必要的时间去打磨作品,直到他认为它达到了自己心中的完美状态。

马丁的写作风格与现实困境

马丁的写作风格是出了名的“慢”。这并非他不够勤奋,而是他对于叙事深度、人物塑造和世界观构建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他喜欢在书中引入大量的副线故事、支线人物,并为这些人物赋予独立且令人信服的动机和背景。他不愿意轻易杀死任何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除非他们的死亡能够真正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者揭示出更深层的现实。

然而,随着故事的推进,尤其是当许多重要角色的叙事线索都汇聚在一起时,如何巧妙地将它们串联起来,让每个人的结局都显得既意外又合理,这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马丁在一次采访中曾透露,他为《凛冬的寒风》规划了“非常多的角色”,并且“大部分角色都会在这一卷出现”。这意味着他需要同时驾驭几十条叙事线索,并最终将它们导向一个宏大而有意义的结局。

此外,不可忽视的是马丁的个人生活和健康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写作状态自然会受到影响。他需要休息,需要处理生活中其他的事情。同时,他也要承受来自全球数百万读者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无形中也可能成为创作的阻碍。

那么,《凛冬的寒风》还能与我们见面吗?

从现实角度来看,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时间未定。

1. 马丁的承诺与执着:马丁本人从未放弃写作《凛冬的寒风》。他对自己的作品有着深深的执着,他不会允许故事在半途而废,尤其是在读者和观众都在翘首以盼的情况下。他多次表达过他想要完成这个故事的意愿,而《凛冬的寒风》正是通往终结的关键一步。

2. 未完待续的吸引力:尽管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冰与火之歌》的魅力丝毫未减。电视剧虽然已经完结,但其留下的庞大影响力,以及对于原著结局的强烈求知欲,都让读者们对《凛冬的寒风》保持着高度的关注。这种持续的关注度,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动力。

3. “他山之石”的参考价值:虽然电视剧的改编对马丁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电视剧的成功也为马丁提供了一个参考。他看到了哪些情节最受观众欢迎,哪些人物的塑造最深入人心。虽然他不会完全照搬,但这或许能帮助他更好地把握故事的节奏和观众的期待。

4. “终有一死”的必然性:任何一个伟大的故事,都必然有一个结局。马丁的宏大构想,无论如何曲折,最终都需要一个了结。而《凛冬的寒风》就是那个“了结”的开始。

我们能做的,就是等待与理解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过于乐观地预期它会很快到来。马丁的写作进度是不可预测的。与其设定一个又一个失望的日期,不如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或许,我们可以将这种漫长的等待,看作是品鉴一壶陈年佳酿的过程。急于一饮而尽,只会错失其中的醇厚滋味。我们应该给予马丁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能够安心创作。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作为一名作家的独立创作权利。他不会为了满足读者的期待而牺牲作品的质量。也许,当《凛冬的寒风》终于问世时,它会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惊喜,也或许,它会以一种完全出乎意料的方式呈现。

十年,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段不短的时光。对于《冰与火之歌》的读者而言,这十年更像是一种信仰的坚守。我们相信,在那个遥远的北境,凛冬终将到来,而马丁笔下的寒风,也终会吹拂开那片被冰雪覆盖的,关于维斯特洛的终极命运的画卷。我们只能继续等待,并且保持那份最初的狂热和期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已经放弃了,2016年我在学校图书馆借阅了这部书,是厚厚的精装本,由于从没有人和我抢这套书,于是我一般不刷卡把它带出去,而是看完以后直接放回书架,就这么如饥似渴地阅读完了全本。

之后我年年都在关注卷6,马丁许下过许多诺言,当《血与火》出版,我彻底对正传失望了。

正传没出前传先行,这种离谱现象的出现只能证明一件事:《冰与火之歌》真的写不出来了。

或许第五部这一整部应该整个推倒重写,这部书彻底压垮了这个系列顺利结局的希望,因为乔治·马丁是人,既然是人,对于复杂故事的掌控力就是有限的,第五部把剧情弄得无比散乱,彻底超越了马丁能负担的故事复杂度。

小时候学语文,老师说文章要详略得当,电视剧做得很聪明,片头logo就显示了主角是四大家族:狮狼鹿龙,小说前三部权力游戏、列王纷争、冰雨风暴也非常精彩,各个家族间的斗争错综复杂又逻辑明晰,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但无论剧情多么复杂,最终还是可以大致拧成几股长线:

1、劳勃奈德遇害,王国由稳转乱

2、狮子与狼鹿争斗,千钧一发,斡旋得胜

3、丹妮孵出幼龙,在外邦开挂刷级

4、琼恩在长城成长,凛冬将至,异鬼崛起

第四部还没有立刻崩盘,但又注定引发崩盘,就像少狼主根本没有参加黑水河之战,却被这一战碾得粉碎。

马丁计划写7卷,前三卷开了个精彩的好头,随着罗伯和乔弗里死去,兰尼斯特获胜,阴险战胜了荣誉,本来因劳勃和奈德之死开始陷入混乱的维斯特洛变得乱上加乱,回收故事线已经刻不容缓,否则这团又长又乱的线必然会打成解不开的死结。

我只是一个普通读者,但我知道马丁打算怎么收故事线,当然是让远离故事中心的主人公们返身打破不正义的一切,成为维斯特洛的破局要素,带领人类走过漫漫长夜,琼恩、丹妮莉丝、艾莉娅、布兰、詹姆、布蕾尼、席恩、珊莎……我们很容易发现主角们都不在维斯特洛的斗争中心,主动权掌握在卢斯·波顿,瓦德·弗雷,瓦里斯和小指头,荆棘女王,道朗亲王,悠伦·葛雷乔伊等等非pov角色手中(瑟曦是pov,但她在一点点作没兰尼斯特的胜果,不能真正算是掌握局势的人),如果马丁能在剩下5部里成功编出好故事让我们的主角在这些强大势力间斡旋,一步步夺回主导权,直到结局,《冰火》必成史诗巨作。

然而……

琼恩还在一心一意纠结长城和黑城堡,纠结黑衣兄弟,纠结野人,史坦尼斯的到来算是唯一一个实质性进展。

丹妮这条线糟糕透顶,她带领大军忙着和异邦那些我实在记不起来的乱七八糟的势力纠缠。

布兰的pov就是一些奇幻游记,说句实话我跳过了,完全不影响故事。

艾莉娅本来身处维斯特洛,这下反而跑去国外,越发远离中心。

布蕾尼本来的任务是效忠凯特琳效忠史塔克,最后又变了游记了。

提利昂逃亡外国旅游半天0进展。

……

可见大多数角色仍处于漫游状态,这书能不散黄儿吗?

第四部解决了第三部留下来的尾巴,所以一开始还没散,但后半段丝毫没有收线的意识,甚至开始放线,这就像罗伯之于黑水河,第六部写不出来不是因为第六部有问题,而是第四部开始就把故事弄得太散,以至于败局已定。这种复杂已经不是褒义词而是贬义词了:北境暗流涌动,大小家族关系错综复杂。君临被瑟曦一顿操作,各个家族各怀鬼胎。海外势力线又乱又没意思,以至于我不记得了(对不起!)铁群岛竟然自己弄出了一个浮木王冠线,同样也有复杂的势力关系。花家、多恩居心叵测,暗中谋划……还有谷地、史坦尼斯、小伊耿、石心夫人,就连长城野人都分成一堆派系!光是列举就很烧脑,马丁是个凡人,卷六该怎么写出来?

这导致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这么多副本同时开启,却没有进去刷副本的玩家,主角们都在游戏之外,作者描绘了这么多辉煌广阔的故事舞台,琼恩·雪诺竟然还在黑城堡里吃着洋葱汤,丹妮莉丝·坦格利安竟然还在弥林的王座上抱怨凉鞋不舒服。那那些舞台留着干嘛?留着看一群非主角乱斗。

玩过《骑马与砍杀》的朋友,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卷五就像主角按了扎营以后在原地等待,看着电脑ai坐镇指挥,自动战斗。其实只看题目就知道卷四卷五的困境了,这两部里临时pov多得出奇,“铁船长”“亚莲恩”“阿莎”“昆廷”“琼恩·克林顿”“八卦斯坦”……

为什么?显然是因为这些故事舞台根本就是空的,必须设置临时pov才能讲故事,要不然连看都看不到。同时原有pov却在某个无聊的地点环境之中龟速行进着,以卷五提利昂线举例,前三卷里非常有魄力和魅力的他,卷五几乎在旅游,剧情推进极为缓慢。丹妮莉丝更糟,我甚至记不起她到底在弥林干嘛。这么写上两部,剧情不散才怪,现在主角们都没有破局的力量,全在边缘ob,两卷之内结局完全是天方夜谭。

一部完整的书就像一个圆,从哪里开始,最终还要回归,丹妮早就得到了有关自己命运的预言,三次崛起,三次背叛。琼恩注定回归长城,回归雪诺之名。问题是《冰火》怎么把这个圆走好,从现在来看,1-3是一个圆弧,4-5本该往里收了,马丁却画得越来越大,那么剩下的6-7只有两种结局,要么和电视剧一样直线连上,要么放弃,马丁似乎选择了后者。

user avatar

写不完。死心吧。掉坑里的赶紧麻溜爬上来。

老马的作品在国内引进的比较全(感谢《科幻世界》),这十几年来,短篇长篇看得七七八八,连国内没引进的长篇《末日狂歌》英文版也看了。来来来,让我慢慢扳着指头告诉你写不完的原因理由。

说到“冰火”写不完,很多人能想到的理由无非年龄大、精力不济。而且考虑其超标体重,健康状况堪忧。但如果你了解老马创作轨迹,就知道“冰火”写到第五卷已经很勉强了。

老马不擅长长篇创作。倒不是说写得不好——人家长篇也拿过好几次星云雨果世界奇幻奖提名好咩?——而是写得少写不长。他的长篇算上合著,数量两只手能数过来,“冰火”是其唯一一部系列小说,其他都是单卷完结。而且单卷完结的长篇也不长,大概350页左右。

——我吐槽过尼尔-盖曼写不好长篇。论长篇平均水准,老马吊打盖叔——盖叔写小说就是看心情,所以他也不写系列小说。但《美国众神》一作封神,老马的单卷长篇真没能比过它的。

长篇小说需要对作品整体架构做好安排,系列长篇要求更甚。而“冰火”第四卷开始叙事结构失控,最明显的表现:一是地图越开越大,人物越来越多;二是第四、五卷故事推不动,厚厚两大本看完,实质进展极少。老马承认为“弥林结”困扰很久,也是叙事结构失控的表现。掐指一算,第六、七卷要把前面那么多线索收拢、那么多坑填完,每本没1200页真搞不定。放到七八十年代,老马的创作状态还有希望,现在嘛……

如果说对长篇结构把握不佳是能力不足——他低估了史诗奇幻创作难度——那么自身懈怠更不可原谅。老马不算是个勤勉的作家。70年代他立志成为职业作家,埋头写作,四处投稿,创作态度诚恳;成名后就开始“不务正业”。有的是被迫为之(《末日狂歌》失败后跑去好莱坞当编剧);有的是有意为之,比如主编了几十本“百变王牌”系列,和加德纳-多佐伊斯合编了一堆选集。

在写作“冰火”的漫长时间里,他的心猿意马表现越来越明显。刚开始有合理理由:完善世界观,或者作为写长篇的调剂。于是他写了短篇系列“七王国的骑士”,写了设定集《冰与火之歌的世界》,写了前传(相当于设定集)《血与火》。而这些围绕正传的周边作品,论体量都能赶上两部长篇了。

电视剧的成功改编成为最后一根稻草。说实话,如果我睁眼一看银行账户多出几百万美元,哪有心思吭哧吭哧码字。于是这十年来我们看到他为电视剧写剧本、参加电视剧首映礼、卖出更多作品的影视改编权、成为电视剧制作人、为私人影院举办活动、参加星云雨果颁奖大会、参加座谈会……说白了,他就是不想写了。

大概2015年,《纽约时报》以每年200页的创作速度估算,第六卷将出版于2017年,第七卷出版于2023年。看起来很遥远,至少有个盼头。现在2017年过去四年了——连第六卷的毛都没看到。老马写“冰火”犹如翻山,翻了一座又一座,最后翻不动,干脆不翻了,躺着吧。七十年代他四处投稿,一部短篇收到75元稿费,那时的喜悦他还记得吗?

扩展阅读。

我看过不少三部曲,也看不过不少三部曲以上的大部头,在我的阅读范围内,超长系列能顺利收尾的寥寥无几。超长系列是对作者创作能力、状态、精力的全方面考验,因此高开低走屡见不鲜。比如乔治啊啊马丁的良师益友罗杰-泽拉兹尼的“安珀志”系列,下半卷(也就是系列第6部到第10部)浑身上下透出自暴自弃的气息,从人物到故事到设定全部一塌糊涂。斯蒂芬-金的“黑暗塔”,故事推进方向一变再变,设定改了又改,结尾草草收场。“沙丘”系列,写作能力难以匹配野心。“海伯利安”系列,后两卷拖沓啰嗦设定崩坏。“基地”系列,大饼越摊越薄.....

所以“玛拉兹英灵录”系列圆满收场难能可贵。斯蒂芬-埃里克森以一年一部1000页大部头的速度写完十本书,该填的坑填了,该收的尾收了,剩下的小坑开新系列吧(给跪。当然,为了填完巨坑,在写作上埃里克森做了牺牲,比如小说写得像剧本,细节一掠而过;人物塑造手段简单粗暴,形象不够立体鲜活。毕竟埃里克森是中途转职作家,论小格局叙事比不上老马(也没几个人能比上)。瑕不掩瑜,反正“冰火”完结没指望了,“玛拉兹英灵录”系列不香吗?

user avatar

到2021年为止,GRRM啥事都干,除了写书。

明年要出的《艾登指环》里也有GRRM的贡献。。。

这老头现在连黑魂都要掺一脚了,你指望《凛冬的寒风》?

user avatar

卷六可以,但是冰火的完结是等不到了。而且这个所谓的卷六,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也正因为此,马丁至今都未能写完。

卷六要填哪些坑?

弥林结已经解开。然而,丹妮莉丝该如何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几个pov的时间)制定一套代替奴隶制的封建制度并将其落实?这是小恶魔远远办不到的事,这个问题的解答也远远超出了马丁先生的思想深度。如果丹妮莉丝解决不了奴隶制问题,无法将奴隶转换为生产力和战争动员潜力,她就必须舍弃对奴隶们的承诺,带兵离开厄索斯大陆。那她在卷五的活动可以说毫无意义。这是第一个矛盾。

瑟曦失事,凯冯身死。没有凯冯撑腰,国王落入花家手中,教会偏向花家,瑟曦怎么返回权力中心?君临线的权力已经失衡,这是第二个很难解决的矛盾。

风息堡之围走势如何?丹妮莉丝不驰援,小伊狄失败后,花家和君临是否会派兵攻打多恩?这场战役如何收尾?道朗亲王的谋划还能否实现?这场战役会占用几个POV?第三个难以解决的大问题。

斯坦尼斯在夜台灯理论中即便击败佛雷,如何攻打临冬城?第四个矛盾。

雪诺复活后,暴动的野人怎么办?守夜人势力跟谁?野人据点(完了,时间太久不记得叫啥了)的救援如何收尾?要花多少笔墨?第五个矛盾。

卷六异鬼必须出现了,那么史坦尼斯作为伪预言之子,是不是会在长夜堡有一场大败?在这之前,是不是应该整合整个北境势力?如果整合完,他南下攻打君临岂不是又要拖很久的篇幅?第六个矛盾。

小瑞肯和洋葱骑士何时归来?布兰和森林之子是不是会首先和夜王照面?珊莎史塔克何时控制住谷地继承人,将兵力引向北境?攸伦的龙之号角和古瓦雷利亚的毁灭怎么理解?学城的目的?马尔温博士对魔法的使用?红色的彗星?维斯特洛的天气?瓦里斯的阴谋?

太多东西了…这些都要作为卷六的主要内容,在一卷内收尾,使得卷七开始时,各主要npc重新聚集成卷一的状态,满足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宗旨,从而引出冰与火之歌的主线。(布兰第一卷pov那个世界尽头的光幕的背后的东西一直让我很在意)

因此卷六的写作难度是卷一到卷五的总和!!!而且信息密度和爆炸性的事件数量也远远超过了历史总和。

马丁这是给自己出了道n元m阶非齐次偏微分方程组来解啊!!!


再来补充一些东西

冰与火之歌从第四卷开始出现的问题很好理解,后续的事件根本不能用POV视角来逐帧描绘了!!!因为前三卷达到了一个高潮,需要很久的铺垫才能重新进入卷一的叙事节奏。

这也是马丁一开始想做的事情,那就是从卷四开始直接描写5年以后的事,但马丁没法给出足够多的关于5年内各角色经历了什么的信息,确保这些npc不会看上去处于静止状态,同时那些历史信息又能和当前时间线无缝衔接。(举个例子,魔兽争霸到魔兽世界中间这5年,四大种族干了什么;上古之战结束一万年里,暗夜精灵除了睡觉在干啥)于是他放弃了这个写法,重新开始按照POV视角一天一天来写,能写完才怪!!!

POV视角是按天和一个人为单位的事件族展开的,卷六要描绘的故事都是以多个npc视角和月甚至年为单位的事件群开展的。卷六开始,npc要逐渐汇聚,且数量远远超过了卷一狼家在临冬城的密度,事件也多为君临之战、血色婚礼这样需要重重铺垫的剧情。这根本不可能用POV在1500页内写完!!!

更何况,丹妮莉丝的统御之路、北境战争、守夜人的战争、君临的权力争夺、风息堡的战役这些在卷一作为历史设定的东西,在卷六全部要用POV的承载能力描绘出来,太难了。

而且,马丁追求的还不是像历史故事那样,有了强大的实力和经济基础就能逐步统一的剧情(好比单调函数)。而是像名侦探柯南的满月篇那样,层层套娃,始终势均力敌,强弱反复反转,直到结局高潮才盖棺定论的故事;或者像三国演义这样,个人能力逆天改命,最终形成三方均势的故事(x+sinx式的螺旋式上升)。蓝礼的死亡就是例子,否则故事已经完结了。

所以………

说回来现在我对马丁不抱希望,不仅仅是因为写作客观难度太大,还有我想到tmd海伯利安前两卷丹西蒙斯展现出的笔力也是旷古烁今的啊!!!他后两卷写了个啥啊!

所以说,人类用时间和岁月磨砺出来的这批有着丰富阅历和笔力的顶尖作家,如今也远远没有足够的算力来预测一个几百个人物和势力的最终走向。

以12个球称3次的数学题为例,好的故事需要在塞满所有分支路径同样的信息量之后,从中挑选出观众要的那个剧情。

如果只针对一条路径进行填充,那么观众就会问“惊奇队长为什么不打响指?奇异博士为什么不打响指?灭霸为什么不用宝石创造更多资源?复联在终战为什么不用时间宝石回到过去?”最终使得编剧的金手指过于明显。

本人在过去7年里一直苦苦等待冰火卷6,是因为我相信,凭借马丁在前5卷所展现出来的笔力,他其实是有能力把作品完美收官的。缺的只是时间和精力,还有意愿。

我看过的其他奇幻作品中,《时光之轮》的收尾非常精美,封印暗主的设定让人回味无穷,但卷5卷8卷10几卷实在拖沓无比,叙事结构较为简单,甚至有一卷全程没有剧情推进!大部分和弃光魔使的战斗看的我一脸懵逼,搞不懂主角是怎么能赢下来的,因此唯一的爽点也没有了;

指环王描述传统正邪对抗,严格来说只有两条主线(弗罗多和人皇线),因此作为最早的奇幻故事写完封神也是可以理解的;

《迷雾之子》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尤其是故事到了最后16种元素的设定、反派的目的、世界的真相都让我觉得布兰德不愧是能续笔时光之轮的天才。但故事格局还是较小,仿佛是在一个沙盘上讨论太阳系的运行。布兰德续写的时光之轮,在人物刻画上也存在厚此薄彼的失衡,对于大型战争的描绘以及大批角色的调配需要继续精进。

玛拉兹英灵录我只看过第一卷,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是我见过第一个魔法满天飞却没有写崩的高魔奇幻世界,设定体系极为完备。除去魔法对普通军团过于强大的毁灭力让我思考里面的国家怎么可能支撑的起连续的战争以外(高魔的缺点,人不是人了),整个故事架构的规模比冰火强了不只一个档次。硬要说缺点,那就是故事的细致程度没有冰火强。比如第一卷一直铺垫的机运双子神反转凡人计划的能力作者根本写不出来。

碟形世界当儿童文学和笑话来看比较好,好像不同系列间没有共同的主线;地海和荆棘白骨没能看下去,地海看了第一部,氛围不错,但里面的奇幻元素对我吸引力不足;荆棘与冰火风格太像,但叙事水准不如冰火,也弃了。

黑暗塔系列我也只看了前几部,史蒂芬金先生很牛逼。只是因为迟迟没有填世界观的坑(黑暗塔的设定,反正我跳着看的时候没读到任何与黑暗塔有强关联的剧情)于是也弃了,听说后面几部写得乱七八糟。

魔兽系列小说最大的问题,几十个npc从来都是相互独立的,并没有真正意义上交织在一起。因此虽然人物众多,关系网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否则按照小说的写作规律,魔兽剧情的复杂度可以达到历史顶峰了。

额,好像暴露了阅读量比较少的事实……想不起来还看过啥了。国内的西幻我看过也全忘了。光明王不算是奇幻吧?(基本都是4年前看的了)

总而言之,论精致程度,冰火其实比上述列举的这些作品多少要强一些。而且故事框架的规模,除了玛拉兹英灵录比不上,也算是比较宏大的那一类了。马丁在前五卷展现出的细腻的描写手段和多人物视角的统筹调度,都体现出当代第一流通俗小说作家的水准。在某些方面,其实比厄奶奶、史蒂芬金等大佬还要高出一些。

如果马丁能顺利地完成第六卷的写作,即使第七卷写不完,只要把还交待的伏笔都在第六卷引出,冰火就已经可以封神了。(前提身体条件支持)卷七实在不敢奢求,这么多年我也只是希望他能写完卷六。

续写的话,我觉得目前通俗小说作家里能完美接棒的有点少哦………


PS:补充内容叙述有点混乱,但懒得改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