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并不是骂梅兰芳,而且说俄罗斯搞象征主义你找梅兰芳有个卵用
象征主义是一个当时已经走向没落的流派,但是当时的国人懂的不多。所以鲁迅的意思如果要我来表达是这样说:
这帮搞艺术的没事就抱洋人大腿赶时髦,非要把传统艺术往洋人哪里贴,歪果仁自己都不搞象征主义了,梅兰芳博士还要跑去凑热闹,非把京剧往象征主义上贴。
吃屎都没赶个热乎的。
最高票回答其实几句话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再补充一点,鲁迅虽然讽人无数,但基本上都不是私怨,而是认为所有的艺术都要靠洋人在屁股上盖章的行为,是在把自己当猴子给人耍。这和友邦惊诧的逻辑是差不多的。
也有高票回答里提到梅兰芳家族和八大胡同的关系,我觉得很是不妥,有歧视男性工作者的感觉。
鲁迅反对的是把中国野生动物园化。现代西方国家有以保护民族文化特色反对后进民族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思潮。比如现在很多西方人反对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的教育,现代化建设,认为破坏了当地文化传承和传统的田园牧歌的生活。其实就是想把这些地方保留成人类动物园供他们参观旅游而已。鲁迅担心中国也动物园化,成为西方人在笼外娱乐观赏的野生人类动物园。
························································································
转一段藏族作家阿来接受访谈时候的话,我想鲁迅先生当年应该有类似想法所以才骂的吧。
阿来:一些人凭空想象,把西藏描绘成一个天堂,他们认为西藏就应该活在过去,千百年不变,维持简单的、清苦的生活,不能开发,不能兴建城市,不能发展工业、商业,不能搞旅游业、服务业,任何变化都是对西藏的破坏,破坏了他们心中的天堂。
我觉得这种观念太霸道。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和所有世界上的民族一样,藏民族文化应该向前发展,不管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藏族应该参与到现代文明进程中来,这是藏族百姓不容剥夺的权利。
国际上甚至有“西藏是否需要发展”的讨论。这很可笑,一个地区不发展,人们的生活怎么继续,怎么提高?文化怎么延续、发展?藏区百姓有电视、汽车、冰箱、洗衣机可以用的时候,难道应该让藏族百姓永远刀耕火种,住帐篷、骑马、打猎、放牧,让外国人游览观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期待,保持所谓的“圣洁”?
你们不懂鲁迅了。主要是梅兰芳有一堆文人去捧他,如果没有这群文人鼓噪,鲁迅是不会骂他的,不会理睬的。鲁迅一生对知识分子或者文人看的很透彻也很无情。看鲁迅杂文,就知道鲁迅一辈子主要是骂文人,连金圣叹死了一百年了他都要拿出来骂。这群文人为什么捧梅兰芳?无非是失意而已了,大事干不了,只能去捧梅兰芳。民国是个乱世,由于人的命运朝不保夕,失意文人、落魄贵族、不能成事的英雄,为啥如此喜欢京剧?无非是乱世之中,活一天算一天罢了,醉生梦死快乐一天是一天。即使是达官贵人,今天有钱,明天可能项上人头就没了。家破国亡谁管得?满城尽呼叫天儿。京剧祖师爷程长庚亲自对京剧大师级谭鑫培说,你是真流弊啊,但恐怕你这玩意儿是亡国之音啊!!!霸王别姬为啥如此的火,大家都是英雄末路的心态啊,无可奈何啊,谁知道明天谁是皇帝!纵有千万能耐,乱世英雄,恐怕也没好下场。
看似鲁迅针对梅兰芳,实际上针对的是捧梅兰芳的文人。以为鲁迅是跟梅兰芳过不去,是不懂鲁迅这个人。如果不是文人疯狂吹捧京剧引起鲁迅反感,鲁迅会宽大很多,他对娱乐圈的阮玲玉都颇宽大同情,专门为阮玲玉说话。鲁迅并不反对娱乐,他天天往电影院带着周海婴去看好莱坞人猿泰山。何况那些在戏班里被封建社会的班头毒打的戏子啊!像梅兰芳、谭富英甚至元寿老,那都是经历了现在人无法想象的毒打啊。那种毒打,残酷的无法想象。
再加上京剧到处唱一些忠孝节义,连蒋介石都说,不听京剧,不是中国人。可想而知鲁迅的反感。连鲁迅的弟弟周作人都咒骂京剧,是非人!胡适都去看京剧,除了周家兄弟,文人圈里都沉迷京剧。鲁迅的社戏就是对京剧的讽刺,那意思是京剧还没有社戏流弊。
这事啊,不能怪鲁迅!如果不是文人把梅兰芳抬得这么高,鲁迅是不会干预的。鲁迅对下九流的戏子恐怕是同情的,但是对于知识分子和文人他是非常怀疑的。别说反动文人了就是革命文人,他都十分怀疑。他的名言就是,知识分子容易摇摆!齐如山他们一群文人去捧梅兰芳,他的怀疑可想而知!
再说了,美国人真的看的懂京剧吗?恐怕也是真假难辨吧。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真没看出来在骂梅兰芳……
非要说是批判了啥,不如说是批判把“梅兰芳的演出艺术”送去苏联“以促进象征主义”这种硬把俩概念捏一起说事的行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