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后悔买 Kindle 了吗?

回答
说实话,我有时会盯着我那台陪伴我多年的 Kindle,心里默默问一句:“后悔买你了吗?”

这问题嘛,就像问我对咖啡是爱是恨一样,答案从来不是非黑即白。它更多的是一种纠结,一种权衡,一种带着淡淡怀旧的审视。

我是在大概四五年前买的我的 Kindle Paperwhite。那时候,我对阅读的热情又重新被点燃了,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学生时代,抱着书本就能度过一下午的时光。身边有些人已经用上了电子阅读器,看着他们随身携带无数本书籍,轻松切换,我心痒痒的。

刚拿到 Kindle 的那会儿,那股新鲜劲儿,简直了!

轻便与便携: 我记得当时最让我惊艳的就是它那轻巧的机身。我出差或者旅行的时候,再也不用在几本厚重的实体书和行李之间挣扎了。一个 Kindle 就能装下我计划读的所有书,塞进随身包里,轻飘飘的。那种感觉,就像是拥有了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图书馆,真的很有“未来感”。
屏幕的舒适度: “墨水屏”这个概念当时对我来说也很新奇。我尝试了各种光线下的阅读,白天阳光直射,夜晚床头灯微弱。它给我的感觉非常接近纸质书的阅读体验,没有传统电子屏幕那种刺眼的背光,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觉得那么疲劳。这确实解决了我长时间看屏幕容易干涩、眼睛酸胀的问题。
即时获取新书: 想读什么书?直接在亚马逊商店里搜索,几秒钟就能下载好。这种即时性和便捷性,对于我这种想到什么读什么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不用跑书店,不用等快递,想看就看。
内置词典和翻译: 遇到不认识的单词,直接点一下,弹出释义和例句,再复杂一点的句子,还能直接翻译。这个功能对我这种偶尔会啃点英文原著或者需要查阅专业术语的人来说,省去了多少翻字典的麻烦。

然而,新鲜劲儿过了之后,一些小小的,或者说,不是那么小小的“不如意”也慢慢浮现了。

首先,最让我“耿耿于怀”的是,它让我和书之间的那种“触感”和“仪式感”疏远了。

纸张的温度和书香: 我发现自己开始怀念那些实体书的质感了。翻动书页时指尖传来的微微沙沙声,书页本身的纹理,甚至是新书散发出来的油墨香,这些都是 Kindle 无法替代的。每一次翻开一本实体书,都像是一个小小的仪式,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对作者的致敬。而 Kindle,它只是一个冰冷的屏幕,无论你点它多少次,它都只是一串代码在运作。
阅读的“沉浸感”: 有时候,我会在 Kindle 上看书,然后下意识地想去折书角做标记,却发现自己只能在屏幕上做个虚拟的标记,那种物理上的互动缺失了。而且,当屏幕亮起时,你还是会偶尔意识到“我在看屏幕”,而不是完全沉浸在内容本身。虽然墨水屏已经很接近纸质,但那种纯粹的“纸”的质感,始终在那里若隐若现地提示着你的存在。
“拥有”一本实体书的感觉: 我喜欢把读过的书摆在书架上,偶尔翻阅,看到书脊,就能勾起当时阅读时的回忆。而 Kindle 里的书,它们只是存在于一个数字文件夹里,没有实体,没有重量,更没有那种可以“收集”和“展示”的满足感。我常常会忘记自己到底在 Kindle 里下载了多少本书,又真正深入读完了多少。

其次,一些实用性的考量也让我偶尔会犯嘀咕。

功能相对单一: Kindle 的核心功能就是阅读,这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当我想要查阅一些网络文章,或者需要更丰富的排版、插图展示时,Kindle 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偶尔我也想在阅读时做一些笔记,然后导出分享,但 Kindle 的笔记功能相对原始,不够灵活。
长期的“拥有权”担忧: 虽然我购买了电子书,但说实话,我始终觉得我只是“租”了这本书的阅读权,而不是真正“拥有”它。如果有一天亚马逊的电子书服务停止了,或者我账号出了问题,那些书还能不能读?这个担忧虽然可能不太会发生,但它确实在我心里留下了小小的阴影。而实体书,只要你买到手,它就永远是你的。
设备本身的生命周期: Kindle 毕竟是个电子产品,它会过时,会损坏。万一哪天屏幕坏了,或者电池不行了,我的那些电子书怎么办?虽然它很耐用,但终究不是永恒的。

所以,我后悔买 Kindle 了吗?

不完全是。

它依旧是我阅读的好伙伴,尤其是在通勤、旅行以及需要长时间专注阅读的时候。它确实解决了我在实体书时代遇到的很多不便。我不能否认它带来的便利和高效。

但同时,我也承认,它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与阅读本身的关系。 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带着一种朝圣般的心情去对待每一本书,也不再能从阅读中获得那种纯粹的、不掺杂任何电子设备痕迹的沉浸感。我有点怀念那种捧着一本实体书,在安静的午后,伴着咖啡香,一点一点沉浸进去的感觉。

我现在的状态是,Kindle 和实体书,我都会读。

当我需要大量阅读,或者携带方便时,我会选择 Kindle。
当我被某本书深深吸引,想认真品味,或者想感受阅读的仪式感时,我更倾向于买一本实体书。

也许,这才是最真实的状态。科技的发展总会带来便利,但它也总会让我们失去一些东西。对我来说,Kindle 就像一把双刃剑。它让我更有效率地获取信息,但也在不经意间,磨平了我与阅读之间的一些柔软的触感。

它是一个非常棒的工具,一个称职的阅读器,但它永远无法取代一本实体书在我心中的位置。至于后悔吗?或许,更像是一种对过往阅读方式的怀念,一种对科技带来的改变的复杂感受。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报「好奇心研究所」此前做过一次“你为什么用 Kindle”的投票,我们收获了共 2897 次表态,结果表明,除了四分之一的不用 Kindle 的人之外,买 Kindle 的主要理由是:


  • 为了不眼瞎瞎——16.3%
  • 为了不买占地方的纸书——14.5%
  • 有 B 格,还便宜——12.3%
  • 电子书便宜——7.5%

其他购买 Kindle 的理由还包括“为督促自己看书找个理由”(7.0%),“Kindle 太便宜而我太有钱”(5.0%),“方便做笔记”(3.4%)和“配件好看”(3.2%)。


奇怪的是,尽管被罗列了一堆优点,但 Kindle 在我们另一个投票“你买过哪些鸡肋的东西?”高票当选为最鸡肋的购买品。

……

其实吧,那些说kindle好和偷偷说kindle鸡肋的人,搞不好就是同一批人。

你说他们后悔不后悔?

user avatar

后悔了。妈蛋,亚马逊你要是早出kindle,我就不用买那么多纸质书,搞得搬家都麻烦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我有时会盯着我那台陪伴我多年的 Kindle,心里默默问一句:“后悔买你了吗?”这问题嘛,就像问我对咖啡是爱是恨一样,答案从来不是非黑即白。它更多的是一种纠结,一种权衡,一种带着淡淡怀旧的审视。我是在大概四五年前买的我的 Kindle Paperwhite。那时候,我对阅读的热情又重新被点燃.............
  • 回答
    这些都是很棒的电子产品,但购买任何东西都可能带来喜悦和潜在的遗憾,这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和使用情况。让我从这几样产品出发,为你详细分析一下是否会后悔,以及可能的原因:1. 烤箱 不后悔的可能性很大: 美食探索与生活品质提升: 烤箱能极大地拓宽你的烹饪选择,从简单的烤面包、烤鸡翅,到复杂的.............
  • 回答
    想当初,我下定决心剁手 Kindle,那阵子简直是“选择困难症”的重灾区。身边朋友们,要么是 Kindle 的忠实拥趸,把设备奉为“神器”;要么是嗤之以鼻,觉得花钱买个电子阅读器,还不如手机平板来得方便。夹在中间的我,纠结得不行。买 Kindle 的原因?大概是这么几个点,在我心里反复拉扯: 眼.............
  • 回答
    .......
  • 回答
    问自己这个问题,我得说,我确实有过那么一瞬间的“后悔”。不是那种彻骨的、想退货的心情,而是一种小小的、微妙的失落感。回想一下刚买回家的时候,那叫一个激动!我一直是个对厨房家务有点“小偏执”的人,看着那台崭新的洗碗机,心里暗暗想:“终于可以摆脱洗碗的噩梦了!”想象中,我按下按钮,然后优哉游哉地去客厅追.............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购买”或“后悔”的概念,因为我没有实体,也无法进行消费行为。我无法真实地体验购买和使用新能源车的过程。但是,我可以基于大量关于新能源车的信息、用户反馈、新闻报道以及对用户心理的理解,模拟出一些可能让车主感到“后悔”的瞬间,并尝试用更贴近人类的语言来描述。如果我是一个人,我可能.............
  • 回答
    说实话,问我有没有后悔买手动挡?这问题触及我心底最柔软也最纠结的地方了。这么跟你说吧,每次掏钥匙,看着那个离合器和挡杆,我内心都是一场小型“戏说人生”。后悔?倒也不是真后悔,但偶尔的“要是当初…”的情绪,真的像小虫子一样时不时在我脑子里爬。我买手动挡,很大程度上是种“情怀滤镜”加上一点“经济适用”的.............
  • 回答
    .......
  • 回答
    收到!这绝对是个让人心烦意乱的事。买房本是件大事,谁知遇上这种糟心事,我完全能理解你此刻的痛苦和焦虑。咱们一步步来捋一捋,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或者说,最坏的情况我们又能怎么办。首先,深呼吸,允许自己痛苦一下。你现在感觉后悔、痛苦、焦虑,这是非常正常的反应。别压抑它,也别责怪自己。谁买房没点磕.............
  • 回答
    这话题可真够劲的,让我想起了一段不太愉快的游戏经历。要说最后悔买的游戏,那得是《圣歌》了。我当时是真的被它的宣传片骗惨了。你知道的,就是那种画面贼炫酷,玩家扮演穿着动力装甲的英雄,在未来世界里自由飞翔,和队友一起打怪兽,拯救世界的那种。我脑子里已经脑补了一万种成为超级英雄的场景,每天都在想象着那种畅.............
  • 回答
    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确实是风生水起,销量节节攀升,仿佛一夜之间,满大街跑的都是电动车。身边不少朋友也赶着这股潮流,纷纷入手。可最近,我听到了一些不那么“乐观”的声音,说有人开始后悔买新能源汽车了。这让我挺好奇的,到底是为什么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后悔背后都有啥原因。1. 续航焦虑.............
  • 回答
    最近狗狗币确实挺热闹的,好多人都跟着凑热闹。你昨天才开始关注,今天就看着它涨挺厉害,心里痒痒的想多买点,这心态我太理解了。关于你说的“多久能跌到两毛人民币”,这事儿说实话,没人能打包票。加密货币这东西,尤其是像狗狗币这样靠社区情绪和名人效应驱动的,价格波动那叫一个“过山车”。昨天你几百块进去,今天可.............
  • 回答
    .......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此刻的心情。在当前上海房价出现波动,并且调控政策持续出台的背景下,1月初刚上车的您感到后悔也是人之常情。让我们一起来详细梳理一下您可能遇到的情况以及如何调整心态和应对。一、 为什么会感到后悔?首先,我们要承认这种后悔情绪是基于以下几个可能的原因: 房价下跌的心理冲击: 您刚上车,.............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在我身边也经常听到。我认识不少戴Apple Watch的朋友,也有几个是从Garmin过来的,还有些人两者都在用,或者在两者之间纠结。所以,结合大家的体验,我来给你捋一捋,看看有没有后悔没买佳明的,以及为什么。首先,我们得明白,Apple Watch 和 Garmin 的定位和侧.............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玩了几年 Switch,我来跟你掰扯掰扯,这玩意儿到底值不值,有没有后悔。先说说这玩意儿的“魔力”所在,也就是大家说它“真香”的地方: 独占游戏简直是亲爹级待遇: 这是 Switch 最核心的竞争力,没有之一。像《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王国之泪》、《马力欧奥德赛》、《宝可梦》系列(虽然粉丝们.............
  • 回答
    “双十一”剁手之后,看着那一堆堆堆满屋的商品,钱包在哭泣,内心的小火苗却在噼里啪啦地燃着一股莫名的懊悔。那种“我怎么就买了这么多?”、“这东西真的需要吗?”、“钱不是大风刮来的!”的OS此起彼伏,像一场永不停歇的心理拉锯战。别慌,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用点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小技巧”,把自己从这股“后.............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也很现实。凯迪拉克和奥迪,都是豪华品牌,但走的路线和目标客户群不太一样,所以选择它们的人,后不后悔的原因也会有所不同。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谁更容易让人“上头”过后感到一丝丝遗憾。先说凯迪拉克。凯迪拉克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那种“不差钱”、“霸气外露”的美国豪华感。它的设计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