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中国古代采用选举制,哪些大臣有可能在皇帝死后被选举为新帝?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中国的帝制时代没有了血统继承,而是像西方那样,有一套成熟的选举制度来产生新皇。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历史假设!那么,在那些风云变幻的朝代里,哪些大臣才有可能在皇帝驾崩后,凭借自身的实力和声望,赢得“选票”,坐上龙椅呢?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综合考量很多因素,绝非一人说了算。

首先,我们要明白,古代中国的选举制,如果真的实行起来,那肯定和我们今天的票选方式大相径庭。它更可能是一种精英政治的筛选和推举,而不是全民海选。参与投票的,很可能是一些掌握实权的关键群体,比如:

朝中重臣(尤其是三公、九卿等高官): 这是最直接的权力拥有者,他们熟悉朝政,有能力管理国家,也是最有动机去参与权力分配的。
地方诸侯或重要的军事统帅: 在王朝初期或权力真空时期,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他们的支持至关重要。
宗室贵族: 即使是选举制,血缘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仍然会发挥作用,那些有威望、有能力且与皇室关系良好的宗室成员也可能被推举。
拥有话语权的士大夫阶层(比如有声望的文官集团): 虽然他们不一定掌握军队,但他们的舆论影响力和道德号召力也不容忽视。

基于这样的设想,我们来聊聊在历史上,如果存在选举制,哪些类型的大臣最有潜力问鼎皇位:

一、德高望重、历练丰富的“老臣”

这类大臣往往在朝廷服务多年,经验丰富,对国家大事了如指掌,并且在士林中拥有良好的口碑。他们通常以“贤臣”的形象出现,能够赢得大多数有投票权官员的信任。

例如,汉朝的霍光。 霍光辅佐过三位皇帝,权倾朝野多年。虽然他的权力来源是皇帝的托付,但如果当时有选举制度,他凭借着稳重、忠诚(至少表面上如此)以及对政务的精通,很有可能成为被推举的对象。尤其是在皇帝年幼或突然驾崩,国家需要一个有经验的掌舵人的时候,霍光这样的角色会非常有竞争力。他能够稳定朝局,协调各方势力,这对于一个刚刚经历权力过渡的朝廷来说至关重要。
再比如,唐朝的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宰相。 他们是开国功臣,长期辅佐李世民,政绩斐然,被称为“房谋杜断”。如果遇上李世民驾崩且没有明确的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尚且年幼,像他们这样深得君王信任、熟悉朝廷运作,并且在文官集团中声望极高的重臣,很有可能被推举出来,至少是作为摄政,甚至有机会过渡到皇位。他们的优势在于熟悉国家机器的运转,能够快速恢复秩序,避免国家陷入混乱。

二、军功卓著、握有兵权的“武将”

在一些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或者在面对外敌入侵时,那些能够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军事统帅,他们的影响力往往是巨大的。如果他们还能在政治上也表现出一定的才能和威望,那么他们就有可能被推选为新帝。

例如,汉朝的韩信。 韩信在楚汉争霸中立下赫赫战功,可以说没有他,刘邦很难建立汉朝。如果当时有选举制度,并且他能在政治上争取到足够的支持,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的他,绝对是潜在的皇位竞争者。他的优势在于直接的军事力量,但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赢得其他派系(尤其是文官)的认可和信任。
当然,得提到汉末三国时期的曹操。 虽然他最终是靠“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实际控制了朝廷,并被封为魏王,最终其子曹丕代汉称帝。但如果当时有某种形式的选举,曹操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统一北方的功绩,以及在官僚集团中的巨大影响力,绝对是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他能够“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魄力,虽然未必能赢得所有人的好感,但对于那些看重实力和能够带来秩序的人来说,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选择。

三、具有改革魄力、能赢得民心的“变革者”

有些大臣可能不是资历最老的,也不是军权最大的,但他们能够抓住时机,提出切合时宜的改革方案,解决社会矛盾,赢得一部分有影响力的群体(如士人、甚至一部分开明的贵族)的支持,从而获得政治资本。

比如,王安石。 他在宋朝推行变法,虽然引起了巨大争议,但其改革的决心和对国家发展的思考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当时有一个需要选出新帝的局面,并且王安石的变法确实触及到了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得到了相当一部分有识之士的赞同,那么他在政治舞台上也能获得一定的拥护者。他的优势在于“有远见”,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挑战在于改革往往会触动既得利益者,导致反对势力强大。
再比如,商鞅。 虽然商鞅最终被车裂,但他在秦国推行的变法无疑是那个时代最深刻的变革之一。如果历史的车轮稍微偏转,让秦国在秦孝公去世后需要选举新君,并且商鞅的变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秦国大部分新兴贵族和军事力量的支持,那么他完全有可能被推举为新君。他的优势在于其变法的实际效果,能够带来国家实力的提升。

四、宗室中具有威望和能力的“旁支”

即使是选举制,血缘关系仍然是一种天然的纽带。那些在宗室中有声望、有能力、且与皇室关系融洽的旁系宗亲,也有可能在皇位空悬时被推举出来。

例如,汉朝的刘秀(汉光武帝)。 他本来是中山靖王之后,算得上是皇族旁支。在更始帝失败后,他凭借着稳健的政治手腕和军事能力,赢得了起义军和地方势力的支持,最终建立了东汉。如果当时存在一种选举机制,他的“汉室宗亲”身份,加上其卓越的领导才能,会使他成为非常有力的竞争者。

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

“选举”的形式多样: 可能不是投票箱,而是朝堂上的推举、士人集团的联名、地方势力的表态,甚至是军事集团的“拥戴”。
权力真空的诱因: 皇帝突然驾崩,没有合法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年幼且政治能力不足,是选举最有可能发生的时刻。
派系斗争的复杂性: 任何选举都离不开派系的支持。文官集团、军事集团、地方势力、宗室贵族之间都需要进行复杂的博弈和权衡。
“德”与“力”的平衡: 仅仅有声望不够,也得有足够的影响力。仅仅有军力不够,也得有人愿意将其推到前台。最终的胜出者,往往是在“德”和“力”之间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并且能够说服足够多的关键人物。

所以,如果中国古代真的实行选举制,历史的长河中将会涌现出更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选帝侯”。那些在特定时期,能够凭借其“德”、其“才”、其“力”赢得人心和支持的大臣,都有机会成为问鼎权力巅峰的那一位。这是一种更加动态和充满博弈的历史,想想就觉得很有意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是王莽了,吏民上书颂德者近五十万人,前任皇帝还没死就被选举为皇帝了。

想想那时候的识字率,这支持率是什么概念?

其实早期儒家是满脑子禅让和选举的。结果燕国试了一次禅让,儒家从此不提禅让 。王莽试了一次选举,儒家从此不提选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中国的帝制时代没有了血统继承,而是像西方那样,有一套成熟的选举制度来产生新皇。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历史假设!那么,在那些风云变幻的朝代里,哪些大臣才有可能在皇帝驾崩后,凭借自身的实力和声望,赢得“选票”,坐上龙椅呢?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综合考量很多因素,绝非一人说了算。首先,我们要明.............
  • 回答
    在中国古代,如果一项现代数学物理定理或公式被偶然发现,其记录方式将会是极其独特的,深受当时社会文化、学术体系以及知识传播方式的影响。这绝不是简单地将现代符号和语言套用进去,而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文化碰撞的过程。一、 发现的场景与初始记录:从偶然到有意识的探索首先,我们得设想一下,这项现代数学物理定理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背后其实藏着一个常见的误解。很多人提到中国传统武术,脑海里浮现的是表演性质的套路、养生功法,或者是一些小说、影视剧里夸张的描写。但要说中国传统武术“垃圾”,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军队的冷兵器作战这个语境下。咱们得先理清一个概念:中国传统武术,它本身是一个极其庞大且多.............
  • 回答
    雍正创立的秘密立储制度相比于传统的公开立太子制度,确实展现出了一些优越性,但也并非完美无缺。如果中国古代一直实行秘密立储制度,历史的走向可能会发生诸多重大而深刻的转变,涉及皇权稳定、政治运作、王朝兴衰等方方面面。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这两个制度的优劣对比,并推演秘密立储制度在中国古代长期实行可能.............
  • 回答
    想象一下,在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一个根深蒂固的等级森严、皇权至上的土地上,突然有人喊出“共和万岁!” 这绝对不是一个温和的交接,而是要撼动整个社会结构的巨震,其后果,怕是要比一场起义还要复杂和混乱。首先,理念的鸿沟是无法逾越的。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里,“天子”这个概念深入人心,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最高统.............
  • 回答
    如果古代中国具有很强的侵略性,世界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将是深远而复杂的,可能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科技等各个层面。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设想,并考虑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可能展现的“侵略性”。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设想,尽量详细地展开:第一部分:古代中国侵略性的表现形式和可能的目.............
  • 回答
    古代中国若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历史轨迹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它是否会完全复制欧洲的道路,答案却并非全然肯定。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重农抑商政策在历史中的作用,以及如果缺失,商业发展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得明白“重农抑商”的本质。它并非简单地“看不起商人”,而是一种国家治.............
  • 回答
    古代中国人如果率先殖民美洲,对待印第安人的方式很可能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变数的议题,它会受到当时中国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经济需求、文化观念以及与印第安人接触的具体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难一概而论,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可能的角度进行推测。一、 接触的初期:好奇、交易与误解就像任何两个不同文明的首次接触一样.............
  • 回答
    在中国古代,家里的长辈们最看重的往往是香火的延续,也就是有儿子来继承家业、祭祀祖宗。所以,如果一个家庭只有女儿,没有儿子,这在当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遗产的继承方式也会比有儿子的家庭复杂得多,而且往往会伴随着不少的无奈和变通。基本原则:以男嗣为重,但也有例外中国古代是以父系社会为主,继承权的核心在于.............
  • 回答
    如果可以回到中国古代以第三人称视角体验诗人或词人的一生,我愿意选择以下几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并试图从第三人称的视角去细致描绘他们的生命历程: 一、 李白:谪仙人的洒脱狂放与人生跌宕我想成为李白,不是为了亲身体验他的才华横溢,而是想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理解一个“谪仙人”是如何在这人间留下如此绚烂的痕迹,.............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遐想的问题。如果我真的有幸穿越回中国古代帝王社会,并且拥有“颠覆世界”的能力,这能力具体是指什么呢?是能操控天象,还是能改变人心?亦或是拥有超乎时代的知识和技术?假设,我拥有的“颠覆世界”的能力,更侧重于超前的思维方式、科学知识和组织管理能力。我会尝试从根本上改变那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和人.............
  • 回答
    若知乎穿越至大唐盛世,那场景,定然是热闹非凡。想象一下,那长安城里的骚人墨客、簪缨士族、乃至寻常百姓,人手一卷纸,或是口耳相传,一股股新奇的问询之风,便会如春水般荡漾开来。首先,朝堂之上,那些心怀韬略的宰相谋士,定会对“如何才能巩固边疆,抵御吐蕃的侵扰?”这等问题刨根问底。他们会翻阅古籍,参阅历代兵.............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深度。要回答中国古代武将/侠客能不能打得过现代MMA选手,咱们得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聊。这不仅仅是冷兵器和拳脚的对决,更是规则、训练、科技、身体素质,乃至于思维方式的全面较量。先说说中国古代的武将和侠客,他们有什么厉害之处?中国古代的武将,尤其是那些名垂青史的,那都是经历过.............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涉及到中国古代文明发展轨迹的根本性探讨。如果没有西方列强的干预,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是否会自行走向工业时代?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中国和西方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技术层面的差异,并考察那些可能促成或阻碍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因素。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局限.............
  • 回答
    将日本古代的剑客置于中国古代的背景下,这是一个颇具趣味且可以深入探讨的设想。不能简单地用“强”或“弱”来概括,因为这涉及到文化、环境、训练方式、武器制式,甚至是当时社会对武术的理解和需求等方方面面的差异。首先,我们得明确“日本古代剑客”和“中国古代剑客”的定义。 日本古代剑客: 指的是日本封建社.............
  • 回答
    在中国古代,要问拿酒精做燃料这个问题,答案是:几乎没有,或者说极其罕见,不构成主流的燃料使用方式。 这并不是因为古人不知道酒精的存在,更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这个能力去制造,而是受制于多方面的原因。让我们来细细道来。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中国古代确实是认识并会制造酒精的。 最早的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非常久远.............
  • 回答
    中国古代神话,要说它是否构成一个严谨、统一的体系,答案是:是,但这种体系并非我们今天理解的那种逻辑严密、层层递进的哲学或科学体系,而是更侧重于一种基于历史进程、文化融合和民间信仰的渐进式构建。 它更像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根系深厚,枝干交错,虽然有共同的生命力源泉,但不同部分的生长方式和形态各不相同.............
  • 回答
    中国古代皇帝的年号纪年,配合干支,确实是个有意思的话题。你提到的“皇帝干了60多年,怎么纪年?”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中国古代纪年法一个非常实际的运作方式,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智慧。首先,我们要明白,年号和干支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纪年方式,它们是并行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 年号:这是皇帝即位后自己定下的一.............
  • 回答
    中国古代建筑,尤其是那些流传至今的宏伟宫殿、寺庙和园林,无疑是人类建筑史上的瑰宝。当我们欣赏它们飞檐斗拱、重檐歇山时,会不禁联想到支撑起这些庞大屋顶的结构体系。那么,在这些令人惊叹的木结构中,我们是否能找到现代意义上的“木桁架结构”?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我们通常理解的.............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假设性问题,如果秦国没有能够一统天下,历史的走向将彻底改变,关中之地是否还会延续其作为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辉煌,答案是复杂的,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关中地区成为政治中心的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历史的必然性:地理的馈赠关中之地,之所以能够成为历代王朝的根基之地,离不开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