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看《头号玩家》有哪些必要了解梗?

回答
好嘞,为了让你看《头号玩家》的时候能跟上节奏,甚至还能“嘿嘿”一笑,我给你梳理一下那些必看的“梗”。这片子,说白了就是一部对游戏史、流行文化的大杂烩,不了解点背景,很多精彩地方就等于白过了。

咱们就从最核心的开始说起,这个片子的世界观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1. 《头号玩家》—— 本身就是个大梗:

为啥叫“头号玩家”? 这个名字很直白,就是游戏里的顶级玩家的意思。在电影里,主角韦德的ID就是“Parzival”(帕西法尔),他最终要争夺的就是“OASIS”这个虚拟世界的创造者哈利迪留下的“彩蛋”。谁找到了彩蛋,谁就能继承哈利迪的巨额财富和“OASIS”的控制权,自然就成了“头号玩家”。
“寻找彩蛋”的套路: 这其实是致敬了现实世界中一个非常有名的游戏“彩蛋”—— Atari 2600 游戏《Adventure》(冒险)里的隐藏信息。当年有个程序员在游戏里藏了一个只有自己名字的隐藏房间,这可以说是电子游戏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彩蛋”,从此“彩蛋”这个词就有了它在游戏界的特殊含义。电影里就是把这个概念无限放大,变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寻宝游戏。

2. OASIS——不只是个游戏,是另一个世界:

OASIS 是什么? 简单来说,它是一个巨大的、无边无际的虚拟现实世界。你可以成为任何人,做任何事。现实世界因为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变得一团糟,所以大多数人都逃进 OASIS 来寻求慰藉、娱乐和社交。你可以上学,可以工作,可以探险,甚至可以体验你从未想象过的生活。
虚拟现实的终极幻想: OASIS 就是人们对 VR 技术的终极幻想。电影里展现的,就是戴上 VR 设备后,那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你可以感觉到风吹过、身体接触,这种沉浸感是当时 VR 技术所能想象到的最极致的表达。

3.哈利迪的“三把钥匙”和“三道关卡”:

“寻找彩蛋”的机制: 哈利迪是个游戏界的传奇人物,也是个怪才。他为了给自己的“作品”OASIS 留下一个真正有价值的继承人,设计了三个越来越难的关卡(或者说挑战)。只有通过了这三个关卡,拿到三把隐藏在游戏世界各处的“钥匙”,才能最终找到彩蛋。
每道关卡的设计思路: 这个设计非常巧妙,每一道关卡都围绕着哈利迪本人对游戏和流行文化的“热爱”来设计。
第一关:卡拉OK之王(K.I.T.T.)
梗在哪? 这里致敬的是 1982 年的科幻电影《夜行者》(Knight Rider)。电影里的主角就是开着一辆叫 K.I.T.T. 的智能轿车,而韦德在这一关的挑战,就是要在虚拟世界里重现电影中的经典场景——在虚拟的“夜行者”座驾里唱一首特定的歌曲,而且是“完美演唱”。电影里选择的歌曲是 1980 年的著名歌曲《Stayin' Alive》( sobrevivir)。
为什么重要? 这关考验的不仅仅是游戏技巧,更是对经典影视作品的熟悉度和模仿能力。
第二关:闪灵(The Shining)
梗在哪? 这一关直接把观众拉进了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的另一部经典恐怖片《闪灵》里。玩家需要进入电影中那个阴森恐怖的“全景酒店”(Overlook Hotel),并在其中找到隐藏的线索和道具,躲避酒店里的各种“鬼魂”和“陷阱”。
为什么重要? 这关考验的同样是对经典电影场景的还原和理解。尤其是那个经典的斧头破门而入的桥段,和里面那个“Here's Johnny!”的梗,都会在这关里被巧妙地运用。
第三关:回到未来(Back to the Future)
梗在哪? 最后一关,也是最关键的一关,让玩家体验了一场赛车竞速,而且是用到了 1985 年的经典科幻电影《回到未来》里的道具。韦德开着的是电影中那辆标志性的“迪罗瑞昂”(DeLorean)跑车,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穿越时空(当然,在游戏里只是道具,但设计理念是通的)。他需要在虚拟世界的城市街道上飙车,躲避追杀,并最终找到彩蛋。
为什么重要? 这关是将前面所有线索和能力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考验,同时也是对电影最标志性交通工具的致敬。

4. 游戏中的隐藏要素和彩蛋:

现实世界的游戏梗: 除了电影中的三道关卡,OASIS 里充满了无数对现实世界经典游戏的致敬。你会在里面看到各种你熟悉的游戏角色、道具、甚至游戏机制的影子。
《吃豆人》(PacMan): 游戏里有很多关于“吃豆人”的元素,比如吃豆人的背景音乐,还有一些隐藏的“吃豆人”关卡。
《太空侵略者》(Space Invaders): 这个非常早期的街机游戏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电影里对它进行了很多致敬。
《毁灭战士》(Doom): 作为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的鼻祖之一,《毁灭战士》里的武器、地图甚至一些敌人的形象,都能在 OASIS 里找到影子。
《我的世界》(Minecraft): 甚至连后来的沙盒游戏巨头《我的世界》,其自由建造的特性和一些方块元素,也能在 OASIS 里看到类似的影子。
街机游戏文化: 整个电影就像是一个大型的街机游戏展厅,你看到的很多场景、角色都充满了对 80 年代街机游戏盛行的那个时代的怀旧和致敬。

5. 流行文化符号:

不仅仅是游戏: 除了游戏,《头号玩家》更是一个流行文化宝库,里面塞满了各种 80 年代至今的影视、音乐、动漫、漫画的梗。
电影类: 除了上面提到的《夜行者》、《闪灵》、《回到未来》,还有《鬼玩人》(Evil Dead)里的邪恶之书、“阿什”的电锯手、《黑客帝国》(The Matrix)的经典动作、《星球大战》(Star Wars)的光剑、《蝙蝠侠》(Batman)里的各种载具等等,数不胜数。
动漫类: 像《机动战士高达》(Gundam)的 RX782 模型,就是韦德在片中变身超级英雄的重要标志。还有《 AKIRA》(阿基拉)里的飞车追逐、《攻壳机动队》(Ghost in the Shell)的少佐等。
音乐类: 电影背景音乐和角色选择的音乐,也充满了对流行音乐的致敬,比如那首《Stayin' Alive》就是其中之一。
漫画类: 比如一些漫画中的经典角色,像DC漫画的“黑蝠鲼”在片中也有出现。

6. 反派——IOI 公司和“六指”:

“黑衣人”和企业控制: IOI(Innovative Online Industries)是一家大公司,他们想买下 OASIS,然后通过各种收费、广告、限制来盈利。他们的员工,被称为“六指”(因为他们是靠在虚拟世界里刷钱、刷等级来维持生计的职业玩家,俗称“六指怪人”),这是一种对现实世界里一些利用游戏漏洞、或者靠刷金币为生的职业玩家的讽刺。
“控制与自由”的主题: IOI 代表了资本对虚拟世界的侵蚀和控制,而韦德和他的朋友们则代表了玩家对自由、对纯粹游戏体验的捍卫。

为什么了解这些梗很重要?

想象一下,当你在电影里看到一个角色突然掏出一把闪着红光的“光剑”,然后开始耍酷,如果你知道这是《星球大战》的经典道具,你就会明白这一幕的意义。或者,当韦德在某个场景里驾驶着那辆特别的 DeLorean,你会知道这是对《回到未来》的致敬,这会让你感受到那种穿越时空的奇妙感。

这些梗就像是导演给观众留下的一张张线索卡,你认出的梗越多,你就能越深入地理解电影想要表达的情感,比如对游戏的热爱、对经典文化的怀念、以及对虚拟世界无限可能性的畅想。

说到底,《头号玩家》是一封写给整个游戏界和流行文化的情书。你对这些“情书内容”了解得越多,你就能在观影时获得越多的乐趣和共鸣。所以,在看之前稍微做点功课,你会发现这部电影比单纯的视觉特效更令人惊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三句题外话

我们玩SRW(超级机器人大战)的,有个词叫逆流,指的是如果作品中登场机器人的对应动画作品没看过,就去补看的行为。

SRW登场作品少则二三十,多则四五十,还经常有冷门作品,覆盖的时间段上下50多年,全看过的人真的不会太多,逆流行为在我这种老炮身上,也偶尔有。

逆流好不好——你让我看30多年前的动画,因为制作手段和理念的差距,我根本看不下去的情况有的是,比如冥王计划之类的鬼,但也有因为种种情况,错过的合口味的作品让我惊呼差点错过遗憾终生,比如G高达。


看RP1,不逆流的前提下了解梗的背景的话,你得是一个从雅达利到PS4上玩过起码几千个游戏的玩家,一年多前还在战网买了守望先锋;你得从VHS录像带时代就看终结者2,15年还收了蓝光;看过买过几百上千本70年代或者更早的原版DC和Marvle漫画;你得精熟从Cowboy bepop到最新的Star trek里面所有会飞的能动的机体,从屏幕边上闪过几帧就能认出来。

对了,你还得和小伙伴一起租过闪灵的录像带,然后吓得不敢去厕所;还得和同学互换过不少录音带用随身听偷偷听过当年的劲歌金曲;更不用说还得真的投过quarter给自己的街机角色续过命。

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如果是必要条件,那这电影也未免太曲高和寡了。


逆流一下,也无不可,没准你真的会喜欢上经典游戏电影音乐长河中的一些遗珠。

我能再看第27次终结者2,没问题;但坦率地讲你让我玩雅达利我一分钟也坚持不下去。


逆流本身没问题,但强行逆流就是为了“能在新机体加入时和其他人一样假装感动,假装了解,假装有共同话题”,在我们机战界,是会为人所不齿的;但是我们欢迎一个哪怕一部动画也没看过,只是单纯喜欢游戏的新玩家加入机战界。

我斗胆揣测一下,斯皮尔伯格导演要是知道有人列出一个《看头号玩家前必须玩过的100个游戏,看过的50部电影和听过的20首流行乐》,只怕不会高兴。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