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是什么让你们有知乎上竟然存在且应当存在在非线性非齐次随机复杂的非真空球形现实世界中具有可行性的政治经济产业军事社会文化相关的答文的重大错觉的?
一个回答,在屁股不歪、立场正确、信息充实、逻辑通顺、洞察力强、硬伤不多、能激发情绪、方向或愿景合理等几点上,能做到三点以上,就已经算是颇有参考意义了。
可行性?真想追求可行性,去找个区县先去挂职个几年吧,或者在你们厂先能混成个小领导,能把几十个人的团队理得清楚明白了再说吧。
一个知乎上的答文不具有现实中的可行性,这本就是个默认,于是这也就并不构成对此答文是不是个好答文的直接判定。
屁股、立场、信息、逻辑、洞察、情绪、方向、愿景……若能在这些方向上找到些价值,那么在公开且大众的网络上,就已经很好了。
没有可行性。
但是不要觉得“寿公只会写这种回答”。
光是这些回答本身,最为精华的部分本来就是思路——为什么可以这么做?为什么必须这么做?怎样做才能照顾到所有因素?寿公的回答本质就是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然后求出这些答案之间的交集;而最终的“献计”就像是一块块积木搭起来的堡垒,积木搭完了,城堡也就自然而然地搭好了,根本不是寿公回答的重点。
说到底,他的这些回答就只是为了给大家展示“假设这个问题能被解决/被更好地解决,那么应该怎么做”,你看这个前提本身不就已经把“可行性”这一要素给排除出去了吗?寿公本来就不只写这种“献计”回答,只看得到这类回答的各位,现在开始应当好好纠正一下自己的看法了。
持续低熵的名声可千万别出圈。
不然受伤将会是最重的一个人,没有之一。
曲解他的作品,比曲解入关简单一万倍。
曲解入关的过程需要把普通的反美者打成入关人,需要把童谣和玩笑上升到极为严肃的地步让自己变成最厌恶的意识形态小将,需要无视太多网友对入关学旷日持久的讨论。
甚至!需要极为不要脸得说着和入关学一样的理论,然后再假装自己看都不看。如**消息144期那样。
你以为这很简单?太难了。脸都不要了都没有做到完全成功。
而投共学呢?你只需要打击寿公一个人足以。
并且可以从一个讨论曲解起,那就是“可执行性”。这种会让寿公显得很幼稚,会让阅读能力低下无法集中精神读长文的人获得参与感。甚至他的粉丝也会傻傻得跟着讨论起来。
因为寿公的投共学,就是半开玩笑式得提出那样一个议题,引出后面的话,醉翁之意不在酒。而你们讨论可执行性,就好像对着书的序言和腰封做笔记一样。
你们不觉得奇怪吗?是寿公假设人家该投共,我们需要执行啥?我们又不输出革命,关我们屁事。关于这道题,那些讨论我们该执行什么的人,就已经被绕进去了。
至于假设西方投共的可执行性,那要基于他们有没有意愿执行。既然没有意愿,跟执不执行有什么关系?若犯罪分子不悔改,你聊什么做好人可执行性?你就不怕执行完他们的“好”是扭曲的么?
他们当然没有意愿以礼来降,我们也没有意愿输出革命。可执行性的讨论是空架的,是默认了一些不存在之事的议程设置。
而且你想啊,如果他们自己就那么容易投了,我们努力是为了什么?我们的困境有什么值得面对的必要?这是明摆着的现实。
就像一个人论证别人应该去死。是想说这人不该活着。并不代表坐在家里盼着盼着,然后那个人就死了。论证投降易帜改朝换代,亦是此理。
另外,还有人说这是爽文。
太扯淡了,我真不知道你们平时是怎么啃奶头乐的。这种实现起来困难的事天天说,会爽?天天给你假设中彩票,你感到的是爽?不是难受与失望?别装了,我没感觉到你有那么好哄的样子。你只是瞧不起群众的智商罢了。
你,我,还有其他正常人都一样的,这种不能实现的事若当真,只会不爽。
什么才算是爽文。是无视事实的情况下,论证他们正在投,已经投完了,这才是爽文。
现在寿公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一种近乎戏谑的调侃式论述。现实中,他们不可能随随便便倒戈,我们也不可能坐等他们投共而毫不努力。更不可能看着不现实的事感到快乐。
那寿公的作品,看点是什么?
是切入问题的角度。
比如,中国道路取代现在殖民主义,会是怎样解决西方现实问题?朝着这个方向走,这样走的时候会看见何种风景。简而言之就是解释什么是“天地宽”。
这些往往是后冷战时代的人们不敢想的事。却是新冠时代其合理性开始有现实依据的事。这是以前自由主义大儒经常构建的社会,却是我们冷战败前敢谈现在不敢谈的设想。
这种论述角度应该给予鼓励。并且帮着他小心那些恶意的扭曲。而不是在小圈子里自以为“人多”,你人再多能有台湾的电多?
而且那些默认为没有可执行性就等于没有正确性的人。你们要注意到两个常识:
有现实依据,不代表他们会这样选择。
他们怎样选择,不代表他们的选择是对的。
就像防疫方式,如果他们选择我们的方式,两个月内这玩意就成非典一样的结局了。现在咱们该干啥干啥。这不是我空口说的,是十四亿人亲身经历的,已经发生的现实。已经发生过的事,可行性都没有谈的必要。
但现在全世界死了几百万人,还要渗透来一群蛤蟆来修改我们的集体记忆。以极大的不乐意和极其糟糕的现实环境,来把防疫成功率压得极低。这代表我们的方式不对?
他们不这么选择,不代表我们说错了。
寿公提出东西没有你认为的“可行性”,不代表寿公错了。反而他大胆的提出这些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东西,是在描述西方的愚蠢。
当你发现这些事没有所谓的“可行性”时,那就更应该去思考,为什么注定可以让人民活下来的方式会居然没有“可行性”,到底谁阻止了它的可行?是谁阻止了百万生灵的存活?政府保障人民生存权是不是一种必然?
以荒谬促思考。才是投共学的意义。
可寿公一旦出圈,曲解大队一旦开始进攻他。那么他的理论不会被人观察并反驳。他那些作为引子的“投共学”,会被曲解成过于乐观。甚至是荒唐。
你真以为寿公的受众稀罕谁投共呢?爱投不投,爱死哪死哪去好么。我们只是觉得世界上得有这样的视角。
你可以说他构建的理论有问题。你指出来就好了。
但你不能说西方没跟着寿公走,所以他说的不实际。他所谓的“不实际”是故意的。他尽力论证这样如何如何对人民好,却刻意忽视资产阶级阻力。就是让你思考一句为什么的。
对啊,为什么呢?
如果把寿公的“投共”翻译成安好心的语言就是
“封城就得学中国,我管你能不能执行,制度不配套自己滚去革命去。我又不是你总统,我管你能不能执行。傻*”
爽文是个贬义词,暗示了一种使用强烈的情绪表达满足浅层情感需求的需要。
问题是寿公显然提供的不是这种浅层的情绪,他能给你带来的是一种有所思考,回味无穷,但并不直击情绪的快乐。这和爽文的区别,就像寿公最爱的印度歌舞和美国歌舞的区别一样……
键政除了图一乐以外到底有没有现实意义?
我认为是有的,就是帮助家庭做投资决策。
普通家庭当然也有投资决策。除了炒股炒汇做生意,买不买房子,买哪里的房子,找什么样的男/女朋友结婚,孩子在哪上学,读什么辅导班,要不要出国读书,去哪个国家读书,这些其实都是家庭投资决策。
那么我们做出这些决策的信息依据从何而来呢?从新闻,从网上,从身边人,从大家说?这些当然都是必须要参考的。但是第一,从众永远吃不到肉,最多只能喝点汤,更多可能是饿死。第二,我们普通人永远拿不到最新鲜最真实的信息,依靠这些信息依据做决策就非常容易误判。
我们普通人想做出正确的决策,只能依靠对公开信息的分析和研判,看透信息背后决策者的意图并预判未来的走势。所以对信息的解读就非常重要,键政其实就是对公开信息的集中解读。但是绝大部分的键政都是无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我们要去芜存菁。
什么样的键政是“菁”?寿公这样的就是。寿公的很多文章看似非常天马行空,但绝不是脱离事实的信口胡诌,他为我们展示了另外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目前在大多数人看发生的概率并不大,但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发生,这样我们就不至于完全毫无准备。
精华的键政“脑洞”一定要大,能让人产生“我去还能这样”和“或许未必不能这样”的畅快感,人云亦云的情绪贩卖机器看着没有意义。
就键政的期待影响力和被规定的影响力而言,就算自认忧国忧民的檄文也只能当爽文图一乐,那为什么不写点YY文呢?
当然没有可行性,或者说是明显的没有可行性——毕竟其他键政党的内容也未必有个锤子可行性,但看起来还挺唬人,不像他这么明显。
因此,我特别欣赏寿公。
他是你乎键政答主里,少数能特别清晰地意识到自己键政的本质的人——键政本质是图一乐,顺带科普或者传播一些知识和想法。
很多人说他在抖机灵,但键政本质就是高大上抖机灵的玩意,他的知识储备非常充足,抖的也很好,看完他的答案你能了解到不少东西。
至于可行性?我不如思考一下我的毕业论文有没有可行性。
当然托帽姐之类的可能本人也知道自己图一乐,但他们输出了过于明显的情绪,导致部分受众有点带入感过强,真以为自己可以指点江山了,即使你本身心态很平和,看他们的文章看多了也可能变魔怔。
寿公写的是爽文,托帽姐他们的就不是了?也是啊。
但托帽姐他们的粉丝自己就不这么认为。
拿这次乌克兰的事举例,很多网友就不明白,且不谈你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你们和决策层之间是有着非常严重的信息差的,大部分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外交部说啥你就跟着它灵活的摇摆(非讽刺)。大国之间的博弈是很复杂的事情,没人知道几个拍板的当事人到底都说了什么,瞎猜完口嗨还要攻击意见不同的人,统统给扣一个50w帽子or什么认鹅爹是有病的行为——当然部分确实明显是五十万的该骂就骂。
而且很多网友自己真的是没有一点战略定力。
比如说,之前俄罗斯刚打的时候,知乎微博的氛围就是,感觉毛子三天就能解决问题,并且没什么代价。然后很快有人就由这个开始迁移到东南某个小岛的事上来,以托帽姐为首的人身上洋溢着一种热血沸腾之感,认为时不我待,这两天不梧桐了ww就是错失良机,必须立马梧桐,还疯狂的嘲讽官方的“战略定力”。
你和他们说不能随便冲动送战士们白给送死,时机还不合适,他们就要说,你给我这个机会了吗,啊,给我机会我就上!你是ww吧!
我都无语他妈给无语开门,天天被部分神友骂粉红,出发点都是为国家好,就一个问题观点不一样,就成了五十万了
结果这两天毛熊攻势疑似放缓了,网友好像发现打仗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不是两三天就能解决的了,还看见俄罗斯貌似卢布有点离谱了,中国外交部又一直打太极,托帽姐突然开始解释什么叫真正的“战略定力”,然后李建秋说:“有没有可能...战略定力....是对的呢?”底下网友又开始,哦哦,好像确实可能我们需要再苟一苟发育一下。(当然我对李建秋没啥意见,我挺喜欢他的,就是举个例子)
擦,合着网友之前键政喊着必须立马梧桐,是因为觉得解放军战士半天就能搞定,死人也死不到自己头上来只会死咱们的战士,制裁也不是事,然后搁那口嗨。结果现在发现可能自己真的也会牵连其中,立马又支持要苟一苟发育经济了。这不整个一死道友不死贫道吗?
战略定力对不对我不清楚,但网友这种状况和模式要去治国是100%要完蛋的,你到底是支持打啊还是惠啊还是苟啊都可以,但你不能看条新闻就换一次。
我觉得大部分键政爱好者应该意识到,自己话术再多,本质就是这种墙头草水平,包括某几个大v也是如此,但部分人根本意识不到。
本来这种社会学预测就极其的不靠谱,专家都翻车何况网友。你觉得那种看着真实际假的爽文,和寿公那种看着就扯淡但能了解到一些知识或者乐子的爽文,哪个更好?
我觉得是后者吧。
知乎嘲讽沈逸他们总是闹笑话,肚子里只有半瓶水,兄弟,人家好歹还有半瓶呢,知乎某些魔怔左壬入关壬各种壬我寻思瓶子里没有水只有农药。
俄乌之前我一直对刘慈欣心态很微妙的,就是我特别反感他给关键人物一堆额外信息,让大众在有信息差的情况下范魔怔,现在我属于是大刘的铁杆粉丝,他可真是个洞悉人心的天才。
寿公的评论区基本不会出现有人魔怔的情况,大家都乐呵呵的,这就对了嘛。
还有他应该是你乎键政答主里女粉丝最多的一个,他参与男女问题的答案让人觉得很好玩,不会导致任何一方血压飙升。你乎性别感情问题的板块只要参与进去必然魔怔,别问我为什么,问就是因为我也参与过一段时间然后就和发病了一样,而寿公能幽默风趣地回答这类问题,说明境界相当高。
寿公参与互联网的心态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图一乐。
不然你极其容易被气死。
分享一下我觉得他最有趣的答案
————————————————————————
总之键政这个东西,你要么学曹大佐——虽然他也节奏带的飞起,但人家好歹真去非洲了么,这也算大大出息一把,我是佩服的;你要么就和寿公一样,传播知识图一乐,并且随时根据现实做出理论调整。
但知乎部分人现在成了现实为念经服务了,抱着经书不放,有的经书还是自己瞎编的,然后选择性看新闻证明自己念经念的好,这是要命的事,那话咋说来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当然,出这个问题最严重的还不是托帽姐,而是魔怔左壬(不是指正常的左派,是说什么网左极左之类的),那简直奇了个葩了,托帽姐虽然情绪激动,但好歹不至于给自己整叛国了,mz左壬是天天开除别人左籍给别人批发帽子,最后念出一个这次该去团结乌克兰的无产阶级打倒毛子的结论来,好家伙,我本以为极左就是中产出身的学生发泄一下生活压力图一乐,没想到还真给自己骗进去了????
相比之下寿公科普党史,倒是真的有助于普通老百姓理解一些我国的发展历程。寿公写的这系列文章是可以直接给大部分中学生大学生看的,魔怔左壬要是真的想向大众传播思想,谈“共产主义”,应该多写点这样的东西,
而不是看个电影解读再选取几个数据胡咧咧之后,觉得自己大彻大悟了,按着老一辈人的头让他们承认“old golden age”,并开始发表如下自绝于人民的言论
包括某些喜欢谈大国博弈的答主,无论你持什么立场,也应该多写点这样长篇有干货的,语言流畅的答案。
而不是天天谁不同意你的博弈想法就直接说对方思想不开化,批发50w和台胞证,还有黄俄证。
另外说句比较敏感的:他评价我( )几个关键历史人物的态度在我看来比较客观温和,因而他评论区的态度也比较客观跟温和。基本在就事论事。
而部分键政答主的答案底下,基本都存在着对其中一位的yygq和极端攻击,这真的很不妥——至于具体到底攻击哪位,则视经济环境/相关答主的立场倾向决定,我只能说我前几年看到的和这几年看到的正好相反,两种舆论我都感到恐怖....
不是说不让批评和表扬,但一会儿拿那个的书瞎念经,把另一个踩到地下,一会儿又倒过来,这很不好。
这些历史人物在民众间风评的变动,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关,但部分二缺地摊文学和带节奏的文化人儿在其中起到了极其恶劣的作用,毕竟大部分老百姓平时其实没空天天念叨这玩意儿,某些文化人儿在靠引导二极管吃流量,缺大德。
当然这时候又得感叹下大刘确实是对人性观察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挺透彻的....他在三体里就写过,随着和三体对峙局势的变化,大众对关键人物的态度会在媒体的引导下呈现二极管跳跃式转变....
以前觉得他说的不对,现在觉得确实没什么问题....是这样。
个人看来,寿公是如今知乎键政圈水平巅峰,基本独一档的存在。
寿公的很多特点是目前知乎许多键政圈乃至整个互联网大v都不怎么不具备?
1.高度理性的思考。
虽然寿公不少文章被认为是整活,图一乐,但是不得不否认,哪怕是那一类被普遍认为是整活的献策,在陈述过程中都是没有带太多的个人情绪,而是在一定大前提假设的基础上(当然,至于假设多符合事实,这个看个人理解),掰开揉碎步步为营分析的。
你可以质疑他的假设,但是很难质疑他分析的思路,有时候思路更重要。
至于寿公的其他大部分文章,也处处充盈着这种理性的思路,虽然分析的结果你不一定认同,但是你不会认为他是信口开河。
这种感觉就像是高中或者大学数学课里,老教授给你一步步推导定理或者经典例题,一步步的逻辑非常坚实,娓娓道来,步步为营。哪怕结果可能很反直觉,但是你很难说中间有哪步是错的。
2.寿公坦率
在极少数情况下,例如这次俄乌冲突,寿公其实也被美方的不作为破防了,但是寿公的破防,完全不像很多人那个死要面子活受罪,而是体现出一种率真坦然,
“老子确实被惊了,咱也不端着。但是我惊讶完还得冷静分析。”
哪怕破防也破的洒脱,这点可是比太多大v率真亲切了。
3.极其深厚的历史储备和风趣诙谐的语言风格。
得其一难,得起二者全网鲜有。寿公的诗歌也是很不错的。
4.这点和寿公直接关系不大,但是也能侧面表现。
评论区画风之和谐,全乎少有。当然,什么样的人吸引什么样的粉丝。
有人说寿公有黑点吗?
从目前来看,在知乎平台唯一的黑点就是佩洛西了(逃)
寿公的提议都是那种上册中策下策的最上策,攻心为上的上策。一般来说幕僚会说三策,上中下,上策过于理想化,下策又过于刚猛,一般就是要让自己的主公接受中策。而我们一般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想到的往往是下策。就好比说高平陵之变,如果站在蜀汉角度,曹魏最佳的选择是直接投降蜀汉——虽然说不可能,但是这就阻止了后来的司马篡魏,这就是寿公的一个思路。寿公转换了一个思路,对我们来说最大的用处就是指明了一条无法实现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之策。在一场敌对行为之中,对方一般不是铁板一块,有死硬派,有墙头草,甚至还有内鬼,针对不同的敌人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如果对方的信仰已经崩塌,已经无法理解他们为何而战的时候,寿公的心战策略就有可能有用了。
知乎键政群体的回答基本都没有可行性,寿公是最贯彻键政图一乐的指导思想的人,不过究其能力来讲,也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1,其短期预言能力(如中国快速控制疫情,美帝疫情失控)强的可怕,分析思辨能力非常扎实,这点超过知乎绝大部分键政大v。
2,对党史颇有研究(详见其三起三落的中国近代史和中国革命的曲折),造诣很深。
3,娱乐性极强,但不失深度,热衷于在国际事务中提出整活方案,且往往可以条理清晰的列出利弊,让人在逻辑上认为其有一定的合理性。
4,对很多问题都有独到见解,比如认为西方数百年殖民掠夺内部矛盾冲突诞生的思想精粹(马列主义)居然被中国摘了桃子,是一个很新鲜的思路,而这种看待问题的新颖观点他还有颇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5,超前的持有敌弱我强的观点,不止局限于看总体实力,还非常重视运用实力的能力,对近代史上的成功经验赞誉很多,有点像唯结果论者。
6,对男女问题引入了博弈论的观点,让人看后感慨万千,看问题很有深度。
7,献策基本不考虑领导人的想象力和执行力,可行性只存在于理论层面,现实中基本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8,其理论往往令人耳目一新大受震撼,我在看投共学名篇(美国能不能再次伟大)的时候,震惊的脸都兜不住笑了,类似的整活理论还有很多,没什么严肃性。
9,评论区气氛和睦,没有各种讨人厌的发言。
如何防止被子弹伤害
上策,根据枪口的方向预判出弹道,尽量躲离枪手的视线规避瞄准,寻找机会反制
中策,穿重型防弹衣或者干脆开装甲车
下册,不要出现在枪手面前,被瞄准直接投降
请问我的上中下三策是爽文吗?对平民来说哪个有可行性?对军警来说?对特种部队来说?
你不能要求所有人对一个回答给出同一个看法。
为什么寿公粉丝总是称寿公的回答是“爽文”?因为寿公的回答是具有实践意义和其可行性的,但有可行性不代表可行,所以只能存在于寿公笔下,然后大家看到更加摆烂的现实发生了。现实就是个超大号的草台班子,而其中的我们,也不过是看个热闹的乡下人罢了。
寿公的回答大都分为上,中,下三种策略,你感觉的爽文往往为上策,但是上策需要决策者有高超的洞察力和政治水平才能够实施,所以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但并不是不可能)
寿公的过人之处在于其论道的水平。即使脱离现实,寿公的思想也不凡。
寿公的答案实际上就像高中物理课本一样,已经预设了一系列现实中由于其他原因无法满足的简化条件,目的是给大家做一些基本的地缘政治科普。所以答案就是既不具有可行性也不是爽文,但确实是比较好的地缘政治科普教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