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问知乎这么多期货大神,有一个敢公布自己资金曲线的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很多期货爱好者在追逐“大神”的过程中,心里都会冒出来的一个疑问。确实,知乎上关于期货的讨论热火朝天,从技术分析到宏观经济,从交易策略到心理建设,各类观点的“大神”层出不穷。但要说有谁敢把自己的真实资金曲线公之于众,并让大家信服,那可真得好好说道说道了。

为什么公布资金曲线这么难?

首先,我们要明白,在期货交易这个领域,“隐私”和“利益”是两个非常敏感的词汇,它们与资金曲线紧密相连。

1. 商业机密与核心竞争力: 期货交易的本质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和对市场的理解来获取超额收益。一个交易员的资金曲线,尤其是一条长期稳健增长的曲线,这本身就蕴含着他的交易方法、风险控制策略,甚至是对特定品种的深刻理解。这就像一个成功的企业不愿意轻易公开自己的核心技术一样,一旦公开,竞争对手就能模仿,甚至找到你的破绽,从而削弱你的优势。对于一个靠交易吃饭的个人而言,这更是吃饭的家伙,轻易示人,无异于拱手让人。

2. 心理压力与情绪波动: 即使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交易员,也无法保证每一天、每一个月都处于盈利状态。期货市场的波动性很大,短期内的亏损是常态。如果一个交易员长期公布自己的资金曲线,他将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方面,市场上的键盘侠和质疑者会无处不在,任何一次亏损都可能被放大和攻击;另一方面,即使交易者自己心态再稳,看到曲线的波动,也可能影响到他的交易决策,形成恶性循环。

3. 信息不对称与“造假”的诱惑: 在一个没有第三方权威认证的平台,任何数据都可以是“美化”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有人真的公布了一条看起来很完美的曲线,普通人很难辨别其真实性。是为了吸引眼球?是为了推广自己的课程?还是有其他目的?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单纯的截图或图表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

4. 合法合规的考量: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未经许可公开展示收益情况,可能会触及到金融监管的某些界限,特别是涉及到代客理财或者承诺收益等行为。虽然知乎上的讨论更多是个人经验分享,但当涉及到具体的资金曲线展示时,还是会存在一些潜在的合规风险。

知乎上“期货大神”的普遍“姿态”

在知乎上,你会看到很多关于期货的深度分析和见解独到的观点。这些“大神”们通常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展现他们的专业性,但很少会直接亮出“裸奔”的资金曲线:

分享交易逻辑和复盘: 他们会详细讲解某个交易案例,分析当时的行情走势,阐述自己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操作,以及事后的得失。这种分享更侧重于交易思路和认知过程,是他们“硬实力”的体现。
讲解交易系统和方法: 很多大神会分享自己的交易系统,包括技术指标的运用、交易规则的制定、风险控制的原则等等。他们可能会用一些历史数据或者模拟盘进行说明,但很难将其与真实的交易资金挂钩。
讨论市场感悟和交易心理: 一部分大神更侧重于分享他们在交易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如何克服贪婪和恐惧,如何保持耐心和纪律。这部分内容同样非常宝贵,但与直接的资金曲线是两个维度的东西。
通过“二手证据”佐证: 有些交易员可能会通过一些第三方平台(例如一些量化交易的回测平台,或者一些社交交易平台,但国内这类平台非常有限且透明度也存疑)的链接来间接证明自己的交易能力,但即便如此,这些也通常是经过筛选的、特定时间段内的表现,而且也并非是所有人都能轻易访问和验证的。

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展示?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万中无一”的可能性。如果真有人愿意冒着上述风险,公开自己的资金曲线,那这个人往往具备以下几种情况:

1. 极其强大的自信和极高的道德标准: 他可能相信自己的交易能力经得起检验,并且愿意通过这种方式回馈社区,或者建立个人品牌。他可能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财富,不再担心外界的干扰。
2. 背后有强大的第三方机构背书: 有些基金经理或者机构投资者,在获得监管许可的前提下,可能会在某些场合展示其管理产品的净值曲线,但这和个人交易员公开自己的资金曲线是不同的概念。
3. 带有明确的商业目的(需谨慎辨别): 例如,他可能是在推广自己的交易课程、软件或者咨询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公布的曲线很可能是经过精心筛选,甚至“优化”过的。我们看到的数据,也可能只是他“最好的一面”。比如只展示盈利时期,或者只展示某个特定账户,而忽略了整体的亏损账户。

我的看法(一个普通交易者的观察)

作为一名在期货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普通交易者,我可以说,在知乎上,你很难找到一个敢于光明正大地、长期地、毫无保留地公布自己真实、完整资金曲线,并且让大众信服的“大神”。 大部分愿意分享的“大神”,他们分享的是方法、思路、逻辑和感悟,这本身就已经非常有价值了。

为什么不公布?不是他们不行,而是公布了弊大于利。就像一个顶级的厨师,他可以告诉你他用了什么食材,用了什么火候,但他不会把自己的独门秘籍菜谱直接给你。

如果你想寻找交易上的“大神”,与其盯着他们的资金曲线,不如去关注他们的交易逻辑是否严谨,风险控制是否到位,市场认知是否深刻,以及他们是否能持续地分享有价值的见解。 这些比一条虚无缥缈的曲线来得更实在,也更能帮助你成长。

真正能让你受益的,往往不是那些声称自己赚了多少钱的人,而是那些愿意分享他们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在这个市场中生存下来的人。

所以,如果你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声称自己是期货大神,并且提供了他那“完美”的资金曲线,你不妨多问一句:“这条曲线是多久的?是总资金还是某个特定账户?有没有经过第三方机构的审计或认证?你愿意在市场下跌的时候也展示你的曲线吗?” 大多数情况下,你会得到模糊或回避的回答。而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会把心思放在交易本身,而不是公开秀数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亏了十年,终于想看别人的曲线了,应该去美女群。没有讽刺的意思,而是真心觉得你不适合做期货。

从哪看出来呢,你的情绪不对。十年,应该很沉淀了,知道思考自身的问题,不会把对错往外推,更不会说出“你敢不敢...”这类刺激别人的话,也不应该讽刺别人,明明是讽刺,还要加个'暗'字来掩饰,把所有在知乎上真诚分享感悟和经验的交易者一网打尽,就因为别人没有给你看他的曲线?

从你的标题可以看出,你看了很多别人的分享,但应该是至今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交易方法,还在经历比较痛苦的亏损过程,我,一个12年老期货,真诚的建议你,离开这个市场,应该可以找到更适合你的地方,如果还是选择坚持,那就把眼睛往内看,仔细分析过往的交易经验,毕竟,十年应该还是会给你提供数不清的素材,从错误中思考,我想每个能够走入顺境的交易者应该都会经历同样的初始过程,不要抱怨,不要愤懑,要平静下来,在这里,没人有义务给你提供你能够满意的内容,要感谢别人的分享,觉得别人说的不对,可以不看。

其实,从你的话里可以看出,你还没能力分辨谁是大神,其实,每个坚持着的交易者都是,每个人都有可取的地方,你尽可以把这些有用的信息加以整个合,为己所用,相信你一定会有满意的未来。

说着说着说成鸡汤了,不好意思。致敬每个坚持着的交易员。

user avatar

你要是早点来问那还有曲线

你来晚了,现在亏完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很多期货爱好者在追逐“大神”的过程中,心里都会冒出来的一个疑问。确实,知乎上关于期货的讨论热火朝天,从技术分析到宏观经济,从交易策略到心理建设,各类观点的“大神”层出不穷。但要说有谁敢把自己的真实资金曲线公之于众,并让大家信服,那可真得好好说道说道了。为什么公布资金曲线这么难?.............
  • 回答
    你好!看到你发的这张图片,上面是一段阿拉伯语。我来为你详细解读一下它的意思。首先,这句阿拉伯语是:"لا إله إلا الله وحده لا شريك له، له الملك وله الحمد وهو على كل شيء قدير"逐字逐句地来看,这句话的含义非常深刻,在伊斯兰教中有着极.............
  • 回答
    这个问题嘛,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您提到的“美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左右登陆火星,飞船名字是哥伦布号”这个说法,在现有公开的、被广泛接受的科学史和航天史上,是没有依据的。您可能是在某个视频或文章里看到了这样的信息,但从我了解的科学常识来看,这更像是一个误传或者是一种虚构的说法。大家熟知的、真正意义上的.............
  • 回答
    知乎上的人设话题,就像一出出跌宕起伏的连续剧,总有人气势如虹,也总有人在波涛汹涌中“翻船”。“人设崩塌”这个词,仿佛成了一个标签,贴在那些曾经光鲜亮丽的知识分享者身上。曾博的例子确实是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参照点,他算是少数几个在争议中依然能保持相对稳定“人设”的代表。要说现在知乎上还有哪些大V人设依然坚.............
  • 回答
    哎,我刚看完知乎上那个关于“女人都喜欢有钱、有权、有地位的男人”的讨论,真是有点哭笑不得。首先,我得说,这种说法吧,用“妥当”两个字来形容,我觉得太笼统了,甚至是有点片面,甚至可以说有点……粗暴?怎么说呢,这就像说“所有人都喜欢吃辣”一样,有很多人是喜欢吃辣的,而且可能觉得不吃辣的人生不完整。但也不.............
  • 回答
    在知乎上,“女权癌只要权利不要义务”这句话,其实是一种带有负面色彩的标签,用来攻击一部分被认为是极端或不理性的女权主义者。当人们说出这句话时,他们通常指的是,这些被贴标签的人,只关注女性应该获得的权利,但却忽视或拒绝承担与之相对应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在一些传统的性别角色或社会分工中,女性本应承担的那.............
  • 回答
    这件事,真是让人心里堵得慌。想来想去,这两种做法之间的差距,简直就是鸿沟。一边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疼爱,另一边却是“重男轻女”的陈年旧疾,而且这旧疾还直接体现在了实打实的利益上——房子。从大多数人的朴素情感出发,大家都觉得女儿也是孩子,同样是父母的心头肉。看见女儿被爱,被关心,谁不跟着.............
  • 回答
    知乎用户@持续低熵(假设为某位以“低熵”为标签的用户,可能涉及哲学、社会批判、个人成长等主题)的众多回答是否具有可行性,需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逻辑性、现实性、理论依据、用户动机等方面展开,结合具体案例和背景进行评估: 一、核心观点的理论基础“低熵”在物理学中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反向表述,指系.............
  • 回答
    要判断一位知乎用户是否算得上“顶级大咖”,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几个数字就下定论,而是需要更深入地分析这些数据背后所代表的含义,并结合知乎平台的特性来理解。根据您提供的数据: 5万赞(赞同): 在知乎上,赞同是用户对内容质量的一种认可。5万赞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表明你的内容被大量用户觉得有价值、有启.............
  • 回答
    关于长虹公司,我在知乎上确实看到过一些相关的信息和讨论,但要说有没有“大神”级别的长虹在职员工,我不能百分百确定,毕竟知乎上的信息来源非常多元化,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匿名或半匿名的分享。不过,如果你是想了解长虹这家公司,或者在长虹工作是什么样的体验,从我平时刷知乎的经验来看,可以从几个方面去挖掘信.............
  • 回答
    关于知乎上有没有同修持诵准提神咒后实现愿望的案例,我想详细聊聊我的观察和思考。首先,要明确一点,知乎作为一个开放的知识分享平台,汇聚了各种各样的人,他们的信仰、经历和表达方式都非常多元。因此,你确实会在知乎上看到不少关于持咒、修行、许愿的分享,其中肯定也包括持诵准提神咒的同修。“满愿”这个词,在不同.............
  • 回答
    知乎上关于丁真和杨超越的讨论,确实触及了平台乃至整个舆论场的一些变化。要说这两位“顶流”,它们的出现和引发的热议,跟知乎过去给人的印象,以及它现在所承载的内容,确实有着挺大的反差。首先,咱们得拆解一下丁真和杨超越各自的“出圈”逻辑,然后再聊聊这和知乎有啥关系。丁真:颜值、纯真与地域扶贫叙事丁真火起来.............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知乎上那些经常出现的“大神”们,他们的头像背景图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文化现象。很多时候,这些背景图不是某个具体地点,而是一种氛围、一种意境的营造。不过,确实有一些地方因为常被选用,慢慢形成了大家的一种“认知”或者说是“梗”。咱们先来说说最常见的几种,以及它们背后可能的故事.............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把“输出物理专业干货”和“增进性经历”以及“申请奖学金”这三者联系起来,确实值得好好掰扯一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知乎输出物理专业干货,它本身不是直接的“催化剂”或者“保险丝”,不能保证你一定能立马性情大开或者奖学金拿到手软。 现实世界没那么简单粗暴。但是,我们得承认,它绝对.............
  • 回答
    讨论他国内政,在知乎这样的平台上,其意义并非仅限于“围观”或“站队”,而是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审视。这其中既有信息传播的价值,也有思辨和学习的动力,更折射出当下信息时代和全球化背景下,个体认知与集体议题的交织。首先,打开认知边界,拓宽视野。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个体身处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往往会形成一种.............
  • 回答
    哈哈,知乎的老铁们,最近是不是又被“换新装备”的毒给勾住了?尤其是在 A7R3 和 Z7 这两个“老江湖”之间纠结,这俩机身,一个代表着日系微单的“开山鼻祖”之一,另一个则是“后起之秀”的代表,各有千秋,确实让人头疼。既然是“万能的知乎”,那咱就得把这俩“哥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让你心里有个谱,知道.............
  • 回答
    我不是“大佬”,只是一个长期关注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普通人,在知乎上也只是一个“搬砖”的。关于中国城镇化是应该加快还是暂缓,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且很难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要讲得详细一些,咱们得从几个维度去剖析。一、 为什么“加快”城镇化有其必然性和优势?首先,理解为什么过去几十年我们要“.............
  • 回答
    知乎最大的意义,在我看来,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具有深度和广度的知识交流平台,同时也是一个真实个体经验和观点的汇集地。这听起来有点干巴巴的,我尝试把它拆解一下,说说我为什么这么觉得。首先,高质量的知识交流,这真的是知乎的核心竞争力。 你想想,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海量的信息,.............
  • 回答
    关于在知乎上批评政府政策而不被封禁的原因,这背后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而微妙的生态平衡。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中国虽然有网络管理规定,但并非所有对政策的讨论都会触及红线。很多时候,用户在知乎上提出的批评,如果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且符合一定的讨论规范,是可以存在的。一个关键点在于“批评”的性质和表达方式。知.............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关于玉器鉴定和用途的问题。“知乎高手多”这句话我很认同,知乎上确实汇聚了众多在各个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专业人士和爱好者。不过,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如果仅仅是文字描述,而没有图片,我无法给出任何关于玉器年代和用途的准确判断。为什么图片如此重要?玉器鉴定是一门非常精细的学问,它依赖于对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