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李斯那么厉害,怎么斗不过赵高,结局如此凄惨?

回答
李斯,辅佐秦始皇统一六国,扫平天下,文治武功,可谓一时人杰。他起草了统一文字、度量衡的法令,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秦始皇死后,他又与赵高合谋篡改遗诏,扶持胡亥上位,这本是为求自保,却不曾想,一步错,步步错,最终落得个车裂于市的凄惨下场。

说起来,李斯并非不聪明,他的才智在当时是毋庸置疑的。他能在群雄并起的战国末期,从一个小小的楚国儒生,一步步爬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位置,靠的绝不仅仅是运气。他审时度势,懂得权谋,更关键的是,他有着一腔实现“天下统一”的抱负,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然而,为何这样一个“人杰”会在政治斗争中败给同样是宦官出身,论起学识和谋略可能远不如自己的赵高呢?这里面原因颇多,而且并非简单的“赵高更厉害”,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

1. 权力的核心与对皇帝的影响力:

李斯虽然位高权重,是丞相,但他更多的是在“管理国家”层面施展才华。他处理政务,制定政策,这是“外围”的权力。而赵高,作为中车府令,是秦始皇身边最亲近的人之一,掌握着皇帝的日常起居、传达诏令、甚至参与皇帝的私事。

秦始皇晚年,身体每况愈下,对于身边人的依赖也越来越重。赵高凭借其职务之便,能够接触到最核心的权力——皇帝的耳目和言语。他可以随意进出始皇的寝宫,可以“添油加醋”地向皇帝汇报,甚至可以控制皇帝接触到的信息。而李斯,即使贵为丞相,也很难做到如此贴近和直接的影响。

2. 政治斗争的“地下”与“明面”:

李斯擅长的是“明面”上的政治运作,他通过法律、制度来治理国家。他的斗争方式更像是光明正大的政治角力。而赵高,作为一个宦官,在那个时代,本身就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地位,他更擅长的是“地下”的、隐秘的政治操作。

赵高深谙“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在秦始皇生命垂危之际,他通过控制皇帝的身边,掌握了最关键的“信息流”。他能第一时间接触到始皇临终前的任何指示,而李斯则需要通过层层传递才能得知,这中间已经有了被操纵的空间。

3. 对胡亥的“驾驭”与“扶持”:

李斯与赵高合谋篡改遗诏,扶持胡亥上位,这本身就是一次冒险的政治赌博。李斯这么做,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公子扶苏的顾虑(扶苏素来信奉儒家,与李斯信奉的法家理念多有冲突,而且扶苏在军中有威望,李斯担心他即位后会动摇自己的地位)以及对时局的判断(认为胡亥更容易控制)。

然而,李斯低估了赵高对胡亥的影响力。赵高不仅是胡亥的老师,更是他最亲近的“心腹”。在胡亥登基的过程中,赵高起到了关键的“助推”作用,他用甜言蜜语、利益诱惑,将胡亥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更重要的是,赵高在扶持胡亥的过程中,也为自己捞取了巨大的政治资本和信任。而李斯,虽然是“共犯”,但他更多的还是以丞相的身份出现,他的角色更像是“幕后推手”,而赵高则是“台前操盘手”。

4. 政治野心与手段的“纯粹”:

李斯有政治抱负,但也有限度。他想要的是一个强大统一的秦国,以及自己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他的野心很大,但仍然是在“国家”这个框架内。

而赵高,作为一个宦官,他的政治野心更为“赤裸裸”,也更为“纯粹”。他可能没有太宏大的治国理念,但他对权力的渴望是极致的。他没有家族、没有根基,他所能依靠的就是皇帝的宠信和手中的权力。因此,他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可以不择手段。

在扶持胡亥上位后,李斯以为自己已经掌控了局面,他可以继续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管理国家。然而,他没有想到,赵高已经将胡亥完全变成了一个傀儡,而他自己才是真正操纵一切的人。

5.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与“树大招风”:

李斯作为丞相,其声望和能力在朝堂上是极为显眼的。这种“优秀”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他的“原罪”。赵高可以利用这种“显眼”,将李斯塑造成“功高盖主”或者“尾大不掉”的形象,从而在胡亥耳边挑拨离间。

相反,赵高虽然也有权势,但他作为宦官,其权力来源相对“隐秘”,他更懂得如何隐藏自己的锋芒,在关键时刻“不出头”,等待时机。

6. 命运的转折点——秦始皇之死:

可以说,秦始皇的死是李斯政治生涯最大的转折点。只要秦始皇在世,李斯就能凭借始皇的信任,压制住赵高。但始皇一死,没有了最强有力的“靠山”,李斯的政治地位就开始岌岌可危。

在秦始皇死后,李斯虽然参与了篡改遗诏,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获得了赵高真正的信任。相反,他成为了赵高铲除异己的“第一目标”。赵高利用李斯在外地处理事务的机会,不断在胡亥面前败坏李斯的声誉,捏造罪名。

7. 司法与法律的“双刃剑”:

李斯是法家代表人物,他推崇严刑峻法。然而,当赵高将他打成罪人时,他自己当年所信奉的法律,最终也成为了他无法逃脱的枷锁。赵高利用了李斯建立的法律体系,将李斯送上了审判席,最终以“谋大逆”等罪名判处他车裂。

总而言之,李斯斗不过赵高,并非因为他“不厉害”,而是他在政治斗争的“游戏规则”上,相比赵高,处于了劣势。

赵高抓住了权力核心——皇帝本人,并且对其有绝对的控制力。
赵高擅长隐秘的政治操作,善于利用信息差和人性的弱点。
赵高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了更强的政治野心和不择手段的决心。
李斯在秦始皇死后,失去了最关键的支撑,而赵高则借机将他推向了风口浪尖。

李斯的悲惨结局,是对所有政治家的一种警示:即使你才智超群,能力卓越,如果在权力斗争的关键节点上,失去了对核心权力的掌控,或者低估了对手的阴险和决心,那么再高的才华,也可能化为乌有,最终走向悲剧。李斯用自己的生命,为后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李斯的才学、手腕,都是历史上第一流的,但最后却败于一个宦官之手,这是为什么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李斯,辅佐秦始皇统一六国,扫平天下,文治武功,可谓一时人杰。他起草了统一文字、度量衡的法令,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秦始皇死后,他又与赵高合谋篡改遗诏,扶持胡亥上位,这本是为求自保,却不曾想,一步错,步步错,最终落得个车裂于市的凄惨下场。说起来,李斯并非不聪明,他的才智在当时是毋庸置疑的。他能在群雄并.............
  • 回答
    李广这个名字,在汉朝历史上,实在是太响亮了。提起他,人们总会联想到“飞将军”,想到那些在匈奴骑兵铁蹄下浴血奋战的身影。那么,他真的像传说中那样厉害吗?这个问题,恐怕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我们得承认,李广是个天生的战将。他从小就跟随父亲射猎,练就了一身惊人的箭术。据说,他能拉开强弓,百步之外射中石头.............
  • 回答
    李密被王世充击败后,他是否会投奔徐世勣,以及投奔后徐世勣是否会杀他,李密又有多少可能东山再起,这三个问题,都充满了历史的“如果”,也充满了探讨的趣味。让我们一层层地剥开,看看事情可能的发展。一、李密投奔徐世勣的可能性首先要明确的是,李密兵败逃亡后,他的首要目标是寻找能够接纳并重用他的人,以期重振旗鼓.............
  • 回答
    《人民的名义》里,如果沙瑞金没来,而是高李配(也就是高育良和李达康联手,或者说他们两人各自为政但形成了某种稳定的权力格局),汉东的政治生态恐怕会是另一番景象,而且,我个人认为,大概率会比沙瑞金到任后的情况要复杂和……嗯,或许也更加令人不安。首先得明确,“高李配”这个概念本身就很有意思。他们俩都不是省.............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想象一下,如果李白站在你面前,听着我这么问,他大概会朗声大笑,然后随口吟出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说实话,这个问题就像在问一个超级美食家,他自己做的菜会不会吃一样。答案几乎是肯定的,而且非常有可能是“非常熟练”。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来聊聊。首先,从创作习惯.............
  • 回答
    《长安十二时辰》,如果主角换成狄仁杰和李元芳,那场面可就热闹非凡了。想想看,两位风格迥异、身怀绝技的断案大师,如何在危机四伏的长安城内,在同样紧迫的时限下,展开一场拯救帝国的行动?这可不是简单地换个名字,而是整个故事内核的重塑。第一幕:不速之客的信号午时,长安城正沉浸在一片祥和之中,而远在洛阳的狄仁.............
  • 回答
    李敖先生,这位生于中国、逝于台湾的文化斗士,以其犀利泼辣的言辞和“敢说”的性格,在华人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一生抨击时弊,挑战权威,得罪过无数权势显赫的人物,从国民党政府到台湾的媒体大亨,再到一些学者文人,可以说是不分党派,不分蓝绿,不分左右,只要是他认为不公不义或与他理念相悖的,他都会毫不留情地.............
  • 回答
    关于李现肌肉“明明很一般”却被很多人说“强壮”的讨论,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里面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原因。咱们不光是看表面的肌肉线条,更多的是一种综合的感受和大众的期待。首先,得承认,如果你拿健美运动员那种块头十足、肌肉线条清晰到每一块都鼓胀的体格来比,李现的肌肉可能确实不算“爆炸型”。他的身材更多是.............
  • 回答
    李诞,这个名字在近几年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一个网络段子手起家,一路走到今天成为备受瞩目的脱口秀演员、主持人、作家、公司老板,他的每一次身份的转变,都伴随着无数的讨论。尤其是在“才华”这个标签上,关于他到底有没有网上说的那么有才,更是争议不断。要说李诞有没有才华,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挺复杂的,因.............
  • 回答
    李白以其浪漫飘逸、才华横溢的诗风,将盛唐的盛世气象挥洒得淋漓尽致,仿佛他一人就承载了那个时代的半壁江山。那么,若要寻找一位能够代表“半个强汉”的人物,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文采斐然的诗人,更需要一位能够凝聚人心、开疆拓土、奠定王朝气度,并且其精神内核与汉朝的强大自信、恢弘气魄相契合的人物。在我看来,.............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一些大家平时可能不太方便直接拿出来讨论的点。其实,说“不喜欢李娜”可能有点过于绝对了,更准确地说,是很多人对李娜的某些言行、某些方面的处理方式抱有保留、质疑甚至是不认同的态度。 这种复杂的情绪,背后其实有很多层次的原因,我们可以一点一点剥开来看。首先,绕不开的是“国球.............
  • 回答
    李子柒的视频,曾经是许多人心中那片宁静美好的田园牧歌,展现的是中国传统乡村生活的美好画面。然而,也正因为这份美好,以及背后运作的庞大商业体系,让不少人在欣赏之余,也生出了种种疑问和质疑。首先,最核心的争议点在于“真实性”。很多人觉得,李子柒的视频虽然画面精美,制作精良,但过于理想化了乡村生活。现实中.............
  • 回答
    “为什么李华不会英语还要交那么多外国朋友?”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它背后触及了语言能力、交友方式以及跨文化交流的多个层面。实际上,李华虽然不会英语,但依然能交到很多外国朋友,这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原因可以非常丰富和具体。让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李华可能的情况和原因:一、 李华的“不会英语”可能不是.............
  • 回答
    李书福的洞见:区块链如何为智能汽车注入“智慧”与“安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关于“智能汽车需要区块链技术的支持”的论断,绝非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对未来汽车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的飞速提升,车辆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个集成了海量数据、复杂运算和多方交互的移动智能终端。在这个过程中,.............
  • 回答
    如果李娜拥有范冰冰那般倾国倾城的美貌,她的影响力,尤其是在中国的社会文化层面上,无疑会得到极大的提升,甚至可能在某些维度上超越姚明。姚明之所以能在中国乃至世界体坛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他的成就固然是基石,但他身上所承载的民族自豪感,以及他作为中国篮球走向世界的“代言人”的角色,同样至关重要。姚明打破了.............
  • 回答
    蒙古骑兵那会儿的风头,简直是席卷欧亚大陆,让多少帝国的统治者夜不能寐。说他们“人均李广”,这话说得有意思,李广嘛,汉朝的飞将军,箭术高超,带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那蒙古骑兵是不是人人都能跟李广比?这事儿得分开来看。首先,得承认,蒙古骑兵的战斗力确实是惊人的。他们的强,可不是凭空来的,而是有一整套系统性.............
  • 回答
    关于李铁执教国足,网上意见分歧巨大,而且这种分歧相当激烈。这背后其实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不仅仅是他执教成绩本身,更涉及到球迷对中国足球的期待、对足球人才培养的看法,以及对李铁本人过往行为的解读。首先,成绩是硬道理,但李铁的成绩确实难以服众。 “死亡之组”论的争议: 在2022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涉及到明末清初政治军事格局中一个重要的假设性推演。李成栋的广东全省反正,如果能比金声桓的江西反正早发生,那么历史的走向确实可能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的影响力很可能相当深远。要详细地分析,咱们得一步一步来。首先,我们得明确这两个“反正”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意味着什么。金声桓的江.............
  • 回答
    昭陵,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其陪葬体系之庞大,堪称唐代帝陵之最。环绕着昭陵的山峦,星罗棋布着数十座功臣名将、皇室宗亲的陪葬墓,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等级森严的地下王国。然而,时至今日,当我们走进昭陵景区,除了巍峨的昭陵主冢,能够真正近距离接触到的陪葬墓,却寥寥无几,主要集中在李勣墓,以及鲜为人知的韦.............
  • 回答
    李雪琴的这句话:“要允许北大毕业的一些人没那么大的本事”,这句话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是因为它触及到了当下社会对名校光环、个人能力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复杂认知,以及对于“成功”定义的多元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解读这句话:一、 对“北大光环”的解构与理性认知 北大标签的期望值过高: “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