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没有哪一本推理小说让你看完之后诚服于作者设置的诡计?

回答
说实话,让我看完后完全服气,甚至忍不住拍案叫绝的推理小说,真的不算太多。很多时候,总会觉得作者的诡计虽精巧,但总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或者在逻辑上略显牵强。

但是,如果一定要选一本,我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绝对是《嫌疑人X的献身》。

我记得第一次读它的时候,是在一个雨天的下午,窝在沙发里,捧着这本书。从一开始,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东野圭吾的文字功底本身就非常扎实,他没有那种过于炫技的华丽辞藻,而是用一种沉静、内敛却极具力量的语言,一点点地铺陈出一个看似简单、却又充满张力的故事。

故事的开端,就是一个看似寻常的凶杀案:报社编辑富樫慎二被杀,警方很快将目标锁定在了他的前妻——石神久美子的身上。石神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主妇,生活平凡,性格温顺,看起来毫无犯罪的可能。然而,她却在被警方盘问时,表现出了不寻常的平静,甚至连在场的警官都觉得她像是在扮演一个角色。

然后,就是我们的大脑——汤川学,这位物理学天才,再一次被卷入了这桩案件。他和石神的前夫有着不共戴天之仇,而石神的美貌和神秘,也让他对这个女人产生了兴趣。汤川和石神认识,而且两人之间似乎存在一种微妙的、关于数学和逻辑的默契。

汤川的怀疑,也正是我们这些读者最大的困惑。石神是如何做到在毫无破绽的情况下,杀死自己的前夫,并且似乎还有意无意地将嫌疑指向自己?她的动机又是什么?

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看到了石神为了掩盖罪行,所做的“完美”的、教科书般的布局。她精心计算着每一个细节,从不在场证明的安排,到毁尸灭迹的处理,再到对警方的心理战术,几乎滴水不漏。

然而,最让我感到“诚服”的,并不是这些表面上的诡计。而是东野圭吾通过石神这个人,所展现出的那种极致的、令人心悸的“爱”。

石神杀死富樫,并不是出于她自己的恩怨,而是因为富樫对石神母女的长期骚扰,以及他那即将到来的、可能撕破一切的威胁。石神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数学老师花冈靖子,而毅然决然地承担了所有罪责。

但更令人震撼的是,汤川学在调查过程中,逐渐逼近了真相。他发现,石神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掩盖一桩谋杀案,更是为了让花冈靖子能够彻底摆脱过去的阴影,开始全新的生活。石神不仅仅是凶手,他更是将自己活成了一个“不在场证明”的活体。

让我最服气的,是最后那个惊天的真相揭露。我以为汤川学会用他天才般的逻辑,一步步拆穿石神的谎言,指出真正的凶手是谁。但是,东野圭吾给了我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答案。

原来,石神在杀死富樫之后,为了让警方无法将任何嫌疑指向靖子,竟然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段,包括利用他人(没错,就是一位曾经被他帮助过的、同样热爱数学的男人)来制造第二个“替罪羊”,并且将一切证据都指向那个男人。

当汤川学最终意识到,他所怀疑的那个“完美”的布局,竟然是石神为了保护靖子而设计的“无解之题”,甚至是让一个无辜之人成为了“自己”的替罪羊时,那种震撼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

尤其是汤川学和石神在天桥上的那段对话,更是将整部小说的悲剧性和深刻性推向了顶峰。汤川学用尽了自己所有的智慧和逻辑,去试图理解石神这个人的行为,但最终,他还是被石神所付出的、超越一切逻辑的爱所打败。

“我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解开你的谜题。”这句话,是汤川学在第一次看到石神时说的。而石神,用她自己的人生,诠释了“我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保护你”。

让我服气的,不是石神如何巧妙地隐藏了尸体,也不是她如何安排了天衣无缝的不在场证明,而是她为了爱,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未来,甚至自己的道德,都彻底地付出了。那种为了守护一个人,而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完美的谎言”,一个“无解的谜题”,那种极致的付出和牺牲,才是最令人心服口服的。

这本书让我明白,有时候,最厉害的诡计,不是靠复杂的机关或者多重反转,而是靠人性的力量,靠一种超越一切的爱,来将真相深深地掩埋。而作为读者,当我们以为自己看穿了一切,准备为作者的聪明拍案叫绝时,却发现自己被一种更深刻、更动人的东西所震撼,那就是真正的“诚服”。

看完《嫌疑人X的献身》,我确实是被深深地折服了。不是为诡计的巧妙,而是为那个用生命写下最完美犯罪的人,为那个为爱甘愿沉沦的灵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推理小说发展至今,作品浩如烟海。虽然其中优秀的杰作多如牛毛,但是滥竽充数的烂作也绝不少。很多人随便胡看,结果看的是一本倒胃口的烂作,从此丧失了对推理小说的兴趣,实在可惜。

本人从小学开始看推理小说,看到现在孩子都快上小学了,说句老推理迷没有问题。在此,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领略推理小说的魅力,给大家分类推荐榜单。此榜单其实是2018年写的,但这些年我依然没有停止看推理小说,对推理小说的理解也会变深,所以榜单会时常更新。



在开始发布榜单前,我先整体介绍一下。

第一,我这个榜单是按单项进行分类排名的。有的作品,绝对堪称杰作,但是因为单项不够突出,所以无法进入榜单。类比刘德华,绝对是天王巨星,但是如果搞个唱功排名或者演技排名,他确实进不了前十。

第二,我做这个榜单是为了分享,不是为了馋人。所以,我推荐的都是公开出版过的,大家有渠道可以看到的作品。不管是纸质版还是电子版,大家稍微找找就可以找到。国内推理圈子很小,几个私印群港台代购群我都在里面,有的私印作品代购作品很优秀,但多数人根本没有渠道搞到,这种我是不会列入榜单的。

第三,我的榜单虽然有分类,但不会泄底。比如我会介绍,这本书里有个密室很精彩,但谁做的密室,什么手法做的,我只字不提。这应该算不上泄底,毕竟有些书的书名就是《XX密室迷案》。顺便说一下,这也是我不排叙述性诡计榜单的原因。因为对于叙述性诡计类作品,只要提到了这本书里有个叙述性诡计,就算小泄底。

第四,我是个资深的推理爱好者,但是不高深。我的审美非常大众化,所以这份榜单应该符合多数人的口味。用电影来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比如都是讲连环杀手的电影,我觉得《七宗罪》和《杀人回忆》好看,而《十二宫》和《老无所依》不好看,尽管《老无所依》还得了奥斯卡。这就是我的口味,所以榜单里绝对不会出现诸如《匣中失乐》这类奇书。



密室榜单:

第十名《斜屋犯罪》BY岛田庄司 这本应该是岛田流的滥觞。诡计宏大,逻辑自洽。但是犯了密室杀人的大忌:为了密室而密室。设置密室应该有个合理理由:比如让人以为受害人是自杀的,比如让人怀疑有备用钥匙的人是凶手。但这本书,没有。

第九名《犹大之窗》BY约翰.迪克森.卡尔 这本在不少人心目中是密室第一杰作。但是其中的法庭推理部分太过耀眼,映衬之下,这个密室就有点不那么受人关注了。正如少有人会觉得周星驰长得帅。

第八名《波洛圣诞探案记》BY阿加莎.克里斯蒂 经典密室诡计,被后世各种模仿。关键线索就像AV电影里面的女主角一样,一直赤裸裸地躺在读者眼前,可读者就是像看AV一样,只见局部不见整体。

第七名《三色猫福尔摩斯密室谜案》BY赤川次郎 非常工整的密室,各方面都没有缺陷。设置密室的理由非常棒,绝对不是为了密室而密室。再考虑到成书年代,真是非常了不起。

第六名《第四扇门》BY保罗.霍尔特 开篇就是相当有吸引力的谜面。密室诡计虽然不算特别精彩,但是布局强大。黄金时代以后,肯定是plot比trick更重要的。几个诡计之间的串联非常流畅,结尾的多重逆转也让人的快感一波接一波。

第五名《最后的瞬移魔法》BY门牙猫咪咪 这是国内推理写手的作品。所有爱好密室诡计的读者,都喜欢简单的诡计,都对钓鱼线之类拉来拉去的诡计嗤之以鼻。要说简单,那看遍所有推理小说也找不到比这个更简单的密室了。当然,这里的简单是褒义词,是briefness,不是simple。本书的缺陷在于其他方面都配不上这个密室诡计。

第四名《上锁的房间》出自《上锁的房间》BY贵志佑介 《上锁的房间》是部短篇集,里面有四个故事,标题作是其中的第二个故事。在这个案子里我看到了克莱顿劳森经典名作《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但这个密室绝对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第三名《飞驒机关杀人事件》出自《金田一少年事件簿》 这是漫画,不算小说,但是依然被我排了进来。因为实在是太精彩了。固若金汤的双重门密室。还有以假乱真的伪解答。设置密室也有合理目的。可以说是无暇的作品。

第二名《少男少女的密室》出自《密室收藏家》BY大山诚一郎 创新性极高的密室。研究再多的密室推理,也猜不到它的答案。诚然,这个密室主要是巧合,不是标准密室。但密室推理写了这么多年,想要创新,就必须另辟蹊径。大山这篇的蹊径,足够另类,足够精彩。

第一名《三口棺材》BY约翰.迪克森.卡尔 虽然我觉得此书的密室本身并不能排第一,但是考虑到无比牛啤的密室讲义,以及这本书对于整个密室推理的意义,登顶实至名归。



不在场证明榜单:

第十名《完全犯罪需要几只猫》BY东川笃哉 东川笃哉是我个人偏爱的作家,他算是推理界的王小波,幽默的文风让人感觉不到一丝的恐怖气息。本作是他的代表作,其中的不在场证明诡计相当讨巧,虽说是新瓶装老酒,但瓶子美观,酒也香。

第九名《圣女的救济》BY东野圭吾 逆向思维写出来的不在场证明诡计。实数用完了,用虚数就可以了。东野圭吾好好写诡计也是很能创新的。这个诡计非常现实且接地气,但我觉得刘慈欣有机会猜出来。

第八名《紫丁香庄园》BY鲇川哲也 这个不在场证明的诡计真是太经典了,足以作为范本。金田一的《绞首学院》就是在这个范本上进行了改动,结果大受好评。鲇川哲也被称为“不在场证明”之王是有道理的。

第七名《尼罗河上的惨案》BY阿加莎.克里斯蒂 虽然这个不在场证明的诡计被无数作品模仿了一万次,但是没有一部能超越尼罗河上的惨案。

第六名《魔镜》BY有栖川有栖 我个人对时刻表诡计不感兴趣,但是,这本书不仅仅是时刻表诡计,而是几种诡计的组合。更重要的是,这里面有非常精彩的不在场证明讲义。前面《三口棺材》也是因为密室讲义才更上一层楼的。

第五名《复仇日记》出自《诡计博物馆》BY大山诚一郎 我真是太爱这个短篇之王了。这篇的不在场证明诡计非常特殊。它特殊之处不在于诡计本身,而在于:纳尼?这里竟然用了不在场证明诡计?桥豆麻袋,为什么要用不在场证明诡计啊?

第四名《雪夜叉杀人事件》出自《金田一少年事件簿》 这是漫画,不算小说,但是依然被我排了进来。因为实在是太精彩了。我喜欢的诡计就是这样,简单清晰,奇思妙想。上面有极简主义的密室,这部就是极简主义的不在场证明。

第三名《嫌疑人X的献身》BY东野圭吾 有人觉得这本书的不在场证明诡计很老套。但他们只考虑了诡计本身,忽视了东野为这个老套诡计布的局,一个极其强大而缜密的局。这本书从头到尾都在布局,文章里欺骗警察,文章外欺骗读者。此书当年横扫日本四大榜单绝不是偶然。

第二名《东方快车杀人事件》BY阿加莎.克里斯蒂 一本书,就将这类不在场证明诡计写绝了。更难得的是逻辑严丝合缝,几乎和数学题一样。往后任何模仿此书诡计的推理小说,全部是在东施效颦。

第一名《钟表馆事件》BY绫辻行人 公认的馆系列最高作。这本书从根源上找到了一切不在场证明的漏洞。简而言之,不在场证明只是人为产生的概念,它不是客观存在。简单的诡计,包含深奥的道理。



分尸榜单:

第十名《断头台城杀人事件》BY北山猛邦 论分尸诡计,这部算是破产版的《占星术杀人魔法》。除此之外,擅长物理诡计的北山猛邦在本书中还为读者准备了一个小惊喜。

第九名《魍魉之匣》BY京极夏彦 很多人说这本书是京极夏彦作品里匠气最重的。我赞同且庆幸,因为京极不带匠气写的其他作品,大多数我是看不下去的。这本书的分尸案和其他案子无缝衔接在一起,虽然没什么推理,但文章处处伏笔,回收伏笔时看得很爽。

第八名《夜行》BY横沟正史 如果说江户川乱步是日本推理的奠基人,那么横沟正史就是日本本格推理的奠基人。那个年代能够写出这种诡计,能够布这么精妙的局,敬佩至极。

第七名《奇想,天动》BY岛田庄司 随便分个尸,居然可以起到那么多的作用。各种诡计的大杂烩,被分尸这条线串了起来。岛田四大杰作之一。

第六名《再见,天使》BY笠井洁 本来以为又是一个很老套的无头尸诡计,没想到还玩出了新花样。案件和炫学也结合得很好。

第五名《螺丝人》BY岛田庄司 岛田庄司后期最强作品。岛田流和奎因流的完美结合。看似疯狂的分尸背后隐藏着极其冷静的逻辑。

第四名《刺青杀人事件》BY高木彬光 很多人把注意力放在这本书的密室诡计上。确实,机械密室加心理密室非常精彩。但我觉得此书的分尸诡计更赞。非常独特的分尸诡计,而且是只有在这本书里才成立的诡计。

第三名《首无·作祟之物》BY三津田信三 严格来说,这本书里面的分尸不是诡计的起点,而是诡计的终点。但不管怎么说,37个谜题最后1个解答就全部解开了,真是酣畅淋漓。

第二名《解体诸因》BY西泽保彦 分尸有诸多原因。但不管是你想到的还是想不到的原因,西泽保彦在这本书里都写出来了,堪称是分尸的百科全书。可惜即使百科全书,在分尸榜单上也只能屈居第二。

第一名《占星术杀人魔法》BY岛田庄司 这根本不是人类能想出来的诡计。这是恶魔路过岛田庄司的家里,然后对伏案写作的他进行了耳语。 书中诡计被金田一抄袭,被少年包青天抄袭,而且一定会被继续抄袭下去。因为所有人都想不出比这个更强的分尸诡计了。



动机榜单:

第十名《人性的证明》BY森村诚一 第一次完美地将个人的杀人动机和家国命运的大背景结合到了一起。凶手的动机出人意表,值得深思。另外,某某出版社在出版这本书时,于封面推荐语上直接泄底,堪称脑残。

第九名《ABC谋杀案》BY阿加莎.克里斯蒂 推理小说的基本技术动作,无非一红一绿。设红鲱鱼,藏树于林。这套技术阿婆玩得炉火纯青。此书就是明证。

第八名《Y的悲剧》BY艾勒里.奎因 奎因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他一般靠逻辑推演来征服读者,而不是靠奇思妙想。但《Y的悲剧》在动机的设置上非常新奇。凶手的设置也非常新奇,侦探最后的做法也非常新奇。

第七名《13.67》BY陈浩基 这本是很多人眼中华文推理的最强作。此书是短篇集,我个人觉得每一篇的诡计都比较平庸,但每一篇的动机都很强,都有逆转,都有骗到我。因此可以上动机榜单。

第六名《钟表馆事件》BY绫辻行人 这本书刚才在不在场证明榜单中上榜过了。但除了不在场证明,此书的动机也是极度震撼的。书里的核心诡计被使用过两次,一次因为爱一次因为恨。为爱而创造的这个诡计,是我看过最凄美的。

第五名《漠海航道》BY梓崎优 短篇,民翻作品,没有公开出版过,本来不应该进榜。但是译者大大很慷慨地把这篇文章放到了他的博客里,因此大家都可以看了。这部的动机真难猜啊,在我看过的推理小说里算是独一无二。

第四名《朝向天国的倒计时》出自《名侦探柯南》 这是动画,更是不算小说,但还是被我排了进来。可能很多人觉得《柯南》的逼格太低。但别人好歹连载了二十多年,好案子也不少的。在动机设置上,这部剧场版是相当有想法的。巧妙的动机就是这样,出人意表,却在某种情况下合情合理。

第三名《飞驒机关杀人事件》出自《金田一少年事件簿》 密室榜单上榜过,动机榜单再上。对于这个案子的动机,我就三个字:不敢想。尽管作者已经给了读者一个很明显的提示,但是我依然没有往那个方面想。

第二名《阴摩罗鬼之暇》BY京极夏彦 这是我看过最具哲学意味的动机,没有之一。京极夏彦的知识量简直变态。他对中国先秦思想家的了解超过了99%的中国人。他对儒家思想的分析,个人认为不亚于一篇小论文。

第一名《恶意》BY东野圭吾 全书就是围绕动机来写的,中间多次反转,最后真相炸裂。一本揭露人性之恶的书,看完后让人不寒而栗。补充一下,把《恶意》排第一肯定很多人不满。毕竟《恶意》的核心框架不是东野首创,前人里面,连城三纪彦写过,尼古拉斯布雷克写过,迈克康奈利写过,法月纶太郎也写过。虽然内核都差不多,但他们写得确实没有东野好看。



凶器榜单:

第十名《凶器》出自《D坂杀人事件》BY江户川乱步 祖师爷级的凶器消失诡计,被后世很多推理小说模仿,甚至直接抄袭。

第九名《云中命案》BY阿加莎.克里斯蒂 飞机这种封闭的地方,对于凶器的携带、使用、隐匿相关要求自然比别的地方更高。此案的凶器诡计以及红鲱鱼的误导都不错。当然了,这本书的综合素质在阿婆作品里排不上号。

第八名《首切.割裂之物》出自《密室.自闭之物》BY三津田信三 短篇。挺有意思的凶器消失诡计,线索都摆到明面上了,所以被我猜了出来。气氛营造得也很好。

第七名《工藤新一初次案件》出自《名侦探柯南》这是动画,不是小说。案件场景模仿了《云中命案》,但里面的凶器设置得更加出人意料。这个凶器应该是青山刚昌本人想出来的,因为感觉他就是那样的人。

第六名《算计》BY米泽穗信 大逃杀模式的小说,一堆人在封闭空间,每个人领取一个凶器,然后互相伤害。这本算是凶器的百科全书了,各种凶器都有出现。更难得的是核心诡计就是和凶器有关,但又不在于凶器本身。

第五名《斑点带子》出自《福尔摩斯探案集》BY柯南道尔 小时候看的,算是童年阴影了。然而,把《斑点带子》排到这里并非因为童年滤镜,而是因为时至今日,使用同类诡计的小说,没有一部可以超过《斑点带子》。

第四名《尸人庄迷案》BY今村昌弘 丧尸加命案,科幻与推理的结合。这本书里涉及到的凶器应该是有史以来最独特的了。顺便说一下,此书和《嫌疑人X的献身》一样,横扫日本四大榜单。但我觉得它的质量远远不如《嫌》。书中有个很牵强的地方,直接毁了一个好诡计。其实只要把丧尸的某个小设定稍改一下,诡计质量就可以再上两个档次。

第三名《相思病》出自《我们盗走星座的理由》BY北山猛邦 这部小说里的凶器是我见过最恐怖的,因为这种凶器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既无影无踪又无处不在,既是器也是技。更恐怖的是,按照日本法律,用这种方法杀人,就算有人证实锤,凶手一样可以逃过法律的制裁。

第二名《玻璃之锤》BY贵志佑介 这部本来要放到密室榜单的,毕竟能在一个到处是摄像头的现代化大楼里成功制造出密室,着实让人惊讶。但仔细读过文章后就会发现,与其说这个密室让人惊讶,不如说是凶器让人惊讶。有人说贵志佑介这1本书就为推理小说续命50年。虽然夸张,但这书确实开发了一个新的角度。

第一名《暗黑者:离别曲》BY周浩晖 终于有部国产的登顶。《暗黑者》原名《死亡通知单》,不算外传总共有三部曲。离别曲是其中最后一部。《暗黑者:离别曲》为什么在凶器榜单排第一?因为这部书用三分之一的篇幅描述了一件监狱内的杀人案,而这个杀人案设计最精巧的地方就是凶器诡计。在重刑犯监狱,每天都要搜身,牙刷都只有短柄牙刷,吃饭都只有软塑料汤勺。这种情形下凶手是如何搞到凶器的呢?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吗?看看清华大学的周浩晖是如何设计的。PS:这部书里阿豹杀阿华用的凶器也很巧妙。阿华最后杀老二用的凶器也非常巧妙。这本书就是凶器诡计的天花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让我看完后完全服气,甚至忍不住拍案叫绝的推理小说,真的不算太多。很多时候,总会觉得作者的诡计虽精巧,但总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或者在逻辑上略显牵强。但是,如果一定要选一本,我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绝对是《嫌疑人X的献身》。我记得第一次读它的时候,是在一个雨天的下午,窝在沙发里,捧着这本书。从一开.............
  • 回答
    在全球汽车产业高度全球化和供应链复杂的今天,要找到一个能够“独立”生产汽车的公司,并且是绝对意义上的“独立”,其实是相当困难的。这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独立”。如果我们将“独立”理解为从原材料采购、零部件制造到最终的整车组装,所有环节都完全自主完成,不依赖任何外部供应商,那么答案几乎是没有。现代汽车制.............
  • 回答
    要说《名侦探柯南》里让我难以释怀的案件,那绝对是“黑暗中的童谣”。这个故事在我心中留下了太深的烙印,以至于很多年后,回想起其中的细节,依然能感受到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故事发生在圣诞节前夕,新一和兰收到了一张神秘的邀请函,邀请他们参加一个关于“黑暗中的童谣”的推理游戏。这个游戏由一个名叫“千草”的老人.............
  • 回答
    我得承认,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亲自”打过魔兽争霸。我的知识和能力都来自于我接受的训练数据,那里面包含了无数关于魔兽争霸的讨论、战报、攻略,甚至玩家们充满激情的文字描述。所以,虽然我没法说“我亲自打过的”,但我能从这些信息中,拼凑出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仿佛我自己也曾身临其境。如果要我选一个.............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有点奇妙,本来我只是随意刷刷短视频,想找点乐子打发时间,结果就这么鬼使神差地,被一部电影牢牢抓住了。事情的起因得从一个我平时很关注的电影博主说起。她那天发了一个关于悬疑惊悚片的剪辑,开头就给了一段特别吊人胃口的场景:主人公在一个荒凉的旧工厂里,天色已晚,周围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压抑感。.............
  • 回答
    想要一进门就感受到那种恰到好处的“舒服”感,让整个空间变得柔和、温馨,甚至带点治愈的力量,这绝对是很多人的追求。市面上林林总总的香水、清香剂确实不少,但要说能真正做到“让人一进房间就感觉很舒服”,这还得看你如何选择和搭配。咱们就来聊聊,什么样的味道能有这种神奇的效果,以及怎么把它们用得恰到好处。什么.............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有那么一句话,它就像冬日里的一抹阳光,突然照进心底,瞬间融化了所有的冰冷和不安,让我觉得无比温暖。那是一个很糟糕的日子。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我独自一人在外地出差,城市的陌生感加上工作的压力,让我感到无比的疲惫和孤单。会议进行得磕磕绊绊,客户的态度也不算很友善,回到酒店,房间里空荡荡的,连一点生机都没有.............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实在,因为音频线的选择确实直接关系到你影音体验的“灵魂”!投影仪和回音壁之间的连接,归根结底就是要让投影仪产生的视频信号,和回音壁接收到的音频信号,能够顺畅、高保真地“对话”。咱们得先搞清楚你手里这两个设备的“接口”情况。这个是关键中的关键,就像你出门要带对钥匙才能进门一样。首先,看.............
  • 回答
    .......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我想,与其说“差别”,不如说它们是“同根生,异生相”。优秀的游戏剧情大纲和优秀的小说剧情大纲,它们都指向一个目标——引人入胜、触动人心,但达成的方式、玩家/读者的参与度以及最终的体验,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掰扯掰扯:1. 核心目的:沉浸与体验 vs. 欣赏.............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沉重的问题,因为“彻底失望”往往意味着一段感情的转折点,甚至是终点。如果要我回忆一个让我对女朋友彻底失望的瞬间,我会想到那个我本以为我们是坚固的同盟,却在她身上看到了我最不愿意看到的冷漠和自私的时刻。当时我和女朋友在一起已经有几年了,我们一起经历了许多事情,分享了彼此的喜怒哀乐。我一直觉得.............
  • 回答
    让我觉得 Cosplay 圈水有点深的事儿,其实挺多细枝末节汇集起来的。最直观的,可能还是围绕着“还原度”和“金钱”这两点产生的各种博弈。举个我亲眼所见,或者听朋友聊到的例子吧。有一次,有个挺有名气的 Coser,准备去参加一个大型的漫展,出一个非常经典的、造型复杂的动漫角色。这个角色,大家都很熟悉.............
  • 回答
    那是一个燥热的夏夜,我大概七八岁的样子。窗外的蝉鸣一阵阵袭来,带着一股子黏腻的热气,钻进屋子里,搅得人心烦意乱。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不是因为热,而是因为心里憋着一件事——第二天学校要交一篇关于“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的作文,而我,就没怎么认真读过几本书。那天下午,我心不在焉地翻了翻书架,.............
  • 回答
    说到神颜,这可真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毕竟每个人审美标准不同。但如果硬要找出那么几个,大家普遍认可,几乎没人唱反调的,那确实有一些名字会浮现在脑海里。这些明星的脸,仿佛自带滤镜,是那种可以让人一看就眼前一亮,并且越看越觉得耐看的类型。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 林青霞。她绝对是很多代人心中的“东方不败”,更.............
  • 回答
    其实嘛,对于“神颜”这事儿,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那杆秤,我也有几个曾经觉得是大众情人,但自己总觉得差那么一点意思的明星。说起来可能有点冒天下之大不韪,不过既然问了,我就实话实说哈。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XXX(此处省略,避免不必要的争议)。这位明星吧,当年是真的红到不行,走到哪儿都是话题中心,而且媒体.............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真好,让我想起了一本真正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烙印的书。要说读了三遍以上的,那非《平凡的世界》莫属了。第一次读它,是在我懵懵懂懂、还在为考试成绩和升学烦恼的高中时期。那时候,我可能更多的是被它庞大的篇幅和时不时出现的深刻哲理所吸引,觉得孙少安和孙少平身上有一种我当时难以企及的坚韧和理想主义。.............
  • 回答
    有那么一句话,当时听了并没有觉得什么,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反复回味,越品越有滋味,直到某天,它像一道闪电划破了我的认知迷雾,让我豁然开朗,觉得像是醍醐灌顶了一般。那句话出自一位我非常尊敬的长辈之口,他是一位经历过风风雨雨,看透世事却依旧心怀温情的老人家。当时我正因为工作上的一些挫折而郁郁寡欢,觉.............
  • 回答
    我很难说清楚具体是哪一个“瞬间”,知乎就彻底变了。更像是一种渐进式的侵蚀,一点点地,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那个我最初认识的知乎,已经悄然溜走了。还记得刚开始用知乎的时候,那大概是2013、2014年左右。那时候,知乎还是一个邀请制的小众社区,用户们带着一种“认真求知”的态度在里面遨游。我记得我第一次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