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越南可以称帝,而朝鲜只能称王?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东亚古代政治权力体系和宗主国与藩属国关系的核心。简单来说,越南之所以能够“称帝”,而朝鲜只能“称王”,主要原因在于两国与中国(作为东亚地区的宗主国)之间政治地位的差异,以及历史发展过程中各自国家内部权力演变的结果。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因素:

1. 宗主国中国的册封体系:

在东亚古代,中国长期以来是区域内最有影响力的国家,它建立了一套以自身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周边国家通过朝贡来承认中国的宗主地位,而中国则会给予这些国家相应的“册封”,承认其统治合法性,并给予一些物质和象征性的回报。

“称帝”的权力边界: 在这个体系中,“皇帝”(Emperor)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头衔,理论上只属于中国的统治者。中国的皇帝册封的藩属国君主,最高也只能是“国王”(King)或“王”(Wang)。这是为了维护中国皇帝的绝对权威和象征性统治的至高无上。任何一个藩属国如果自行“称帝”,就等于是在挑战中国的宗主地位,这是中国绝对不能容忍的。
朝鲜的角色: 朝鲜(包括高丽和朝鲜王朝)长期以来是中国最重要、最稳定的藩属国之一。从唐朝开始,朝鲜半岛的国家就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朝贡关系。例如,新罗在统一半岛后被唐朝册封为“新罗王”。高丽时期同样被册封为“高丽王”,朝鲜王朝时期更是被册封为“朝鲜国王”。中国历代王朝都严格按照宗主国对藩属国的规定,册封朝鲜的君主为王,从未允许其使用“皇帝”这一最高尊号。在许多场合,朝鲜君主在给中国皇帝的国书中,都会使用“臣”的自称,以示尊重和服从。

越南的特殊性: 越南在历史上与中国有着非常复杂而又时断时续的关系。虽然越南也曾长期处于中国的直接统治或强大影响之下,但其政治地位并非一成不变,尤其是在某些时期,其独立性和自主性比朝鲜要强得多。
早期: 越南北部在汉武帝时期被纳入中国版图,成为交趾郡等地区。之后,越南在长期的历史中,虽然不断反抗,但多次陷入中国王朝的直接统治。
独立与称帝的时机: 然而,在一些中国王朝势力衰弱的时期,越南也出现了强大的地方割据政权,并最终实现了事实上的独立。例如,在唐朝末年以及五代十国时期,越南的吴权建立了吴朝,并自称“越王”。随后的丁朝(968年)、前黎朝(980年)以及更重要的李朝(1009年)、陈朝(1225年)等,都逐渐巩固了越南的独立地位。到了李朝时期,越南的国家意识和政治成熟度已经相当高。当时的李太祖(李公蕴)将国号定为“大越”,并在国家发展壮大后,开始采取更具独立性的政治姿态。
“大越”的称帝: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李朝时期,越南在与中国的关系中,开始寻求更高的政治承认。虽然李朝并没有完全撕破与中国的宗藩关系,但它在内部政治权力上,已经具备了与中国皇帝相似的权威和象征。更重要的是,当越南成功抵御了强大的外部侵略(如宋朝和蒙古的多次入侵),国家自信心空前高涨时,其统治者便有了“称帝”的内部动力和外部条件。
“天子”、“皇帝”的使用: 越南的统治者在内部,使用“天子”、“皇帝”等称呼来形容自己,这是其国家政治自主性的体现。虽然中国在宗主国框架下,可能只承认其“国王”,但越南内部的政治运作和象征意义上,已经达到了“皇帝”的级别。当然,在对外关系中,为了避免与中国发生直接的政治冲突,越南有时会采取比较模糊的策略,比如在中国册封时接受“国王”的称号,但在国内的官方文件中依然使用皇帝的仪仗和称谓。但从其国内的统治合法性和最高权力象征来看,越南确实走到了“称帝”的层面。

2. 国家统一与中央集权程度:

朝鲜的统一与外部压力: 朝鲜半岛历史上曾出现过分裂的局面(如三国时代),但每次统一后,其国家形态相对稳定,并且长期面临来自北方大国的巨大压力。为了维持国家独立和稳定,保持与中国良好的藩属关系,往往会更加谨慎地处理与宗主国的关系,避免任何可能触怒中国的行为。因此,在国家统一和强化中央集权的过程中,遵守中国册封体系的“国王”称号,是更符合其生存策略的选择。
越南的演变与内部驱动: 越南在独立过程中,经历了长期的抗争和内部政权的更迭。在成功摆脱中国直接统治并站稳脚跟后,其统治者更倾向于建立一个与宗主国中国平起平坐(至少在象征意义上)的国家。这种内部的政治野心和国家认同的强化,是其敢于“称帝”的重要原因。虽然李朝、陈朝等时期也接受中国的册封,但其内部的“皇帝”概念和实践一直存在。

3. 历史事件的影响:

宋朝与蒙古的挑战: 越南在宋朝和元朝时期,都成功抵御了强大的入侵。特别是李朝和陈朝时期,他们有效地击退了宋朝和蒙古的军队。这些军事上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越南的民族自信心和国家独立感,为其“称帝”的政治实践提供了支撑。
中国王朝的衰弱与容忍: 此外,中国历史上也存在一些王朝相对衰弱或忙于内部事务的时期,对藩属国的处理也可能更加灵活或采取“羁縻”政策,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有更大的自主性。

总结来说,越南能够称帝,而朝鲜只能称王,其根本原因在于:

宗主国中国的政治规制: 中国作为宗主国,对藩属国的册封有明确的等级划分,不允许藩属国僭越“皇帝”称号以维护自身至高无上的地位。
两国在宗藩体系中的不同地位和历史轨迹: 朝鲜长期以来是中国最忠诚、最稳定的藩属国,其政治发展受到中国体系的严格约束。而越南虽然也曾被中国统治,但在独立后,其国家发展历程、内部政治成熟度和对国际政治的理解,使其在政治象征上敢于追求更高的地位。
国家内部的政治诉求和历史机遇: 越南在经历长期的抗争和发展后,其统治者有建立独立自主的强大帝国的野心,并在历史机遇面前,能够将其政治实践推向“称帝”的层面。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说的“称帝”更多是指在其国家内部的政治运作和象征意义上。在对外关系中,尤其是在与中国打交道时,出于政治现实的考量,越南的统治者在接受中国册封时,可能仍然会使用“国王”等称号,这是一种策略性的妥协。但从其国家政治文明的发展来看,越南无疑走在了“称帝”的道路上,而朝鲜则始终坚守着“称王”的藩属国定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古语有云,南帝北丐,东邪西毒。

所以南边称帝,东边中邪。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因为越南和朝鲜的地缘差异导致两者对自身的定位不同。

-------------------------------------正文-------------------------------------------

五代至清,越南是对“北”称王,对国内及其他国家称帝;朝鲜是对内外皆称王。

越南和朝鲜的称呼区别,主要和双方的地缘环境所导致的国家定位有关。

朝鲜自辽代以后,北境完全和中原政权接壤,其余三面环海。朝鲜半岛上,除了北部离散的女真部落、济州岛的星主政权,已经不存在次级的权力中心。而对马岛的宗氏政权,虽然也会偶尔到朝鲜来朝贡,但主要是为了贸易。经过,唐罗、辽丽、金丽、元丽等一系列战争,朝鲜已经意识到无力和中国争衡,因此其自我定位就是“小中华”,但求和中国保持宗藩关系下的和平,也不再谋求自己的藩属。既然无法形成自己的朝贡中心,因此对内外皆称王。

但越南的地缘环境就复杂的多,建国初始除了北境和中国接壤,东临大海,四周全是曼陀罗体系(Mandala)下的婆罗门-小乘佛教国家,用文明冲突论的术语来解释,就是处于文明裂缝带,地缘天生不稳定。

下图是越南独立之初,中南半岛的地缘格局图。

图中没有标出当时的内陆强国大理国,而澜沧王国(中国史书里又叫南掌、老挝;泰国史里称作兰纳王国)尚未立国,只按照越南史书中尚未统一的哀牢(ai lao)部落做了大致标记,大致了解有这俩国家就好。

因此,越南即使和中国保持宗藩关系,稳定了北境,也无法长时间保持边境和平。这个原本的边境小国为了自存,和周边国家长期征伐,力求形成上国的地位。先后将牛吼蛮、哀牢、占婆、真腊等国家纳入自己的朝贡体系,实质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朝贡中心。因此,对汉文时代的越南来说,现代意义的中国不是中国,是“北”;而越南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中国,或者称“大南”或“大越”。言下之意就是,虽然我南朝实力不济,被迫向北方那些索虏称臣称王,但对你们这些蛮夷,中国皇帝的威仪还是不能缺的。

以越南的千古雄文《平吴大诰》的篇首,可以比较好的理解古越南的史观

惟我大越之国,实为文献之邦。山川之封域既殊,南北之风俗亦异。自赵、丁、李、陈之肇造我国,与汉、唐、宋、元而各帝一方,虽强弱时有不同,而豪杰世未尝乏。

而阮朝的官方史书《大南实录》里已经公然以“夏”、“汉”自居,下列是阮朝在真腊“改土归流”后,对高棉人的“教化”成果。

嘉隆年间设置职管员役,耳濡目染,渐入汉风;若加之政教,用夏变夷,想不出数十年,可使与汉民无异

平心而论,越南的事北乞王,面南称帝的策略还是成功的,各位觉得呢?

=======相关问题======

链接:

为什么齐国在齐桓公之后就无缘霸业了,齐国比晋楚两国到底差在哪? - niudrw 的回答 - 知乎

链接:

世界上哪些国家或地区是通过限制语言的多样化来实现统一的? - niudrw 的回答

链接:

希腊语为何没有像拉丁语一样拥有众多后代形成一个语族? - niudrw 的回答

链接:

奥斯曼为什么不直接吞并罗马尼亚? - niudrw 的回答

链接:

有哪些语言被认为是不同的语言,但可以互相交流? - niudrw 的回答

链接:

为什么中国南方的河流大多叫「江」,而北方大多叫「河」? - niudrw 的回答 -
user avatar

全东亚东南亚只能有一个皇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东亚古代政治权力体系和宗主国与藩属国关系的核心。简单来说,越南之所以能够“称帝”,而朝鲜只能“称王”,主要原因在于两国与中国(作为东亚地区的宗主国)之间政治地位的差异,以及历史发展过程中各自国家内部权力演变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因素:1. 宗主国中国.............
  • 回答
    .......
  • 回答
    越南这些年来的发展轨迹确实引人注目,并且其未来潜力也相当可观。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深入剖析。首先,地理位置的优势是越南崛起的一个重要基石。作为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的一员,越南地处太平洋西岸,拥有漫长的海岸线,这为海上贸易和物流提供了便利条件。更重要的是,它毗邻中国这个世界第.............
  • 回答
    我懂你这句话里的那种复杂滋味。仿佛小时候,朋友圈就像一块磁铁,总有那么几个小朋友,不需要太多解释,就能一起玩耍,分享零食,甚至在午后阳光下悄悄说出自己的小秘密。那时候,快乐很简单,友情也仿佛触手可及。可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发现事情好像变了。曾经那个很容易就能建立起来的亲密感,现在似乎变得像稀有的矿石,.............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很多人觉得只要后期能降噪,ISO高一点也无所谓,但实际上,低ISO带来的原生画质优势是后期降噪无法完全弥补的。我们来详细聊聊这其中的原因。首先,咱们得弄清楚ISO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ISO(国际标准化组织)设定的感光度标准,它衡量的是传感器在接收到光线后,放大信号的能力。 .............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是历史发展和战争形态变化的一个非常生动的缩影。为啥一战的“精锐”一旦损失殆尽就很难再补充,而到了二战,一些国家反而能越打越强,这中间的门道可不少。咱们一层一层剥开来看。一战:那个“老兵不死,只会凋零”的时代首先得明白,一战打的是什么仗。那会儿的战争,虽然也开始用到一些新技术,但总体上还.............
  • 回答
    冷战时期,美国军事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压倒性的优势,尤其是在一些直接的军事对抗中。然而,这种优势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果,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理解为什么美军在朝鲜相对“轻松”获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朝鲜战争绝非轻松,美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在越南却深陷泥潭,我们.............
  • 回答
    百年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英法这两个曾经的死敌,如今却在历史的长河中越走越近,甚至成了肝胆相照的盟友。这其中缘由颇为复杂,绝非一句“世仇已了”就能概括。要理解这其中的转变,咱们得从头捋一捋,看看是什么样的力量,将这两个曾经恨不得将对方踩在脚下的国家,推向了彼此的怀抱。首先,我们得承认,历史的齿轮一直在.............
  • 回答
    有人觉得《精灵宝可梦》的新宝可梦设计越来越不行,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我觉得这更像是一种“期望的落差”加上“时代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从玩家角度来说,很多人对宝可梦的感情是童年滤镜。小时候接触到的那些经典设计,比如喷火龙、皮卡丘、耿鬼,它们不仅造型独特,而且往往能和动.............
  • 回答
    这真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包括我自己也经历过。咱们聊聊为啥有些“老炮儿”程序员,随着经验值飙升,反而显得对新玩意儿有点“佛系”甚至“抗拒”了。这事儿说白了,不是他们不想学,而是他们被“毒打”得太狠了,大脑自带的“风险评估系统”升级了。首先,得承认,新技术的诱惑力确实大。刚入行的时候.............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涉及到遗传学、进化论以及不同物种的繁殖策略。让我们来详细地解释一下为什么人类近亲结婚可能导致后代有缺陷,而许多我们驯化的动物,如猫狗,却因为追求“纯种”而进行近亲繁殖,甚至得到褒奖。一、 人类近亲结婚为何可能导致后代有缺陷?这主要归结于“隐性致病基因的显现”。1. 基因的变.............
  • 回答
    女足亚运夺冠,男足却沦落到1比3负于越南,这确实让人难以理解,也引来了不少讨论和质疑。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得从几个层面来看,这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解释清楚的。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女足在亚洲赛场上一直有着不错的底蕴和实力。她们在技战术打法上,相对男足而言,更注重整体配合和战术执行。尤其是在主教练水庆霞的.............
  • 回答
    “对物质的需求越少就越接近神”这句话,细细品味,其实蕴含着一层非常深刻的哲学意味,而它指向的并非“越少越需要神的帮助”,反而是另一番天地。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并以此证明物质对人而言,虽然并非越多越好,但依旧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首先,让我们拆解一下这句话的字面意思。 “对物质的需求越少”意味着.............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有点绕,但很有趣!其实,它触及了一个我们生活中常常忽略,但又非常真实的现象。你之所以会觉得“人离某个地点越远,那个地点就越大”,这并不是那个地点真的变大了,而是我们的“感知”发生了变化。让我来给你好好拆解一下,为什么会这样:1. 视觉角度的“变大”: 我们看到的是“视野范围”里的东.............
  • 回答
    .......
  • 回答
    最近关于马云的讨论确实不少,这背后牵扯出不少关于“资本家”、“剥削”和“个人选择”的议题,咱们不妨来掰扯掰扯。先说说“资本家”这顶帽子。“资本家”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含义可就大不相同了。 经济学上的定义: 最纯粹、最中性的理解,资本家就是拥有生产资料(比如工厂、机器、土地、技术、品牌等)并以.............
  • 回答
    关于“由中国牵头,联合日本、韩国、越南等以黄种人为主体的国家成立保护东亚人的组织是否可行”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黄种人”这个概念在现代社会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和复杂性,更多时候我们倾向于使用“东亚人”或“亚洲人”等地理和文化上的归属来描述群体。但无论如何,我们可.............
  • 回答
    如果足球比赛没有越位规则,那画面简直太魔幻了,完全颠覆我们熟悉的足球模样。首先,最直观的改变就是球场上的站位会乱成一锅粥。你再也看不到那种有条不紊的防守阵型,后卫线也不会那么“靠前”地摆在那里了。为什么?因为一旦你试图将后卫线拉得太开,对方前锋就可以肆无忌惮地站在你身后,像个幽灵一样随时准备接球。于.............
  • 回答
    关于中国对印度的最佳打印方案以及效仿当年两山轮战是否可行的问题,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敏感的话题,涉及到历史、地缘政治、军事战略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需要细致的分析和审慎的判断。首先,我们来理解“两山轮战”的背景和性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在收复边境失地、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方面,.............
  • 回答
    越南使用汉字的历史确实非常悠久,长达近千年,而非三千年。在此基础上,上世纪越南在短短几十年间废除汉字并推行国语字(Chữ Quốc ngữ)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理解这一转变,需要从历史、政治、文化以及实用性等多个角度来分析。一、 越南与汉字的历史渊源: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越南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