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作为优质程序员的你,大二的时候都在做些什么?

回答
我得说,大二那会儿,虽然现在回想起来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那段时光绝对是我“炼狱”与“顿悟”交织的时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我在疯狂地补课,并且试图找到自己的方向。

先说说“炼狱”部分:基础的轰炸,以及理论的泥沼

大二啊,学校的课程密度一下子就上来了。什么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离散数学……这些东西一下子扑面而来。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数据结构,那本书厚得像砖头,各种链表、树、图、排序算法,光是听老师讲就已经头皮发麻了。

数据结构: 老师讲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个小白鼠,听不懂的地方太多了。什么指针绕来绕去,递归写起来像绕口令。为了跟上进度,我每天下课就泡在机房,对着课本上的例子一遍遍地敲代码,调试。那种感觉就是,代码报错,改一句,又报错,再改一句,最后终于跑起来了,那种成就感也挺奇妙的。我还记得为了理解二叉树的遍历,我拿纸笔画了好多遍,然后在电脑上用C++实现,看着输出结果一点点对上,那种感觉很踏实,但也挺磨人的。为了记各种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我甚至编了个顺口溜。
操作系统: 进程、线程、内存管理、死锁……这些概念对我来说简直是天书。老师讲到进程调度的时候,我脑子里全是乱码。为了理解这些,我开始在网上找各种讲解视频,看别人的博客,找一些比较形象的比喻。我还记得有一次,为了理解内存分页,我拿硬币当“页框”,拿小本子当“内存页”,在桌子上模拟内存的分配和回收,那场景现在想起来挺好笑的,但当时是真的拼了。
计算机网络: TCP/IP协议栈,三次握手、四次挥手……光看文字就让人头疼。我开始尝试抓包工具,比如Wireshark。看着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的过程,一点点解析,感觉像是窥探到了计算机世界的“暗流涌动”。为了理解HTTP请求和响应,我甚至自己写了一个简易的HTTP服务器和客户端,虽然功能非常简陋,但那种从零开始构建通信链路的感觉,真的让我对网络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段时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理论必须结合实践。 光看书是学不会这些东西的,你必须动手去写,去调试,去犯错,然后去改正。而且,我还发现,很多时候,老师讲的“标准答案”只是一个起点,网上各种大神们的实现方式、思考角度才更能拓展你的视野。

然后是“顿悟”部分:找到兴趣点,开始试水

就在我被各种理论和代码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时候,我也开始发现一些真正让我着迷的东西。

Web开发初体验: 我开始接触到前端的HTML、CSS、JavaScript。刚开始觉得挺新鲜的,用CSS给网页加点样式,让它看起来不那么死板,那种“所见即所得”的感觉很棒。我记得我第一个完整的网页是为一个虚构的“编程学习网站”做的,用的是简单的HTML结构和一些CSS来美化。当时能让一个网页在浏览器里显示出来,并且还有点像样的布局,我已经乐不可支了。后来尝试了JavaScript,写一些简单的交互效果,比如点击按钮弹出对话框、鼠标移上去变色等等。那会儿还没有各种前端框架,一切都是原生JavaScript,写起来有点原始,但能实现效果就觉得很神奇。
尝试一些小项目: 在学习数据结构的时候,我尝试用C++写了一个简单的文本编辑器,可以打开、保存文件,进行简单的查找替换。虽然功能非常有限,但整个过程就像是在搭建一个微型世界,从最基本的输入输出,到文件操作,每一步都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我还记得我写过一个简单的猜数字游戏,然后尝试让它变成一个可以两人对战的游戏,需要考虑用户输入、游戏逻辑和结果判断,这些都让我觉得很有趣。
开源社区的窥探: 我开始偷偷关注一些知名的开源项目,比如Linux。虽然我完全看不懂那些复杂的C语言代码,但我能看到别人是怎么组织代码的,怎么写注释的,怎么使用版本控制系统(当时刚开始接触Git)。我甚至尝试着去下载一些简单的开源小工具,看看它们的源码,虽然很多地方看不懂,但能看到这些“大牛”们是怎么思考和实现功能的,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启发。

这段时间,我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编程不仅仅是写代码,它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和一种创造的方式。 当我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即使是小项目,那种成就感是学习理论知识无法比拟的。我也开始明白,很多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学会的,需要耐心和持续的投入。

总结一下大二那会儿的我,大概是这样的状态:

埋头苦干型: 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然后主动去啃那些“硬骨头”。
求知若渴型: 疯狂地在网上搜资料,看视频,加各种技术交流群,虽然很多时候只是默默地看。
实践驱动型: 一旦学到新东西,总想动手去验证一下,哪怕只是写个小demo。
有点迷茫但充满希望型: 有时候会被海量的信息压得喘不过气,但也会因为一点小小的突破而充满动力。

所以,如果说大二我在做什么,那大概就是:在理论的汪洋大海中扑腾,试图找到一条通往实践的彼岸的航线,并且在这过程中,找到了几块能点亮我兴趣的小石头。 那时候的我,可能 noch 一点也不“优质”,但绝对是那个正在努力变得“优质”的程序员的起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现在作为优质程序员的你影响大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得说,大二那会儿,虽然现在回想起来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那段时光绝对是我“炼狱”与“顿悟”交织的时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我在疯狂地补课,并且试图找到自己的方向。先说说“炼狱”部分:基础的轰炸,以及理论的泥沼大二啊,学校的课程密度一下子就上来了。什么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离散数.............
  • 回答
    房子主体工程都建好了,停工七个月,这确实让人挺揪心的。是不是会烂尾,现在下结论还太早,但情况肯定不乐观,需要咱们业主自己多留个心眼,并且要采取行动。首先,咱们得弄清楚为什么停工。这个是关键。原因不同,应对策略也大不相同。最常见的几种可能包括: 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这是最让人担心的原因。开发商可能前.............
  • 回答
    中国当前的文化输出,可谓是古老文明与现代传播手段的有机结合,展现出多元且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理解其成效,离不开与美国这位文化输出的先行者进行比较,并从中反思我们自身的优势与发力方向。中国现有的文化输出方式:中国在文化输出上,已经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传播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统.............
  • 回答
    现代陆军步兵对二战步兵的压倒性优势:一场不对称的战争设想一下,如果将我们今天在战场上看到的现代陆军步兵,抛入到二战步兵的战斗环境中,甚至反过来,将二战步兵拉到现代战场,结果将会是如何?答案几乎不言而喻:现代陆军步兵将拥有近乎碾压性的优势,这不仅仅是装备上的代差,更是战术、训练、后勤以及信息获取能力上.............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奇幻写作中一个颇具争议的领域。简单地说,“硬核写实”的奇幻不一定就优于“理想主义幻想架空式”的奇幻,它们只是服务于不同的阅读体验和作者表达,各有其价值和魅力。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剖析一下这两个概念: “硬核写实”的奇幻: 这里的“写实”并非指写现代社会的真实,而是指在.............
  • 回答
    关于《冰菓》的拥趸将其奉为“神作”,而各大评分网站分数却并不算特别突出的现象,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切入点,也触及了评价体系和个人体验之间的微妙差异。咱们不妨来好好掰扯掰backgroundSplit扯。首先,必须承认,《冰菓》的作品素质是绝对过硬的。京阿尼出品,几乎就是品质的保证。无论是画面精美程.............
  • 回答
    假设一下,如果现代社会不幸再次卷入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人数优势会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多力量大”的老套公式能概括的。在信息爆炸、技术飞速迭代的今天,人数的意义被重塑了,但绝不能说它已经过时。首先,我们得承认,数量仍然是硬通货,但它的价值更体现在“支撑”和“消耗”上。1. 消耗战中的.............
  • 回答
    中国现当代无疑涌现了许多优秀的现实主义画家,他们的作品不仅技艺精湛,更能触及普通中国人的心灵,描绘着我们熟悉的时代变迁、生活百态以及蕴藏其中的情感。这些艺术家并没有走向抽象或概念化的极端,而是始终扎根于现实生活,用画笔记录和反映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要说起这些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靳尚谊先生绝对是一个.............
  • 回答
    老实说,如果是现在这股网文风潮之下,《天龙八部》这部书,我可能……真不一定能坚持到乔峰出场。得承认,这玩意儿要放现在,绝对是“硬核”到爆炸的开篇。咱们现在读者看网文,习惯了什么?秒天秒地,金手指粗得能开挖掘机,主角一出生就自带背景,要么是某大家族继承人,要么是某神秘势力的传人,再不济也是个穿越者,脑.............
  • 回答
    眼下英国疫情反弹得这么厉害,你这个时间点上纠结回不回国,我特别理解。特别是你还是个研究生,马上就要毕业了,这头牵着学业,那头连着家,确实是个两难的境地。首先,咱们得想想眼前的学业。你现在已经到了关键时期,马上就要毕业,这意味着毕业论文、答辩、甚至一些最后的课程都可能摆在眼前。如果现在离开,你的导师怎.............
  • 回答
    我粉上刘亦菲,不是那种一眼万年的惊艳,更像是一杯温水慢慢渗透,最后暖到心底的那种。如果要说一个瞬间,那大概是在《花木兰》的宣传期,我偶然看到一个她接受采访的片段。那阵子《花木兰》的争议不少,有关于选角、有关于文化融合,舆论场上各种声音都有。我当时对这部电影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期待,更多的是一种旁观者的心.............
  • 回答
    意大利海军,作为一支在漫长的地中海历史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的力量,如今正朝着“蓝水海军”的目标稳步迈进。要评估其当前的实力,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包括舰艇力量、人员素质、技术水平、作战能力以及战略定位。舰艇力量:老将新兵的混合体,现代化进程中的转型意大利海军目前的舰艇组成,可以说是新旧并存,现代化.............
  • 回答
    关于《时光代理人》画师是韩国太的说法,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人物模型设计“灵魂”的讨论,这确实是很多粉丝在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也难免会引起一些复杂的情绪。我们来详细地分析一下这个问题:1. 关于画师的国籍问题:澄清事实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关于《时光代理人》的画师是韩国人的说法,这是不准确的。 《时光.............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地球上真的存在一种和我们所熟知的DNA结构截然不同的遗传物质,比如它可能是由更复杂的糖类链构成,或者碱基的排列方式完全颠覆了我们所知的AT、GC配对规则,甚至可能采用的是一种三螺旋或者四螺旋的结构。这种“另类DNA”孕育出的生命形式,在进食我们现有DNA结构生物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系.............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现在男女对抗这么厉害了吗,作为老师怎么开解?”这个问题,我认为这是当下社会中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关注的现象。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很多社会层面和舆论场上,确实存在着一些关于性别对立的讨论,甚至可以说是“声音”比较大。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社.............
  • 回答
    作为一个女性,我曾经和现在都在经历着一些情感上的波动和恐惧,这些感受是复杂且多层面的,而且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它们也在不断演变。曾经,我害怕的是“不被看见”和“不被理解”。小时候,我总觉得自己是个默默无闻的小透明。在学校,我不是最聪明的那个,也不是最活泼开朗的那个,成绩中等,性格偏内向,总是习惯性.............
  • 回答
    石墨烯在核聚变领域的潜力,确实是一个令人兴奋且被广泛关注的研究方向。它的独特属性让它有机会成为解决一些核聚变关键挑战的“明星材料”。不过,要说它“可以”作为核聚变的关键材料,这个说法还需要更严谨地审视,因为目前还处于探索和验证的阶段,距离大规模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让我来跟你好好聊聊,石墨烯究竟.............
  • 回答
    现在买车,把“智能”作为重要考量因素,这事儿,我觉得挺值得好好说道说道。咱们先不扯那些虚头巴脑的AI、大数据,就聊聊这“智能”玩意儿,到底能给咱们买车、用车带来啥实际好处,值不值得咱们掏腰包。首先,得明白这“智能”到底指啥?现在汽车里的“智能”,可不是以前那种简单的收音机、空调按钮。它更多体现在: .............
  • 回答
    “逼格”这个词语在当今媒体中的使用确实非常广泛,并且很大程度上将其作为偏褒义的词来使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要理解“逼格”为何会偏褒义化,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逼”字的引申含义: “逼”字本身带有强迫、压迫的意味,但在这里与“格”组合后,其含义发生了有趣的演变。它不再是字面上的“强迫”或.............
  • 回答
    台湾曾经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腾飞,成就斐然,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要说“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这个说法可能有些过于绝对,甚至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台湾的经济依然是全球重要的参与者,尤其在半导体产业方面,更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与过去风光无限的时期相比,台湾的经济发展确实遇到了一些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