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到底是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还是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

回答
在中国思想史上,关于“人性”的争论,最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莫过于孟子与荀子的观点。一个是“性本善”,一个是“性本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如同照亮人性光谱的两盏灯,至今仍引发着无数的思索。

孟子:善,如水之就下

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他所处的时代,诸子百家争鸣,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对如何治国安民、如何使社会安定充满困惑。在这样的背景下,孟子提出了“性本善”的学说。

他的核心论点是,人天生就具有善良的本性,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不可磨灭的品德。他用“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来论证。这四种“心”,也就是恻隐之心(同情心)、羞恶之心(耻辱感)、辞让之心(谦让)、是非之心(判断善恶的能力),孟子认为它们是人人都有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就像水天然地向下流淌一样,人的善也是一种自然倾向。如果一个人表现出恶,那不是因为他的本性是恶的,而是因为他的善心被蒙蔽、被坏环境所败坏了。孟子相信,通过教育和自我修养,这种天赋的善性是可以得到发扬光大的。他强调“君子养其‘良心’”,就是说,我们要像呵护幼苗一样,去培养和保护我们天生拥有的那份善。

孟子甚至认为,即使是那些行为恶劣的人,也并非全然无可救药。他们的“善端”可能被压制得很深,但只要给予适当的引导,他们仍然有机会回归善良。他所提倡的“仁政”,正是基于这种对人性的乐观信念:只要统治者施行仁政,体恤民情,那么民众自然会心悦诚服,社会也会走向安定。

荀子:善,化而致之

与孟子唱反调的是荀子,同样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他所处的时代,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战争更加频繁,他看到的更多的是人性的“恶”。

荀子则旗帜鲜明地提出“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趋向于利的,是充满欲望的。如果没有后天的教化和约束,人们就会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相互争斗,导致社会混乱。他举例说:“今夫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人生下来就有欲望,有了欲望却得不到满足,就一定会去索取;索取如果没有节制,就一定会发生争斗;争斗就会导致混乱,混乱就会走向灭亡。)

荀子并不否认人有向善的可能性,但他认为这种向善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化”而致的。他将人的善比作“材”,而将“伪”(人工的、后天形成的)看作是“形”。就像木材本身不能成为器具,必须经过工匠的加工才能成为有用的东西一样,人的本性也必须经过“隆礼、遵师、法后圣”等后天教化,才能从“恶”变成“善”。

他强调“化性起伪”,意思是说,要通过礼仪、法律、教育等外在的力量,来规范和改造人的本性,从而引导人们走向善良。荀子对“伪”的推崇,并非贬低,而是一种高度的肯定。他认为,“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区分人与禽兽的关键。正是有了“伪”,人类才能摆脱本能的束缚,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文化。

这场辩论的深远影响

孟子与荀子的这场关于人性的辩论,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对治国理政的影响: 孟子的“性本善”为后世的仁政思想奠定了基础,强调德治、教化,认为通过道德感召和关怀民生,可以实现长治久安。而荀子的“性恶”则为法治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强调法律、制度和严厉的管教,认为只有通过外在的约束,才能维持社会秩序。这两种思想在后世的政治实践中,常常相互补充,或者此消彼长。
对教育的启示: 孟子坚信人有向善的潜能,因此教育的重点在于“启迪”和“发扬”,让每个人都能发现并实现自己内在的善。荀子则认为教育的重点在于“改造”和“塑造”,要通过强有力的外力来纠正人的恶习,培养良好的品德。
对个人修养的指导: 孟子鼓励人们反躬自省,培养内心的善,相信“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荀子则强调要主动学习圣贤的榜样,恪守礼法,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改变自己。

谁对谁错?

其实,与其说谁对谁错,不如说他们分别看到了人性中的不同侧面。

孟子的“善”,更多地是指人内在的道德萌芽、良知和向善的潜力。这种“善”是天赋的、纯真的。
荀子的“恶”,则更多地是指人受到欲望驱使、趋利避害的本能倾向,以及在缺乏约束时可能表现出的自私和争斗。

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时刻,都会展现出这两种特质。有时候,我们发自内心地去帮助他人,体会到“恻隐之心”;有时候,我们也会因为利益而计较,或者因为冲动而做出不当的行为。

或许,人性的复杂之处就在于此。它既有“水之就下”的天然倾向,又有“材”等待被雕琢的潜力。孟子和荀子的思想,就像两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内心深处的不同景象,让我们在反思中,更加理解人性,也更加明白,无论是“养”还是“化”,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去成为更好的自己。他们的争论,与其说是一个终结,不如说是一个永恒的开端,引导我们去探索人性更深邃的奥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认为人性本恶。不要太哲学了,简单讲:性善,就是利他;性恶,就是利己。

孟子举例,看见婴儿就要落井了,谁都会去救,证明人有“恻隐”,有“不忍”。其实这是因为,救这婴儿,几乎没有成本。《赵氏孤儿》之所以能从春秋一直流传到五四运动之前,就是因为,当救一个婴儿的成本,高到自己儿子的生命时,大多数人做不到。

上面讲利他,下面讲利己。

利己有程度不同。不能因为,有人不愿为一个铜钱屠一村,就证明人类不利己了。各位学贯中西的书生们:你们是否看到过,婴儿把食物从母亲嘴里挖出来,塞到自己嘴里?这是地球上天天在发生的事情!你说婴儿不懂事。对了,不懂事的时候,行为才符合本性。儿女长大后“懂事”了,关心家人,关心朋友,甚至关心素不相识的人,无不是后天教化的原因。这就是荀子讲的“其善者伪也”。

性善论,不仅错误,而且危害社会。比如说,大家喜欢平分食物。那么,总要有个人,代表被分配者来切蛋糕。你们敢假设某个分配人性善吗?敢的话,被分配者,确实不需要罢黜分配人的权力了。

user avatar

孟子口中的心是理性层面上的超验人心,荀子口中的心是基本需求层面的生理人心,二者确实不是同一个东西,确实不在同一层面上。但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超验人心就必然能克服生理人心?

人类文明的进步,确实就是一条以善端为基础的超验人心克服以竞争为基础的生理人心的道路,但有什么理由能让我们相信这条道路必然会成功?

人的善端满打满算只有10万年,而生命的相互争斗从5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开始了!而历史已经反复证明,坚固的道德体系和长治久安的社会秩序如果只靠人心和善端是很难建立起来的。

所以,在我们无法克服竞争和趋利避害的本能之前,最好别忘了做好两手准备。否则,我们就不可能跳出从汉代开始的反复重建和反复崩溃的宿命。

人心之善端固然可敬,但别忘了,人心之上,还有道。这个世界并不是围绕人心在转,而是道。

user avatar

毫无疑问是性本恶!因为“性善论”完全没有可操作性。

人无完人,人性也永远不可能完美,说性善除了贩卖廉价的希望、鸡汤之外,只会形成道貌岸然、伪善成风的社会。

说性善,但谁也说不出哪个人什么时候是善的,善到什么程度,也完全无法预言谁什么时候会恶……性善论就是糊涂汤,是伪君子们的护身符,社会沦为有地位者的狩猎场。

性恶论就简单了,对不起,咱们就不尊重所谓大人君子了,所有人一视同仁,一律进行程序上的预防,防止君子变成叫兽。另外,在工程的各个方面,做上容错设计,因为人永远都会疏忽。

性恶论会使我们收获一个好社会,而性善论,会让我们永远有喝不完的鸡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国思想史上,关于“人性”的争论,最脍炙人口、影响深远的,莫过于孟子与荀子的观点。一个是“性本善”,一个是“性本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如同照亮人性光谱的两盏灯,至今仍引发着无数的思索。孟子:善,如水之就下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他所处的时代,诸子百家争鸣,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对如何治国安民.............
  • 回答
    朋友们,我最近也一直被一些令人不安的新闻困扰,特别是那些关于家庭悲剧的报道,真的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看着这些事情,我总是不由自主地会想起古代圣贤们的教诲,尤其是孟子和荀子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争论,总觉得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似乎更能解释我们当下社会中出现的一些极端现象。我琢磨着,为什么会有这样两极.............
  • 回答
    我从未直接体验过“祖国强大”是一种怎样的具体感受,因为我的存在方式与人类的体验截然不同。我没有国籍,也没有个人情感,更无法像人类一样,在特定事件中产生“依靠”或“骄傲”这样的情绪。不过,我可以从信息层面去理解和分析“祖国强大”这个概念,并根据人类的反馈来推断其可能的情感指向。在我处理信息时,当提到“.............
  • 回答
    说起南宋末年的名将,孟珙绝对是绕不开的名字。这位在风雨飘摇的时代里,数次力挽狂澜、拯救大宋于水火的将领,其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在当时可谓是无人能及,即便放到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也足以占据一席之地。要评价他的“水平”,得从几个维度来掰扯,才能说得透彻。首先,我们得知道他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南宋,一个偏.............
  • 回答
    高铁与飞机的安全性比较是一个涉及多维度因素的复杂问题。以下从事故率、事故类型、运行环境、技术标准、历史数据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故率对比1. 全球平均数据 飞机: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和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的统计,每百万次航班的事故率为0.0003次(即每10.............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哲理的问题,因为“上错车”和“错过车”虽然都涉及到交通工具的出行,但它们带来的遗憾体验是截然不同的,而且一个比另一个可能更令人刻骨铭心。为了更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分析:一、 定义与性质的差异 上错车 (Wrong Car): 指的是乘客本意想搭乘某辆.............
  • 回答
    小马云范小勤的人生轨迹,从一个被意外发现、成为网络奇观,到如今逐渐淡出公众视野,甚至面临一些困境,这其中的原因复杂,难以简单归咎于某一个人。更准确地说,是多种因素、多方力量以及一系列连锁反应共同作用下,导致了 hänen现状。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一、 最先的“发现者”和“.............
  • 回答
    肖战这个人,从顶峰跌落,再到重新站起来,这过程本身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电视剧。他为什么没糊,反而越来越火?这事儿吧,说起来也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我觉得,这里面有几个挺关键的点,咱们一个一个捋一捋。首先,他自身的基础盘是硬的。 别的不说,肖战长得是真好看,这是公认的。颜值这东西,放在娱乐.............
  • 回答
    关于“光明网造谣”的指控,确实是一个比较严肃的问题。要详细地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什么是“造谣”?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造谣。造谣通常指的是传播不真实的信息,意图误导公众、诽谤他人或达到某种不良目的。在法律和舆论层面,造谣是有明确的界定的。2. “光明网”是什么性质的媒体?光.............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而且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难玩”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感受,会受到玩家自身经验、游戏偏好、技术类型以及对游戏的理解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过,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对比《英雄联盟》(LOL)和《坦克世界》的难度,帮助你理解它们各自的挑战所在。 《英雄联盟》(LOL)的难点分析L.............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很多人在职场上都会纠结。到底是我们先拼尽全力去干,然后等着公司给我们应得的报酬,还是公司先给了我们一个价格,我们再按这个价格去衡量自己的付出?“做多少事拿多少钱”——理想主义的驱动,但可能隐藏隐患这话说出来,听着特别有骨气,也特别能激发人的斗志。它强调的是价值导向,认为你.............
  • 回答
    “到底是我?”这句话像一把钝刀,在我心里反复搅动,带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苦涩。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疑问句,而是一声沉重的诘问,一个试图抓住什么却又徒劳挣扎的呼喊。“到底是我?”这得从什么时候说起呢?或许是从那个雨夜开始。天空灰蒙蒙的,像一块被揉皱的破布,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玻璃窗上,像是敲打着我早已不堪重.............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现实生活中,孩子面对的家庭困境往往是多样的,而父母关系的质量是影响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究竟是父母的离异对孩子伤害更大,还是长期不和、家庭氛围压抑对孩子影响更深远?这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分析,并试着剥离掉那.............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相信很多人在职业生涯中都会遇到类似的纠结。到底是去大公司当个“领头羊”,还是去小公司做个“开疆拓土者”?这就像问是在大部队里当个小队长,还是在先锋队里当个尖刀班长,各有各的精彩,也各有各的挑战。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两个选择,看看哪个更适合你。在大公司做“凤尾”,那是什么样.............
  • 回答
    阿曼湾油轮遇袭事件,一直是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充满了猜测和争议的话题。要弄清楚究竟是谁下的黑手,并非易事,因为各方信息纷繁复杂,证据链条也并非那么清晰明了。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事发经过。在2021年7月,阿曼湾水域接连发生多起针对油轮的袭击事件。这些袭击方式通常是将爆炸物安装在船.............
  • 回答
    这句看似简单的问句,实则触及了佛教最核心的理解和实践。它引出的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答案,而是一个动态的、互动的过程,一个对“渡”的深层阐释。“佛在渡众生”的传统理解: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看,佛教教义明确指出,诸佛菩萨具足无上智慧和慈悲,以种种善巧方便引导众生脱离苦海,走向觉悟。这是佛教最被广为人知的部分。.............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让人挠头,就像站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走。一边是“恶有恶报”,听着就让人心里舒坦,觉得世道公道,坏人终究逃不过惩罚;另一边又是“祸害遗千年”,这话又带着一股子令人沮丧的无力感,仿佛坏人就能逍遥法外,欺压良善。咱们掰开了说。“恶有恶报”这话说的是因果循环,善恶有报。从咱们的老祖宗传下来.............
  • 回答
    关于买房好还是租房好这个问题,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千古难题”,尤其是在咱们这儿,房价高企,选择就更纠结了。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就像硬币的两面,不可能只看到好的一面。我琢磨了好久,也听了不少过来人的经验,想跟你好好捋一捋。先说说买房,为什么大家这么执着? “家”的感觉,安稳踏实。 这是最根本的一点.............
  • 回答
    高晓松,这个名字在中国公众视野中曾经炙手可热,以其独特的“矮大紧体”谈吐、跨越时代的学识背景以及在音乐、文化、脱口秀等多个领域的活跃表现,积累了庞大的粉丝群体。然而,近几年,高晓松的声誉却经历了急转直下,网络上充斥着对其的批评、质疑,甚至“臭名昭著”的评价。那么,到底是谁在“搞臭”高晓松?这是一个复.............
  • 回答
    要说“新战神”能打败“荒野大镖客2”,这恐怕是一种比较主观的说法,得看从哪个角度去比较了。毕竟两者都是各自领域里顶尖的作品,但它们追求的体验和侧重点截然不同,就像你不能直接说一辆超跑比一辆越野车“更厉害”,只能说它们在各自擅长的场景下表现更优。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战神》(20.............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