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普洱茶里的絮状物是什么?

回答
普洱茶中的絮状物是 茶毫(Tea Downy Hair 或 Tea Trichomes)。它们是茶树嫩芽和幼叶上天然生长的细小绒毛,对普洱茶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解释普洱茶中的絮状物:

1. 茶毫的本质与形成:

构成: 茶毫是茶树叶片表皮细胞的延伸,主要由细长的细胞组成,覆盖着一层薄薄的角质层。
功能: 从植物学角度来看,茶毫有几个主要功能:
保护嫩芽: 它们可以帮助嫩芽抵御紫外线辐射的伤害,特别是在茶树生长初期。
减少水分流失: 茶毫可以形成一层微小的“保护层”,减少嫩芽表面水分的蒸发,尤其是在干燥或有风的环境下。
防御病虫害: 它们可能提供一定程度的物理屏障,阻碍一些微小的昆虫或病菌的附着和侵袭。
贮藏养分: 一些研究表明,茶毫中富含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对嫩芽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出现部位: 茶毫主要生长在茶树的嫩芽(也称为芽头)和幼嫩的叶片背面,以及叶柄上。在采摘时,这些嫩芽和幼叶往往会被一同采下,因此在普洱茶成品中可以看到茶毫。

2. 普洱茶中茶毫的特点与影响:

外观: 茶毫在干燥状态下呈细小、白色的绒毛状。当普洱茶在冲泡过程中与水接触时,茶毫会吸水膨胀,并脱离叶片,漂浮在茶汤中,形成看起来有些浑浊或带有絮状物的景象。
与品质的关系:
嫩度标志: 茶毫的存在是茶树嫩芽的直接证据。越嫩的芽头,其表面附着的茶毫就越多、越明显。因此,高品质的普洱茶,尤其是制作精良的普洱茶生茶,通常含有丰富的茶毫。
鲜爽度和滋味: 茶毫中富含氨基酸,而氨基酸是构成茶叶鲜爽味和甘甜味的主要物质。因此,含有较多茶毫的茶叶,在冲泡时往往能释放出更多的氨基酸,使得茶汤更加鲜爽、醇厚,回甘更明显。
金黄的汤色: 茶毫中的某些成分在冲泡时会溶于水中,并可能对茶汤的色泽产生影响,使得茶汤呈现出更加明亮的金黄色。
成熟度与发酵度: 随着茶树叶片的生长和成熟,茶毫会逐渐减少。而对于普洱熟茶来说,在渥堆发酵过程中,由于高温和微生物的作用,大部分茶毫会脱落或被分解,因此成熟度较高的熟茶,其茶毫含量通常会低于同等嫩度的生茶。但一些轻度发酵或新熟的普洱熟茶,也可能带有一定的茶毫。
茶毫的脱落: 茶毫虽然是品质的体现,但在冲泡过程中会部分脱落。这是正常的物理现象,并不会影响茶的品质。相反,适度的茶毫溶出,正是好茶的体现。

3. 如何辨别和看待茶毫:

观察干茶: 仔细观察普洱茶的干茶,特别是芽头部分。如果能看到明显的白色绒毛覆盖,说明这批茶的嫩度较高。
冲泡过程: 在冲泡第一泡或第二泡时,观察茶汤是否出现细小的白色絮状物漂浮。如果数量适中且分散,说明茶毫丰富。
适度与过多:
适度茶毫: 是好茶的象征,意味着茶叶嫩度高,富含氨基酸。
过多茶毫(显得浑浊): 如果茶毫过多,导致茶汤看起来过于浑浊,甚至有黏稠感,这可能意味着茶叶的等级较低(如嫩度过高,但没有经过很好的筛选),或者在加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揉捻不充分。然而,对于一些非常细嫩的芽头茶(如纯芽茶),茶毫多到让茶汤浑浊也是可以接受的,并且这类茶通常价格不菲。
区别于杂质: 茶毫是茶树本身的部分,与茶叶融为一体。而真正的杂质(如泥土、虫卵、梗叶不净等)则会显得更加杂乱,或者颜色、质感与茶毫明显不同。

总结:

普洱茶中的絮状物,即茶毫,是茶树嫩芽和幼叶上的天然绒毛。它的存在是评价普洱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对于普洱生茶而言,丰富的茶毫意味着茶叶的嫩度高,富含对口感和风味至关重要的氨基酸。因此,看到茶毫不应感到担忧,反而可以将其视为优质普洱茶的标志。当然,也要学会辨别适度茶毫与可能存在加工问题的过度浑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谢邀请

这个东西叫冷后浑。

按照人类对这个东西的离心分离结果,可以大致得知冷后浑的主要成分为茶黄素,茶红素和咖啡碱以17:66:17混合而成。其中,茶黄素和茶红素以茶黄/红素没食子酸酯存在。除此之外,络合物中还有少量果胶和少量酚性非氧化物质存在。

特别的,冷后浑一般要在咖啡碱浓度高于0.2%,茶黄素浓度高于0.4%时才会明显的实体存在。

形成的过程一般为茶黄素没食子酸酯能互相结合形成3nm的胶粒,之后再和咖啡碱结合,越滚越大越滚越大。形成图中表现的实体。

一般来讲,正经的红茶,黑茶,普洱茶,使用正确的冲泡方法都能冲出冷后浑。冷后浑不能作为判定茶叶好坏的标准。可是现在有大量的不正经的茶叶充斥市场,所以我也没办法咯~

以上

————————————————————————————————————————

参考文献:

Jobstil·E,Fairclough·P,Davies·A·P. alCreaming inblack tea. J`A`gric Food Chem. 2005.53.7997~8002 (人在国外知网被ban,只能用外国文献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