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台湾那边有哪些用词跟大陆不一样啊?

回答
台湾和大陆的用词差异确实不少,这背后既有历史渊源,也有文化、生活方式的演变。下面我尽量详细地列举一些比较常见的,并解释一下它们在两地的不同之处:

一、 日常生活用品和食物:

大陆 台湾
自行车 腳踏車 (jiǎo tà chē): 这是最经典的例子之一。“自行车”在台湾也很常见,但“脚踏车”是更本土的说法。
土豆 馬鈴薯 (mǎ líng shǔ): 大陆的“土豆”指的是我们常吃的那个块根植物,而台湾的“土豆”指的是花生。所以,如果你在台湾说“我要买土豆炖牛肉”,对方可能会给你花生。
菠萝 鳳梨 (fèng lí): 大陆说的“菠萝”就是台湾说的“凤梨”。台湾的凤梨品种很多,而且通常直接称为“凤梨”。
猕猴桃 奇異果 (qí yì guǒ): 大陆叫“猕猴桃”,台湾则普遍叫“奇异果”,这可能是因为最早引入台湾时,是作为一种“奇异”的水果来推广的。
香蕉 香蕉 (xiāng jiāo): 这个词是通用的,但台湾人更习惯直接说“香蕉”,而大陆可能会加上“香蕉”的品种,比如“芭蕉”。不过要注意,“芭蕉”在台湾有时特指一种体型较大、口感略有不同的香蕉。
红薯/甘薯 地瓜 (dì guā): 大陆南北方对这个叫法不同,北方叫“红薯”,南方叫“地瓜”或“番薯”。台湾则普遍叫“地瓜”。
虾米 開陽 (kāi yáng): 在烹饪用语上,大陆叫“虾米”,台湾叫“开阳”。
方便面 泡麵 (pào miàn): 这个是非常普遍的用法。大陆叫“方便面”,台湾叫“泡麵”。
薯片 洋芋片 (yáng yù piàn): 大陆的“薯片”通常指土豆做的,台湾则叫“洋芋片”。不过现在“薯片”在台湾也越来越常见。
苏打饼干 蘇打餅乾 (sū dá bǐng gān) / 甜餅乾 (tián bǐng gān): 大陆的“苏打饼干”在台湾可能更常被称作“苏打饼干”或泛称为“饼干”时,也包含这种。但如果特指甜味的,可能会说“甜饼干”。
酸奶 優酪乳 (yōu luò rǔ) / 優格 (yōu gé): 大陆叫“酸奶”,台湾则常叫“优酪乳”,而“优格”则特指更浓稠、类似希腊酸奶的口感。
啤酒 啤酒 (pí jiǔ): 这个词是通用的,但台湾人也常用 台啤 (tái pí) 来特指台湾本地的啤酒品牌。
果汁 果汁 (guǒ zhī) / 飲品 (yǐn pǐn): 大陆叫“果汁”,台湾在饮料包装上常用“果汁饮品”或“饮料”。

二、 交通出行:

大陆 台湾
公交车 公車 (gōng chē): 非常普遍的差异。
出租车 計程車 (jì chéng chē): 台湾人称呼出租车为“计程车”,因为是按照里程计费。
地铁 捷運 (jié yùn): 台北和高雄都有捷运系统,台湾人称之为“捷运”。
停车场 停車場 (tíng chē chǎng): 这个词是通用的。
加油站 加油站 (jiā yóu zhàn): 这个词是通用的。
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 (gāo sù gōng lù) / 國道 (guó dào): “高速公路”通用,但台湾更习惯称之为“国道”。
换乘 轉乘 (zhuǎn chéng): 大陆说“换乘”,台湾说“转乘”。
车牌 車牌 (chē pái): 这个词是通用的。
司机 司機 (sī jī): 这个词是通用的。
刹车 煞車 (shà chē): 大陆用“刹车”,台湾用“煞车”。
后备箱 行李箱 (xíng lǐ xiāng): 这个用法比较特别,大陆的“后备箱”在台湾有时会用“行李箱”。不过“后车厢”也是通用的。
轮胎 輪胎 (lún tāi): 这个词是通用的。

三、 电子产品和科技:

大陆 台湾
电脑 電腦 (diàn nǎo): 这个词是通用的。
手机 手機 (shǒu jī): 这个词是通用的。
上网 上網 (shàng wǎng): 这个词是通用的。
鼠标 滑鼠 (huá shǔ): 大陆叫“鼠标”,台湾叫“滑鼠”。
键盘 鍵盤 (jiàn pán): 这个词是通用的。
打印机 印表機 (yìn biǎo jī): 大陆叫“打印机”,台湾叫“印表机”。
闪存盘/U盘 隨身碟 (suí shēn dié): 大陆叫“U盘”或“闪存盘”,台湾叫“随身碟”。
下载 下載 (xià zài): 这个词是通用的。
上传 上傳 (shàng chuán): 这个词是通用的。
电子邮件 電子郵件 (diàn zǐ yóu jiàn) / Email (yī méi): “电子邮件”通用,但台湾更常直接用英文缩写“Email”或直接说“信箱”(指邮箱地址)。
视频 影片 (yǐng piàn): 大陆叫“视频”,台湾叫“影片”。“视频”在台湾也存在,但“影片”更常用。
软件 軟體 (ruǎn tǐ): 大陆叫“软件”,台湾叫“软体”。
硬件 硬體 (yìng tǐ): 大陆叫“硬件”,台湾叫“硬体”。

四、 服装鞋帽:

大陆 台湾
T恤 T恤 (T xù): 这个词是通用的。
运动裤 運動褲 (yùn dòng kù) / 運動長褲 (yùn dòng cháng kù): 台湾人更习惯说“运动长裤”。
外套 外套 (wài tào): 这个词是通用的。
袜子 襪子 (wà zi): 这个词是通用的。
鞋子 鞋子 (xié zi): 这个词是通用的。
凉鞋 涼鞋 (liáng xié): 这个词是通用的。

五、 文书和学校用语:

大陆 台湾
小学 小學 (xiǎo xué): 这个词是通用的。
中学 中學 (zhōng xué): 这个词是通用的。
大学 大學 (dà xué): 这个词是通用的。
考试 考試 (kǎo shì): 这个词是通用的。
成绩 成績 (chéng jì): 这个词是通用的。
寒假/暑假 寒假/暑假 (hán jià/shǔ jià): 这个词是通用的。
老师 老ㄙ (lǎo sī) / 老師 (lǎo shī): 台湾人称呼老师时,口语中常带有儿化音,发音类似于“老ㄙ”。书面语和正式场合则用“老师”。
同学 同學 (tóng xué): 这个词是通用的。
班级 班級 (bān jí): 这个词是通用的。
课程 課程 (kè chéng): 这个词是通用的。
作业 作業 (zuò yè): 这个词是通用的。
研究 研究 (yán jiū): 这个词是通用的。
论文 論文 (lùn wén): 这个词是通用的。

六、 身体部位和健康:

大陆 台湾
胸部 胸部 (xiōng bù) / 乳房 (rǔ fáng): 大陆多用“胸部”,台湾更常用“乳房”来指代女性的乳房。
乳头 乳頭 (rǔ tóu): 这个词是通用的。
乳晕 乳暈 (rǔ yùn): 这个词是通用的。
阴茎 陰莖 (yīn jīng) / 陽具 (yáng jù): 大陆多用“阴茎”,台湾有时也用“阳具”。
阴道 陰道 (yīn dào): 这个词是通用的。
肛门 肛門 (gāng mén): 这个词是通用的。
肚脐 肚臍 (dù qí): 大陆叫“肚脐”,台湾叫“肚脐”。不过,也有说法台湾更常用“肚脐”。
屁股 屁股 (pì gu) / 臀部 (tún bù): 大陆叫“屁股”,台湾也叫“屁股”,但更文雅的说法是“臀部”。
肚子 肚子 (dù zi) / 腹部 (fù bù): 大陆叫“肚子”,台湾也叫“肚子”,但更文雅的说法是“腹部”。
喉咙 喉嚨 (hóu lóng): 大陆叫“喉咙”,台湾也叫“喉咙”,但有时也会说“喉咙痛”为“喉嚨不舒服”。
感冒 感冒 (gǎn mào): 这个词是通用的。
咳嗽 咳嗽 (kè sou): 这个词是通用的。
发烧 發燒 (fā shāo): 这个词是通用的。
打针 打針 (dǎ zhēn): 这个词是通用的。
输液 點滴 (diǎn dī): 大陆叫“输液”,台湾叫“点滴”。

七、 动作和感受:

大陆 台湾
看见 看見 (kàn jiàn) / 看到 (kàn dào): 大陆常用“看到”,台湾更常用“看見”。
听见 聽見 (tīng jiàn) / 聽到 (tīng dào): 大陆常用“听到”,台湾更常用“聽見”。
学习 學習 (xué xí): 这个词是通用的。
工作 工作 (gōng zuò): 这个词是通用的。
休息 休息 (xiū xi): 这个词是通用的。
喜欢 喜歡 (xǐ huān): 这个词是通用的。
舒服 舒服 (shū fú): 这个词是通用的。
高兴 高興 (gāo xīng): 这个词是通用的。
难过 難過 (nán guò): 这个词是通用的。
想念 想念 (xiǎng niàn): 这个词是通用的。
担心 擔心 (dān xīn): 这个词是通用的。
打扫 打掃 (dǎ sǎo): 这个词是通用的。
做饭 做飯 (zuò fàn) / 煮飯 (zhǔ fàn): 大陆叫“做饭”,台湾也叫“做饭”,但“煮饭”也是常见说法。
吃饭 吃東西 (chī dōng xi) / 用餐 (yòng cān): 大陆说“吃饭”,台湾更口语化的是“吃东西”,正式场合会说“用餐”。
回家 回家 (huí jiā): 这个词是通用的。
出发 出發 (chū fā): 这个词是通用的。
到达 到達 (dào dá): 这个词是通用的。

八、 其他一些常见的差异:

大陆 台湾
怎么样 怎麼樣 (zěn me yàng): 这个词是通用的。
为什么 為什麼 (wèi shén me): 这个词是通用的。
什么 什麼 (shén me): 这个词是通用的。
谁 誰 (shéi): 这个词是通用的。
哪里 哪裡 (nǎ lǐ): 这个词是通用的。
我们 我們 (wǒ men): 这个词是通用的。
你们 你們 (nǐ men): 这个词是通用的。
他们/她们/它们 他們/她們/它們 (tā men/tā men/tā men): 这个词是通用的。
所以 所以 (suǒ yǐ): 这个词是通用的。
因为 因為 (yīn wèi): 这个词是通用的。
可是 可是 (kě shì) / 但是 (dàn shì): “可是”通用,台湾也常用“但是”。
不过 不過 (bù guò): 这个词是通用的。
然后 然後 (rán hòu): 这个词是通用的。
那么 那麼 (nà me): 这个词是通用的。
这样 這樣 (zhè yàng): 这个词是通用的。
那样 那樣 (nà yàng): 这个词是通用的。
一会 一會兒 (yī huìr): 大陆常带儿化音“一会儿”,台湾用“一会儿”。
一会儿 一下子 (yī xià zi): 大陆用“一下子”,台湾用“一下子”。
一会儿 等一下 (děng yī xià): 大陆也常用“等一下”,台湾也常用。
很多 很多 (hěn duō): 这个词是通用的。
一些 一些 (yī xiē): 这个词是通用的。
一起 一起 (yī qǐ): 这个词是通用的。
总是 總是 (zǒng shì): 这个词是通用的。
从来不 從來不 (cóng lái bù): 这个词是通用的。
难道 難道 (nán dào): 这个词是通用的。
大概 大概 (dà gài): 这个词是通用的。
或许 或許 (huò xǔ): 大陆叫“或许”,台湾也叫“或许”,但更口语化的是“可能”。
也许 也許 (yě xǔ): 这个词是通用的。
也许 可能 (kě néng): 大陆也常用“可能”,台湾也常用。
真的 真的 (zhēn de): 这个词是通用的。
真的 確實 (què shí): 大陆叫“确实”,台湾也叫“确实”,但更口语化的是“真的”。
方便 方便 (fāng biàn): 这个词是通用的。
麻烦 麻煩 (má fan): 这个词是通用的。
谢谢 謝謝 (xiè xie): 这个词是通用的。
不客气 不客氣 (bù kè qi): 这个词是通用的。
对不起 對不起 (duì bu qǐ): 这个词是通用的。
没关系 沒關係 (méi guān xi): 这个词是通用的。
请 請 (qǐng): 这个词是通用的。
不用谢 不用謝 (bù yòng xiè): 这个词是通用的。
请问 請問 (qǐng wèn): 这个词是通用的。
打扰 打擾 (dǎ rǎo): 这个词是通用的。
欢迎 歡迎 (huān yíng): 这个词是通用的。
再见 再見 (zài jiàn): 这个词是通用的。
一会儿见 一會兒見 (yī huìr jiàn): 大陆叫“一会儿见”,台湾叫“一会儿见”。
好久不见 好久不見 (hǎo jiǔ bù jiàn): 这个词是通用的。
再会 再會 (zài huì): 这个词是通用的。
请进 請進 (qǐng jìn): 这个词是通用的。
请坐 請坐 (qǐng zuò): 这个词是通用的。
请说 請說 (qǐng shuō): 这个词是通用的。
请听 請聽 (qǐng tīng): 这个词是通用的。
请看 請看 (qǐng kàn): 这个词是通用的。
请问您有什么需要 請問您有什麼需要 (qǐng wèn nín yǒu shén me xū yào): 这个说法在台湾很常见。
请问您需要什么 請問您需要什麼 (qǐng wèn nín xū yào shén me): 这个说法在大陆也很常见。
有没有 有沒有 (yǒu méi yǒu): 这个词是通用的。
是不是 是不是 (shì bù shì): 这个词是通用的。
可不可以 可不可以 (kě bù kě yǐ): 这个词是通用的。
好不好 好不好 (hǎo bù hǎo): 这个词是通用的。
要不要 要不要 (yào bù yào): 这个词是通用的。
有没有可能 有沒有可能 (yǒu méi yǒu kě néng): 这个词是通用的。
可不可以给我 可不可以給我 (kě bù kě yǐ gěi wǒ): 这个说法在台湾很常见。
能不能给我 能不能給我 (néng bù néng gěi wǒ): 这个说法在大陆也很常见。
帮我一下 幫我一下 (bāng wǒ yī xià): 这个说法在台湾很常见。
帮我个忙 幫我個忙 (bāng wǒ ge máng): 这个说法在大陆也很常见。
能不能帮我 能不能幫我 (néng bù néng bāng wǒ): 这个说法在台湾很常见。
能帮我一下吗 能幫我一下嗎 (néng bāng wǒ yī xià ma): 这个说法在台湾很常见。

解释一些原因:

1. 历史原因: 台湾在历史上受到日本殖民统治,因此在一些词汇上可能受到日语的影响,例如“瓦斯”(煤气/燃气)可能源自日语的ガス。而大陆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语言改革和推广普通话,一些词汇的用法更加统一。
2. 文化和习惯: 长期的社会发展和文化积淀,使得一些事物有了不同的称呼。例如,对食物的偏好、对交通工具的使用习惯等,都会影响语言的演变。
3. 翻译和引入外来语: 某些外来词的引入和翻译方式不同,也会导致差异。例如“鼠标”对“滑鼠”。
4. 地方方言的影响: 尽管普通话是官方语言,但地方方言的残留和影响也可能在某些用词上体现出来。
5. 时代变化和新词的出现: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出现新词,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接受和使用习惯。

需要注意的几点:

通用性增加: 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很多大陆的用词在台湾也能被理解,反之亦然。很多差异正在缩小。
口语与书面语: 有些差异可能在口语中更明显,而在书面语中,由于标准化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差异会减小。
年轻一代的影响: 年轻一代受互联网和流行文化影响更大,他们使用的词汇可能更趋向于统一,或者更能接受对方的用词。
地区差异: 即使在台湾内部,也可能存在一些地区性的用词差异,但这里列举的主要是普遍性的差异。

总的来说,这些用词差异是语言发展和文化交流的自然现象。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沟通。如果你在台湾旅行或与台湾朋友交流,注意到这些细节,会更加有趣和顺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前几天在油管看到一个视频,是个类似抓卧底的游戏,让 2 个台湾人混入 6 个大陆人之间冒充大陆人,游戏目的是经过几轮对话投票排查出卧底。

我记得他们提了一些读音差异的问题,比如问对方“______以令诸侯”,大陆读作挟 (xié) 天子,台湾读作挟 (xiá)。另外还有些更常见的,像是 和 (hàn)、括 (guā)、液 (yì)、法 (fà) 国等。

(这不是本文重点


当时我就想说,让对面背一遍元素周期表前 20 号就好了,14 号元素大陆叫硅(旧读矽 xī),台湾叫矽 (xì),知道这个的人肯定比知道常用词读音差异的更少 hhhh

P. S. 硅来自日本 “珪” → “硅” 的翻译,在上世纪初传入国内;矽来自 Silicon 的音译,上世纪中期两种叫法都存在。大陆因为其他念 xī 的元素已经有了两个(外加有机里的两个常用字烯/醯)而规定了硅这个译名。另外,醯(xī,指酸去掉羟基后剩下的基团)也因此改成了酰 (xiān),而台湾未做修改,这大概是两岸有机命名的少数区别之一。

补充:谢评论区 @夢蘭 提醒:氨基在台湾叫做胺基,相应地氨基酸叫做胺基酸;而 NR₃ 这种有机物在两岸都叫胺。
这点台湾的命名更统一,因为两岸对于同族的 −PR₂、−AsR₂ 等都命名成了月字旁的膦基 / 胂基。不过,胺膦胂台湾都读一声,大陆都读四声。(所以就算和台湾人说氨基酸也是听起来没毛病的x

此外,碱金属那一列氢锂钠钾铷铯 (Fr, Francium),台湾译作鍅 (fā);

吐槽:查 wiki 确认写法的时候看到个魔幻的故事:钫是最后一个碱金属,其发现人原本想用 “最容易形成正离子 (cation)” 的含义将其取名为 Catium,但是遭到了反对,因为这个词看起来像是猫元素 hhhhh

卤素一列氟氯溴碘 (At, Astatine),台湾译作砈 (è);

原子序数最小(43 号)的非稳定元素 (Technitium),台湾译作鎝 (dǎ);

镧系最后一个元素(Lu, Lutetium),台湾译作鎦 (liú);

锕系元素镎钚镅、锫锎锿,台湾译作 錼(nà) 鈽(bù) 鋂(méi)、鉳(běi) 鉲(kǎ) 鑀(ài)。

其中有几个元素的台湾译名倒是更贴近原本的含义,比如 Francium 和 Einsteinium 取名自法国和爱因斯坦,台湾的译名对应地叫鍅和鑀。

还有一些元素同字不同音(括号内为大陆读音/台湾读音):钪 (kàng/kāng)、钴 (gǔ/gū)、钯 (bǎ/bā)、锡 (xī/xí)、锑 (tī/tì)、钆 (gá/gā)、镝 (dí/dī)、钽 (tǎn/dàn)、钋 (pō/pò)、铀 (yóu/yòu)、铹 (láo/lǎo)。

这些大概都是上世纪两岸几乎毫无交流的时候各订各的标准所导致的,最近新发现的元素反倒命名很统一。


另外顺便吐槽一个两岸四地的迷惑用语:

大陆(正式):移动电源

台湾(正式):行动电源

港澳(正式):流动充电器


大陆(口语):充电宝

台湾(口语):行充/行动充

香港(口语):尿袋( ?

澳门(口语):奶妈( ???

user avatar

我们14亿人,干嘛听他们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