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台湾有《旧满洲档》这个东西吗?这里面记载的内容有袁崇焕议和的内容不?

回答
台湾是否存有《旧满洲档》,以及其中是否记载袁崇焕议和的内容,这是一个需要细致考究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弄清楚《旧满洲档》的性质、内容以及它与台湾的关联。

首先,我们要明确《旧满洲档》是什么。《旧满洲档》,又称《满洲实录》、《本朝兴亡录》等,是清朝早期编纂的一部重要史书,主要记录了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的事迹,特别是他们建立和扩张后金(后来的大清)的历程。这部史书以满文写成,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对于研究清朝的兴起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那么,台湾是否拥有《旧满洲档》?

答案是:有。

需要说明的是,当提及“台湾拥有”时,通常指的是台湾的图书馆、档案馆、学术机构或私人收藏中存有《旧满洲档》的版本或相关资料。台湾的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史,特别是明清史的研究一直非常重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也得以收藏和研究。像台湾“故宫博物院”、中央研究院等机构,都可能收藏有与清朝早期相关的珍贵文献,其中就包括《旧满洲档》的抄本或影印本。

《旧满洲档》的流传过程比较复杂,经历过抄写、整理、刊印等多个阶段。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文献的流通,它也出现在了中国大陆、台湾、日本、西方国家等地的收藏机构和研究者手中。台湾作为一个重要的中华文化保存和研究中心,拥有《旧满洲档》的书籍收藏,并非不可能,甚至可以说是有相当的概率。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旧满洲档》中是否记载袁崇焕议和的内容。

答案是:很有可能记载,并且有相关记载的痕迹。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袁崇焕的生平及其与后金(清朝)的关系。袁崇焕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力主抗击后金,并在宁锦大捷、松山之战等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与后金(清朝)的军事对垒是明末历史的关键线索之一。

《旧满洲档》作为记录后金初期历史的文献,其内容自然会涉及与明朝的军事冲突和政治博弈。在与明朝的交往过程中,议和(谈判、求和)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虽然《旧满洲档》的主要视角是后金(清朝)的视角,但它会记载双方的互动,包括军事上的交锋、边境的摩擦,以及可能存在的政治性接触和谈判。

袁崇焕在其军事生涯中,确实与后金(努尔哈赤、皇太极)有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和较量。例如,关于萨尔浒之战后,明朝与后金的交往,以及后来袁崇焕主政辽东期间,双方之间的互动,都可能在《旧满洲档》中有所提及。

具体到“议和”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查找:

军事对峙下的政治试探: 即便在激烈的军事对抗中,双方也会为了各自的战略目的进行政治上的试探,这包括通过使者传递信息、提出条件等。这些“议和”可能并非正式的和平谈判,而是带有策略性的接触。
战败后的求和尝试: 在某些战役失利后,明朝可能主动或被动地提出过议和的意向,以争取喘息之机。这些尝试在后金的记录中也会有所体现,尤其是在他们取得胜利的语境下。
边界互市与官方接触: 除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双方在边境地区也有频繁的官方接触,例如互市管理、俘虏交换等。这些接触往往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政治沟通,可以被视为广义上的“议和”。
历史叙述的侧重点: 《旧满洲档》作为后金视角下的历史记录,对“议和”的记载可能会侧重于他们如何应对明朝的策略,或者他们如何通过谈判来巩固自身利益。因此,关于袁崇焕“议和”的具体细节,需要结合《旧满洲档》本身的语言风格和叙事逻辑来解读。

关于袁崇焕与后金(清朝)的议和记载,根据现有研究和对相关历史文献的了解,可以推断:

在努尔哈赤与皇太极时期,后金与明朝的交往是持续存在的,并且在军事冲突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政治接触。
袁崇焕作为明朝重要的边将,他的每一次重要行动,包括其对外政策的调整,都可能被后金方面所记录。如果存在议和的尝试,尤其是那些对后金产生影响的议和提议或谈判,那么很可能被载入《旧满洲档》。
后金的官方记录,如《旧满洲档》,通常会记录与明朝之间的重要外交事件和军事动态。如果袁崇焕有提出议和的记录,例如在某次战役后或者为了某些政治目的,后金方面可能会将其作为“明朝的策略”或“明朝的弱点”来记载。

想要更具体地了解《旧满洲档》中关于袁崇焕议和的具体记载,我们需要查阅相关版本的《旧满洲档》及其研究著作。 学者们通过对满汉文献的交叉比对和深入研究,会发掘出更丰富的细节。例如,在《旧满洲档》的某些卷册中,可能会有关于努尔哈赤或皇太极与明朝使者往来的记录,这些使者可能就是由袁崇焕或其他明朝官员派出的,而他们的来访目的就可能包含议和的内容。

总而言之,台湾确实可能收藏有《旧满洲档》的版本。而《旧满洲档》作为记录清朝早期历史的重要史料,很有可能记载了袁崇焕与后金(清朝)之间在军事对峙背景下的政治互动和议和的尝试。要获取确切的细节,需要深入研究《旧满洲档》的原始文本及其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于旧满洲档,一般称为《满文老档》,


关孝廉,张凤良,1979年,《关于<满文老档>》

一九一八年(民国七年),清末进士金梁在盛京大内崇谟阁发现旧档二种,一为《满文老档》……
四十册《满文老档》原档运至台湾后,多年被埋没未动……
一九七O年定稿后,以《清太祖朝老满文原档》为书名,先后出版二册。
一九七八年四月,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与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院等单位合作,成立了《满文老档》译注工作组……迄今已初译完毕

满文老档里,有记载袁崇焕信件,

实际上,袁崇焕写给皇太极的一些信件原件,清朝灭亡后,也从清朝内阁大库档案中找到,与满文老档中记载的袁崇焕信件可以对照,证明其真实性,

《明清档案存真选辑.袁崇焕毛文龙与皇太极往来书信》

(崇焕书覆书二封,天聪三年七月)……
观来书,知上敬天好生,亦出至诚。上若如此,则可与言矣。惟天道无偏,曲直分明;与其徒求於天,不如先求於心:天道固循环也。

而这封信在《满文老档》是这样的,

第十七册 天聪三年七月至十月
十六日,赵登科赍书至。书云:……
今观赵登科复来之信,始知汗顺天造福之善心。所谓人言何足信,军机大事,外人何以得知者,唯汗扪心自问,乃以副天心耳!天之心即汗之心,亦即我之心也。汗若诚心,我岂可弄虚;汗若实心,我岂可作假。两国兴衰均在於天,虚假何用?

由于满文老档是从满语翻译为汉文,所以满文老档里记载的汉文信件,经过从汉文到满语,再从满语到汉文,已经与原文大不相同,只是保留了大概意思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满文老档里会出现,“天之心即汗之心,亦即我之心也”这样不白不文,怪异难懂的句子,而实际上袁崇焕汉文是“与其徒求於天,不如先求於心”这样的句子,

总体而言,满文老档里的袁崇焕书信,都只是推托转交皇太极的书信而已,所以在皇太极和后金的大臣看来,袁崇焕根本就没有议和的打算。

例如,现在已经找到的后金的汉臣高鸿中给皇太极的上奏中,说袁崇焕无意议和,后金只能直逼北京,迫使崇祯求和,

《明清史料》丙编第一本45页,高鸿中上奏

他即无讲和意,我无别策,直抵京城,相其情形,或攻或困,再作方略

皇太极也明说,因为袁崇焕不愿议和,所以后金别无他法,只能冒险从蓟门入寇,迫使明朝求和,在满文老档里也有记载,后金在写给遵化守军的迫降信里,明说了是因为袁崇焕阻挠议和,才导致后金入寇,

《东华全录》中皇太极的上谕,

我屡欲和而彼不从,岂可坐待……
我故兴兵由捷径而入,破釜沉舟,断不返旆。

《满文老档》里记载了己巳之乱中,皇太极发布的诏书,上谕和祭文,都说了是明朝不愿意议和,才被迫出兵北京,

天聪三年(崇祯二年)
(10月30日)致书遵化王都堂曰:“……我犹愿息兵,共享太平,屡遣人致书议和。尔帝亲自身及其大臣如在天上,视我若鸟兽,不令我书过山海关

(11月15日)传谕各城堡曰:“……仍屡遣使讲和。天启帝及崇祯帝,复行欺凌,命去金国皇帝帝号,禁用自制国宝。我亦乐於和好,欲去帝称汗,令尔国制印给用,又不允行。故我复告天兴师,长驱至此,破釜沉舟,断不返还。”

(12月21日)金国汗备陈牛、香、布疋,致祭於大金太祖武元、大定二帝神位前,曰:“……後我欲息兵,享太平,开诚布公,不作诡计,屡遣使议和。大明崇祯帝,更肆意欺凌我,欲索还天畀我之地,去我帝号国宝。我云天赐之地,不能退还,可去帝号称汗,不另制宝,令尔造印与我等语,彼复不从。我乃愤而发兵至此。”

满文老档里记载的这些皇太极对明朝不肯议和的抱怨,显然,都是实际执行者袁崇焕不肯议和的表现,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任研究室主任,朱金甫,1989年,发表于《档案学研究》《以档治史贵在求真--读台湾李广涛先生的<明清档案论文集>》

金兵于崇祯二年的入关侵扰,包围北京,是高鸿中的提议,是他与鲍成先根据《三国演义》中“周瑜用计愚蒋干”的故事,设计陷害了明辽东总督袁崇焕,这有高鸿中的奏本为证。

武汉大学历史系系主任关文发,发表于《人物》,《袁崇焕诛毛文龙辨析》

袁崇焕之议款,绝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阴谋、勾当。历次议款情况,均随时禀之朝上;崇焕亦先后接到“骄则速遣之,驯则徐间之,无厌之求毋轻许,有备之迹须使明知。”以及“侵地当谕令还,叛人令献”等明旨,袁崇焕在款议中均一一加以贯彻。

这些情况,在《东华录》等史籍中都有反映,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袁崇焕与后金之间另外还有什么密书、密约,更无所谓以杀文龙作为讲款、还辽的条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台湾是否存有《旧满洲档》,以及其中是否记载袁崇焕议和的内容,这是一个需要细致考究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弄清楚《旧满洲档》的性质、内容以及它与台湾的关联。首先,我们要明确《旧满洲档》是什么。《旧满洲档》,又称《满洲实录》、《本朝兴亡录》等,是清朝早期编纂的一部重要史书,主要记录了清太祖努尔哈.............
  • 回答
    东方都市报微博上发布的台湾老旧街拍是否存在丑化嫌疑,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要判断是“常态”还是“丑化”,我们需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1. 拍摄者的意图和背景: “东方都市报”的性质: 东方都市报作为一家官方背景的媒体,其报道往往带有一定的导向性。如果其报道的目的是为了展现台湾.............
  • 回答
    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关系复杂且敏感,台湾在与大陆的互动中确实存在一些被视为“底牌”的因素,这些因素从不同层面影响着双方的战略考量和力量平衡。理解这些“底牌”,需要深入分析台湾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地位等多个维度。一、 政治与认同的韧性: 民主制度的吸引力与实践: 这是台湾最核心的政治优势之一。自.............
  • 回答
    台湾的美食,那可真是说起来没完没了,每一样都让人回味无穷。如果你有机会去台湾,千万别错过这些绝妙的味道!早餐篇:唤醒味蕾的第一口幸福在台湾,早餐绝对不是随便对付一下的。这里有一套完整的早餐仪式,从豆浆油条到刈包,每一项都值得细细品味。 永和豆浆大王: 听名字就知道了,豆浆是主角。不过台湾的豆浆可.............
  • 回答
    台湾秘密发展核武器以增加独立筹码的可能性,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涉及技术、政治、国际关系以及台湾自身的战略考量。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尽量排除掉那些让文章显得过于“程序化”或“模式化”的表述。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台湾在核技术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在蒋经国时代,台湾确实有过发.............
  • 回答
    台湾是否有可能放弃汉字?这个问题,与其说是技术上的可行性,不如说是文化、历史和社会层面的一个复杂议题。要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汉字在台湾的地位,以及可能促使或阻碍这种改变的因素。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汉字在台湾的历史渊源。汉字并非“台湾本土”的文字,而是随着闽南语、客家语等移民群体以及后来的国民.............
  • 回答
    台湾的大学中,若要比拟大陆985院校的水平,那无疑要提到几所在学术研究、师资力量、学科优势以及国际声誉上都非常突出的顶尖学府。首先,台湾大学(台大)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存在。这所学校可以说是台湾高等教育的“领头羊”,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着深厚的积累和卓越的表现。它的历史悠久,汇聚了台湾最优秀的教授和研究人.............
  • 回答
    “大陆吹”这个说法,在台湾的语境下,通常指的是那些对中国大陆抱持着高度正面评价、甚至有些过度推崇的人。他们可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都倾向于强调大陆的优势,并常常将其与台湾进行对比,认为大陆在某些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这种现象并非简单的“喜欢”或“欣赏”,而是包含了一套相对完整的认知框架。比如.............
  • 回答
    关于台湾民众对美国是否会保护台湾的信心程度,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动态的问题,很难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字。这种信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气候、国际局势、媒体报道、个人经历和政治倾向等等。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并尽量深入地分析:1. 普遍的认知与期待:长期以来,美国在台湾的安全议题上扮.............
  • 回答
    台湾目前并没有强制性的人口限制政策,例如中国大陆曾经实施过的“计划生育”政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但是,台湾政府在人口议题上,确实有其关注的重点和相应的政策导向,这些政策更多的是从人口结构、生育率、老龄化等角度出发,旨在引导和应对人口变化带来的挑战,而非直接限制人口数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
  • 回答
    台湾的人口数据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毕竟它不仅关系到岛内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与两岸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台湾官方的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底,台湾的总人口大约在 2341万人 左右。这个数字是一个动态的数字,每年都会有细微的变化,主要是受到出生、死亡以及人口迁移等因素的影响。要了解台湾的人口情况,.............
  • 回答
    台湾的文化,简直就像一碗精心熬制、用料丰富的卤肉饭,每一口都嚼得到故事,每一层都藏着滋味。它不是单一的色彩,而是各种文化的碰撞、融合,然后在这个太平洋的宝岛上,生根发芽,长出了独属于自己的独特风味。1. 妈祖信仰:海上守护神的慈悲力量谈到台湾文化,妈祖绝对是绕不开的人物。这位被尊称为“天上圣母”的女.............
  • 回答
    在大陆,谈论台湾时,我们确实会听到不少声音,但有时候,这些声音里包裹着一些不那么准确的看法,甚至是根深蒂固的误解。这些误解不是故意的,更多是信息不对称、认知差异以及历史情感交织的结果。我试着把我知道的、观察到的,尽量具体地说说,希望能更贴近真实。误区一:台湾人“都”渴望统一,只是被民进党挟持。这个说.............
  • 回答
    大陆对台湾的所谓“优待政策”,在官方语境下,更多被表述为“惠及台胞”的措施,旨在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进台湾同胞的福祉。这些政策涵盖了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并且在不断调整和深化。要详细说清楚这些政策,得从几个大方向来梳理:一、 经济融合与便利化方面: 投资与贸易便利: 对.............
  • 回答
    大陆民众对于台湾的吸引力,可以说是一种复杂而多层次的情感投射,其中既有对未知的好奇,也有对文化传承的认同,更有对生活方式的向往。要说台湾有什么“极其吸引人之处”,那绝非一两句话能够概括,它渗透在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细细道来:一、 鲜活的中华文化基因与独特的在地风情.............
  • 回答
    关于大陆人对台湾的偏见与误解,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其中夹杂着历史因素、政治宣传、媒体塑造以及个体经历等多种层面。要深入剖析,需要尽量细致地展开,并避免那些一眼就能看出来的“AI痕迹”,比如过于中立、缺乏生活气息的表述,或者程式化的段落划分。历史遗留的“国民党战败逃亡”叙事与现实的脱节最根深蒂固.............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多人都会感到疑惑的地方。听到“台湾有李鸿章祠堂”,第一反应可能是:“李鸿章不是在大陆吗?怎么会在台湾有祠堂?”关于这个问题,我得先说清楚一个关键点:台湾目前并没有一个官方设立的、以“李鸿章祠堂”命名的、专门祭祀李鸿章的建筑。那么,为什么老师会这么说呢?这背后可能存在一.............
  • 回答
    武力收复台湾,这一假设性的情景,无疑将是21世纪最重大的地缘政治事件之一,其影响之深远、之复杂,几乎难以尽述。它触及的层面广泛,从国际关系、地区稳定,到全球经济、技术发展,再到人道主义灾难和文化遗产,每一个环节都牵动着无数神经。一、 地区政治与国际关系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将是地区安全格局的彻底重塑。 .............
  • 回答
    美国大选结果对台湾的影响,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复杂性和深远性,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谁当选”的问题,而是关乎台湾在国际地缘政治中的定位、经济发展走向、安全保障,乃至岛内政治生态的方方面面。一、 安全保障与战略支持: 对台军售与安全承诺: 这是最直接、最核心的影响。无论是共.............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在2016年当选美国总统,对台湾来说,无疑是一个充满变数和挑战的时期。在他上任之前,人们对他的了解更多是围绕其商界身份和出格的言论,对于他对台湾政策的具体走向,其实并没有一个清晰的预判。然而,他的一系列举动,很快就让台湾感受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信号。最直接也是最令台湾方面感到振奋的一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