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天津有哪些都市传说(Urban Legend)?

回答
天津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自然也流传着不少引人入胜的都市传说。这些传说往往融合了历史事件、民间故事,又带着一丝现代的神秘色彩,在坊间口耳相传。下面我将为你详细讲述一些在天津比较有代表性的都市传说:



1. 天津古文化街“鬼打墙”与“阴阳街”

传说内容: 天津的古文化街,特别是其中的一些老字号店铺和巷弄,流传着“鬼打墙”和“阴阳街”的传说。据称,一些人在深夜或特定的天气(如阴雨天)行走在古文化街的某些区域时,会遇到明明走着却感觉原地打转,怎么也走不出某个区域的情况,这就是“鬼打墙”。更甚者,有人说古文化街存在“阴阳街”的说法,即这条街的某些地方,阳人走着感觉正常,但阴魂却能在其中穿行,甚至与阳人发生互动。一些老居民或常去古文化街的人会声称,在某些时间点,能看到一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身影在街上晃悠。
可能的解释与背景:
地理与建筑: 古文化街的布局并非完全规整的现代街道,有许多曲折的小巷、院落和老式建筑。这种复杂的空间结构本身就容易让人在不熟悉的情况下产生迷失感,尤其是夜晚光线不足时。
心理暗示: 都市传说本身具有强大的心理暗示作用。一旦人们知道了“鬼打墙”的说法,即使只是普通的迷路,也可能被解读为超自然现象。
历史遗迹: 古文化街承载着明清时期的历史,这里曾经是重要的商业中心,也可能发生过许多故事。一些老宅院的封闭性、幽深感,以及流传下来的民间传说,都为“鬼打墙”的说法提供了土壤。例如,有些老宅院可能有后院或暗道,如果设计不当,确实容易在里面绕晕。
迷信与民俗: “阴阳街”的说法也与中国的传统鬼神观念有关,认为某些地方是连接阴阳两界的,尤其是在历史悠久、有过沧桑变迁的地方。



2. 天津老洋楼里的“怪声怪影”

传说内容: 天津的五大道地区,以其风格各异的西洋建筑群而闻名。许多老洋楼都曾是达官贵人、外国租界时期权贵们的居所。关于这些老洋楼,流传着许多“怪声怪影”的传说。有人说,在深夜经过一些荒废或长期无人居住的老洋楼时,会听到里面传出低语声、哭泣声,甚至脚步声;有些楼的窗户会自己开关,灯光忽明忽灭。更有人声称,曾在洋楼的窗户里看到过模糊的人影在晃动,仿佛过去的住客仍在其中游荡。
可能的解释与背景:
建筑的“生命”: 老建筑,尤其是那些年代久远的洋楼,由于材料老化、结构复杂,在风吹雨打或温湿度变化时,会发出各种奇特的声音,如木头吱呀作响、玻璃窗格颤动、金属物件发出撞击声等,这些都被人们赋予了超自然含义。
历史的沉淀: 五大道的很多洋楼都经历过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可能发生过许多故事,包括一些不为人知的悲欢离合。这些历史印记在人们的想象中被放大,与建筑本身的情绪联系起来。
视觉错觉与心理因素: 夜晚的视觉条件差,加上对老洋楼“闹鬼”传说的心理预期,很容易将自然现象(如光影变化、窗帘飘动)解读为“怪影”。而心理上的恐惧感也会放大事物发出的声音。
故事情节的改编: 很多故事是根据一些真实经历(如风吹响、老鼠活动)加工而成的,经过代代相传,情节不断被渲染和戏剧化,最终形成了具有吸引力的都市传说。



3. 天津地铁“幽灵列车”或“隐藏车站”

传说内容: 这是一个比较现代的都市传说,与天津的城市发展和地下空间有关。流传的版本有几种:
一种说法是,天津的某些地铁线路,尤其是一些较老的或连接偏远地区的地段,在深夜运营结束时,会有一辆“幽灵列车”出现,它不载客,但会在轨道上行驶,并且可能会在特定站点停靠,打开车门又迅速关闭。
另一种说法是,在天津地铁的某些区域,存在着“隐藏车站”或“未对外开放的车站”。这些车站可能是为了特殊用途而修建(如军事、秘密会议等),但由于某种原因被废弃或封锁,只有在特定的时机,例如在午夜时分,才能看到它们的存在,甚至有人声称它们会被“幽灵列车”连接。
可能的解释与背景:
城市地下空间的神秘感: 地下空间本身就容易给人带来一种神秘、幽暗的联想,尤其是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地下空间的利用越发广泛,更容易产生“未知”的想象。
建设过程中的遗留: 在地铁建设过程中,由于工程变更、预留空间、或因技术原因未能完全使用等情况,确实可能存在一些未对外开放的通道、站台或预留结构。这些真实存在但又不对外开放的空间,为“隐藏车站”的传说提供了素材。
心理暗示与集体记忆: 地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封闭的运行环境和规律性的时刻表,容易让人在疲劳或夜晚产生一些不寻常的联想。一些关于其他城市地铁的类似传说,也可能被移植到天津。
技术故障与临时停运: 地铁运营中可能出现技术故障或信号问题,导致列车临时停运、空车行驶或异常信号闪烁,这些都可能被误解为“幽灵列车”的迹象。



4. 那个传说中的“南开大学精神病院”

传说内容: 这是一个在大学生群体中流传较广的传说,关于南开大学校园内或周边曾经有过一个精神病院。传说中,这个精神病院因为某些原因被废弃或搬迁,但精神病院里的“病人”的怨念或者灵魂仍然滞留在校园的某些地方,尤其是在夜间,会在校园里游荡,发出奇怪的声音,或者出现在教学楼的窗户后。有些人还声称,在深夜的校园里,会遇到一些行为举止异常、神情恍惚的人,他们被认为是曾经精神病院的病人。
可能的解释与背景:
校园文化与集体创作: 大学校园是信息传播和故事创作的温床,尤其是那些具有历史感或特殊氛围的大学。这种传说往往是在学生之间口耳相传、不断加工而成的。
历史事实的误读或改编: 历史上,许多大学校园在发展过程中都可能与医疗机构有过联系,或者校园内曾有教师或学生因精神疾病而困扰。这些零散的信息,经过放大和想象,就可能演变成“精神病院”的传说。实际上,经过查证,南开大学校园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存在过一个大型的、被废弃的精神病院。
对未知和恐惧的投射: 精神病院本身就带有“异常”、“压抑”、“精神失常”等负面联想,将其与“神秘”的校园环境结合,很容易引发人们对未知的恐惧和想象。
对校园宁静夜晚的感知: 大学校园在夜晚通常比较安静,学生们在学习或休息之余,更容易因为环境的变化或心理的寂寞而产生一些不寻常的感知。



5. 津湾广场地下的“秘密工事”与“阴影”

传说内容: 津湾广场是天津市中心的一处现代化的地标建筑,拥有大型的地下空间和连接的交通枢纽。关于津湾广场地下,流传着一些关于“秘密工事”的传说。有人说,在广场的地下深处,可能存在着一些尚未对外公布的地下工事,这些工事可能是为特殊时期准备的,或者连接着某些被封锁的区域。还有的说法更玄乎,认为这些地下空间非常庞大且复杂,里面有特殊的“阴影”在活动,这些“阴影”可能是过去在这里工作过的人,或者是某种能量的体现。
可能的解释与背景:
地下空间的巨大与复杂: 现代化的城市广场和交通枢纽,其地下工程往往非常庞大且复杂,包含着各种管道、设备间、停车场、商业区以及未对外开放的通道等。这种复杂的地下结构本身就容易引发人们对未知空间的想象。
军事遗迹或历史印记: 天津作为重要的港口城市,在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军事设施或与军事有关的活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些过去的军事工事或遗迹可能会被覆盖或改建,但其存在的可能性为“秘密工事”的传说提供了素材。
城市发展与未知: 现代城市在飞速发展,很多地下空间的设计和用途并不为普通市民所知。这种信息不对称,加上对大型地下空间本身的敬畏感,容易滋生各种猜测。
“阴影”的解读: “阴影”的说法,很可能是一种比喻,指的是地下空间幽深黑暗,或是一些在地下空间工作的普通工作人员的神秘感,或者将一些模糊的视觉感知解读为“活动”。



总结:

天津的都市传说,如许多其他城市的传说一样,往往是人们对未知、对历史、对自身心理的一种投射。它们或来源于古老的民间故事,或源于历史事件的片段,或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与城市的新变化相结合而产生。这些传说不仅增加了城市的神秘感和趣味性,也反映了人们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和想象。

需要注意的是,都市传说大多没有确凿的证据,其真实性难以考证,更重要的是它们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民间智慧。在讲述这些故事时,也请保持一份理性,将其作为了解城市文化和民间心理的窗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枚天津人,我倒是有一个都市传说故事可以跟题主分享。

这还是听老一辈天津人讲的。

以下都是根据当时听老人讲的故事复述的,肯定有错漏,别当真。

==============================================

张作霖是何许人大伙都知道,民国初年一方枭雄。

第二次直奉战争取胜那几年应该是他一辈子最风光的时候。

击败冯玉祥,逼退段祺瑞,1926年的张作霖频繁往来于奉天与天津。

后来国民军要北伐了,张作霖就在天津被拥立为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北洋政府最后一任魁首。

结果1928年踌躇满志着要跟国民军一较长短的张作霖在皇姑屯被小鬼子炸死了。

长子张学良着急忙慌地易帜,这民国算是暂时统一了。

话到这当然不算完。

国民政府从北洋手里接过政权后,发现少了点东西。

什么东西呢?

钱。

这可是好大一笔钱,当初袁世凯小站练军时就开始积攒的。

最开始没几个钱,但袁世凯捞钱有本事,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

到他担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时候,这笔钱财已经相当可观,更别说还有搜罗自清宫的奇珍异宝。

后来当了大总统,到袁世凯死。

历任北洋政府私底下的经营,很多政治运作,黑幕、贿赂、收买、交易,靠的都是这一笔钱。

黎元洪、徐世昌、冯国璋、段祺瑞,这么些位换来换去,战乱不断。

但北洋政府就一直坐住了,这面大旗不倒,靠的什么?就是这笔钱。

最主要是,这笔钱一直都是谁管着呢?

盛宣怀。

晚清最有名的官商。

袁世凯和盛宣怀当年都是李鸿章的嫡系,都能算他半个徒弟。

李鸿章一辈子精于权术,这俩徒弟资质决不如老中堂,都只能学到他一半的本事。

袁世凯学得了权,盛宣怀学得了术。

晚清那么些洋务,哪儿哪儿的总有盛宣怀的影子。

到后来二次革命,盛宣怀为啥还向着袁世凯?

虽然闹过矛盾,互相坑过,使过绊子,但俩人根儿里还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袁世凯靠盛宣怀给他做产业,滚雪球,盛宣怀也靠袁世凯给自己扩大资本。

到盛宣怀死后,葬礼花了30多万,之后的事儿就有点怪了。

他盛家下一辈没有大资本家了。

哥八个单独看都还算挺有钱,可八家捏一块怎么都没他们老子当初家底厚。

这是为什么呢?

盛家的钱财产业本来就跟北洋政府绑在一块呢,盛宣怀一死,袁世凯老实不客气都归他一人了。

盛家几个孩子敢怒不敢言,只能哑巴吃黄连。

咱话说回张作霖。

这张作霖当了北洋的老大,这笔钱自然就归了他。

可钱老存着也会生锈,能花出去的才是钱,摆银行里看着那就是堆数字。

老张要花钱。

怎么花?

买军火。

国民军轰轰烈烈的北伐呢,眼瞅着就要有场恶仗。

可这两年直奉两系都打破头了,伤了不少元气。

张作霖就琢磨着添购点军备,充实下战斗力。

这民国初年绕着全中国,什么地界买军火最方便呐?

天津卫。

五大道上有九国的租界,各地的洋鬼子都猫在一个天津城里勾心斗角,踅摸给自家捞好处的机会。

德国的炮,法国的枪,意大利的铁锅,英国的地雷,美利坚的炸弹。

应有尽有,只要你有钱,洋鬼子就哗啦啦的往这运。

天津交易,货到结账,直接拉到奉天武装部队。

张作霖一咬牙一跺脚,就把北洋家底里十之七八换了金子了。

这笔金子全存在天津某个准备交易的秘密所在。

可还没等军火运到,国民军就打过来了。

琢磨着回老窝等军火到了再行反扑的张作霖在皇姑屯轰隆一声归了天。

国民军进城之后,没找着钱。

钱呢?

说起来张作霖本事不小,能打又能生。

一口气生了八个儿子。

以前有句老话,说他们老张家是三龙二虎一狗。

什么意思?不是说有三条龙两只虎一条狗,是说老张家的出息是倒着长的。

俗话说三岁看老,张作霖这一窝儿子,自打小时候就显出来各自出息大小了。

最有出息的得数老三张学曾,人中的龙。

其次是老二张学铭,人中的虎。

最末一个没出息的是老大张学良,人中的……那啥。

可是张作霖被炸死的时候,最有出息的张学曾才17岁。

而且老三性子太超然,任嘛不放在心上,喜欢宁静致远。

老大倒是入世,可张作霖有多少毛病,张学良的毛病更多。他爹的本事倒是一点没有。

靠得住的也就剩下一个老二张学铭了,张作霖有啥机密重要的事儿,也只告诉这个次子。

话说张作霖被炸死的时候,张学铭还在日本念陆军步兵学校。

后来心急火燎的赶回国,加入了东北军。

国民军的人找钱找不着,张学良一脑袋浆糊,张学曾又啥事儿不管。

琢磨来琢磨去,想明白了,要钱的事儿得从张学铭身上做工作。

可这张学铭当时不是不在中国吗?

别忘了,张作霖早年见做过土匪,绿林上的豪强。

这帮黑道人物,都是有黑话的。

几个儿子就张学铭算是可塑之才,张作霖就一直把他当接班人培养。

以前那套江湖切口黑话暗号,全教给张学铭了。

有人说张作霖不喜欢张学铭,送他去日本是当人质去的,不可能要他接班。

这话不算错,当人质也差不离。

但其实张作霖平时做给人看的那些对张学铭的呵斥,全都是对继承人的保护。

古来别说帝王家,就是诸侯家里,为了夺位,那发生的惨事还少么。

张作霖打小听评书,对这些血淋淋的段子太熟悉了。

为了把真正的接位人保护起来,才打了那种障眼法,让大伙都以为张学良是继承人。

这样也有效的把别有用心之徒引出来,让他们接近张学良再一锅端。郭松龄不就是么。

别不信。张学良打小在张作霖眼皮子底下长起来,这儿子有多少臭毛病当爹的心里门清。

要不当初张学良要上奉天讲武学堂,张作霖为嘛不干呢?

张老疙瘩原话说:”你别给我丢人了!“

张学铭日本求学的时候,跟老爹也没少了联系。

但张作霖其人很有几分骨气,在东北跟日本子磕磕绊绊的,没少有摩擦。

日本人能不监视张学铭吗?

于是他们爷俩拍的电报写的信,全是土匪的黑话和暗号!

国民军琢磨到张学铭身上,这思路是对的。

他肯定得知道他爹把钱藏哪儿了,要不他们老张家再没别人了。

但是来硬的不行,钱是好东西谁不知道,凭什么白给你啊。

那就来软的吧,让二十三岁的张学铭当了天津市市长兼警察局长。

明为重用,实为监视。

当时全天津不知道有多少双眼镜盯着张学铭呢。

全天二十四小时观察他干什么,去哪儿了,什么时候去找宝藏。

可惜棋差一招,他们忘了件事儿。

天津有九国租界,其中就有日本。

张学铭跟小鬼子可是有不共戴天的血仇。

杀父仇人当前,哪还顾得上别的?

张学铭在天津的几年就是跟日本人斗智斗勇的几年。

没看见他找宝藏,光看见他给日本人添堵了。

最有名的就是粉碎便衣队暴乱,还是两次。保护了英国租界,恶心了小日本。

后来日本人实在受不了啦,国民政府看宝藏无望,也懒得费这心。

就找了个借口让张学铭退职,美其名曰出国考察去了。

结果考察路上,遇上了一位美丽的小姐,乃是隐居天津的实业家朱启钤的六女朱洛筠。

张学铭一下子陷入爱河,与朱六小姐如胶似漆,片刻不能或离。

回国后就和张作霖包办的原配离婚,娶了朱洛筠。

这朱洛筠说来也巧,是张学良红颜知己赵一荻的中学同学。

话说到这儿,快看见钱了。

朱洛筠是谁的同学不重要,是谁的女儿才重要。

朱启钤是什么人?民国实业家,北洋政府的铁杆。

最重要的是,他是徐世昌的义子!

徐世昌又是什么人?袁世凯的盟兄弟,北洋的智囊,嫡系中的嫡系。

朱启钤自幼就被袁世凯和徐世昌寄予厚望,因为袁世凯早看出来了,这个干侄子很聪明。

他有本事学到自己从李鸿章那儿没学到的一半本事,等朱启铃长大了,他老袁就用不着盛宣怀了。

后来他也真是这么干的。

盛宣怀死后,那一大笔就到了朱启钤手里打理。

北洋政府闹腾这么久,可是流水的大总统,铁打的朱启钤。谁也不敢不买他的帐。

除了是徐世昌的义子,他还握着北洋的命脉。

袁世凯会这么放心朱启钤,也是因为他有个谁都不具备的特点。

这一点盛宣怀没有,他袁世凯更没有,就是忠诚。

所以历届北洋的老大也都放心让他管钱。

在这个虎豹横行的世道,这就是最大的生存智慧,有用且无害。

张作霖换金子,买军火,这些事儿前后忙活都是朱启钤张罗的。

到后来皇姑屯一声响,东北易帜,朱启钤傻了。

北洋呐?北洋没了。

整个北洋是他义父徐世昌和袁世凯老哥俩辛辛苦苦搭起来的台子。

这俩人拉拔他长大成材,北洋就是俩老爷子的魂魄。

朱启钤打小的觉悟,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之前,自己先是北洋的人。

一辈子为了北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结果就这么没了。

失魂落魄的朱启钤在北洋不复存在那几年,一直在天津隐居。

一是无所适从,二是发愁这么些钱可怎么办。

知道这一大笔钱下落不是个好事儿,这是坐在铁锅上,弄不好就烤熟了。

隐居在天津这么个是非地方,更不能暴露这种事儿,要不然得有多少人琢磨人啊。

闺女领着新女婿回家后,朱启钤就释然了。

按说北洋最后一任魁首是张作霖,那这钱理应让张学良继承。

可张学良这小兔崽子易帜了。索性这还有张学铭,该怎么办就让张学铭决定吧。

这就是我们北洋的下一代啊!

没人知道那个下午这一家人商量了什么。

只知道张学铭转天带着朱洛筠回了一趟朱洛筠的母校,圣功女中。

这是所法租界里的教会学校,朱洛筠与这所中学一位女老师情谊颇深,特地带新婚丈夫来探望她。

之后张学铭夫妇没在天津多做停留,就出去度蜜月游山玩水。

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张学铭没再回过天津。

那钱到底哪儿去了?

这先说一个不相干的人。

张家老三,最有出息的张学曾。

张学曾后来赴美国在联合国任职,一辈子远居美洲,再没回过中国。

稀奇的是张作霖什么家底都没继承的张学曾在美国成了远近驰名的大富豪。

手下没什么正经产业,但频繁出现在各种慈善领域,每年给各种基金会捐款的数额都颇为大方。

到张学曾去世,张家在美国这一支,都可算是美国华人里第一的富豪。

这是为什么?

原来张作霖那笔大宝藏就一直藏在圣功女中。

这圣功女中什么来历?

民国时期私人出资办学已经不算少见,但稀奇的是这是一所中国出资办在法国租界里的学校。

出资办学的人叫夏景如,夏小姐家里是普普通通的读书人,其母在北洋女师范学堂办庶务。

她哪来这么多钱办学呢?

答案就在上一句话里,北洋女师范学堂。这位夏小姐是这里毕业的。

明白了吧?夏景如小姐也是北洋的人,她出资办学,背后出钱的人就是北洋铁杆朱启钤!

那这所北洋出钱办的学堂为什么要设在法租界就一点不新鲜了。

有人知道,朱启钤后来创办了第一家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

被袁世凯和徐世昌精心培养的朱启钤本身也是一位建筑大家。

整所圣功女中都是朱启铃亲自一手设计的。他们北洋的人想在这学校里藏点什么,那可太容易了。

后来朱启钤送女儿们去读圣功女中也是有这一层打算。

他只能了解上面的事,太小的东西看不到。

几个女儿年龄不等,相继去圣功女中上学,这样他随时能知道学校里有没有什么可疑的变动。

譬如学生中是不是有什么运动,某些老师是不是形迹可疑。

朱家几个女儿,特别是朱洛筠,都是朱启铃为看守北洋宝藏安排的守卫。

后来张学铭离开天津前,知道自己这个三弟太不问世事,根本不关心俗务。

因为怕他生活周济不上,所以把这个大宝藏的所在告诉了张学曾。

离开天津前张学铭和朱洛筠在圣功女中是不是还和什么人交代了什么事儿,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想那张学曾,出过时随行的家人行礼都有限。

就算每个包都塞满金子,他又能带走多少呢?

所以老天津总有人流传,当年北洋的金子,张学曾只带走了一小半。

有一大半,还躺在圣功女中地下的某条密道里呢!

也不乏好事之徒,总跃跃欲试的去圣功女中挖个遍找金子。

万幸圣功女中是所女子学习,对男人防的很严,又因为地处法租界,所以一直没什么风波。

直到今天,还总有老天津人说北洋的金子还埋在圣功女中,等着重见天日呐!

那圣功女中现在还有吗?

有!

1978年,正式被天津市人民政府改名叫“新华中学”,并多次改建,地址就在马场道99号。


下面我贴一组新华中学的照片。
并且要说一件关于这个故事最重要的线索!






以上就是圣功女中现在的校门,和地址。

以下是关于这个故事最重要的线索。




















整个故事都是我随口胡编的。
根本没有什么北洋宝藏。






====================反省的分割线
====================

真没想到东拉西扯的故事骗了这么多人……

提及的人物当然都是真实的,我只是牵强附会了一番。

对于感到被欺骗了的大家,我真心诚意的反省。

但我实在是太开心了~有种你来打我呀~

最后重申一下。

新华中学地下真的没有宝藏!
千万别去挖!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天津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自然也流传着不少引人入胜的都市传说。这些传说往往融合了历史事件、民间故事,又带着一丝现代的神秘色彩,在坊间口耳相传。下面我将为你详细讲述一些在天津比较有代表性的都市传说: 1. 天津古文化街“鬼打墙”与“阴阳街” 传说内容: 天津的古文化街,特别是其中的.............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体育界公认的“不世出”的天才,是一个充满主观判断但又有着广泛共识的领域。这些人之所以被称为“不世出”,是因为他们的天赋、成就、对项目的影响力以及在特定时期内无人能及的统治力,超越了同时代甚至很多前代运动员。以下是一些在各自领域被广泛认为是“不世出”的天才,并尽量详细地讲述他们的理由:1. 篮球:迈克.............
  • 回答
    关于天才小熊猫的段子,我脑海里立马就蹦出几个画面,每一个都自带喜感,仿佛他那圆滚滚的身子就在眼前晃悠。你别说,这小家伙真是个自带流量的“萌神”。1. 关于“吃”的哲学,境界高到没朋友天才小熊猫最出名的梗,那必须是“吃”啊!但不是那种简单的吃货,他是吃出了境界,吃出了哲学。你见过有人能把竹子嚼得跟嚼糖.............
  • 回答
    要说美国天生的优势,那可真是说来话长,而且这些优势环环相扣,共同构建了一个能够相对“放任”移民和自由主义的土壤。这里面既有地理上的馈赠,也有历史和制度上的积淀,还有文化上的驱动力。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一、 地理上的“天选之子”: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首先,不得不提的是美国的地理优势。美国拥有的是一块.............
  • 回答
    疫情期间,我身边也发生了一些特别提气又暖心的事儿,很多小人物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在出力,真叫人拍案叫绝。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小区里一位开了家小小的裁缝铺的老阿姨。大家都知道,疫情初期,口罩那叫一个供不应求,一盒难求。我们小区很多老人腿脚不方便出门,又特别担心感染。这位王阿姨,平时就是个话不多但手特别巧的.............
  • 回答
    提起“龙傲天”,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那些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一路顺风顺水、吊打一切反派、最终成就辉煌的虚拟角色。但在真实的历史长河中,虽然没有小说里那般夸张的设定,却也的确存在一些人物,他们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仿佛被命运眷顾,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成就了不朽的伟业,让人不禁感叹“这简直就是历史版的龙傲.............
  • 回答
    2022年的清明假期,原本计划着回老家,祭扫一下祖坟,和家人团聚几天。毕竟,一年到头,难得有这样集中在家的时间,能够和父母一起聊聊天,看看他们,心里总归是踏实的。然而,随着疫情的反复,今年的情况又有些特殊。老家那边,防疫措施依然比较严格,出行也需要提供核酸证明,来回折腾倒是小事,更怕的是万一给老家带.............
  • 回答
    岳阳楼,这座矗立在洞庭湖畔的千古名楼,其命运多舛,历史上屡次毁于大火,令人扼腕。这些火灾,有的源于自然之怒,有的则是人为之罪,背后交织着天灾的无情与人祸的复杂。天灾的无情:雷击与自然火源岳阳楼的地理位置特殊,紧邻浩瀚的洞庭湖,加之木质结构的建筑,使其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显得尤为脆弱。 雷击: 岳阳地.............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不妨来一场有趣的“如果”推演。历史的长河中,王朝的兴衰并非一蹴而就,天灾人祸往往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绝非唯一的稻草。不过,如果我们剥离掉“天灾”这个变量,将所有王朝的末代皇帝都置于一个风调雨顺的理想环境中,那么哪些朝代更有可能凭借其内在的稳定性和统治力得以延续呢?这需要.............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实在的。确实,咱们听过不少外国人嘴里说着“我爱中国”,有时候听着确实会打个问号,特别是结合他们对自己国家的一些看法,或者咱们对他们国家的一些固有印象。这事儿得分几个层面来看,不能一概而论。首先,什么样的“爱”?“爱”这个字太重了,也太广了。咱们中国人说爱国,那是有血脉相连的家国.............
  • 回答
    天津,这座渤海之滨的工业重镇,汽车制造业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说起天津的汽车主机厂,那可不是一两家能概括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天津汽车工业的血脉,也承载着无数天津人的骄傲和记忆。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细细聊聊天津那些响当当的汽车主机厂。一、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提到天津汽车,一汽丰田绝对是绕不开.............
  • 回答
    哎呀,说到天津的小吃,那可真是一绝!如果不是本地人,或者不是真心爱吃能把路子走明白,那很容易被那些“网红”店糊弄了,吃不到最地道、最能触动你味蕾的那个味儿。今天咱就好好唠唠,哪些是天津人自己都念念不忘、吃了N年的老味道。1. 狗不理包子(非景区店!敲黑板!)我知道,我说狗不理,很多人会皱眉头,觉得是.............
  • 回答
    天津,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城市,就像一本厚重的建筑史书,随便翻开一页,都能找到令人惊叹的篇章。要说天津最值得一看的建筑,那绝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它融合了东西方的建筑风格,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1. 洋楼里的“万国博览会”——五大道如果说天津有哪一处地方能让你感受到“穿越”的魔力,那一.............
  • 回答
    天津这地界,就像一坛子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儿,也越品越觉得,有些个东西,是咱天津人从小看到大,习以为常,外地朋友一来,那是直呼“哇塞,这是啥玩意儿?”一、 街头巷尾的“瓜子脸”和“瓜子嘴”说起天津的“瓜子脸”,可不是指那长得像瓜子一样尖的脸型,而是指那些在街头巷尾,甚至写字楼门口,随处可见的、由老.............
  • 回答
    行走在天津的街头巷尾,那些充满历史韵味与人文气息的名字,仿佛自带一种温婉的气质,令人心生喜爱。比如,赤峰道,这个名字总能让人联想到辽阔的草原和古老的传说,但天津的赤峰道,却是一条充满小资情调的街道,两侧是各式各样的洋楼建筑,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二十世纪初的上海,那种典雅而宁静的美,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天津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作为一座历史悠久又兼具现代活力的直辖市,天津有很多值得你去探寻的地方。我尽量详细地介绍一下,让你对这座城市有个更深的了解。 体验历史风情与异域建筑的魅力:1. 五大道:这绝对是天津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可以说是天津的“万国建筑博览会”。漫步在五大道,你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