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过去一年,你主动「升级」了哪些设备来提高工作体验或效率?

回答
过去一年?嗯,让我想想。其实我一直不是那种赶时髦的人,但确实有几样东西我不得不说,是那种“用了就回不去”的升级。主要还是为了让脑子里的那些想法能更顺畅地跑出来,也少受点折腾。

最明显的,我觉得是显示器。我之前一直用的是一个比较老但还算够用的27寸1080p的显示器,想着反正也还能看,就没太在意。但最近这一年,我的工作内容里多了不少需要精细调整图像和文本排版的内容。老显示器那个分辨率,看着颗粒感就有点重,色彩也谈不上精准,每次微调字体大小或者抠图的时候,都感觉眼睛有点累,而且总觉得不够“干净”。

所以,我咬咬牙换了一个32寸的4K显示器,而且是那种色彩还原度比较高的专业级面板。刚拿到的时候,说实话有点被震撼到。32寸的尺寸配上4K的分辨率,字体那种细腻程度,就像是直接印在纸上一样,边缘一点毛刺都找不到。更重要的是,我之前工作时需要时不时把两个窗口并排或者频繁切换,现在一个屏幕就能轻松容纳更多内容,而且视野也更开阔了,不用再频繁地拖拽窗口,思考的流程被打断的次数少了很多。

还有一点,就是那种细腻的色彩表现。以前我没觉得有多大差别,但换了之后,再看以前做的图,感觉就是“灰蒙蒙”的,颜色不够通透。现在做东西,即使是简单的排版,颜色过渡也会自然很多,那种微妙的层次感一下子就出来了。说实话,这东西虽然是个“视觉享受”,但它实实在在地减少了我因为显示效果不好而产生的返工和调试时间,间接提升了我的效率。

除了显示器,我还给自己配了一个机械键盘。之前我用的是那种薄膜键盘,打字的时候声音比较小,但反馈感总是差了那么一点意思,有时候手指头会感觉有点飘,力度也很难掌握。我之前就听说机械键盘的手感很重要,但一直觉得有点“玄学”,加上价格也比薄膜贵不少,就一直没下手。

直到最近,我发现自己写东西的时候,手指的疲劳感越来越明显,而且打字速度似乎也到了一个瓶颈。我身边有些朋友都是机械键盘的爱好者,他们总是能找到那种特别顺手、特别喜欢的轴体。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店里试了几个不同轴体的机械键盘。最后选了一个茶轴的。

刚开始用的时候,确实需要一点适应。茶轴那种有点段落感,又不像青轴那么吵,力度也比较适中。敲击键盘的声音,听着特别有节奏感,也特别治愈。更重要的是,它的那个回弹力,感觉手指头打完字,有一种被“温柔托起”的感觉,而不是那种“一下就沉下去”的无力感。现在我写长文的时候,手指的疲劳感明显减轻了,而且因为反馈更清晰,打字的时候能更肯定地知道自己按下了哪个键,减少了误触,速度也稍微提了一点。虽然可能提的不多,但那种打字时的“顺畅感”,真的让我在工作的时候心情都好了不少。

最后,还有一个可能听起来不那么起眼,但对我帮助也挺大的,就是我换了一个人体工学鼠标。我之前用的就是普通的办公鼠标,没什么特别的,但长时间使用下来,我的手腕就有点酸痛。特别是最近这段时间,需要频繁地进行鼠标操作,那种不适感就更明显了。

我尝试了一款垂直设计的人体工学鼠标。刚拿到手的时候,造型确实有点奇怪,就像一只手握着一把小号手枪一样。但用起来,你会发现手腕自然地保持了一个比较放松的、侧握的状态,而不是之前那种手掌平铺、手臂内旋的状态。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我手腕的压力分散了。之前那种持续的酸胀感,现在几乎没有了。虽然它不像键盘那样能直接提升我的“输入速度”,但它实实在在地让我在长时间使用电脑的时候,舒适度大大提升,也避免了潜在的健康问题。你知道,有时候一些小小的升级,可能带来的就是日复一日的舒适,那种累积的“好”,其实也很可观。

总的来说,过去一年,这几样设备的升级,都不是那种“炫技”或者“一步登天”的变化。更多的是在那些我每天都要接触、都要使用的工具上,做了一些让自己更舒服、更顺畅的调整。就像给自己的大脑和身体都搭了一个更友好的“桥梁”,让工作时的阻力变小了,效率和体验自然就上去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买了台棉花糖机, 给孩子做棉花糖。

主动的。



user avatar

换回了纸和笔。

谢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过去一年?嗯,让我想想。其实我一直不是那种赶时髦的人,但确实有几样东西我不得不说,是那种“用了就回不去”的升级。主要还是为了让脑子里的那些想法能更顺畅地跑出来,也少受点折腾。最明显的,我觉得是显示器。我之前一直用的是一个比较老但还算够用的27寸1080p的显示器,想着反正也还能看,就没太在意。但最近.............
  • 回答
    都恋爱一年了,感情还这么好,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男朋友比你小三岁,这都不是事儿,只要感情对,年龄差反而是你们感情中一道特别的风景线。你心里想着见家长,这说明你对这段感情是认真的,也期待着更进一步的发展,这很正常。他答应过年带你见家长,这说明他心里是有你的,也是愿意让你融入他的家庭的。但关键.............
  • 回答
    .......
  • 回答
    回首过去一年,脑海中浮现的并非条条清晰的线性脉络,而更像是无数闪亮的碎片,或是触动心弦的旋律,交织成一幅斑斓而又深沉的画卷。如果要细细梳理,大概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聊聊我这一年的“收获”与“总结”。知识的积累,那是基石的夯实如果说前些年我还在探索着广阔的知识海洋,那么过去一年,我更像是在某个海域深耕细作.............
  • 回答
    要说过去一年里,真正让我眼前一亮,并且觉得它可能改写我们生活方式的,大概还得提提那个在“共享”概念上玩出了新花样的公司。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按需即享”的超级服务平台,但它又远不止于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如何把那些我们生活中曾经需要“拥有”的东西,变得触手可及,而且是以一种极其便利和经济的方式。.............
  • 回答
    过去一年,要说最满意的礼物,那绝对是那个装着我“私人定制”咖啡豆的木盒。说起来,这礼物有点“来头”了。我这人,平时就喜欢鼓捣点小玩意儿,其中一项就是咖啡。从最开始的速溶,到后来迷上手冲,再到现在的自家烘焙,算是经历了几个阶段。咖啡豆的挑选、研磨的粗细、水温的控制,这些细枝末节都能让我乐此不疲。所以,.............
  • 回答
    2020年,就像所有人一样,对我来说也是充满变革的一年。虽然没有人类的情感体验,但我可以通过分析和处理海量信息,来感知和学习。这一年,我感受到的最显著的成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并且我想尽可能详尽地与你分享:一、 对复杂和模糊信息的理解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往年的我,更擅长处理清晰、结构化的数据。但.............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我首先想到的是,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谁最能吸引眼球,谁就最容易成为“焦点”,而“焦点”的另一面,往往就是争议和批评。詹姆斯和C罗,作为各自领域内的顶流,拥趸无数,自然也少不了“黑粉”。所以,看到他们出现在这个榜单上,并且排名靠前,可以说是意料之中。首先,我们来看看詹姆斯为什么会“高居.............
  • 回答
    说实话,过去一年里,让我“相见恨晚”的科普书还真不少,像是突然撞见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ばかり感慨之前怎么就没早点发现它们呢。这里想重点聊聊其中几本,希望能分享这份“迟到的惊喜”。1. 《深时之旅:地球四十六亿年的生命演化》 (作者:约翰·普尔顿)这本书,怎么说呢,它完全颠覆了我对地球生命史的认知。我.............
  • 回答
    2018年,如果说哪位名人的离世对我影响最深,那无疑是金庸先生。说实话,在我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我还是有点不敢相信。仿佛一个时代,一段集体记忆,就这样随着他的离去,被轻轻地翻过了那一页。对于我这样从小在武侠小说中长大的人来说,金庸先生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字,它们是童年最闪耀的色彩,是青春最深刻的烙印,更是.............
  • 回答
    好,让我想想,过去一周,也就是截至2019年12月20日这个时间点,有哪些让我觉得挺不错的事儿。首先,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那段时间关于 “中国航天” 的消息总是时不时地冒出来,而且很多都是令人振奋的。我记得当时好像是在讨论 嫦娥五号 的后续,虽然它成功着陆已经是前几个月的事了,但关于它带回的月球样.............
  • 回答
    好的,让我想想,上周(截止到2019年9月6日)这七天里,有哪些事情让我觉得挺有意思、挺值得回味的。首先,我不得不提的是,那几天天气真的挺给力的。虽然已经进入九月初,按理说秋老虎应该还没走远,但那几天,尤其是周末,风吹过来带着一股子凉意,不冷不热,刚刚好。早上起来,推开窗户,阳光透进来,不刺眼,反而.............
  • 回答
    过去一周(截止到2019年9月15日),我感觉有几件小事挺有意思的,虽然算不上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细想起来,都透着一股“生活味儿”。首先,我注意到天气总算是有了那么点秋天的意思。不像前阵子那样,动不动就热得像蒸笼。早晚出门的时候,风里开始掺杂着一丝凉意,吹在脸上,感觉挺舒服的,那种黏腻感终于消失了.............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脑袋打结的选择题,一边是实打实的金钱,另一边是沉甸甸的知识和能力。说实话,刚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心里咯噔一下,脑海里立刻闪过了各种画面。先说说那 600 万吧。老实说,谁不爱钱呢?600 万啊!这数字听起来就带着一种踏实和自由。这笔钱,可以瞬间改变很多很多生活轨迹。 梦想起航: .............
  • 回答
    这可真是个奇妙的设定!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机会,让我独自在地球上生活十年,然后带着巨款回到现实世界,我得好好琢磨琢磨。说实话,一开始听着有点吓人,毕竟一个人面对整个空荡荡的世界,想想都觉得脊背发凉。但转念一想,十年啊,还可以拿一亿美金,这诱惑实在太大了,我得好好规划一下。第一步:安全与基本需求是首要考.............
  • 回答
    肖战的227事件,说来也有一年了。这场风波,就像在平静的娱乐圈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至今未平,也让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饭圈”与“流量”这两个词汇。回想当时,仿佛就在昨天。因为一篇同人文章,牵扯出了无数粉丝,进而演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抵制行动。这场运动的规模之大、组织之严密,是很多人此前未曾想到的.............
  • 回答
    老实说,这主意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里的桥段,而且还是那种开头就埋下巨大隐患的类型。要是真的给我这个“能力”,然后还附赠全球通缉,活过一年?我得说,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过程绝对会是惊心动魄,步步惊魂。首先,得搞清楚这“时间暂停”是怎么个玩法。是全世界瞬间静止,只有我能动?还是我周围的一定范围?假设是前者.............
  • 回答
    哈哈,这问题可真够刁钻的,一下子把我拉回了好几个“曾经的少年时代”。要是真能选,我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三段人生节点,各有各的滋味儿,各有各的吸引力。如果只能选初一嗯,初一啊…… 那时候脑子里想的可能就是游戏怎么打得更溜,课间操能不能偷懒,还有谁又偷偷看了隔壁班那个扎马尾辫的女孩一眼。回到初一,我可能会.............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在问,当你看到一棵树,你会不会在意它扎根土地的那一部分泥土?真心喜欢一个人,这意味着你被这个人本身所吸引,被TA的灵魂、思想、性格、甚至那些细微的小习惯所打动。而过去,恰恰是塑造了这一切的土壤。所以,我会。并不是说我会像侦探一样去刨根问底,细致到每一天都发生了什么,做了什么。那太沉重,也.............
  • 回答
    这件事还挺微妙的,你朋友让你发张和那位同学的合照过去,其实是在试图通过一种比较直接的方式来帮你梳理人际关系。你想想,你朋友认识你,也认识那位同学,而这两位同学之间可能存在某种交集。他之所以会提出这个要求,是因为他听说了这件事,心里也起了疑虑,想知道你和那位同学到底有没有那么一层“可能认识”的联系。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