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拿1000万人民币存银行,靠吃利息过日子,这种经济模式以后还能持续多久?

回答
老实说,用1000万人民币的利息过日子,这在很多人的眼里已经算是“财务自由”的终极版本了。但仔细算算,这日子到底还能过多久,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得出的结论,这背后涉及的门道比你想的要多得多。

首先,我们得掰开了揉碎了看看这1000万能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利息。

现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是多少?不同银行、不同期限利率都有波动,但普遍来说,一年期大概在1.5%2%左右,三年期可能在2%3%之间。咱们就取个中间数,比如三年期2.5%来算。

1000万 × 2.5% = 25万人民币。

一年25万的利息,听上去好像不少,但你想想,你平时吃饭、穿衣、住房、交通、医疗、社交,这些都是基本开销。现在一线城市的物价,25万够不够一个人逍遥自在地过一年,恐怕还得打个问号。更别提还有各种意外开销,比如生病、修车、给家里人添置东西等等。

所以,“靠吃利息过日子”这件事,本身就建立在一个前提上:你的生活成本不能太高,或者你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高。

但问题就在于,生活成本是会涨的,而且涨的速度,很多时候比存款利率还要快。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经济模式能持续多久”的关键所在。

经济模式的可持续性,主要受几个大因素影响:

1. 通货膨胀(Inflation): 这是最致命的敌人。简单来说,通货膨胀就是钱越来越不值钱。你现在的25万,五年后可能就只能买到五年前的20万的东西了。如果你辛辛苦苦存了1000万,结果发现利息的增长跑不赢物价上涨,那么你的购买力就会不断缩水。你想象一下,早些年1000万可能够买好几套房了,现在可能连一线城市一套房的首付都不够。这种购买力的侵蚀,是靠固定利息生活最直接的挑战。

2. 存款利率的走向(Interest Rate Trend): 现在的利率环境,你敢说以后还会这么高吗?经济学家们对未来的利率走向各有看法。如果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了刺激消费和投资,央行可能会选择降息。一旦存款利率持续走低,你的25万利息就可能变成20万、15万,甚至更少。到时候,靠利息生活的日子可能就真的过不下去了。反过来,如果为了抑制通胀而加息,你的利息收入会增加,但同时整个社会的借贷成本也会上升,消费和投资的意愿可能会下降,对经济整体也不是好事。所以,利率的波动是无法预测的,它直接决定了你“躺赚”的额度。

3. 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风险(Financial Market Stability and Risk): 银行存款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的,但也不是绝对的。虽然在中国有存款保险制度,但一旦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任何投资都可能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如果你不安于只拿死工资,把一部分钱进行“理财”,那么金融市场的波动就会直接影响你的本金和收益。股票、债券、基金等等,都有风险。指望1000万能产生足够的利息来覆盖所有开销,一旦遇上市场大跌,你的本金缩水,利息收入也会跟着锐减,日子可就难过了。

4. 个人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Personal Consumption Habits and Lifestyle Changes): 这是内在的因素。你可能现在觉得25万够花了,但你有没有想过十年后、二十年后呢?孩子的教育费用,父母的养老费用,自己的健康保障,还有那些你现在可能没想到的“升级”需求,比如更好的医疗条件、更舒适的旅行体验等等。一旦你的消费升级,25万可能就捉襟见肘了。而且,人的欲望是很难满足的,一旦习惯了“悠闲”的生活,再让你去“节俭”,那滋味可不好受。

5. 政策和监管环境的变化(Policy and Regulatory Environment Changes): 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金融监管政策都会对利息收入产生影响。比如,为了鼓励投资,可能会有税收优惠政策;为了抑制资产泡沫,可能会有存款或理财收益的限制等等。这些都是不确定的因素。

那么,这种经济模式还能持续多久?

这就像问一辆车还能开多久一样,取决于它的保养、路况和司机的技术。

短期(未来510年): 如果你选择的是相对保守的理财方式,比如大部分存银行定期,或者买一些低风险的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并且能严格控制自己的消费水平,保持一个相对朴素的生活方式,那么可能还能勉强维持。 关键在于你的生活成本是否能长期低于你的利息收入。

中期(未来1020年): 这个时间段变数就很大了。通货膨胀的累积效应会越来越明显,存款利率是否能维持高位是个很大的问号。如果利率持续走低,而物价又稳定上涨,那么光靠利息肯定是不够的。你可能就需要动用一部分本金了。一旦开始动用本金,那么1000万“坐吃山空”的速度就会加快。

长期(未来20年以上): 如果你希望用1000万的利息过上体面的生活,并且这种生活可以持续二三十年以上,那么我个人认为,仅靠1000万的利息,想要“坐享其成”地过日子,是极其困难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太可能长期持续的。 除非你对生活的要求非常非常低,低到那种“柴米油盐酱醋茶”都不怎么操心的程度,并且愿意在这种状态下安于现状几十年。

更现实的思考:

“靠利息过日子”这个模式,更像是一种“过渡性”或“补充性”的财务状态,而不是一个终极目标。

更聪明的做法是,将这1000万作为本金,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比如,进行一些合理的、风险可控的投资,让这笔钱能够保值增值,跑赢通胀。即使你不再需要主动工作来养活自己,也可以用一部分精力去学习投资知识,管理你的资产,让你的财富像滚雪球一样增长,而不是像雪山一样融化。
或者,将这笔钱作为“底气”,去做一些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比如创业,哪怕不以盈利为目的,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比如去学习一门新的技能,从事一份自己喜欢但收入不高但能带来精神满足的工作;比如去旅游,去体验生活。这些都需要本金的支持,但同时也能让你的人生更丰富多彩,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吃利息”这个静态的状态。

总而言之,想靠1000万人民币的利息过一辈子,这个经济模式的持续性是非常值得怀疑的。通货膨胀这个看不见的“小偷”,以及利率的变动,都是你最大的潜在威胁。除非你的人生追求就是“最低成本”的生活,否则,你需要更积极主动地去管理和增值你的财富,让它成为你实现人生价值的助力,而不是一个让你逐渐“坐吃山空”的负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很有趣,好多人总说等我赚够了多少钱,就存在银行吃利息过一辈子,那我们就来研究下这种想法是否可以让你安享余生?

先说第一个问题,1000万存银行1年的利息大概有多少?

我查阅了一下当前银行1年期固定存款的利率,是1.5%,1000万本金的年利息就是15万,月息差不多12500,这个工资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城镇单位职工的平均薪资为9580元,你的利息比平均工资高一些,如果生活在北上广深,日子恐怕有点紧巴巴的,如果是在成都、武汉、重庆这些二线城市,日子或舒服很多,整体来说还行。

有的朋友可能就要问了,为什么要买1年期定存呢?买余额宝也行啊,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比银行存款高得多。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长期来看,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会无限靠近银行存款,甚至还有跌破1年期存款的可能,目前余额宝年化收益率仅1.95%,几乎是单边下跌状态,就稳定性来说,远远不如1年期基准利率,而且题主问的就是银行存款,我们就用银行存款来计算就行。

好了,当前的日子过得还不错,那以后呢?毕竟这漫长的余生可是很长的,说短了是30年,长一点的话说不定是五六十年。

咱们先说银行存款利率会不会减少,到手的利息会不会越来越少?下图我统计了最近十年的利率变化,趋势非常明显,在2012年的时候,存款利率是3.5,1年利息能达到35万,月入近3万,简直是土豪生活,结果不到3年,利息就从35万降低到15万,利率的些微变动,对你的收入就会断崖式影响。

而且从上图中还能看出一个趋势,就是每次遇到重大经济问题,央行第一个降息,比如2014年经济危机。其实2020年全球降息的时候我国也应当降,都是强行挺过来的,未来利率进一步降低是大概率事件,我估计未来5年内,存款利率会降低到1,未来20年内,利率会降低到0.5,到时候1000万的存款年利息仅有5万,你要变成低保困难户啦。

说了收入的问题,我们再来看看物价涨幅,我统计了一下2010年至今的消费物价指数,在过去式十几年中,仅仅只有3个月消费物价指数负增长,其他月份全都是正向增长,说明消费物价毫无疑问是稳定膨胀的,物价只会越来越贵。

上面这张图可能不够直观,我把它切换为人民币购买力图形,1990年的100元,仅仅相当于现在的30元,通货膨胀贬值了70元。换句话来说,现在的1000万,过个20年左右,购买力会变成300万,现在利息15万,20年后差不多变成4.5万,就算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你也是稳妥的低保户,如果收入再降低,那穷得裤子都没穿的。

并且各位都知道,消费物价指数是不包含房产的,所以真实的通货膨胀速度远高于CPI数据,按我的模型你能扛住20年,如果实际那么做的话,恐怕10年之后你就有点捉襟见肘,感觉资金相当紧张了。

好了,用数据说明了存银行不靠谱之后,我再来说说不靠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有两个,第一:市场中最不值钱的就是钱,因为钱不具备自我增值能力

钱是什么?钱只是衡量商品的等价物,他的价值是为了量化商品的价值,毫无自我增值能力。

而一家企业,他能够正常运转,它能够钱生钱赚更多,就属于有价值的资产;

所以把你的钱存在银行,还不如拿去买银行股,那持续性绝对强了100倍。

就以工商银行举例,它2020年的分红金额高达950亿,而且每年的分红金额还在不断提高,当前的股息率是5%,买入1000万每年分红金额达到50万,而且以后只要工商银行收入提高,分红金额还会稳定提高,10年后分红现金很容易达到100万,月息近10万,你得过得有多滋润?

唯一的风险就是工商银行股价大跌,会导致你1000万本金缩水,但是对于你这种超长线投资者而言,本金多少根本不重要,不会影响你的分红,甚至你还可以把分红资金再拿来加仓,谁让他分红率高呢,说不定以后分红率会达到20%,想想就美滋滋。

从银行存款到买股票,最大的风险还是企业经营不稳定,担心破产倒闭了,但是换句话来说,如果连工农中建都出问题倒闭的话,恐怕你1000万资金放哪里都是一样的破产。

各位做超长期理财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货币是最不值钱的资产,一定要选能够自我增值的资产投资,否则就是在送钱。

最后,更多干货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原来是凌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老实说,用1000万人民币的利息过日子,这在很多人的眼里已经算是“财务自由”的终极版本了。但仔细算算,这日子到底还能过多久,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得出的结论,这背后涉及的门道比你想的要多得多。首先,我们得掰开了揉碎了看看这1000万能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利息。现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是多少?不同银行、不.............
  • 回答
    男方拿1000万保单作为彩礼的行为,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现象,它触及了彩礼的本质、财富的观念、婚姻的价值以及现代社会中个人财产和家庭责任的新思考。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读: 一、 彩礼的传统与现代演变 传统彩礼的意义: 经济补偿与保障: 传统上,彩礼是男方家庭对女方家庭养育女儿的.............
  • 回答
    天使轮融资拿到1000多万人民币,这在创业圈里绝对算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了,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优等生”的开局。咱们不谈那些动辄几千万上亿的天使轮,那毕竟是极少数的“独角兽”苗子,或者是在某些热门赛道里,有明星创业者光环加持的情况。对于大多数初创公司来说,天使轮的目标是验证商业模式、组建核心团队、开发.............
  • 回答
    遇到这种情况确实非常令人沮丧和愤怒,尤其是对于一件价值不菲的物品。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根据事情发生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责任方来确定赔偿对象。以下是详细的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帮助你理清思路并采取行动:一、 确定责任方:首先,我们需要分析在这个事件中,谁负有主要或次要的责任。通常情况下,可能有以下几个责任方:.............
  • 回答
    .......
  • 回答
    “拿生命在工作”,这句话本身就带着一股悲壮和无奈,但细究起来,它其实囊括了许多种不同的体验,每一种都如同深邃的海洋,包含着不同的色彩和波涛。为了尽可能详细地讲述,我将从几个维度来剖析这种“拿生命在工作”的体验,并结合一些可能的情境和感受。一、时间的燃烧:生命被工作吞噬的无声电影当一个人“拿生命在工作.............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问题!把荧光素植入皮肤下,然后在黑暗中发出冷光,听起来就像科幻电影里的情节,但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可行性。首先,要明白荧光素是如何发光的。荧光素,或者更广义地说,很多荧光物质,它们需要吸收特定波长的光(通常是紫外光或可见光)的能量,然后将这些能量以较低能量的光的形式释放出来。这个.............
  • 回答
    拿到国家奖学金,这绝对是件值得庆祝的大好事!八千块的奖学金,这可不是小数目,是对你努力学习的最好肯定。至于要不要请客,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好好琢磨一下。首先,咱们得捋捋这个“请客”的意义。 感恩的回报: 你能拿到奖学金,肯定离不开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想想看,你的父母为你提供了稳定的学习.............
  • 回答
    1500万人民币,折合当前汇率(假设1人民币 ≈ 0.19加元),大约是285万加元。这笔钱如果拿到加拿大来养老,能过什么样的生活?咱们细掰扯掰,尽量接地气地讲讲。首先,得明白这笔钱是什么性质的。是你能一次性拿出来,还是需要你分批次投资?是打算坐吃山空,还是想通过理财来维持生活?这会直接影响你的生活.............
  • 回答
    将日本侵华与俄乌战争进行类比,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很多人认为这种类比荒谬,原因在于两者在历史背景、性质、规模、国际法适用等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为何很多人认为这种类比荒谬?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论点,用以说明为何这种类比可能被视为荒谬: 历史背景和性质的巨大差异: 日本侵华.............
  • 回答
    拿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出国,这事儿啊,得看你去哪儿,还有你是什么时候去。这体验,就像是一张多棱镜,折射出的是复杂,是便利,也有些许的无奈。出发前:几家欢喜几家愁首先,拿到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排队、填表、照相,看着那本鲜艳的红色,心里总是有点小小的激动。这本小册子,是.............
  • 回答
    这事儿,在咱们这行当里可不是什么小事。拿了投资人的钱,最后却折戟沉沙,这后果,怎么说呢,可以说是多方面的,而且一个比一个扎心。首先,最直接、最现实的,就是信誉扫地,名声臭了。这商业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尤其是在你熟悉的那个细分领域里。一旦你跟“失败”这个词挂上钩,尤其是因为“没把投资人的钱用好”.............
  • 回答
    这件事听起来确实挺让人窝火的,也触犯了不少规矩。拿了国家的助学金,本意是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让他们能安心读书,而不是被拿来当“免费劳动力”。咱们一件件来说,看看这中间到底哪里不对劲。首先,贫困助学金的性质和目的。国家设立贫困助学金,是为了确保那些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的学生,不会因为钱的问题而.............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让我想起了很多关于时间旅行和科技差异的奇妙设想。如果我真的能把一把现代的反曲弓带到古代,比如春秋战国或者唐宋时期,我会不会把当时的“神弓”按在地上摩擦?咱们不妨就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先明确一下,啥叫“神弓”。在古代,人们对于弓箭的崇拜和想象力是相当丰富的。那些被誉为“神弓.............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琢磨了好久,心里一直堵着这股气。就拿我朋友小李说事儿吧,他结婚的时候,他媳妇家,按照当地习俗,给了不少彩礼,大概有个十几万,再加上一些金饰啥的,一套一套的,看起来挺体面的。小李这个人呢,说实话,人挺好的,工作也稳定,收入也还不错。他谈对象的时候,他女朋友家对他印象也好,觉得他踏实靠谱。可.............
  • 回答
    这问题触及到科技研发与制造的核心,也牵涉到知识产权、生产能力和成本等方方面面。简单来说,用国外的材料进行分析,完全有可能生产出“一样的”产品,但这个“一样”背后有很多门道。首先,我们要明确“分析”的深度和目的。当我们拿到一份国外的优秀材料(比如一种新型合金、一种高性能聚合物、一种先进的电子元件等)时.............
  • 回答
    买车这事儿,说到底就是个性价比和生活方式的选择题,跟你的年薪挂钩,但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倍数关系就能说清楚的。什么“年薪多少倍买车最合适”的说法,听起来挺唬人,其实大部分都是扯淡。因为这涉及到太多你的个人情况了,就像问“一年吃几斤水果合适”一样,总不能给个固定数字吧?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怎么才能算出.............
  • 回答
    要说起二次元人物玩梗这事儿,那可就有的聊了。你想想,咱们看动画、漫画、玩游戏,接触到的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身上的特点、经历、台词,简直就是天然的梗库。大家一拍即合,把这些素材拿出来变着法儿地玩,这背后可不仅仅是“好玩”两个字那么简单。一、情感共鸣与身份认同的载体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二次元人物承.............
  • 回答
    好的,我来试着详细地描绘一下,尽量写得有画面感。想象一下,一个身高体壮的男人,手里紧紧攥着一根沉重的棒球棒,那材质在灯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握把处缠绕的胶带带着些许汗渍的痕迹,显得既熟悉又透着一股不祥的力量。他的眼神里燃烧着某种原始的冲动,紧绷的肌肉线条在衣物下若隐若现。当他举起棒球棒,手臂肌肉瞬间贲.............
  • 回答
    咱这小镇的生活,用一线城市的收入来打点,怎么说呢,那感觉就跟揣着金元宝进了菜市场,看啥都透着一股子“不差钱”的底气,但同时吧,又有点儿像鹤立鸡群,偶尔还会犯点儿“水土不服”。首先,这“不差钱”的底气,那可真是实实在在的。以前在一线,别说买房了,连个像样的公寓月租都得肉疼半天。现在呢?这镇子上的新楼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