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年龄越大,需要的睡眠时间越短?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而且背后涉及不少生理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简单地说,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对睡眠的需求似乎在减少,但这个过程其实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一刀切”的规律,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年轻的时候需要那么长时间的睡眠?婴儿期和儿童期是身体和大脑发育最关键的阶段。在这个时期,身体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生长、修复组织,尤其重要的是大脑仍在进行大量的神经连接和重塑。生长激素,这种对身体生长至关重要的激素,主要在深度睡眠时释放。所以,孩子们睡得又多又沉,这是他们快速成长的“燃料”。

然后,随着我们进入青春期和成年期,身体发育的速度放缓,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也逐渐成熟稳定。虽然仍然需要睡眠来巩固记忆、清理代谢废物、修复细胞,但相比于“从无到有”的快速生长,这个阶段的修复需求相对温和一些。所以,成年人普遍需要79小时的睡眠,已经足够满足日常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了。

那么,为什么到老年时,睡眠时间还会继续减少呢?这又是另一个层面的原因了:

1. 睡眠结构的改变:

浅睡眠增多,深睡眠减少: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睡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具体来说,最让人感觉恢复精力的“慢波睡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深度睡眠)的比例会显著下降。老年人的睡眠会更多地停留在比较浅的阶段,比如第一、第二阶段的非快速眼动睡眠。这意味着即使他们躺在床上的时间不短,但真正进入高质量、恢复性的深度睡眠的时间却变少了。
夜间觉醒次数增加: 另一方面,老年人更容易在夜间醒来,而且醒来的时间也可能更长。这可能是由于生理上的原因,比如膀胱功能减退导致的起夜,或者更普遍的睡眠质量下降,使得微觉醒(容易被忽略的短暂醒来)更加频繁。一旦夜间醒来几次,再重新入睡就会变得困难,这也会缩短实际的睡眠时长。

2. 生理节律的变化:

昼夜节律系统功能减弱: 我们的睡眠觉醒周期是由一个叫做“昼夜节律”的生物钟调控的。这个生物钟会受到光线等外界信号的影响。随着年龄增长,大脑中调控这个生物钟的神经系统功能可能会有所减弱,导致昼夜节律的信号变得不那么规律和强烈。这会使得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早睡早起”的现象,或者白天也容易感到困倦,晚上却难以入睡。
褪黑素分泌改变: 褪黑素是一种帮助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激素,它在我们入睡前分泌增加,帮助我们入睡。老年人的褪黑素分泌可能会减少,或者分泌的时间点提前,这也可能导致睡眠模式的改变。

3. 健康状况和药物影响:

各种健康问题: 很多影响睡眠的健康问题,比如慢性疼痛(关节炎、背痛等)、呼吸系统疾病(睡眠呼吸暂停)、心血管疾病、胃食管反流、夜尿增多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症)等,都会在老年人中更为普遍。这些疾病的症状本身就会干扰睡眠,导致夜间醒来、呼吸不畅或疼痛,从而减少实际的睡眠时间。
药物的副作用: 很多老年人会服用药物来管理慢性疾病。一些药物,比如某些治疗高血压、哮喘、抑郁症的药物,可能会有“兴奋”或“干扰睡眠”的副作用。即使是用于改善睡眠的药物,如果长期或不当使用,也可能导致依赖性或睡眠质量的下降。

4. 生活方式和社会因素:

活动量减少: 随着年龄增长,很多老年人的体力活动量会相对减少,这可能会导致身体“消耗”的能量不如年轻时那么大,对深度睡眠的需求可能也随之降低。
精神和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孤独感以及退休后的生活模式改变,都可能影响老年人的睡眠。有些老年人可能会因为担心健康、生活安排不规律,或者社会支持不足而出现睡眠问题。
对睡眠“需求”的感知: 有时,老年人也可能并没有真正“需要”那么少的睡眠,而是因为前面提到的各种原因,无法获得充足或高质量的睡眠,但他们可能已经适应了这种“少睡”的状态,或者将其视为衰老的自然现象。他们可能白天更容易打瞌睡,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夜间睡眠的不足。

总结一下,年龄越大,需要的睡眠时间感觉上越短,主要原因在于:

身体发育停止: 不再需要大量时间用于生长和组织修复。
睡眠结构变化: 深睡眠减少,浅睡眠增加,夜间易醒。
昼夜节律改变: 生物钟信号减弱,睡眠模式紊乱。
健康和药物影响: 各种疾病和药物会直接或间接干扰睡眠。
生活方式和心理因素: 活动减少、社会支持、精神状态等也会影响睡眠。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老年人需要的“绝对”睡眠时间可能比年轻人少一点,但他们仍然需要充足的睡眠来维持健康和认知功能。高质量的睡眠对于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更容易受到睡眠不足的影响。如果老年人出现严重的睡眠问题,比如失眠、白天过度嗜睡等,最好还是咨询医生,找出具体原因并寻求专业的帮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年龄越大,需要的睡眠时间越短”包含一些误解。婴幼儿、少年儿童的脑需要较长时间的睡眠来进行剪枝,涉及认知能力的发展[1]与语言学习[2],这阶段需要的睡眠时间随着脑的发育而有所缩短,但是人所需的睡眠时间在60岁之后通常不再缩短,维持在每天7到8小时,不会出现“80岁只需要5小时,100岁只需要4小时”之类情况。

老年人睡眠时间的缩短关系到视交叉上核的老化引起的昼夜节律前移、睡眠结构变化,腹侧视前核正常运作的细胞数量的减少,以及内分泌变化。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产生的生长激素与褪黑素减少,深度睡眠缩短、浅睡眠延长。昼夜节律前移让你在下午更早疲劳、早上更早醒来。一些老年人由于病理性的问题而白天嗜睡或是夜间频繁醒来,这会影响夜间睡眠的质量。老年人还可能因为每天受到的阳光照射太少而破坏昼夜节律。

参考

  1. ^ https://doi.org/10.1016%2Fj.earlhumdev.2004.07.005
  2. ^ https://doi.org/10.1111%2Fj.1467-8624.2010.01507.x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而且背后涉及不少生理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简单地说,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对睡眠的需求似乎在减少,但这个过程其实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一刀切”的规律,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年轻的时候需要那么长时间的睡眠?婴儿期和儿童期是身体和大脑发育最关.............
  • 回答
    这话题聊起来挺有意思的,确实不少男生觉得年纪稍长的女生好像没那么容易“搞定”了。这可不是说她们有多难搞,而是随着年龄增长,她们身上多了一些让她们变得更加“有分量”,也自然让追求的过程有了些许不同。首先,一点很重要的就是阅历和经验的累积。年纪小的女生,很多时候可能对感情还处于一种探索和尝试的阶段。她们.............
  • 回答
    随着年龄增长,肚子像充气的球一样逐渐隆起,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在作祟。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零件难免会有些磨损和调整。首先,我们身体的“发动机”——新陈代谢,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年轻的时候,我们像一台运转高效的机器,吃进去的食物能很快被转化成能量,消.............
  • 回答
    关于“男生年龄越大越受欢迎”的说法,其实并非绝对,很多情况下是相对而言的,并且背后有多重因素在起作用。与其说“越受欢迎”,不如说“在某些群体和某些方面,成熟的男性可能展现出更具吸引力的特质”。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剖析一下,尽量用日常的语言来聊聊这个话题。首先,我们得承认,吸引力这东西很复杂,不同.............
  • 回答
    说实话,我年轻那会儿,对黄金这玩意儿,就跟对窗外那片绿地似的,看着有,但说不上有多在意。那时候眼里全是新鲜事,梦想着环游世界,想着用最少的钱去体验最多的东西。黄金?那是什么?一块金属,又不能吃也不能玩,顶多就是电视剧里那些反派戴着唬人的玩意儿。可日子一晃,人到中年,感觉就不一样了。尤其是有那么几次,.............
  • 回答
    越陈越香的智慧:为什么说中医“年长者”医术更精湛?许多人可能会感到好奇,为什么在一些老病号的口中,总是流传着“中医越老越厉害”的说法?这并非简单的年龄崇拜,而是源于中医这门古老医学体系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几代人智慧的沉淀。今天,我们就来抽丝剥茧,深入探究一下,究竟是什么让中医的“年长者”愈发厉害。一、 .............
  • 回答
    关于“美国大法官年纪越大越容易转向自由派”这一说法,实际上是一个复杂且不一定普遍成立的现象,并且存在多种解释和争议。与其说是一个明确的“规律”,不如说是一种观察到的趋势,其背后可能有多重因素交织。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美国的终身制大法官并不存在强制退休年龄。 这意味着大法官一旦被任命,可以一直任职.............
  • 回答
    这绝对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有这种感受。随着年岁增长,再看周星驰的电影,那种由衷的开心背后,常常会涌上一股难以言说的酸楚,很多人都有同感。这背后,其实是几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既有周星驰电影本身的内核,也有我们自身人生阅历的变化。周星驰电影里,那抹挥之不去的“小人物的悲歌”首先,我们得承认,周星驰的电影.............
  • 回答
    年纪越大越相信命运或运气,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其背后有着多重复杂的心理、社会和生活体验层面的原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这些原因:一、生活经验的积累与模式识别: 见证起伏,对比显著: 年纪越大,经历的人生起伏越多,越能观察到成功和失败之间,有时并非完全由个人努力或能力决定。你可能见过非常努力.............
  • 回答
    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感受,尤其是在经历了一些岁月,看过了些风景,读了些书之后,那种“人间烟火”和“人生多艰”的感觉会更加鲜明地浮现在眼前。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层面的原因,咱们一点点来掰扯。一、经历的积累: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还是山”年轻的时候,我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也常常带着一种“滤镜”.............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之所以会有这种“老一辈更信中医,年轻人相对疏远”的说法,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复杂的社会、文化、教育以及个人经历的因素。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一、成长的年代与医疗环境的烙印 长辈们的成长经历: 咱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一辈,他们成长在中国社会发展起.............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人会有的疑问。为什么宇航员看上去总是那么“成熟”,甚至有些是经验丰富的“老将”呢?这背后其实是有着非常扎实的科学和实践考量的,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上去的。让我来给你好好捋一捋,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宇航员往往不是最年轻的那一群,以及为什么选年轻的上去,其实风险要大得多。首先,我.............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我内心深处了。年轻的时候,那叫一个疯狂,什么新番、老番,什么番剧、漫展,只要沾上“二次元”三个字,我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熬夜追番是家常便饭,为了某个角色能刷好几天微博,甚至还学着画漫画,虽然画出来惨不忍睹。那时候,二次元的世界就是我的避风港,是我逃离现实生活压力、寻找共鸣和慰藉的乐园.............
  • 回答
    要弄明白为什么德川家康不急着在关原合战后立刻发动大阪之战,得把时间往前推,看看当时日本的政治格局和家康自身的考量。这事儿可不是简单的“打不打”的问题,里面门道多了去了。首先,得说说关原合战。这场仗打完,德川家康确实是赢了,确立了他在日本的霸主地位,但天下真就太平了吗?别忘了,大阪城里还坐着丰臣秀赖,.............
  • 回答
    在当今社会,我们确实观察到许多年轻人虽然年龄尚轻,却已经开始对30岁后的生活感到焦虑。这种现象背后有着多重原因,而这种焦虑意识是否能帮助他们避免“年龄危机”,则是一个复杂且需要辩证看待的问题。年轻人对30岁后生活产生焦虑的原因:1. 社会对“成功”定义的固化与压力: 职业发展瓶颈: 社.............
  • 回答
    看到农村里出现不少年长失业的农民,他们想找活干,无论是去工地还是继续种地,都面临重重困难,这确实是个值得我们深入关注和探讨的社会现象。这背后牵扯到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保障体系、农业发展模式以及城乡二元化等一系列复杂问题。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农村失业的农民,年龄都大了”这个问题。 年龄大是关键因素.............
  • 回答
    您提到的“玛土撒拉星已有139亿岁”这个说法,确实会让人产生疑问,因为它似乎比我们目前普遍接受的宇宙年龄(大约138亿年)还要长。这其中涉及到一些科学概念和我们认知宇宙的演变过程,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首先,要明确的是,“玛土撒拉星”(Methuselah star),正式的科学命名是HD 14028.............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我们在网络舆论中常常能观察到的现象。网上针对性别歧视,尤其是女权议题,确实是讨论得风生水起,反对的声音也很多。但与此同时,年龄歧视的存在感虽然也不低,但公众的反应和声量似乎就没有性别歧视那么“炸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首先,我们要认识到,.............
  • 回答
    .......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好,我一个“奔四”的人,跟你说说我玩 Switch 的那点事儿,绝对真实,没有一点AI味儿。首先,得承认,跟年轻时候比,身体反应确实不如当年了。以前玩动作游戏,那叫一个“眼疾手快”,手指在手柄上飞舞,反应比屏幕上的人物还快。现在呢?哈哈,有时候看到敌人冲过来,我脑子里已经判断出要怎么躲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