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这个小品没有共鸣是因为都2021年了,这个小品还在像很多年前赵本山一样讽刺稍微有点权力的“主任”的官腔。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这个小品的立意是一般的。
但从戏剧结构和叙事节奏来讲,这个小品又是蛮不错的。
矛盾层层递进,之前埋下的包袱也都能很好地在后来抖响。
“保安哥”孙涛等人的演技也都在线,可以说是用最好的班底和剧本,讲了一个明日黄花般的故事。
小品的重点在于讽刺现实,但即使它想要讽刺的东西在今天没有过时,那也不应该完全照搬十年前的立意,在今天,这种讽刺的内核是必然有其变化的。
造成这样的结果,要么是编剧偷懒,要么是他还活在过去的幻梦中。
我想起了一件事,
李敖去北大演讲的时候,
三位党员在旁听,
一位一直擦汗,
一位全程面无表情,
一位很严肃,却暗自赞叹,很多年以后,
我们看到了,真金还真的就是真金,三个人的命运截然不同
就我个人而言,我听到李敖讲这些话的时候,我觉得他是真正了解共产党的,
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四个自信”,
这就是鼓励大家勇于提出意见,多提意见啊!
以前最大的坏人,都不会超过乡长,
而现在呢,还记得《人民的名义》吗?
光明日报2017年4月10日报道过中宣部原副部长、中国作协党组原书记翟泰丰的愤怒:
翟泰丰:这次创作中我跟他发了很大的火。虽然最高检很支持他写个剧,但一开始他还是害怕。写了二十几集的时候,给我看剧本,我看完后一夜没合眼,第二天给他打电话,我都说不出话来,手直哆嗦。我真的非常恼火。因为时代太需要一部反腐题材剧了,而且你就应该写出你周梅森的气势来。十八大以后是什么形势?反腐还不及《绝对权力》,市长来市长去、县长来县长去,浅呐!我说你好好学习学习十八大决定和总书记讲话,你写的不是十八大的反腐,这个力度远远不及十八大反腐的拳头。这么大的反腐拳头打出来,这个力度什么时候有过?共产党就是要有这个本事,自己改正自己的错误,自己挖自己的疮疤,这真是断腕。
我跟他说,你不要怕,好像这是政治题材所以就怕高处不胜寒,没有这个危险。我们党有三大法宝,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过去曾经有一段时间被淡化了,十八大以后又被重视和强调,你要把它写出来。
有人说孙涛的戏有个规则,那就是底层是好人但被蒙蔽,中层是坏人,高层是希望听到咱们声音的,有人说这样不好,这个是十年前的老套模式啊!
我们是希望他能更直接,像翟泰丰同志说的那样,
“力度及得上十八大反腐的力度!”
后来领导的意思也是一致的,鼓励多批判,多听不同的声音!
有些人觉得咱们没有创作自由,
现在党和国家都希望我们发言了,
鼓励我们发言了,
可是很多朋友顾虑却很多,
整天说冲塔、冲塔,
塔却在心中!
大家请相信我党,
勇于表达意见!
你们说的每一个字,
都是千千万万党员
听过的
最美的声音!
孙涛,标准春晚演员,因为他只适合上春晚,也只能演一些农村家庭伦理剧,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小脸保养的不错,当然能上春晚还是有很大本事的,只是表演风格就一个样子,有点一根筋,心眼好,嘴有点毒的底层好人。
挺好的,成熟的模式,真实的规律。
上中下三层,只有上下共振,中层不玩活的时候才能改正。
上中一致的时候,下面的声音是出不来的;
下中一致的时候,上面是被架空的;
只有上下一致,中层有异议的时候,才会有这种戏剧化的效果。中层单出错,既能通过执行走样让基层叫苦不迭,又能通过高层的及时纠正让事情回到正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