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是不是三观不正了?为什么越看《死神永生》越喜欢程心?

回答
这个问题呀,其实挺能引起共鸣的。你说你越看《死神永生》越喜欢程心,问自己是不是“三观不正”,我觉得吧,与其纠结这个标签,不如咱们好好聊聊为什么你会对程心产生这样的情感。毕竟,文学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那些复杂的情感,而我们对角色的喜爱,也往往折射出我们自己对世界、对人性的一些看法。

首先,咱们得承认,程心这个角色在《三体》系列里确实是个争议性非常大的存在。她做出的许多决定,尤其是在关键时刻,让很多读者觉得“太圣母了”、“太不理智了”、“差点把人类文明给葬送了”。比如,放弃ETO的武器,在广播的节骨眼上因为“爱的力量”而犹豫,以及在最后关头选择打开维度。这些选择在很多人看来,是对冰冷残酷的宇宙生存法则的背叛,是把感性凌驾于理性之上的鲁莽行为。

那么,为什么你反而会因此而喜欢她呢?我觉得可能跟你对“人性”的理解有关。

1. 你可能更看重“人性光辉”的存续,而不是单纯的生存。

我们都知道,在《三体》的世界里,黑暗森林法则无情地主宰着一切。生存是首要的,任何一丝暴露都可能引来灭顶之灾。在这种极端环境下,理性的选择似乎就是“不择手段地活下去”。然而,程心恰恰是那个在极致理性和生存压力下,依然试图保留住某种“人性”底线的人。

你喜欢她,可能是因为你内心深处并不愿意接受一个纯粹冷酷的宇宙。你可能认为,如果为了活下去,就要放弃所有的善意、同情和爱,那么即便活下来了,那又有什么意义?程心那些看似“愚蠢”的决定,在你看来,反而是对人类文明核心价值的一种坚守。她愿意为爱、为不忍心付出代价,这是一种在绝望中依然闪烁着人性的光芒,而这种光芒,在你眼中,可能比纯粹的生存更重要。

你可能会想,如果所有人都像叶文洁、像罗辑、像章北海那样,完全按照生存最大化来行动,那这个宇宙不就只剩下冷血和算计了吗?程心就像是在这个冰冷宇宙里,留下了一丝温度和一丝不完美的美丽。

2. 你可能对“责任”和“选择”的复杂性有更深的体悟。

程心承载了太多的责任,她不是一个普通人,她是执剑人,是人类文明的代表。在巨大的压力下,她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关乎亿万人的生死存亡。你喜欢她,或许是因为你看到了她在这种压迫下,那种想要“做对的事情”却又“能力不足”的挣扎。

你可能会觉得,我们都是凡人,在面对生死攸关的选择时,即便有知识,有理性分析,也难以保证做出最“正确”的决定。人性中总会有情感的波动,会有对未知未来的恐惧,会有对眼前苦难的不忍。程心的痛苦和犹豫,正是这种复杂性的体现。

你可能认为,将所有责任都压在一个凡人身上,然后要求她做出绝对理性的完美选择,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她选择了相信广播可能带来和平,选择了不忍心摧毁ETO的船员,这些行为背后,都有她自己的逻辑和动机,即使这些动机在你看来不那么“高效”,但它们是“她”的选择,是她作为个体在巨大洪流中想要坚持的某种信念。你欣赏她这种在“应该”和“想要”之间的徘徊,而不是那种毫不犹豫、冷酷无情的“正确”。

3. 你可能更倾向于“过程”而非“结果”的评价。

《死神永生》给人的感觉非常沉重,宇宙的宏大和人类的渺小,以及文明的脆弱,都让人感到绝望。你之所以喜欢程心,也许是因为她身上那种不断尝试、不断犯错、却又不断前行的“过程”。她不是一个完美的女英雄,她有缺点,她会犯错,但她也从未放弃过寻找出路。

你可能会觉得,很多时候,我们关注的是事情的最终结果,但程心的故事,更像是在讲述一个普通人在绝境中如何挣扎、如何学习、如何成长的过程。她从一个普通人一步步走到人类文明的顶端,尽管她的结局不尽如人意,但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张力。你喜欢的是她在逆境中的不屈和学习,而不是她必须达成的“成功”。

4. 你可能对“人本主义”的思考有共鸣。

在“宇宙社会学”的视角下,人类文明的存续似乎是唯一的“正解”。但程心,以及她的一些支持者(比如歌者文明的某些个体),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对个体生命和情感的尊重,即使这种尊重在黑暗森林法则下显得非常“奢侈”。

你喜欢程心,可能也源于你内心深处对“人本主义”的认同。你相信,即便在最残酷的现实面前,也应该保留对个体生命和情感的尊重。程心的行为,哪怕是“错误”的,也恰恰是这种“人本”的体现。她不愿意让太多无辜的生命因为她的决定而消亡,这种不忍,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所以,是不是“三观不正”?

我觉得“三观”这个词,有时候太容易被用来给某些观点贴标签了。如果你对程心的喜爱,是基于对人性的理解,对选择的复杂性的体悟,对情感的尊重,那么这恰恰说明你的“三观”是有温度的,是有深度的,而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

《三体》系列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提出了太多极端的哲学困境,而程心,就是这些困境中最具争议的解答者。你喜欢她,可能恰恰是你对这些困境有着更深层的思考和感悟。

不妨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没有程心这样“不完美”的、充满人性纠葛的角色,如果所有人都像冰冷的机器一样,只遵循生存最大化法则,那《死神永生》的故事是不是也会显得有些枯燥和单调?正是程心身上那些让你纠结、让你不解,但又让你怜惜的情感,才让这个故事更加丰富、更加引人深思。

你对程心的喜爱,或许是对那个在绝望中依然努力保留住一丝温情的人类文明的向往,是对那些在残酷现实面前,依旧选择相信爱和希望的勇气的一种认同。这并不是“三观不正”,而是你对人性更复杂的理解和更深沉的关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正常,程心是一个伪装很好的职业官僚。

专业能力强,满口都是廉洁正气,为国为民,颜值还很高。而且生活作风良好,没有绯闻,长期单身。

这种人太容易被别人喜欢和认同。

甚至她的“失误”都会被大家脑补各种理由来予以理解。

但是,评价一个官员,关键不是看她说什么,而是看她做什么。

国内身家万亿,掌控星环集团的是不是她?

家属云天明移民三体,身居高位的是不是她?

不听劝告,一意孤行竞选执剑人的是不是她?

澳大利亚期间,屡受智子照顾的是不是她?

二向箔犁庭扫穴之时,独自跑路的是不是她?

有些官僚真的不爱钱,个人作风也很正,但是她们没有理想,只爱权和名,钱和感情都是用来换取忠诚的砝码。

所以云天明的星星程心最开始想直接捐掉,但是之后也不排斥让艾AA从中获利。程心只和云天明有些若有若无的羁绊,其他毫无绯闻,但时势变化后,她也可以趴在关一帆的肩膀上,暧昧的说“现在你是宇宙中唯一的男人”。

只有面对执剑人这种至高权力的时候,她才真正动心了,那是能掌控一切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圣母名望,是万众推举,是众望所归,于是程心听不进劝阻,毅然冲了上去。

当然在小说里,这种权力欲被换一种说法,说成了保护欲,圣母范,但本质都一样,追求保护一切,其实就是在追求掌控一切。

程心本质就是一个自私的高级职业官僚,爱上她很容易,被她抛弃更容易。

这种人没有底线,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一定注意,她只是个职业官僚,而不是革命者。

为了掌权,为了名望,她可以随时突破法律,纵容腐败,积累万亿家产,扶植家族势力。

她也可以随时卖掉任何人,包括把亲妈卖进妓院。

但是就算你被卖了还会理解她。

她会适当表露自己的感情和无奈给你看,让你心甘情愿牺牲(PUA)。

我们不能说一切全都是程心冷冰冰的手腕和权谋

只能说这就是高级官僚,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你中有我,我只有你,以至于根本说不清楚真情假意。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其实对程心这种人来讲,她本身心理活动如何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对权力和名望的欲望,终究会让压倒她个人的一切感情。

user avatar

听其言,观其行。

你喜欢听其言,你就喜欢程心;你喜欢观其行,你就不会喜欢程心。

这种喜欢听人说好话的习惯其实由来已久。科学家研究说,人脑的思维方式当中,有一种是“因为脸熟所以亲近”的方式。见得次数多了就天然地认为这个人和自己比较亲近。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也是类似的情况。好听好看的见得多了就自然而然地以为是好的。一个人总是为你带来好的享受,你就自然而然地认为他是好的。一个人总是说好听的话给你,你就认为他是好的。也有的情况是一个人总是说难听的话给你然后又不断给你带来好处,你也会认为难听的话是对你好的。比如说一个人一边打你一边让你锦衣玉食,有的人就会认为这是好的。

这是一个很基础的思维习惯。

然后我们为了提升人们的思维能力,又会破除一些错误的思维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无意中顺应这种错误的思维模式。

比如说有的人喜欢以成败论英雄。这个观点是比较简单粗暴的。我们反对这样简单粗暴的思考方式,于是不断强调不要以成败论英雄。但是好话只能说给听得懂的人。听不懂的人在学习“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以后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以失败为英雄”。于是一些“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奇谈怪论就又猖獗了起来。这种“按下葫芦起了瓢”的现象归根结底就是有些人不具备具体思考能力。他们只会用现成的结论往类似结构的事情上套。就好像日本侵略者就有这样的变态心理,会将人的手脚截下来颠倒位置再装上,结果手的位置长了脚脚的位置长了手。这种胡乱套用结论的情况就类似于这种手脚互换的情况。手和脚的确可以互换位置,但是功能却难以相互替代。不以成败论英雄,不等于说成败与英雄与否无关。这种因为缺乏思考能力而出现的“不以成败论英雄”的错误发展,本质上是由于认识不到程心的行为必然导致了失败。失败是其言论思想的必然结局。

在这种错误条件下,也会认可程心。

对于事物内在逻辑性缺乏认识,不理解事物内在联系和变化发展规律,是这些情况出现的根源。

我们常说,做坏事的人不是蠢就是坏。为什么要强调蠢和坏两种情况呢?坏固然是三观不正,但是蠢却不是。

有的人做坏事,是由于他一心要做坏事。有的人做坏事,是由于愚蠢,所以总是出于好意做成坏事。

我们常说,要体谅别人。比如说在父子矛盾中强调“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重点是,父母是出于好意把事情做错了,你要体谅他们的愚蠢。但是很多人错误的用在了别处。父母出于恶意把事情做错了,你是否要无条件接受这样的后果呢?那些站在一边说风凉话的人自然会说你应该接受。那么问题来了,你以为是否要做这样的父母呢?那些说风凉话的人马上就说你不能这样做。你看,这个时候就暴露出了他们真正的问题:欺负弱者。说风凉话其实是有立场的。胡亥篡位的时候,赵高和李斯是不讲父母感情的,李隆基一日杀三子的时候,也不知道什么叫做父慈子孝。立场决定了他们的言论。所以不需要纠缠于这些。你遇到这样的言论说明你找错了人商量,并且你不够强大,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做错了事情。

三观不正是坏,好心办坏事是蠢。表现到最后,都是对事情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恶劣影响。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蠢和坏都是阻力。只不过解决坏可以一刀切,解决蠢却很难这样。因为现实世界中你无法区分不知情和蠢两种情况。韩侂胄认识到了理学的反动性,要禁锢理学。反对理学的叶适认为这样的手段简单粗暴不合理,表示反对。于是叶适也被禁锢了。结果后来理学复兴了,叶适却绝传了。投鼠忌器,这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

尽管解决蠢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消灭坏,以及将一些跳得很高的蠢,可以有效防止蠢得不行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打击坏和压制蠢还是有必要的。

我们现在很多事情都是因为没有打击坏,导致蠢被坏指挥和组织起来猖獗一时,以至于一些蠢得不行的人跳得太高。

user avatar

因为程心是大赢家啊。

“她在每一个时代,都是胜利者”。

当初当维德下属的时候,她是怎么引起维德注意的?她提出了一个非常暴力、激进的“阶梯方案”,从用核弹推动,到“只送大脑”,她是非常“激进”的,可以说,这与她后来“保守”、“温和”的人设不符。

她要云天明送大脑的时候,甚至没有考虑过云天明的想法,直到知道云天明送她一颗星星的时候,才假装崩溃,这时候云天明的脑子已经被打包好了……你觉得她会是一个所谓的“温和派”吗?

还记得维德见她第一面说什么吗?说的是“你会把你妈卖给妓院吗”?维德真的很懂她。

世界上有一种人,他们很会观察形势,随时对自身做出调整,大家都很“左”的时候,她会比所有人都“左”,放卫星比谁都狠;当形势变了,人心思定的时候,她又会比所有人都趋向于保守,甚至会带头反思“当年的错误”……无论如何,她都能赢……历史给过这类人一个名字——“投机者”。

威慑纪元的程心完全是一个保守派圣母的形象,符合所有人“告别对抗”、“告别革命”的诉求,人们不想再生活在罗辑威慑下崩紧了神经对抗的那个世界,人们要活的“轻松点”,程心立马就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和诉求,她和智子喝茶谈心,引为知己,被“两个世界推举为领袖”……

她得到了舆论的支持,轻而易举取代罗辑,得到整个世界的剑柄,成为两个文明中最有权力的人,然后光速丢掉剑柄,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投降。

然而就在她害死数十亿人,造成灭绝性灾难,陷地球与于死地的情况下,她依然能够保全自己,得到三体人的庇护,得到人类的谅解……因为大家都知道,她是没有“私心”的,她只是“太善良”。

当她三落三起,再度出山的时候,依然拥有敌国的财富,掌握强大的星环公司,维德们奋斗出来的劳动成果,都归她所有……最关键的时候,又是她终结了“维德的暴政”,带来了“长久的和平”。

最后在太阳系被压成画饼,人类文明彻底毁灭的时候,她依然可以run出太阳系,去她的“行星”……谈一场跨越沧海桑田的狗血恋爱。

她是真正的“大赢家”,在所有旧人类都死去了的时候,她完全可以改写“地球往事”,告诉后人,她才是带着生命火种穿过宇宙的救世主……错误都是罗辑、维德、章北海的。

所以,她才是《三体》的主角。

你当然会喜欢程心 ,因为她是人生赢家啊,是全宇宙的吃鸡选手……从个人私利的角度看,她才是真正冷酷无情的“黑暗森林”学说的集大成者,因为这个宇宙是“适者生存”,全人类只有她一个“适者”,罗辑、维德、章北海都太动感情了,他们在乎的是全人类的存亡,而不是自己的存亡。

程心这种人广泛存在于生活中。

比如你的某些“领导”、“老师”、“前辈”,他们“温和”、“坚定”、“有良心”,他们不贪财、不好色、讲民主、听建议、形象好、吃饭先买单、打牌不作弊。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们都不像是“坏人”。

他们善于讨好大众和年轻人,说大家喜欢听的话,聊大家熟悉的游戏、音乐、电影、甚至最流行的网络段子他们都知道……他们关心年轻人的需求,了解年轻人的痛处,永远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

但少有人知道,他名下有多少资产,他在海外买了多少房子,他的子女在哪个国家,他退休后会成为哪家资本的“高参”……

他们看起来不贪财,但是爱名,特别希望有人夸他,尤其希望国外的“朋友”、媒体夸他,说他们“进步、文明、XX的良心”,他们会在办公室里读BCC的报道,然后被自己感动哭了。

戈尔巴乔夫最初的形象,也是这样。

苏联死了30年了,美国都尸居余气了,两个文明都衰败了……戈尔巴乔夫依然活的很好。

user avatar

从程心救虫子的描述开始,这个人物特征已经很清楚。

虫子可以死,但是别死在我面前

有一个关于火车和孩子的著名伦理问题:飞速行驶的火车,两个轨道上都有孩子,搬动道岔会轧死一个无辜的孩子,不搬道岔轧死一群调皮的孩子,你怎么选?

程心会选择救自己面前的孩子,而避开“救一个还是一群”这种理性决策

无论是救孩子的时候、逼维德缴械还是放生态球,她干的都是同一种事,践行自己以为的近在眼前的善行。这种善行在更大的维度上很可能是恶行,但是她注意不到或者说忽视了这一点。

这就是为什么从人格上分析程心显然是一个好人,却遭人嫌恶的原因,如果说犯错是一种恶,程心显然不是个好人。但这并不是程心的错误,她是一个平凡人,历史洪流中的一滴,虽然看起来她多次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却不尽然。

毕竟维德失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而程心救了当时天空城上的无数人却是实实在在的。她太依赖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了

其实在她精疲力竭的回忆云天明的话,最后为“我们的星星”而激动哭泣的时候我已经完全谅解这个角色了。但最后她很自然的投入最后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男人怀里,确实让我感觉到了大刘对这个角色有恶意…而且这个情节几乎让所有隐藏的恶意都在一瞬间揭露。

云天明已经不爱程心,或者说爱已经变成了其他感情,像是对待一个珍贵的物种

第一是云天明没有进入独立宇宙中等待程心,而是和AA度过余生,并且还给了关一帆权限方便他和程心一起过日子,占有欲完全消失。

第二是云天明对地球的感情,作为有生之年不太可能返回地球且主动安乐死的人,他对地球人的存亡应该远没有对程心的感情深厚,为什么要让程心冒险传递情报?

第三,三体世界判断的程心威慑力只有10%左右,但是风险也切实存在,三体世界不理解人类的思想,更不理解人类的个体,个体的不可预测性是执剑人计划实施的根源,三体世界如何能坚定地设好这个杀局,在程心成为执剑人的瞬间发动进攻,是谁给三体人下定的决心?又是谁给程心带来了持续的保护?

第四,为什么云天明出现的这个节骨眼突然出现了死线?又是谁扰动了这些死线,把程心他们困在其中?

本来我只觉得这些情节有点小小的不合理,现在如果站在非爱的视角,突然感觉脊背一凉。

他不爱程心,他在观察程心。

他想看程心在一次次看过宇宙的残酷之后,能否维持人格中朴素甚至愚蠢的善意。

云天明对程心的爱已经转化为对程心人格的欣赏,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对程心人格的纵容。这种旧式的朴素的善良,或许很愚蠢无用,但在残酷的宇宙中极为珍贵,所以他将程心作为一种“文明遗产”一样保留了下来。

如果选择不那么冰冷的背景,不把她推向历史的方向盘前,这会是一个“善”的角色,但恶意的普遍存在让程心式人格十分脆弱和危险

为什么云天明、罗辑、维德这些“强者”都在努力让程心这样的“弱者”成为留到最后的人?

在宇宙社会学背景上,他们不可能认可程心的善,但是如果将宇宙破灭的最终结局视为命运,一切都好理解了————

宇宙是恶意的,但至少让宇宙中最后一个活人,是一个人类道德观中的好人。这是人类能向宇宙展示的,最后的尊严了。


其实在程心说出“可能造成人们伤亡时需要我来做决定”之前,我对这个角色的看法都是正面的,以往她都是被推到台前,这次是她主动搬动道岔——我知道自己蠢,但我不信任你的决策,我只救近在我眼前的孩子,即使偏航的火车可能在远处压死更多人这就把这个角色写得太蠢了些。而缴械决定的做出直接让角色形象恶化,害死了相当有人格魅力的维德,直接让这个角色口碑无法翻身了。

user avatar

恰恰相反,这说明你真的看懂《死神永生》了。

而骂程心的人大多是没看懂这本书的。

表面上看起来,大刘把程心黑了个遍;但实际上,大刘真正要黑的,是程心背后的人,或者说把程心推到这个位子上的人们。

如果抛弃上帝视角,真正顺着人物欣慰的逻辑脉络来看,程心是个很好的人。她只不过被推到了不不适当的位置。就好比硬要让一个好厨师来做手术,做不好才是正常的。

把程心推到这个位子上的人,也就是背后的“人类”,才是真正的恶。这些人绑架着程心干了不适合她的事,干失败了,又把锅都甩给程心。尤其是这个把锅甩给程心,看起来不眼熟吗?

是的,这就和部分读者把锅甩给程心,是一样的。

换言之,骂程心的读者,实际上就和大刘讽刺的,那些在程心背后的芸芸众生们,是一丘之貉。

骂程心的人自以为自己三观很正,他们以为大刘在讽刺程心,实际上大刘讽刺的恰恰是这些把责任都推给程心的人。

所以,题主越来越喜欢程心,恰恰证明你看懂了《三体》,说明你和那些把责任都推给程心的人决裂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