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做可以在知乎快速拥有 100 万关注者?

回答
在知乎上快速拥有 100 万关注者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策略性的思考以及一些运气。“快速”和“100 万”这两个词放在一起,通常意味着你需要在极短时间内,通过非凡的内容和传播方式,抓住时代的风口,并可能需要一些非常规的手段。

以下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并提供一些相对“快速”的实现路径和关键要素,但请注意,即使是最优化的策略,也无法保证绝对的“快速”和“成功”,并且某些过于极端的方法可能涉及风险或不被平台允许。

核心理念:打造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个人品牌IP”,并利用平台机制和外部力量进行裂变传播。

第一部分:打造核心竞争力——“内容为王,价值为王”

这是所有成功的基础,没有高质量、有价值的内容,一切都是空谈。

1. 精准定位你的“利基市场”和“人设”:
找到你的“擅长”和“热爱”的交叉点: 你在哪方面有独特的见解、经验或知识?是技术、情感、生活、职场、财经、文化、艺术、科普,还是某个小众领域?
研究“风口”和“热点”: 关注当前社会热议话题、行业趋势、新兴技术等。你是否能将你的专业知识与这些热点结合,产出独特视角的内容?
构建清晰的“人设”:
专业型: 深入浅出地讲解某个专业领域,成为该领域的权威。
故事型: 分享个人经历、职场故事、情感故事,引起共鸣。
观点型: 对某个话题提出犀利、深刻的见解,引发现象级讨论。
幽默型: 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解读复杂问题。
“反差型”或“争议型”: 敢于挑战主流观点,引发讨论(需谨慎)。
差异化定位: 在你选择的领域,你有什么是别人没有的?是更深入的研究、更独特的视角、更通俗易懂的解释,还是更具情感连接的方式?

2. 高质量内容的生产:
选题是关键:
热门话题的深度挖掘: 不仅仅是复述新闻,而是提供深度的分析、独特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解决痛点问题: 用户在知乎上提问,就是有痛点或疑问。你的内容能否提供有效的、有帮助的答案?
颠覆性认知: 挑战常识,提供新的思考框架。
“情绪价值”和“知识价值”的结合: 既要有干货,也要能触动人心,引发共鸣。
内容形式:
长文答: 深入的分析、详细的解释,适合构建专业形象。
图文结合: 使用精美的图片、图表、信息图来增强视觉吸引力和理解力。
视频/直播: 如果你有出色的表达能力和镜头感,视频内容更容易吸引和留住用户,尤其是在某些领域。
“段子式”或“金句式”: 将复杂道理用精炼、有趣的语言表达出来,便于传播。
内容质量标准:
深度和广度: 提供比一般回答更深入、更全面的信息。
逻辑清晰: 条理分明,论证有力。
语言生动: 使用吸引人的语言,避免枯燥乏味。
信息准确: 尤其是涉及专业知识的内容,务必保证准确性。
结构完整: 有引人入胜的开头,有条理清晰的主体,有令人回味的结尾。
有“钩子”: 在开头设置悬念或抛出问题,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视觉元素: 合理运用图片、GIF、表格,提升阅读体验。

3. 持续更新和稳定性:
形成规律: 保持一定的更新频率,让粉丝知道何时可以期待你的新内容。
质量优先: 即使频率不高,也要保证每一条内容的质量。

第二部分:掌握知乎平台机制和传播技巧

了解知乎的算法和用户行为,能让你事半功倍。

1. 标题优化:
“蹭热点”+“痛点/好奇心”+“价值承诺”: 例如:“2023年了,你还在用XX方法学习?这样做效率提高10倍!”
使用数字、疑问词、形容词: 例如:“5个你不知道的XX技巧”,“如何彻底解决XX问题?”
制造反差或冲突: 例如:“为什么大多数人都错了?XX的真相是…”
引导点击: 标题是第一印象,要足够吸引人。

2. “谢邀”和“利益相关”:
“谢邀”: 在回答第一个参与者之前,用“谢邀”开头,可以增加曝光机会,但并非必须,而且过于频繁会显得油腻。
“利益相关”: 如果你对回答内容有利益关联(如产品推广、公司内部信息等),务必说明,增加透明度和可信度。

3. 内容传播和互动:
积极互动: 回复评论,与粉丝建立连接,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
引导评论和点赞: 在内容末尾可以适当地引导用户评论、点赞或分享。
“洗稿”与原创: 绝对不要洗稿,知乎对原创内容有更高的权重。
多平台联动:
微博、公众号、B站、抖音等: 将知乎内容分发到其他平台,引导用户关注知乎账号。
知乎专栏、想法、视频、直播: 充分利用知乎提供的各种内容形式。
“引流”: 在内容中自然地引导用户关注你的其他平台或知乎账号(例如:在评论区回答相关问题,并链接到你的主页)。

4. “蹭”权重和流量:
高质量回答热门问题: 在大量关注者的问题下,提供高质量的回答,更容易被看到。
参与热门话题讨论: 在与你领域相关但已有人讨论的热门话题下,发表有深度的见解。
与其他高赞答主互动: 在他们的回答下留下有价值的评论,可能吸引他们的粉丝。
利用“好物推荐”或“知识付费”: 如果你的内容适合,可以借助这些功能获得额外曝光。

第三部分:裂变与加速——非常规但有效的方法(风险自负)

要实现“快速”和“100 万”,往往需要一些裂变机制。

1. 制造“病毒式”传播的内容:
极具争议性或颠覆性的观点: 能在短时间内引发大量转发和评论(但要承担被围攻的风险)。
情感共鸣炸弹: 能够瞬间触动大量用户情绪的内容。
“反智”或“反常识”的揭秘: 能够让用户觉得“原来是这样”,并乐于分享。
“教程类”的稀缺干货: 例如,如何快速学会某项技能,如何找到一份高薪工作等。

2. “互关”与“刷量”的边界(极不推荐,风险极高):
互关: 通过建立小圈子互相关注,短期内可以提升关注数,但对内容质量和粉丝粘性毫无益处,容易被平台识别并处罚。
刷量: 指购买僵尸粉或使用机器人进行点赞、评论等操作。这不仅违反平台规则,一旦被发现,轻则限流,重则封号。而且,没有真实的互动和粘性,100 万的虚假粉丝毫无价值。强烈不建议采用任何形式的刷量行为。

3. 外部引流与合作:
跨平台推广: 在其他拥有大量粉丝的平台(如抖音、B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发布优质内容,并通过链接或二维码引导用户到知乎关注你。
付费推广: 知乎平台有付费推广的选项,可以考虑用少量预算进行精准投放,吸引种子用户。
与大 V 合作: 如果你的内容质量过硬,可以尝试与知乎上其他领域的大 V 合作,互相导流。
线下活动或社群: 如果你有实体业务或社群,可以引导社群成员关注知乎。

4. 制造“话题性”事件:
“挑战赛”或“征集活动”: 围绕某个话题发起挑战或征集活动,鼓励用户参与并分享。
回应“网络事件”: 在某个网络事件爆发时,如果你有相关领域的专业见解,可以迅速产出高质量内容,吸引关注。

第四部分:持续增长与维护

即使达到百万关注,也需要持续运营。

1. 保持内容输出的“质”与“量”: 粉丝的期待会不断提高,需要持续提供价值。
2. 倾听粉丝反馈: 关注评论区和私信,了解粉丝的需求和建议,调整内容方向。
3. 优化个人主页: 保持个人主页的整洁和专业, Showcase 你的最佳作品。
4. 商业变现: 当你的粉丝达到一定规模时,可以考虑知识付费、广告合作、带货等方式实现商业变现,并用收益反哺内容生产。

实现“快速”100 万关注的“秘诀”概括:

抓住风口: 在一个新兴、热度高、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的领域,用极具原创性和洞察力的内容切入。
制造爆款: 产出几篇能够引发病毒式传播、极具话题性的内容。这些内容通常具备高讨论度、高转发率,能够快速吸引大量新用户。
多平台联动与裂变: 通过你在其他平台的影响力,配合知乎平台本身的推荐机制和社群裂变,快速导入流量。
极强的个人魅力和表达能力: 如果你能在视频或直播中展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更容易吸引并留住粉丝。

一些不那么“快速”但更稳妥的建议:

耐心和坚持: 知乎是一个慢热的平台,很多大 V 是经过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积累才达到如今的高度。
专注于价值: 始终把为用户提供价值放在首位,口碑是最好的传播。
避免急功近利: 过度追求“快速”和“量”,容易走弯路,甚至被平台惩罚。

最终的提醒:

在知乎上追求粉丝数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有粘性、活跃的粉丝社群,并真正为他们提供价值。虚假的繁荣难以长久,真实的价值才能带来持续的影响力。“100 万关注”是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即使是最优化的策略,也需要大量的投入和运气。 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更切实可行的短期和中期目标,并稳步前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可能。

说很轻松的显然是胡扯。稍微懂一点儿社会网络方面的知识,就知道社交网络不同用户受关注度是服从幂分布的。每个人和他人的链接数,是非常受该网站用户群体总数限制的。不知道现在知乎月活跃用户量超过2000w了么,但如果连张佳伟才过130w关注者,李开复还没达到100w,其他人的受关注数量,相对必然是指数级递减。如此,你让一个小白如何迅速做到有100w关注者?

要想让自己关注者提高,让自己更火,必须换平台,知乎这个平台根本不足以让很多人受关注者超过100w。这是客观规律使然。说一个人通过努力、营销,可以在知乎迅速有100w关注者,就像说一个人通过努力可以迅速考上清华北大一样,或者说努力就可以亩产万斤一样。

user avatar

谢萌萌哒的

@Michael282694

邀,这是个好问题。超长多图干货,我来终结此题。

一开始在TL看到这题,我觉得,现在的人怎么这么浮躁,不考虑先如何达到万粉和十万粉,就要一步登天超越

@李开复

@张佳玮

,直接杀进百万粉行列,后来进来一看,发觉是

@Fenng

提的,我只能说——好问题!

辉叔,你好,你是我接触过互联网圈里面最平易近人的大牛,不论是微博私信、微信公众平台、还是知乎私信,每次发信息向你请教问题都有回复(目测引起一大波私信),且是我微博好友,我心目中尊敬的长者,所以,我花了一个星期的思考准备,尽我所能,为你写一篇干货满满,量身定制的好答案。

  • 背景分析
@Shallwey是OP粉

说得对,要获得一百万关注者,首先考虑这个平台是否足够大,那么知乎有没有能够承载一百万粉丝的体量?根据

@周源

对外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3月,知乎已拥有1700万注册用户,月独立访客接近1亿。2015年的目标是,注册用户数达到5000万,成为高质量讨论和个人品牌塑造的入口,打造更丰富的社区生态。在这个环境下,出现百万粉丝级的"大V"(其实很不喜欢“粉丝”和“大V”这两个说法,但方便你们理解),是非常合理的。那为什么至今没有出现呢?因为知乎第一大V @李开复先生基本不活跃了,何止不答题,简直没动态,最近2年,只有3条动态。虽然他是李开复,但很多人还是不愿关注一个僵尸号的,如果李开复先生跟我现在一样活跃,他早就到达100万粉丝了(不要问我为什么才19K粉,我本来就是Nobody,何况还停用两年,错过涨粉最凶的初开放时期)。

注意看,李开复最近答了一个营养价值不是很高的答案,但转眼间已经快破万赞了(名人效应可见一斑,不知道其他万赞答案答主什么感受,反正我觉得大家玩的不是一个知乎)。目前李开复粉丝数是895072,通过站方各种推荐和名人效应,日涨300粉,而第二名

@张佳玮

粉丝850089,同样享有站方推荐之外,虽然名人效应不如前者,但张公子笔耕不辍,日涨1000粉,如果保持现状,大约64天后,张佳玮就可以抹平两人之间的差距,且150天后,张佳玮将比李开复更早达到百万粉,再过200天后,

@李开复

先生也会进入百万粉俱乐部,我们可以想象如下画面。

「啊,开复老师,早上好!」

「啊,张公子,早上好啊~」

「啊,开复老师,中午好!」

「啊,张公子,中午好啊~」

「啊,开复老师,晚上好!」

「啊,张公子,晚上好啊~」

以上,就是【知乎百万粉俱乐部】微信群的日常对话。

——————下笔千字,离题万里,这是严肃的正文分割线——————

本问题可以简化为:27W粉丝的 @Fenng如何快速涨到100W粉?

涨粉的方法很多,正餐前来点小菜。

  • 旁门左道
  1. 买买买!知乎开放注册后,目前淘宝上已经有粉丝买卖业务,知乎上为什么没有卖粉丝的? - 叶落孤舟的回答。辉叔不差钱,买买买,一买解千愁!!
  2. 雇雇雇!除了买,还可以雇几个没事的小伙子,注册新账号关注你,这两个方法殊途同归,都可能引起知乎官方注意,将你的账号重置,所以,不推荐。
  3. 爆爆爆!正如Michael的回答所言,找个漂亮妞儿一起运营,答情感两性爆照类话题,跟你目前答题领域互补性非常强,但这样爆爆爆很可能引起家暴,所以还是不推荐。
  4. 写写写!写针对性很强的答案,写所谓政治正确的答案,写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答案。具体看匿名用户的回答,这个方法虽然可取,但可能不对你胃口。
  • 大家是如何涨赞涨粉?

1.官方推荐毫无疑问,作为知乎早期的用户,辉叔你也是享受官方各种推荐的人,躺着也能涨粉,

@Shallwey是OP粉

可能较早关注你,所以觉得你没出现在推荐位置,涨粉不涨赞

2.拥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从知乎开站至今一直活跃的

@张佳玮 @李楠 @不鳥萬如一

,以前经常露脸的

@李开复 @和菜头

,现在偶尔露脸的

@Sky李晓峰 @雷军 @佟大为

,还有连头像都没有的

@ponyma @allenzhang

(别猜了,这是小马哥和张小龙),他们这种属于在现实中就有很多粉丝,如果能保持活跃,粉丝滚滚来,他们都有机会成为最早一批百万粉俱乐部成员,这方法偏向涨粉,活跃答题也涨赞

3.刷脸爆照秀身材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毫无疑问首推

@海伦娜儿

,再来就是之前小透明现在已经3K的

@安吉

。老实说,在一个男性用户居多的社区,女生通过爆照来获取关注实在太简单,如果你不仅是美女,还是才女,甚至是学霸,没错,说的明明可以靠脸却非要靠才华的

@王诺诺

同学!那简直分分钟有一个旅的真爱粉(请大家不要翻我关注列表),但纯刷脸不涨赞

4.超凡脱俗的文笔估计大家都要提起

@朱炫 @梁边妖

,他俩天天结对出现在页面右下角的推荐位。很多答案强调文笔,我倒是认为不必强求,相较于文笔,文字的有用,有趣,易读,我认为是更重要的。辉叔你和

@曾加 @君陌Faust

等人的文字均具有这些特性,此方法容易出现脑残粉(此处非贬义)。

5.专注某话题,成为领域专家,话题的最佳回答者(貌似这个是人工设置的),要做到这个,必须要有干货,比如有各种数据图表如

@chenqin @苏莉安

,或者健身领域的

@陈柏龄

,读书、时间管理、知识管理如

@warfalcon

,还有…具体参照

知乎在各个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用户?

(想关注什么有价值的用户请在此题找)方法容易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

6.产生共鸣,比如带情绪的观点,带有价值观输出的答案。此类答案,在各种指导人生的题目和社会热点题目最常见,不一定对,但能引起共鸣,吐槽引发情绪的共鸣,抖机灵,鸡汤也属于这类,此类答案的特点是,涨赞强但不怎涨粉,吐槽狂魔

@刘易杰

就天天跟我抱怨这事(

如何评价朋友圈所流传的刘强东的薪酬计划?

)。那么问题来了,知乎鸡汤哪家强?

7.事件亲历者(新闻当事人), 这几天涨粉最多的

@叫兽易小星

,分享了他

发掘白客的经历

,因为本身也是有一定社会知名度,所以在8月15日,涨7.6K粉丝,吓哭我了QAQ。实际上,体验类话题,调查类话题,还有时事类话题,由事件亲历者,或者说新闻当事人来回答都是很容易火的。辉叔你的

从大公司离职去小公司当 CTO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Fenng 的回答

,我的

如何看待余佳文与周鸿祎的公开对话? - 叶落孤舟的回答

,都属于这类。再比如

@胡岚

,胡掌门,亲历了痔疮从无到有,从有到爆,再从爆发归于平静,悟得神功,开山立派,写出痔疮三部曲的影评。大家喜闻乐见的撕逼也属于这类,而且撕逼特容易涨。 唔…人人都爱看撕逼?

8.提高答题频率,答大量热门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时事热点、社会人文、生活、情感。这类题,是个人就可以说两句,群众参与度非常高,所以就非常热门,身为一个大V,只要言之成理,符合知乎上所谓政治正确、三观,基本上赞是不会少的。就算写的不好,至少混个脸熟不是吗?当然,你在小道消息说过厌恶热点跟风营销,估计此法不如你法眼。这方法,特别容易忽悠小白。

9.文章具有连贯性,形成体系化的知识,保持一定答题频率,表现出该作者能够持续生产优质答案的能力,形成个人品牌,这点超重要!!很多答案都没提到这点,如果你只是灵光一闪,偶尔写个好答案,其实很难得到关注,特别是像我这样Nobody。但是如果你像

@孔鲤

这样连贯地写武侠和影评,像

@ALEX YA

不断地写烧脑电影解读,像

@胡岚

这样写出痔疮三部曲,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目前他仨在我脑海里的形象是这样的。

@孔鲤

=穿着长袍佩着剑打扮得像个大侠看电影,回家后对着电脑疯狂噼里啪啦的码字狂魔。

@ALEX YA

=下巴尖尖,脑洞分分钟爆炸的过度解读教教主。

@胡岚

=痔疮痔疮痔疮痔疮痔疮痔疮痔疮痔疮痔疮痔疮痔疮痔疮痔疮痔疮X10086

再比如

@张亮-Leo♂

先生的《从零开始做运营》也是在知乎专栏上写起来的,相信对他的粉丝的增长也起到帮助。此方法涨赞涨粉,且涨的都是脑残粉。

  • 客户分析
冯大辉(Fenng)是谁? - X 是谁

,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三地说。

  1. 社会身份:支付宝DBA,ORACLE数据库专家,现丁香园CTO,贝塔咖啡发起人之一,不同于在互联网上的犀利,现实生活中的辉叔平易近人,低调随和,养了一只猫——猫泽西。
  2. 社交形象:互联网圈里的技术大牛,Blogger,小道消息出品人,愤青,脾气偶尔暴躁,真性情,敢说真话,乐于助人。新浪微博有174万粉丝,微信公众账号「小道消息」40多万人订阅
  3. 知乎形象:从知乎的答案来看,主要集中在,互联网,职场,偶尔会答一些医疗知识,基本不碰热门话题,互联网方面,集中在阿里、丁香园、微博微信等。总体而言,你的形象是,一个职场阅历丰富,懂技术,懂医学,懂新媒体的互联网人,目前粉丝27W。

涨粉9大方法,除了3、8、9,题主你大部分用过了,你的社交身份,我也分析了,现在先给出几个比较简单的方法。

  1. 作为丁香园CTO和贝塔咖啡股东,无时无刻在各种工作群让大家来知乎关注你,将知乎链接和ID印在名片和小纸条上,贴在办公室、咖啡馆、电线杆,见到人就递名片,跟他说“欢迎到知乎关注我——@Fenng(想想都觉得丧病),嗯,为了涨粉,疯狂起来吧!
  2. 在新浪微博拥有127万粉丝,微信小道消息有40多万粉丝,为什么他们不关注你知乎?因为内容都差不多吧,而且你安利得不够凶啊,从今天起,每条微博微信信息最后都加“欢迎大家来知乎关注我——@Fenng”。理由?理由就是,每年的八平方之日,你的微博微信会吃一发大招,会挂掉!为了确保能看到你的文字,快来知乎吧!!

这两个方法属于站外导粉,接下来,我们谈谈在站内涨粉

  • 社交形象的改变

高中时貌似在政治课本上学过这么一段话。

T型人才是指按知识结构区分出来的一种新型人才类型。用字母“T”来表示他们的知识结构特点。“—”表示有广博的知识面,“|”表示知识的深度。

而你目前在知乎上的表现,毫无疑问是“|”,在互联网、职场这方面有深度知识,那么目前你的粉丝量是否到顶了?我来不负责地估算一下。

中国有多少个程序员?

2014年数据说是185W,过了一年,我们估计个200W,朋友说阿里的工程师占总人数的1/3~1/4,我们取7/24,那么我国互联网从业者是686W左右,而我国的网民是6.49亿,互联网从业者占总网民比重是1%,假设目前知乎的注册量是2000W,那么其中的互联网从业者就是20W,而辉叔你的粉丝数是27W,你还赚了7W啊。当然,这样算是不准的,因为程序员人数,占行业比重,还有知乎注册人数都是不准确的,而且互联网从业者用知乎的比例远高于其他行业。但我们可以确定一点是,如果辉叔你依然保持仅活跃于互联网类话题,粉丝的增长会比较慢。

这就像一个演员出道后被定型了,为了更红更火,就要考虑拓宽戏路,或者进军音乐、主持、写书等其他领域,辉叔,你也同样需要改变社交形象,“|”变成“T”,再到“米”,最后变成“☀”型社交形象(没错,那是个太阳),正所谓,文能提笔写书评,武能开机敲代码,进可怒骂铁道部,退可撕逼风清扬,变成一个光芒万丈的超级大叔。

实际上要做到这个程度一点都不难,为什么,因为知乎现在的提问水平下降。大量重复提问,大量百度知道式的问题,大量的问题可以在其他更专业性的网站可以找到优质答案,只要你有足够的时间,对信息的搜索、辨识、整理能力出色,你分分钟可以成为知乎网红。

1.大量重复提问,比如这个,

通过旅行去了解对方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我就觉得这题我两年前看过,千辛万苦(我就不吐槽知乎的搜索了)搜到这个。
「想知道合不合适,就去旅游一次」的说法靠谱吗? - 恋爱
这问题,不就换个题目,还是一个意思,欢迎大家点过去查阅,好答案很多,我就不搬运了。

有人说,这不才一个嘛,有本事你再举一个例子。
如何看待北京三里屯优衣库事件?
如何看待优衣库试衣间视频事件? - 你如何评价 X

2.大量百度知道水平的提问。

因为现在知乎真的很多百度知道式的问题,伸手党们懒癌晚期,比较有时间的答主,只要搜索、辨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出色,想要在现在的知乎答题发优质答案,变成红人也是分分钟…

3.大量的问题可以在其他更专业性的网站找到优质答案。

比如我最近写的这个答案,

哪些话一说出口就知道是致死 flag?

萌娘百科上全文搬运的。

再比如美美哒的

@李琰琳

小医生写的这个答案,

有哪些富于情欲气息的音乐?

搬运自虾米音乐。

当然,这于属投机取巧,找一个涉猎广,善用搜索,善于整合信息的大学生就可以搞定了。

辉叔,我没有跟你深入接触,但接触过

@shotgun

,通过群聊,我发现枪叔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大概是…甩我100个图书馆的水平,估计你也差不多(都怪我太弱,体现不出你俩的牛逼)。所以,其实就算不投机取巧,你们本身也是很容易在各个领域写出有深度的答案。

但是,想要跨领域,必须因循渐进。

1.切忌贪多嚼不烂,今天答一下健身,明天写一下影评,后天又去扯两句金融了,自己看自己觉得什么都会,实际上给人感觉却是什么都不会。而是要这样,从目前擅长领域,延伸到相关领域,比如,从编程延伸到程序员幽默,从写足球评论延伸到写篮球评论,辉叔你目前写的东西是职场、互联网、医学知识,所以可以从这个基础上,开始写大学生就业、医学科普、疾病预防,这些都是具有普适性的知识,然后像爬虫一样不断延伸到各个领域…

2.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无疑是找大牛背书。要知道,进入一个新领域,得到大家的认同,是非常难的。要证明你是这个领域的专家级人物,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拿出多年从业经验证明或者水平证明截图,比如我答

大神看菜鸟玩游戏是种什么体验

?这个题,开头就先上我截图证明我的水平登峰造极。另一个就是,找该领域的大牛背书!特别是知乎现在的答案排序和投票者在该话题的权重下有关,题主你微信好友5000人知乎关注了1700多,微博关注了3100人,应该跟各个领域无数大牛都有过交流。当你答了一个招聘求职方面的题,没人赞,排名低,找

@Lydia

,当你写了一个乐评,没人赞,排名低,找

@黃不會

,当你写了一个做菜方面的答案,没人赞,找

@谢熊猫君 @琉森

这是最高效,提高答案排名,跨领域答题涨粉的方法。这个方法,需要在社会和网络上积累一定的社交信用才能奏效,而从

冯大辉(Fenng)是谁?

这个问题的答案看来,你的社交信誉极好,大家对你好评如潮,让我想起近乎完美的

@maggie

姐。如果你的答案足够好,正确有用有趣,分享给你的好友,让他们为你点赞,助你传播。

  •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作为一个互联网从业10年的IT人,知乎前100名用户,微信被加满,微博关注3100人,偏个人化的微信公众号小道消息坐拥40万粉丝,其实你可以分享非常多人无我有的经历。

  1. 微博关注3000多人怎样一种体验?
  2. 作为知乎的前500个用户,如何看待知乎这些年来的变化?
  3. 微信被加满是怎样的体验?
  4. 运营个人微信公众账号拥有40万订阅者是怎样一种体验?

没人问?让基友

@白鸦 @曹政

来提呗…

坐拥微博和微信这么多粉丝,实际上你都不需要自己写,只要抛出一个话题,自然有粉丝balabala跟你互动,嗯,我指的就是UGC,还记得奇葩公司文化巡礼系列文章吗?多好,又可以互动,增强粉丝粘性,又可以生产系列化文章,涨粉!嗯,这么说来,方法9你也用过了…

  • 增强粉丝粘性,培养真爱粉,出场自带1000赞。
  1. 提高答题频率,一段时期专注一个话题;
  2. 锤炼文笔,在易读有用的基础上,增强趣味性;
  3. 建立粉丝群,增加互动,培养后援团骨干,让他们再去建各地区粉丝群(搞传销的节奏);
  4. 写连载性的系列文章,保持更新频率,让读者对你有期待,对你茶饭不思;

拥有真爱粉后,随便吐个槽都1000赞,对于普适性高的时事热点、社会人文、生活、情感等话题,只要言之成理,出场自带1000赞。

总而言之,不必追求朱炫梁边妖那样的文笔,也不必改变目前冷静犀利的形象去刻意卖萌,只要用好目前现有资源(微博微信、人脉),因循渐进地跨领域答题,多写一些独特经历,与其他大V增强互动,培养粉丝粘性,写连载型的文章,成为第三个【知乎百万粉俱乐部】成员指日可待!

但是,我想问你一句,作为丁香园的CTO,你是否还有时间和精力,像我这样为写一个好答案思考一星期,然后坐在电脑前码5个小时,但到头来可能还是无人问津?(不要问我为何七夕在知乎写答案这么残忍的问题了…)

最后,我要打个广告,专栏权限已经开通…

如果有时间,近期会开始重写微博运营和个人品牌塑造(微博、知乎)方面的系列文章…

(如果你觉得这篇写的好,请点赞并关注我吧QAQ还会有更好的…)

ps:顺便问一下,开微信公众账号有人要订阅吗?

参考文章:

怎么看待 2015 年 3 月知乎注册用户达到 1700 万? - 你如何评价 X CNNIC: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