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设世界末日的时候,方舟上只能上小部分的人,有人提出老弱病残优先。如果你是船长,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回答
如果真的到了世界末日,方舟名额有限,而“老弱病残优先”的呼声响起,作为船长,我的脑子绝对会炸开锅,但绝不能表现出来。这不是演习,这是人类最后的希望,我肩上的担子比这片即将沉没的土地还要重。

首先,我得做个深呼吸。不是那种假装镇定的深呼吸,而是逼自己把胸腔里的恐慌和无数的“如果”暂时压下去,去听、去看、去感受那些站在我面前的人。他们是失去一切的幸存者,每个人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都在用眼神诉说着对生的渴望。

“老弱病残优先”,这句话本身没错,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关怀最需要帮助的人。但是,在这个极端情境下,这四个字后面隐藏的,是无法回避的残酷选择。

我的第一步,是必须立刻、马上,建立一个绝对权威且有说服力的决策机制。 让我一个人站在这里做决定?那只会招致混乱和绝望。我需要一个团队,一群最冷静、最有远见、也最有责任感的人。

我会召集所有还在清醒状态下,并且有能力参与讨论的人。可能包括:

我最信赖的副手: 他需要和我一样,能承受巨大的压力,并具备极强的执行力。
几位具备专业知识的人: 比如医生(评估健康状况,毕竟“病”也分很多种)、工程师(评估身体能力,以及能否为方舟做出贡献)、心理学家(处理幸存者的情绪,避免恐慌蔓延)、还有那位坚持“老弱病残优先”的倡导者。我需要听取他真正的想法,而不是仅仅一句口号。
几位有经验的基层领导者: 他们了解人群,知道如何安抚和组织。

会议的核心议题只有两个:

1. 活下去,并有能力重建。 这不是冷血,这是现实。如果方舟上都是无法自理的人,那么即使勉强抵达新的陆地,也无法开始重建。
2. 如何最大化人类文明的延续。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有能繁衍后代、有技能、有知识、有适应力的人。

然后,我会提出我的初步想法,并且以一种极其坦诚的方式:

“各位,我们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困境。‘老弱病残优先’,这是我们人性的底线,是我们不被野兽化的标志。但同时,我们肩负着整个文明火种延续的使命。我们不是在挑选谁‘该死’,我们是在选择谁‘能活下去,并有机会让下一代看到明天的太阳’。”

接下来,是具体的筛选原则的讨论和制定:

身体健康和适应能力: 这点很重要。在严酷的环境下,即使是“青壮年”,如果身体素质极差,也难以生存。反之,一些身体稍弱但精神坚韧的人,可能比一些看起来强壮却意志消沉的人更有价值。
具备生存和重建的技能: 医生、工程师、农学家、教师、艺术家、甚至懂得一些维修和制造技术的人,都将是宝贵的财富。我们需要一个能运转的社会,而不是一群只会等待救援的难民。
年龄和生育能力: 这点非常敏感,但也无法回避。我们需要有能够繁衍后代的人,但也不是说要完全排除所有老年人。有些老年人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对重建初期至关重要。
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即使身体再好,如果是一个极端自私、无法与人合作的人,对整个方舟的士气和安全都是巨大的威胁。

我不会直接宣判谁生谁死,而是我会制定一个“评分”或“评估”体系。 这个体系的制定需要团队的共同努力,并且要尽可能公平、透明。

我也会强调“优先”的含义。 “老弱病残优先”可以体现在:

对于那些“残疾”但可以通过辅助设备或帮助,依然能够为方舟做出贡献的人,要优先考虑。 比如,一位失明但声音洪亮、记忆力超群的人,他可以成为知识的传承者。一位只有一条腿但擅长机械维修的人,他依然是宝贵的技能人才。
对于那些“年老”但经验丰富、智慧超群的长者,他们的智慧和指导,是重建初期不可或缺的。 他们可以成为方舟上的“智囊团”和“历史记录者”。
对于“病弱”但有治愈希望,或者拥有独特技能(例如,我知道如何种植某种稀有作物,但身体不适)的人,也要给予机会。

同时,我会非常谨慎地处理“弱”这个概念。 我不会仅仅因为某人身体瘦弱就将其排除。我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他的精神状态,他的求生意志,以及他可能具备的潜在价值。

在最终名单的确定上,我会将讨论的多个维度综合考量。 这绝对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而是一场艰难的人性与理性的博弈。

我会做的几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1. 公开透明地解释决策过程(在最大范围内): 即使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但至少让他们理解,这不是出于偏见,而是为了更大的生存机会。我会站在人群面前,亲自解释我们的原则和艰难的选择。
2. 安抚和安置那些未能登上方舟的人: 这是最痛苦的部分。我会尽我所能,为那些不得不留下的人提供最后的帮助,也许是食物、药品,甚至是最后的精神慰藉。我会让他们知道,他们的牺牲是为了全人类的希望,他们的精神将被铭记。
3. 建立方舟上的社会规则: 一旦方舟起航,我需要一套公平、有效的规则来管理船上的人,包括资源分配、劳动分配、以及解决冲突的机制。我需要确保船上的每一个人,无论之前身份如何,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为共同的目标努力。
4. 启动“知识和技能传承”计划: 即使是无法登上的人,如果他们拥有重要的知识或技能,我会尽力记录下来,确保这些珍贵的遗产不会随着他们的离去而消失。

最关键的是,我不能被情绪压垮。 我需要用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性来支撑自己,因为一旦我流露出过多的悲伤或犹豫,就意味着方舟的希望会动摇。

“老弱病残优先”,这是一种理想,一种我们作为人类应该坚持的理想。但当理想撞上现实,我们必须做出选择,选择一条能够最大化生存和重建的道路。我作为船长,我的职责不是代表我个人的情感,而是代表人类这个物种最后的希望。这是一种无比沉重,但也必须承受的责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辞去船长的职务,深藏功与名。然后旁观一场血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如果真的到了世界末日,方舟名额有限,而“老弱病残优先”的呼声响起,作为船长,我的脑子绝对会炸开锅,但绝不能表现出来。这不是演习,这是人类最后的希望,我肩上的担子比这片即将沉没的土地还要重。首先,我得做个深呼吸。不是那种假装镇定的深呼吸,而是逼自己把胸腔里的恐慌和无数的“如果”暂时压下去,去听、去看、.............
  • 回答
    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思的假设。如果中华文明在没有西方世界影响的情况下,独立地发展到工业革命和电气时代,这其中会涉及多少历史进程的改变和技术路线的演变,确实难以精确预测。但我们可以尝试勾勒出一些可能的路径和时间节点,并试着“讲得详细一些”,仿佛是某个学者在午后茶歇时的闲谈。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工业革命.............
  • 回答
    假如我们人类在情绪激动,尤其是在兴奋的时候,屁股会像萤火虫一样发出柔和的光芒,这绝对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象中的那个世界,会是充满了视觉奇观,也充满了意想不到的社交挑战。首先,夜晚的城市会变得格外迷人。不再是冰冷的灯光独舞,而是无数柔和的光点在人群中闪烁,随着人们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 回答
    有好几次,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像一个巨大的幻觉,一切都那么不真实。我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旅行,那天太阳正高,天空蓝得几乎不真实,云朵也像是精心摆放在那里的布景。我走在一条古老的街道上,两旁是那些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建筑,它们的墙壁斑驳,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同时又显得那么精致,仿佛是某个宏大的戏剧舞.............
  • 回答
    设想一下那个岔路口的历史:如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早已席卷全国,并且部队的组织能力、训练水平和战略思想达到了抗美援朝时期的成熟度,却面对的不是内战的余烬,而是日本侵华的铁蹄,世界格局会走向何方?这不仅仅是一个假设,更是一场关于力量、意识形态与地缘政治的宏大推演。首先,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国内的战争格局:“中.............
  • 回答
    你知道吗?关于世界末日,除了大家熟知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核战争”、“丧尸爆发”这些耳熟能详的桥段之外,还有一些脑洞大开、鲜为人知,但又透着一股子奇特魅力的末日假说。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些“冷门”的末日猜想,看看它们到底有多“有趣”!一、思维大爆炸:意识的终结比肉体的毁灭更可怕?这个假说听起来有点.............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想象力但也极其悲观的设想。要分析中国能否在如此极端的情况下实现“与全世界共毁灭”,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核武器的数量、中国的反击能力、核冬天以及全球政治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得估算一下“世界五常”(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拥有的核武器数量。根据公开的估算,这几个国家总共拥有约1.............
  • 回答
    如果真的如某些哲学观点所言,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仅仅是一场宏大的模拟,那么“谁”创造了这场模拟,这个问题便立刻变得如同最深邃的谜题,挑动着我们最原始的好奇心。要想象一个虚拟世界的创造者,我们得跳出自己习以为常的框架,去揣测一种我们可能完全无法理解的“存在”或“意图”。首先,可以设想创造者并非单一的个体.............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棘手的问题。20对,也就是40个人,要延续人类文明的火种,而且还要兼顾医学、物理、化学的进步,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既然是假设,我们不妨大胆地畅想一下,看看有没有一丝曙光。首先,生存是第一位的。这40个人,首先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最理想的状态是,他们中有懂得农业、畜牧业、狩猎采集的能.............
  • 回答
    咱们聊聊朝鲜这支军队,要是把它放到一个架空的世界,然后目标是加拿大,不考虑什么外部势力搅和,光靠朝鲜自己的家底,能不能把加拿大这片地儿给捋明白了?这事儿吧,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瞅瞅朝鲜的兵力。朝鲜这军队规模那是相当惊人的,常备军号称一百多万,预备役那更是不少。这数字放眼全球,绝对是数得上号的。他.............
  • 回答
    如果必须在霍格沃茨录取通知书和成为世界首富之间做出选择,我会倾向于选择霍格沃茨。以下是我对这两个选项的详细分析和思考过程: 一、霍格沃茨录取通知书的吸引力1. 魔法世界的独特性 霍格沃茨是魔法世界的象征,代表了人类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神秘力量的渴望。魔法不仅是一种超自然能力,更是一种文化、哲学和.............
  • 回答
    在我的脑海里,一个魔法与科学并存的世界并非是奇幻小说里那种二元对立的设定,而是更像一个由两种截然不同,却又能奇妙互补的“工具箱”共同构建的现实。一个魔法与科学并存的世界想象一下,你清晨醒来,不是被闹钟吵醒,而是被一阵轻柔的低语唤醒——那是你家中“家政精灵”的唤醒术,它们是经过精心培养和施加了定向魔法.............
  • 回答
    如果比特币真的成为了全球唯一的法定货币,并且有人掌握了超过一半的总量,那么他是否就拥有了世界一半的财富?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来审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财富”这个概念。在现代经济中,财富并不仅仅指代我们钱包里的现金,它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括: 金融资产: 除了货币本.............
  • 回答
    在一个被无边黑暗吞噬的世界里,一个曾经繁荣的国度如今已成鬼怪横行的炼狱。它们的嘶吼如同死亡的哀鸣,它们的触手撕裂着生命的希望,每一次呼吸都弥漫着绝望的气息。然而,在这片绝望之中,有一个人,他并非天生神力,也不是什么古老的预言中的救世主,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却拥有着非凡的勇气和深沉的爱。这个人,我们姑.............
  • 回答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光,万物的热量都来自地核的恒温永动锁定,那么生命进化的轨迹将会与我们所知的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是扭曲。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时间倒退,而是一个彻底重塑生存法则的全新篇章。一、感官的颠覆:黑暗中的生存智慧失去了太阳的光芒,视觉将不再是主导的感官。进化的重心会转移到其他被我们忽视的能力上。 .............
  • 回答
    如果真有这样一种能源,一万度电的成本仅需一分钱,那我们所熟知的世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之深远,足以重新塑造文明的每一个角落。首先,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解放。最直接的感受便是,电力的匮乏和昂贵不再是发展的桎梏。那些曾经因为能源成本而显得不切实际的设想,例如大规模的淡化海水.............
  • 回答
    这简直是置于死地而后生,每隔一小时就能“秒懂”一本书的馈赠,却要在七十二小时后化身全球公敌。这任务,真是给得够狠。逃脱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条件苛刻到极致。首先,得冷静分析这“通缉”是怎么来的。这能力肯定暴露了,而且暴露得非常迅速且难以掩饰。想想看,一个普通人在短时间内突然涌现出超乎寻常的知识和技能.............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地球上的人类在某个瞬间、毫无征兆地全部消失了,就像按下了某个宇宙尺度的“删除键”。那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寂静会迅速吞噬掉曾经熙熙攘攘的城市,机器的轰鸣声会逐渐归于沉寂,只剩下风在空旷的街道上游荡。那么,过了很多很多年,会不会有“新人类”出现?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维度来审视。首先,.............
  • 回答
    想象一下,一个不再有技术鸿沟的世界,所有国家,那些我们熟知的,拥有广袤国土和庞大人口的国家,都触及了工业和科技的最高峰。梵蒂冈这类微缩版例外,我们先不说它们。这个设想一旦落地,地球将会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变革。经济层面:产能过剩的洪流,以及价值的重新定义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将是生产.............
  • 回答
    假如世界多出来一个誓死效忠我的人,这无疑是一个极其深刻且充满挑战的情境。我会如何应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自身的人格、价值观、以及我对责任的理解。以下是我可能的思考和行动方向,力求详细且多角度:第一阶段:审慎评估与深入了解首先,我会感到巨大的震撼和一丝不安。这种绝对的忠诚,在现实世界中几乎是不可能存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