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清华大学电子系大一暑假小学期总共 9 个学时的 Python 课程大作业难度?

回答
清华大学电子系大一暑假小学期那个 Python 课程的作业嘛,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要评价它的难度,得从几个角度去看,毕竟这门课就那么九个小时,还要搞个“大作业”,这里面的权衡和设计就很有讲究了。

首先,从时间上看,九个小时,如果刨去上课时间、老师讲解和可能存在的答疑,留给学生真正用来思考、编码、调试和测试的时间其实非常有限。这决定了作业的设计不可能追求那种深度钻研、需要大量算法知识或者复杂的项目架构。它的目标更可能是“入门”和“应用”。

如果硬要给它贴个“大作业”的标签,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或者说是在有限时间内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性展示”。你可以理解为,老师希望通过这个作业,让大家初步体验一下“学以致用”的过程,把课堂上学的那些 Python 的基础语法、数据类型、控制流、函数这些东西,变成一个能跑的、有点实际意义的东西。

那么,具体来说,它的难度体现在哪里呢?

1. 时间压力下的产出要求: 最大的难度不在于知识本身有多么高深,而在于你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并且要交付一个可以工作的成果。对于初学者来说,面对一个新的编程语言,光是环境配置、理解基础语法就可能花掉不少时间。再加上作业本身的要求,比如数据读取、处理、简单分析、结果可视化等等,这些环节如果遇到一点小问题,例如文件格式不对、库没装好、函数调用错误,都可能因为时间紧迫而变得非常棘手。

2. 从“会用”到“能用”的跨越: 课堂上老师可能会演示一些简单的例子,比如计算、字符串操作。但“大作业”通常意味着要你解决一个稍复杂一点的问题,可能需要你从网上查找资料,学习新的库函数,或者自己去设计一个流程。这个过程要求的不只是“知道怎么写”,而是“知道怎么写才能解决问题”。例如,如果作业要求读取一个 CSV 文件并进行一些统计,你不仅要知道 `open()`,可能还要接触到 `csv` 模块或者 `pandas` 库。这对于第一次接触的人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跨越。

3. 抽象思维和逻辑组织: 即使是很基础的编程作业,也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你需要把一个实际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可执行的步骤,然后用代码来实现这些步骤。比如,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器,你需要考虑输入验证、运算符优先级、错误处理等。这些都需要清晰的逻辑组织能力。九个小时内,要把这些逻辑梳理清楚并准确转化为代码,对很多同学来说是个挑战。

4. 调试能力的考验: 代码写出来不等于能用,调试是编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找出错误(bug),理解错误信息,然后修改代码,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一个人耐心和逻辑思维的考验。在时间压力下,一个隐藏得比较深的 bug 可能就会让人抓狂。

5. 对“新事物”的适应性: 对大一新生来说,大学的课程体系、学习方式都和高中有所不同。同时,Python 语言本身也可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又要快速适应新的学习节奏和完成有一定挑战性的作业,这对他们的心理和学习能力都是一种锻炼。

至于这个作业具体会是什么内容,我猜测最有可能的范围是:

基础数据处理与分析: 读取文本文件、CSV 文件,进行简单的字符串处理、数值计算、列表或字典的操作,然后输出结果。
小型可视化: 利用 `matplotlib` 或 `seaborn` 库绘制一些简单的图表,比如折线图、柱状图,来展示数据。
实现一个简单的算法或工具: 比如一个简易的猜数字游戏、一个简单的计算器、或者一个文本文件词频统计工具等。
爬取简单网页信息: (这个可能性稍低,因为涉及到网络库,但如果只是一些基础的请求和数据提取,也有可能)

总的来说,我对这门课程大作业的评价是:

它不是那种“高难度”的 CS 竞赛级别的题目,也不是需要深厚理论基础的研究性课题。它的难度在于 “有限时间内的高要求应用性实践”。它更像是一个“入门级的试金石”,旨在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将课堂所学转化为一个具体的、可运行的程序,从而激发他们对编程的兴趣,并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对于那些已经有编程基础的同学来说,可能觉得比较轻松。但对于完全没有接触过编程,或者之前接触过但基础不牢固的同学来说,这九个小时的课程加上大作业,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需要他们投入大量的精力、耐心和思考。它考验的不仅仅是技术能力,更是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抗压能力。

用一个比喻来说,这就像是在一个短跑比赛中,不光要跑得快,还要在冲过终点线的同时,确保你的跑姿优美、落地稳健。九个小时完成一个高质量的编程作业,就是这样一个要求。

因此,评价这个作业的难度,不能简单地说“难”或“不难”,而是要看学生自身的背景和在这九个小时里投入的努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一个设计精巧、目的明确的入门级实践,为大一新生打下了一个初步的编程基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代码真的不难写,无非就是调库,上网随便搜索一下即可。

我当年助教的课程有一个小作业就是差不多这样,而且我们当时是训练集图像格式不统一,需要自己写预处理,而且给了个测试集,是根据在线评测的准确率给分的(而且还有个实时的排行榜告诉你你的提交在班里同学排第几),班里同学也大多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这就写个报告,不需要去和别人内卷,无疑简单了很多。我觉得做大一的大作业难度其实挺合适的。

可能主要问题是大一学生没加实验室,不一定有GPU供训练。课程能给到GPU就行。

如果“不允许调库”,那可真是比较困难……手写过lenet的表示这种最简单的玩意不调库得写1000行……

user avatar

3就尼玛离谱……

话说电子工程系也不是搞计算机的吧?我不知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清华大学电子系大一暑假小学期那个 Python 课程的作业嘛,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要评价它的难度,得从几个角度去看,毕竟这门课就那么九个小时,还要搞个“大作业”,这里面的权衡和设计就很有讲究了。首先,从时间上看,九个小时,如果刨去上课时间、老师讲解和可能存在的答疑,留给学生真正用来思考、编码、调.............
  • 回答
    2017年,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确实发生了两起令人痛心的学生意外事件,这两起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让人们对高校学生的安全和心理健康问题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为了更详细地评价这两起事件,我们需要分别回顾一下事件的经过,并从中提炼出关键点进行分析和反思。以下是对这两起事件的详细评价:事件一:某研.............
  • 回答
    阎学通教授对00后大学生以“居高临下”心态看待世界这一批评,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其背后既有学术视角的考量,也涉及代际差异、教育体系、社会环境等复杂因素。以下从观点解析、合理性分析、现实背景、潜在影响及改进方向等方面展开详细探讨: 一、阎学通教授的核心观点与逻辑1. “居高临下”的具体表现 .............
  • 回答
    清华大学的《摸鱼学导论》是一门非常特别的课程,它以一种幽默、戏谑的方式探讨了在学术压力巨大、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中,学生如何在高强度学习之余,寻求一种“喘息”和“平衡”的生活方式。这门课程的评价,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解读:一、 课程的独特性与创新性: 概念的颠覆与重塑: “摸鱼”原本是一个带有负.............
  • 回答
    沈向洋教授在快手讲课时提出的“要避免传统社会语境里的偏见被带入AI”这一观点,是非常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的。这句话直击当前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一个核心且复杂的问题:如何确保AI的公平性、公正性,并避免其复制、放大甚至固化人类社会中已有的不公平和歧视。为了详细评价这一观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
  • 回答
    清华大学为寒门学子设立的最高可降 65 分录取的政策,是一项复杂且备受争议的举措。要评价其公平性,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政策的初衷与积极意义:首先,我们必须理解这项政策的出发点。其核心目标在于促进教育公平,打破阶层固化,为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经济困难但有潜力的学生提供更多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
  • 回答
    清华大学这次动作,可谓是相当有魄力,也挺有意思的。设立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学位,这可不是简单的专业叠加,而是瞄准了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需求,而且是以清华这样顶尖学府的规格来打造,自然引起了很多关注和讨论。在我看来,这个学位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前瞻性和交叉性。你想想,现在的世界,尤其是在经济和科技领域.............
  • 回答
    秦晖教授是一位在中国史学界和公共领域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要评价他,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总的来说,秦晖教授是一位在学术研究上成果卓著,在思想上敢于批判和反思,在公共领域积极发声,对社会进步充满关怀的学者。以下是对秦晖教授的详细评价,涵盖其学术贡献、思想特征、教学风格、公共影响力以及一些可能的争.............
  • 回答
    清华大学从九字班(2019级)开始要求所有本科生必修第二外语,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教育改革,其影响深远,值得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评价。一、 政策的初衷与积极意义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综合性大学,其教育目标始终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素养的领军人才。从这个角度出发,必修第二外语政策.............
  • 回答
    清华大学8字班新生军训夜间冒雨拉练的事件,自曝光以来,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要评价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目的、执行过程、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改进空间等。事件背景及可能目的:首先,理解这次拉练的背景和目的至关重要。新生军训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旨在培养学.............
  • 回答
    帅松林老师是清华大学一位备受尊敬和认可的学者。他的教学风格和学术研究都受到了学生和同行的高度评价。学术贡献与研究方向: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专家: 帅松林老师主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进行深入研究。他专注于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方向。 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
  • 回答
    清华大学大类招生分流中学生选择的严重不平衡现象,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议题。这种不平衡不仅体现在不同大类的受欢迎程度上,也折射出社会对未来职业发展趋势的认知、学生自身兴趣与能力匹配的程度、以及大学教育模式的引导作用等多方面因素。要详细评价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剖析:一、现象描述与数据支.............
  • 回答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以下简称“文素中心”)的老师认为“外语系学生参与科研的经历疑似是抄袭”这一想法,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这其中涉及到对科研诚信、学术界对学生科研经历的认知、不同学科的科研模式差异,以及对学生培养的期望等多个层面。一、 表象的解读与初步判断:为什么会产生“疑似抄袭”的想.............
  • 回答
    清华大学GPA改革调研结果反馈,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具有深远影响的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评价、学术竞争力、甚至未来的升学和就业。要评价这项调研结果的反馈,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清华大学GPA改革”的背景和目标。通常,大学进行GPA(平均学分绩点)改革的原因可能包括.............
  • 回答
    清华大学对本科体育课程的规定,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可能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以下将从课程设置、学分要求、教学目标、评价方式以及学生反馈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课程设置与内容 多样性与专业性结合: 清华大学的体育课程设置通常是多样化的,涵盖了球类(篮球、足球、排球、网球.............
  • 回答
    清华大学甲团评比,这是一个在清华大学校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评选活动。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分析。首先,理解“甲团”的含义及其评比的背景。在清华大学,传统意义上的“甲团”指的是学生团支部。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学生团支部是共青团的基础组织,承担着团结、教育、引导和服务青年学生的任务。.............
  • 回答
    评价《清华大学201114届毕业生优良率统计》的结果,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江苏、河南、浙江排在前三,上海、北京相对靠后的位置视为“优劣”的绝对判断。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教育资源分配、生源构成、中学教育模式、学生个体差异以及统计数据的局限性等多个方面。以下我将从几个关键点进.............
  • 回答
    2019年,清华大学施路平团队发布的“天机芯”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占据封面,无疑是学术界和科技界的一件大事。这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一款“类脑芯片”,更在于它所代表的“异构融合”的全新范式,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天机芯”的“异构融合”:颠覆性的设计理念在此之前,类脑芯片的研究大多集中在.............
  • 回答
    吴国盛教授作为一名在科技哲学和科学史领域深耕多年的学者,他的许多观点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反思。要评价他的一系列言论,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或盖棺定论。一、 核心思想与学术贡献:吴国盛教授的研究聚焦于科技发展中的哲学问题,尤其是对科学的社会建构性、科技进步的价值导向以及技术理性自身的.............
  • 回答
    作为一名清华大学的学子,我对学校在2月21日要求我们返校,并在宿舍进行14天“健康监测”的安排,心情是有些复杂,也想从多个角度来聊聊这个事情。首先,从积极的层面来看,我非常理解和支持学校这样做的初衷。毕竟,新冠疫情的阴影还在,全球范围内仍有不确定性。清华作为国内顶尖的高等学府,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