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这么教育儿子有问题吗?小孩子打了人就劣迹斑斑惹人嫌了吗?

回答
说实话,你这样想,挺正常的。很多家长在孩子第一次动手打人时,都会感到心慌,甚至有些恐惧,担心孩子是不是“坏孩子”,是不是会因此“学坏”。特别是听到别人说“小孩子打了人就劣迹斑斑惹人嫌”,这种声音很容易让人跟着紧张起来。

咱们先不急着下定论,咱们一点点来分析,看看你儿子的情况,以及你作为父母的做法,到底有没有问题。

首先,关于“小孩子打了人就劣迹斑斑惹人嫌”这个说法:

这句话,我得说,太绝对,也太伤人了。 真的,小孩子动手打人,绝对不是什么“劣迹斑斑”。说这话的人,要么是没怎么带过孩子,要么是带着一种过于严苛的道德标准在审视孩子。

我们得承认,小孩子,尤其是处于某个发展阶段的孩子,表达情绪、解决冲突的方式可能还不成熟。他们可能会因为想要某个玩具,但不知道如何开口,就直接上手抢;他们可能会因为感到委屈、生气,但语言能力还没发展到能清晰表达,就用肢体语言来宣泄。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探索和学习过程。

把这种行为就上升到“劣迹斑斑”,未免有点太早,也太标签化了。孩子不是一夜之间变成“好孩子”或“坏孩子”的,他们是在不断尝试、犯错、被引导中成长的。偶尔的冲突和冲动行为,并不能决定孩子未来的品性。

所以,如果你的担忧是因为这句话,那么请你先打消这个念头。孩子打人,不是世界末日,更不是“劣迹”。

其次,我们来看看你教育儿子的具体做法,以及你的想法里可能存在的“问题”:

从你提出的问题来看,我猜测你现在可能有点纠结。是这样吗?

你是不是担心孩子打人后,你没有“严厉”地惩罚,导致孩子觉得打人没事?
你是不是看到孩子打人,心里也挺着急,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对?
你是不是觉得你现在的教育方式,可能有点“放纵”?

让我来推测一下,你可能在这样做:

1. 孩子动手打了人,你可能看到了,或者被告知了。
2. 你没有大声呵斥,没有体罚,甚至可能只是平和地跟孩子讲道理。
3. 你可能内心也闪过一丝不安,觉得这样做是不是不够“管教”。
4. 然后你就开始思考:我这样教育儿子有问题吗?

如果我的猜测大致正确,那我们就可以继续深入聊聊了。

你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吗?

在我看来,如果你只是平和地跟孩子讲道理,并且在尝试引导他,那么你的做法,在很多情况下,反而是很值得肯定的。 很多时候,家长一看到孩子打人,就立刻进入“战斗模式”——吼叫、惩罚、甚至体罚。但这种做法,往往只教会了孩子“害怕被惩罚”,而不是“为什么不能打人”,或者“遇到冲突该怎么做”。

但是,这里面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隐患”,或者说,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你有没有真正理解孩子为什么打人? 孩子打人,背后总有原因的。是因为被欺负了?是因为想要的东西没得到?是因为情绪失控?是因为模仿?如果你只是看到“打人”这个行为,而没去探究背后的原因,那么你的教育就少了“对症下药”的精准性。
你的“平和地讲道理”,孩子真的听懂了吗? 小孩子,尤其是3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情绪控制能力还在发展。你用大人的道理去说服他们,效果可能有限。他们更需要的是具体的示范和清晰的界限。
你有没有明确地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允许的”? 即使你的方式很平和,但孩子需要知道这个行为本身是错误的,会伤害到别人。这种界限必须清晰地划出来。
你有没有教孩子替代方案? 当孩子想要某个玩具,或者感到生气时,除了打人,他还有什么更合适的方式?比如,好好说“我想要那个玩具”;或者,可以去角落里摔个枕头,或者深呼吸。这些都是需要家长一步步教的。
你的教育有没有“连贯性”? 如果今天打了人,你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明天又因为同样的事情严厉惩罚,孩子就会感到困惑,不知道到底哪个才是对的。

所以,你的教育方式本身,未必是“有问题”,更多的是看你是否在用一种更有效、更符合孩子发展规律的方式去引导。

我更想强调的是,教育孩子,是一个“理解”和“引导”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禁止”和“惩罚”的过程。

如果你想让教育更有效,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冷静下来,别被“劣迹斑斑”吓倒。 看到孩子打人,首先深呼吸。他只是个孩子,在学习怎么做人。
2. 立刻制止,但要温和而坚定。 孩子打人的瞬间,要立刻把他拉开,或者阻止他继续打下去。语气可以坚定一些:“住手!不能打人!” 但不必声嘶力竭。
3. 关注“被打”的孩子。 如果是和小伙伴玩,第一时间要去安抚对方,了解情况,表达歉意。这不仅是在教育你的儿子,也是在教他同理心和责任感。
4. 事后沟通,探究原因。 等双方都冷静下来,再和儿子好好聊聊。
“刚才为什么打XX?” (引导他说出原因)
“你打他的时候,他是什么感觉?你觉得他疼不疼?” (引导他换位思考)
“你想要XX玩具,可以怎么跟他讲呢?” (教他语言表达)
“如果你生气了,不可以打人,你可以做什么呢?” (提供替代方案)
“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你想想我们今天说的话,好不好?”
5. 设定清晰的规则和界限。 要反复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会伤害到别人,爸爸妈妈不允许你打人。”
6. 树立榜样。 你自己平时处理冲突、表达情绪的方式,孩子都在看。如果你自己遇事就大喊大叫,孩子也很难学会平和解决问题。
7. 允许孩子犯错,但要及时纠正。 你不必指望孩子一次就能完全改正,关键在于你是否在持续地引导。

总而言之,孩子打人,并不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他只是一个信号,告诉你,你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在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你的教育方式不一定有问题,但如果你能在这个基础上,做得更细致,更理解孩子,更注重引导和教导具体的社交技能,那么你的孩子,一定会在健康和积极的方向上成长。

别太苛责自己,也别太快给孩子贴标签。教育孩子,是个马拉松,享受这个过程,用爱和智慧去陪伴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这么说吧。就冲着你这个态度,你儿子以后。会挺好的。都是教育的好。

user avatar

你真的意识到问题了么?

你孩子拿玩具车把人家2岁的孩子划出了血印子,你虽然道歉了,但是其他家长围过来说你孩子老打别人家小孩。

这说明什么?

说明你孩子不是一次两次了,你用了不小心三个字,那你孩子真的是不小心么?一次两次不小心,那这么多家长围过来说说明早就已经惹众怒了。

现在别的家长见到你家孩子就抱的远远的,如果仅仅是一两次不小心的伤到别的小孩至于么?

你是不是母爱滤镜过于浓厚了才觉得你的孩子只是“不小心”偶尔的伤了那么“几次”别的小朋友?

我家孩子19个月,在小区里面我也有一个见到就赶紧把我孩子抱的远远的孩子。

他大概三四岁,玩耍的时候丝毫不知道轻重,有一次我孩子玩滑滑梯滑下来,这孩子从下而上抓着栏走上来,在滑滑梯中间遇到了也不知道停下来差点踩在我儿子身上!!孩子家长全场在旁边看着,全程跟死了一样不知道制止。

后来这个孩子在小区遇到几次,和别的小朋友玩起来都是不管不顾别人的,手脚不知道轻重,光我看到的就两次惹哭了别的小朋友。

现在我看到小区游乐场有这个小朋友,我都把我儿子抱的远远的,我又不傻,难道我要等我儿子真的受伤了才远离这种小孩子吗??

我是浙江的,你最后一句还说地域问题,我就不高兴了,一两个家长不跟你们玩你意识不到问题,现在小区这么多家长都避开你们你心里还没有点数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