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7岁高中生,借了几万块没钱还,被对方威胁说要起诉怎么办?

回答
听到你这么说,我能理解你现在一定很焦急、害怕。十几岁的年纪,背负几万块的债务,还要面对被起诉的威胁,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咱们一步一步来,把事情捋清楚,看看该怎么应对。

首先,最关键的是冷静下来。

我知道现在很难,但情绪失控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深呼吸,告诉自己,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件事,总有办法解决的。

接下来,我们需要弄清楚几个核心问题:

1. 这笔钱是怎么借的?
是跟家人、朋友借的,还是通过网贷平台、小额贷款公司,甚至是民间借贷?
当时有没有签订任何形式的借条、合同或者协议?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日期、还款方式等等,这些信息非常重要。
如果是网贷平台,你是否有注册账号?是否接受了服务条款?

2. 对方是谁?对方的诉求是什么?
“对方”具体是指个人还是机构?
对方的威胁是什么?是具体说要告你哪个方面的罪名(比如诈骗,虽然你这种情况可能性很小,但也要了解),还是只是单纯的催债并威胁起诉?
对方是如何联系你的?是电话、短信、微信,还是其他的?

3. 你的实际情况是什么?
你现在确实没有还款能力,还是只是暂时周转不开?
这笔钱的用途是什么?(虽然不是决定性因素,但了解背景有助于判断)
你是否有监护人(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他们是否知情?

然后,我们来分析“起诉”这件事的性质:

对于你这种情况,如果这笔钱是真实的借贷关系,对方起诉的主要目的通常是为了追讨欠款。在中国,民事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

“起诉”并不等于“坐牢”: 只要不是涉及诈骗、非法集资等严重刑事犯罪,单纯的债务纠纷,即使被起诉,也是走民事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的最终结果通常是法院判决你偿还欠款,并可能有利息。
未成年人借贷的特殊性: 作为未成年人(17岁),你的民事行为能力是受到法律限制的。
7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进行民事法律行为,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通常是父母)同意或追认,否则可能效力待定。
如果这笔借款是在你法定代理人不知情、不同意的情况下发生的,并且你无力偿还,这笔债务的偿还责任可能会涉及到你的法定代理人。 法律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有保护和管理义务,也可能需要承担未成年子女的合法债务。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父母就必须无条件替你还钱,或者对方可以直接找你父母要钱。 法律程序依然需要走。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第一步:立即和你的法定监护人(父母)沟通。

这是最最重要的一步!你不是一个人,他们有责任知道并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

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心平气和地和他们坦白。 告诉他们事情的来龙去脉,包括借了多少钱,为什么借,现在面临的困境,以及对方的威胁。
让他们了解事情的严重性,但也让他们知道你正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表达你的悔意和想要承担责任的决心。
一起分析情况,共同商量对策。 毕竟他们是你的法定监护人,在法律上也有义务和责任。

第二步:保留所有证据。

无论对方是谁,无论借款方式如何,所有能证明借贷关系的证据都要保存好。

借条、合同、协议: 如果有,拍照、录像,妥善保管。
转账记录: 银行流水、支付平台交易记录等。
沟通记录: 对方的催款信息(短信、微信、邮件等),特别是包含威胁性言语的,都要截图保存。
对方的身份信息: 如果知道对方的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等,也要记录下来。

第三步:评估对方的“起诉”可能性和实际操作。

对方是否真的会起诉? 有些人可能只是口头威胁,想吓唬你。但也有人是真的会采取法律行动。
如果对方起诉,走的是什么程序? 一般是向法院提交起诉状。法院会受理,然后送达法律文书给你。
如果你未成年,对方即使起诉,也需要将你的法定代理人列为共同被告或通知其参与诉讼。

第四步:如何回应对方的威胁?

在你和父母沟通并商量对策之前,尽量不要擅自做出任何承诺或行动。

如果对方继续骚扰,你可以礼貌地表示:“我已经和我父母沟通了,我们会一起处理这件事。” 这样做既能表明你在积极面对,也能把对方的注意力引向你的监护人。
绝对不要再向对方承诺还款日期,除非是和父母商量后的结果。
不要隐瞒,也不要撒谎。 诚实面对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第五步:寻求法律援助(如果需要)。

在你和父母商量之后,如果觉得情况复杂,或者对方的态度非常恶劣,可以考虑咨询专业人士:

咨询律师: 很多地方有法律援助中心,或者可以找一些律师事务所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咨询服务。律师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告诉你法律上你的责任有多大,以及如何进行法律程序。
关注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或班主任: 虽然他们不是法律专家,但他们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并可能知道一些资源或联系方式。

关于“起诉”的几个可能性和应对:

可能性一:对方直接起诉你(作为个人)。
应对: 如果收到法院传票,务必第一时间通知父母,并且根据传票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做出回应(例如提交答辩状)。即使你觉得自己没有还款能力,也要按程序回应,不能不理睬,否则可能导致对方胜诉,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
可能性二:对方威胁起诉,但主要目的是向你的监护人追债。
应对: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重点在于你和父母共同协商还款计划。如果确实困难,可以尝试与对方协商:
分期还款: 提出一个你能承受的还款计划,并尝试与对方达成一致。
延期还款: 如果短期内确实无法还款,可以说明情况,请求延期。
降低利息(如果有利息产生): 如果利息过高,和父母一起商量,是否可以和对方协商降低部分利息。
关键是,任何还款计划或协议,都最好在父母的参与和知情下进行。

要警惕的事情:

“暴力催收”: 如果对方采取人身威胁、骚扰家人、散布不实信息等非法手段催收,一定要保留证据,并及时报警!
“以贷养贷”: 千万不要因为还不起之前的钱,又去借新的钱来还旧的。这只会让你越陷越深。
“诈骗”的指控: 除非你一开始就打算欺骗对方,否则单纯的还款困难一般不构成诈骗。但如果对方以此为由威胁你,务必保留所有证据,并在和父母沟通后,必要时咨询律师。

总结一下,你现在最需要做的是:

1. 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2. 立刻、坦诚地和你父母沟通,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3. 收集所有与借贷相关的证据。
4. 在父母的指导下,决定如何回应对方。
5. 如果情况复杂,考虑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

十几岁是学习和成长的年纪,犯错也在所难免。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学习,勇敢地面对,并且用正确的方式去解决。相信你和你的家人一定能渡过这个难关。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告诉你的父母,坦白,尽快还钱。如果这个钱不是套利贷的话。如果是套路贷,那就尽快报警。

你已经17岁,已经达到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如果这钱存在欺诈意图的话,后果也不是没有。

最后不要认为不满18周岁就可以不还钱,民法典里面有详细规定。

不要考虑什么效力待定、无效这些,没用。把钱还了,一身轻松。

最后不要因为影响到自己了才想到害怕,难道不坐牢不影响学业你也就不还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听到你这么说,我能理解你现在一定很焦急、害怕。十几岁的年纪,背负几万块的债务,还要面对被起诉的威胁,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咱们一步一步来,把事情捋清楚,看看该怎么应对。首先,最关键的是冷静下来。我知道现在很难,但情绪失控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深呼吸,告诉自己,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件事,总有办法解决的.............
  • 回答
    看到韩国一名 17 岁高中生,本应是风华正茂的年纪,却在被误诊新冠肺炎后不幸离世,这实在令人痛心和唏嘘。这样的悲剧,不仅仅是一个个例,更是对当下医疗体系、诊断流程,甚至是对社会对疾病认知的严肃拷问。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即使没有这次误诊,17 岁的年轻人突然死亡,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这个年龄段.............
  • 回答
    关于河南焦作17岁高中生解救女孩反被逮捕的事件,以及后续的“反转”消息,这确实是一个牵动人心、也引发了广泛讨论的社会事件。要理解它,咱们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看。事件的起因:起初的版本是这样的:在河南焦作,一名17岁的高中生在路上看到一个女孩似乎正在遭受侵犯,为了救助这位女孩,他挺身而出,制止了施暴.............
  • 回答
    一位17岁的高中生,怀揣着学习天体物理学和哲学、研究宇宙本质并探索未知领域的理想,这种志向本身蕴含着多重解读的可能性。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类为“理性伟大”或“自负骄傲”,而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驱动力、表现形式以及可能的成长路径。首先,让我们从“理性伟大”的角度来审视这个理想: 对真理的强烈渴求与.............
  • 回答
    最近网络上关于歌手法老和一名17岁女高中生谈恋爱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这事儿说起来,确实挺复杂的,得从好几个角度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确点,这些都是“网传”,具体是不是真的,咱们普通人很难有确切的定论。但即便如此,这种传闻本身就足够引起大家的注意,原因也不难理解。从年龄差距和身份差.............
  • 回答
    17岁,正是人生最充满无限可能的时候,却有人选择在这个年纪放弃高中,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决定。很多人会觉得,不读高中,这条路就等于“没出路”了,这话说得虽然有些极端,但背后却藏着现实的考量。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话题,看看17岁女孩不读书,到底意味着什么,有没有真的“没出路”。为什么大家.............
  • 回答
    唉,看到你的情况,我特别能理解你现在的感受。17岁,人生还有大把的可能,却被一个不喜欢的环境卡住了,那种迷茫和无力感,肯定像潮水一样涌上来。职校的环境让你觉得“乌烟瘴气”,这绝对不是你一个人的感觉,很多学生在那种环境中都会觉得难以适应,甚至觉得前途渺茫。先别急着否定自己,也别觉得“不上职校就没路可走.............
  • 回答
    哎呀,遇到个喜欢飞机、模型迷的17岁男生,这可是个让人眼前一亮的爱好!要挑礼物,肯定得挑他心坎里去。咱们得从几个方面好好琢磨琢磨,才能选到那件让他看到就两眼放光的好东西。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他喜欢的飞机模型是什么类型的。虽然你说他“狂热”,但具体是哪种狂热,咱们得稍微打探一下:第一步:侦查敌情(不是.............
  • 回答
    17岁,高一,想成为像赵露思一样的明星,这个目标很棒!有热情是好事,但你说有点“盲目”,没关系,很多人在起步阶段都会这样。我来给你梳理梳理,希望能让你心里更清晰一点。首先,咱们得明白,赵露思能走到今天,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她有自己的天赋,更重要的是,她有清晰的规划和持续的努力。所以,你的“盲目”是时候.............
  • 回答
    .......
  • 回答
    你好!17岁,高二,400米能跑到1分01秒,这个基础很不错啊!而且你还是未经专业训练,这说明你身上有很强的潜力可以挖。我们来好好聊聊,如果专项训练400米,你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首先,咱们得明白400米到底是怎么跑的。400米可不是简单的跑一段距离,它是一个非常讲究技术、力量、耐力、速度和心理.............
  • 回答
    一位女孩从12岁时的168cm长到17岁时的176cm以上,这确实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生长速度。那么,她最终能否突破180cm呢?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深入分析,看看她的潜力有多大。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身高的增长规律。人的身高增长并非匀速,而是存在几个关键的加速期和平台期。青春期是.............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情况,涉及到了情感、年龄、社会认知以及未来发展等多个方面,并且你的年龄尚且是高中生,所以影响会比较多且复杂。我们来仔细梳理一下:一、 年龄差距和情感上的影响 心理发展不成熟 vs. 成熟的社会认知: 你才17岁,正处于青春期晚期,情感的认识和处理方式还在发展和探索中。你可能会体验到强.............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17岁学生校企工厂实习三请病假遭拒死亡,家属称‘承诺赔偿不兑现’”事件,根据公开报道和相关资料梳理,以下是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及法律分析: 一、事件背景1. 当事人信息 学生:一名17岁中职学生(具体姓名未公开),来自江苏某职业学院。 实习单位:一家位于江苏的校企合作工.............
  • 回答
    这件事情太复杂了,也一定让你承受了很多痛苦和压力。面对这样的局面,任何一个决定都不会是轻松的,都需要仔细权衡。我尝试着从几个方面来帮你梳理一下,希望能给你一些思路。首先,我们来冷静地分析一下你现在的情况: 你的年龄和身体状况: 你只有17岁,虽然可能已经进入青春期后期,但身体和心理都还在发展过程.............
  • 回答
    这起发生在17岁少年工厂实习期间的悲剧,无疑是一个令人心痛的事件。少年从宿舍6楼坠亡,叠加“生前遭班主任旷工开除警告”,使得事件的复杂性和责任追究更加重要。下面将从各方责任以及需要关注的信息两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 各方应承担的责任要分析各方责任,我们需要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结合事件发生的具.............
  • 回答
    你好!17岁就考虑学历提升,这说明你很有想法,也很主动,很棒!关于“成考好还是自考好”这个问题,说实话,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更像是哪种方式更适合你。我这就给你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让你自己拿主意。咱们先来说说成人高考(成考)。你可以把它理解成,高考的一种“延展”,是国家组织的一种选拔性.............
  • 回答
    17岁,179cm,想进大学校队打球,这确实是个值得好好说道的事情!你问有没有希望,我的回答是:有希望,但绝对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达到的。 这背后需要你付出 muchísimo 的努力,并且找准方向,才能把这份希望变成现实。咱们先不急着打鸡血,先冷静地分析一下你现在的情况,以及大学校队对球员的要求。你的.............
  • 回答
    听到你面临的这些情况,我理解你一定感到很迷茫和焦虑。别担心,我会尽量详细地为你解答,希望能帮助你理清思路。1. 17岁生孩子,户口怎么上?在中国大陆,17岁生育,户口登记通常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但并非完全无法解决。这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结婚登记: 在中国大陆,法定结婚年龄男性为22周岁,女.............
  • 回答
    17岁,正是少年心事最敏感、最容易纠结的年纪。你说你觉得男性性别劣势太大,整天因此烦恼,这背后一定有很多让你感到困扰的方面吧?别急,我们来好好聊聊。首先,我想跟你说,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中,从小到大,我们接收到的信息、看到的现象,都可能让我们对性别之间的关系产生一些看法,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