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问题,从来没有思考过。
个人感觉,应该是因为AM和FM在电路实现上都比较简单,所以在无线技术发展初期就被发明出来了。比如:
更多的可以读一下Wikipedia的AM Radio和FM Radio页面中技术历史的部分。
反观,似乎没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元器件可以直接实现纯PM调制?有时间了再仔细研究一下。
首先调频和调相只是基带信号差一次求导或积分的关系,对于相位不敏感的话音信号,求导积分各自具有高通低通特性,没有特别玄乎的区别。以前旧资料常说「AM电路简单,FM电路复杂」、「FM电路简单PM电路复杂」都是相对而言的,背景是早年分立晶体管、电子管时代,甚至AM使用无源器件调制的史前时代。现在电路复杂度差距的影响没有那么大,软件无线电领域可以用相同的硬件实现。甚至实用的所谓「间接FM电路」就是用积分器加调相电路实现的。
至于模拟广播不用调相而选择调频技术,课本里已经写了原因:
张肃文《高频电子线路》
为了体现出我的价值,抄书之外下面要解释一下什么叫经济,夹带一点私货:
首先,我们使用无线电频率,要占据一定带宽。世界上的带宽资源是有限的,想用的话要按带宽交钱。假设我们买下了传输15kHz高保真(HiFi)音频所需的带宽,比如200kHz。
然后我们用FM发射,无论传输什么声音,都能把这200KHz带宽跑满,买来的频谱资源我全用了,感觉物有所值呢。如果用PM发射,那么传输高频声音,比如音乐,能跑满带宽;传输低频声音时候,比如电话话音现场连线,只能用一点点带宽,剩下的带宽浪费了,感觉很不值呢。
但是,跑满带宽真的只是感觉值不值的问题么…要知道无线电频谱带宽是资源啊,资源用得多,一定是会带来好处的。
那么FM在技术层面好处体现在哪里呢?传输模拟音频时,FM比PM多利用的带宽可以在接收信噪比和通信质量层面表现出来,总之多用的带宽一定不会白用,它可以提供更好的传输质量。(具体分析涉及到FM系统的噪声,比较复杂,通信原理里会讲一点)
所以模拟声音广播使用了资源利用效率更高的调频制式,而非调相。提高频谱利用率是无线电技术追求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