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金球制为什么迅速被废止了?是因为太过残酷吗?

回答
金球制(Golden Goal),也称为“突然死亡法”(Sudden Death),之所以迅速被废止, 最主要的原因并非“太过残酷”,而是因为它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扰乱了比赛的正常节奏和战术布置,并且在某些情况下显得不公平。 虽然有人觉得它“残酷”,但那更多是比赛结果的残酷,而非规则本身是否有人为的伤害。

下面我将详细阐述金球制迅速被废止的原因:

金球制的引入与初衷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金球制是如何被引入的。在20世纪末,国际足联(FIFA)为了增加比赛的观赏性和吸引力,减少点球大战的出现,以及解决比赛冗长的问题,引入了金球制。其核心规则是:在加时赛中,如果任何一方率先进球,比赛立即结束,进球方获胜。

初衷是好的:

增加比赛的刺激性: 进球就结束,让每一次进攻都充满紧张感。
避免长时间的消耗战: 减少球员因比赛拖延而造成的疲劳。
减少点球大战的不可预测性: 相较于点球,金球制更强调比赛过程中的表现。

金球制迅速被废止的深层原因

然而,金球制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导致其在存在了短短几年后就被取消:

1. 战术上的扭曲与消极比赛:
过度防守: 为了避免被对手率先进球,许多球队在金球制下会变得异常保守,甚至是消极防守。他们宁愿把球权传给对手,也不愿意冒险进攻,因为一旦丢球就意味着比赛结束。
进攻欲望的压制: 领先的球队会更加倾向于稳固防守,甚至采用拖延战术来守住胜果,而不是继续寻求进球。这导致比赛场面沉闷,失去了足球应有的流畅性和进攻性。
战术的单一化: 很多球队在加时赛都倾向于采取类似的保守策略,使得比赛的战术多样性大打折扣。

2. 比赛节奏的混乱与不公平性:
“运气”成分过重: 金球制极大地放大了比赛的偶然性。一两次成功的快速反击,或者一次偶然的定位球破门,就可能决定比赛的胜负,而这可能无法完全反映双方在整场比赛中的实力差距。
体能与士气的打击: 一场比赛踢了90分钟,双方体能都已透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某一方因为一点点失误或者对手的灵光一闪而突然结束比赛,其心理上的打击是巨大的,也显得不够公平。
对先发制人的奖励过大: 尽管规则是比赛结束前都可以进球,但实际上,先打入一球就直接终结比赛,相当于对先发制人的一方给予了过度的奖励,而对另一方则是一种惩罚。

3. 观赏性的下降(事与愿违):
沉闷的比赛场面: 如前所述,为了避免被进球,球队的保守导致比赛场面往往不精彩,甚至让人昏昏欲睡。这与金球制初衷的“增加刺激性”背道而驰。
比赛结果的突然性并非总是积极: 观众期待的是一场精彩的对攻,而不是因为一次失误导致比赛戛然而止。虽然偶尔会有绝杀的刺激,但更多时候是枯燥的拉锯战。

4. 国际足联的政策调整与欧洲足联的尝试:
欧洲足联的实验: 金球制在1993年被引入到欧洲杯的淘汰赛中,并在1996年欧洲杯决赛中成为经典。但随后,在1998年法国世界杯和2000年欧洲杯上,金球制的使用率和满意度并没有达到预期。
转向银球制(Silver Goal): 在发现金球制的问题后,国际足联和欧洲足联尝试过“银球制”(Silver Goal)。银球制规定,如果某队在上半场加时赛进球,则该队获胜;如果进入下半场加时赛,则继续按正常规则比赛。银球制的目的是希望球队在加时赛上半场依然有进攻的意愿,但在下半场可以回归正常节奏。然而,银球制也同样存在一些争议,并且很快也被废止了。
最终回归传统加时赛: 最终,国际足联认识到传统加时赛(即双方不设任何因进球而直接结束比赛的规则,但加时赛的进球仍然有效)是相对最公平、最能体现球队实力的方式。因此,金球制和银球制都被取消。

是否“太过残酷”?

要说金球制“太过残酷”,倒不如说它带来了 “不公平的残酷” 和 “扼杀比赛乐趣的残酷”。

不公平的残酷: 比赛中的残酷并非指身体上的痛苦,而是指在双方努力对抗后,可能因为一次偶然的失误或一次瞬间的判断错误,就瞬间失去了所有努力的成果,这对于被淘汰的一方来说无疑是残酷的。这种残酷并非来源于拼搏本身,而是来源于规则设计上的弊端。
扼杀比赛乐趣的残酷: 足球比赛的魅力在于攻防转换、战术博弈、球员的创造力以及观众的激情。当金球制迫使球队变得极度保守时,比赛的观赏性和乐趣就被大大削弱了,这对于喜爱足球的人们来说,也是一种“残酷”。

总结来说,金球制之所以迅速被废止,并非因为其本身有多么“血腥”或“残忍”,而是因为它在实践中被证明是一种失败的规则设计。它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扭曲了比赛的战术,降低了观赏性,并带来了许多不公平的争议。最终,足球界回归了更传统、更公平的加时赛模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先扯两句背景。其实追根溯源的话金球制历史还蛮悠久的,并不只是1996年才有。历史上对金球制胜的第一次记载发生在1868年的克伦威尔杯,那个年头英足总刚成立5年,现代足球还只是个孩子,这个规则也更多是一种尝试性的娱乐。后来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上世纪70年代又出现在了北美赛场。不过到了90年代,才真正的被人们熟悉。

因为,国际足联和欧足联一起出手了。

出手的原因很简单:鼓励进攻。足球的市场越来越庞大,职业化越来越发达,胜负观念也就变得越来越重。到了一场定胜负的杯赛,各支球队更是越来越保守,不求比别人进的多,但求比别人丢的少。反正再不济,还有点球大战可以赌运气。比如1990年世界杯里的阿根廷,一路杀到决赛才进了5个球,趟过了两次点球大战,最后拿到了亚军。

而且这样的现象不仅出现在世界杯,甚至也在俱乐部杯赛和青少年比赛里变得越来越多。国际足联一看这样不行啊,足球的观赏性受到了影响啊,不好看了怎么办?没人看了怎么办?赚不了更多钱了怎么办???于是他们翻出来前面提到的这个金球决胜(北美70年代叫sudden death,也就是突然死亡),改了一个帅气的名字叫“金球制”,然后开始全球公测。

1993年世青赛,金球制第一次现身国际赛事;1995年英格兰联赛杯,金球制第一次试水俱乐部比赛;再然后,就是我们熟悉的1996年欧洲杯和1998年世界杯。

为什么迅速被禁止了呢?因为被喷的实在太厉害。而大家喷的原因,主要集中于下面两点。

第一,这玩意压根就不能鼓励进攻。国际足联说的是:“进一个球你们就赢啦!”但在参加淘汰赛的球队眼里,这话的意思也等于“被进一个我们就输啦!”因此,本来就很保守的球队变得更加保守,所谓的金球压根就没出现几个。(所以说比埃尔霍夫和布兰科都被永远记入了史册)

到最后,一门心思守到点球大战的情况反而更常见了。

第二,这玩意甚至有点反足球。足球比赛有许许多多的精彩,其中一种经常被念叨的就是逆转。先进球者不一定能赢,比分改写之后带来的战术和心理变化,逆境中的绝处逢生都是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比如什么伊斯坦布尔,又比如什么拉科鲁尼亚,还有什么诺坎普和罗马……更不用说那些加时赛的经典逆转,比如1966世界杯决赛、1970世界杯半决赛意大利打西德、1982世界杯半决赛西德打法国等等。(感谢 @liutaizhao 补充)

但在实行金球制的加时赛里,落后就意味着死亡,没有了逆转的可能反而失去了更多的戏剧色彩,足球从一个比谁进球多的游戏变成了比谁进球快,单单一个金球的刺激根本就补偿不了。

比如你想想2010年的伊涅斯塔和2014年的格策,那两个世界杯决赛进球都不是金球,但含金量和刺激程度真的比所谓的金球差多少吗?

所以,欧足联被喷惨之后,先是试验了进球后保持到半场结束就算赢的银球制。但这玩意比他的哥哥被喷的还惨,加时赛上半场第14分钟丢球和下半场第1分钟进球,原本是个差不多的事情,含义却突然变得天差地别。那些喷金球制是反足球的人,觉得银球制更是反人类。

2004年2月,国际足球联合会理事会宣布从2004年欧洲杯之后,金球制和银球制结束了短暂的生命,传统加时赛和点球大战正式回归。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