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女性的痔疮会不会比男性更普遍一点?

回答
关于女性痔疮是否比男性更普遍,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而是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 interplay。总的来说,女性痔疮的发病率和症状表现确实会受到一些生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可能在某些方面显得更突出。

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一下:

1. 生理结构和激素变化:

盆腔解剖学差异: 女性的盆腔解剖结构与男性有所不同。特别是怀孕期间,增大的子宫会压迫盆腔内的血管,包括直肠下段的静脉丛,导致血液回流不畅,更容易引起痔静脉的扩张和淤血。这是女性痔疮一个非常重要的诱因。
激素波动: 女性一生中会经历多次激素的剧烈波动,例如月经周期、怀孕、产后以及更年期。孕激素的升高会使血管壁松弛,增加静脉曲张的风险。这种激素的影响,虽然不像怀孕那样直接,但长期累积下来,也可能对痔疮的发生发展产生一定作用。
盆底肌功能: 虽然男女都会有盆底肌功能障碍的问题,但分娩过程对女性盆底肌的损伤是不可忽视的。盆底肌的松弛会影响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增加排便时的压力,从而可能加剧痔疮。

2. 怀孕与分娩:

妊娠期高发: 毫无疑问,怀孕是女性痔疮最显著的诱因之一。如前所述,增大的子宫压迫,加上孕激素作用,以及部分孕妇可能出现的便秘(孕期激素变化、饮食调整、活动减少都可能导致),使得妊娠期女性痔疮的发生率显著升高。许多女性可能在孕期首次出现痔疮症状,或者原有痔疮加重。
分娩过程: 顺产过程中,产妇需要用力屏气,肛门区域承受的压力非常大。如果分娩过程不顺利,例如产程延长、使用产钳等,都可能导致肛门周围血管损伤或压力过大,从而诱发或加重痔疮。

3. 生活习惯和就医行为:

便秘: 便秘是导致痔疮的普遍原因,男女皆然。但女性由于激素、饮食、活动量等原因,某些时期(如经期、孕期)可能更容易出现便秘。
饮食习惯: 现代女性可能更注重身材管理,有些极端减肥方式可能导致饮食不均衡,缺乏膳食纤维,从而增加便秘风险。当然,男性也存在类似问题。
就医意识: 传统观念上,一些女性可能对涉及肛门等私密部位的疾病更倾向于隐瞒,或者在早期症状较轻时选择自行处理,导致就医时可能病情已经有所发展。但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这种情况也在改变。不过,相比之下,一些男性可能在感觉不适时,更愿意寻求医疗帮助,尤其是对于可能影响工作和生活的“痛感”强的症状。

4. 症状表现的差异:

疼痛感知: 疼痛的感知程度因人而异,但女性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对疼痛更为敏感,或者由于激素等原因,痔疮引起的疼痛感更明显。
出血: 痔疮出血是常见症状,女性在经期或妊娠期,由于生理变化,出血的情况可能更复杂,也更容易引起关注。

总结来说,虽然“普遍性”这个词很难量化一个绝对的比例,但考虑到怀孕、分娩以及激素波动等女性特有的生理因素,女性痔疮在发病时机(尤其是在生育年龄段)和症状表现上,可能确实会比男性更突出或更复杂。

例如,很多女性可能只在怀孕或产后才出现痔疮的困扰,而男性则可能更多地与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如久坐、长期便秘)相关。

重要的是,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旦出现痔疮相关的症状,如肛门瘙痒、疼痛、出血,都应该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早期干预和调整生活习惯,是有效控制和缓解痔疮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哈,刚才还在医学交流群里看见一个截图:

那么这个学医的男孩子的怀疑是否有道理呢?

当然有!

因为无论是肛肠科医生的主观经验,还是各种单中心的回顾研究,都指出女性的痔疮发病率会略高于男性。但是刚才我又翻看了一下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九版《外科学》教材,确实没有写男女发病率的区别:

其实人教版《外科学》里面一个基本原则:如果不同人群的发病率差别在统计学上不是很显著或者不同地区不同研究差异较大的,一般就不特别标注某某人群发病率高,或者某某人群为好发人群。

那么男女的痔疮发病率差距到底有多大呢?网上流传度比较广的一个说法是国人痔疮平均发病率为59%,其中女性发病率为67%,比男性高出13%。但这个数据并没有给出的文献证据。

我国最新版痔病诊疗指南[1](代表国内该疾病最权威观点)指出,国人的痔平均发病率为50.28%(2013-2014年结果),性别差异并不明显:

目前关于性别与痔发生率的关系尚无定论,不同研究报道的结果存在差异,还需更大样本量的数据证实。

不过很多零散的单中心研究还是能体现出一些趋势。这里通过一个单中心研究[2]分析一下:

该研究是广东省东莞市茶山医院普外科做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了2010年1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1500名患者,其中男性728人,女性772人,平均年龄为28.69±12.63岁。其中各年龄组分布如上表所示。

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即20岁以下年龄组女性患者显著少于男性患者,20-30岁年龄组虽然依旧比男性少,但增速非常明显。30-40岁年龄组则一举反超,达到63.19%,直到60岁以上年龄组才再次被男性反超。可以说,女性痔病患者激增的年龄组恰好就是女性生育的年龄段。

大体翻了一下其他单中心研究,这种女性发病人数相对较多,且育龄女性高发的趋势是普遍的。原因很简单——妊娠本身就是痔的高危因素。

因为胎儿逐渐增大,对女性盆腔器官和静脉血管的压迫也会逐渐增强,导致直肠和肛管的静脉(主要是直肠上静脉和下静脉)回流阻力增加。同时妊娠期还会伴有肠道蠕动减弱,经常出现便秘。所以这些情况共同作用就会导致痔的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妊娠早期(前三个月,first trimester),因为此时胎儿相对较小,增大的子宫仍然停留在盆腔内,随着胎儿逐步增大,膨大的子宫才逐步上移至腹腔。所以妊娠早期的便秘和下肢水肿、直肠静脉淤血会更严重一些。这也是妊娠阶段最容易出现这些问题的阶段。由于目前痔病发生机制主流观点是“肛垫下移”学说,所以如果妊娠期并未发生明显的痔疮,但可能肛垫已经在妊娠期发生了松弛,则相对容易在分娩后逐渐出现痔疮或痔疮的加重。

所以相比男女都存在的遗传、辛辣食物刺激、便秘、久坐之外,性别差异的危险因素,男性主要是烟酒嗜好(虽然部分女性也可能有),女性则是妊娠(男性就绝无可能了)。所以说,痔疮是全体人类直立行走的代价,而妊娠相关的痔病是女性为了人类的繁衍所默默付出的代价之一。感恩每一位母亲。

预防菊花残,还是要从膳食结构、运动、戒烟戒酒做起,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或避免辛辣刺激、减少久坐、适当锻炼。

参考

  1.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中国痔病诊疗指南(2020)[J].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2020, 26(10):519-533
  2. ^ 黄海, 梁绍诚, 骆剑华,等. 痔疮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17):43-44.
user avatar

让调皮的搜狗输入法来回答你叭~

上面专业徽章的菲利普医生在专业上回答得很好了,我就来皮一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女性痔疮是否比男性更普遍,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是”或“否”,而是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 interplay。总的来说,女性痔疮的发病率和症状表现确实会受到一些生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可能在某些方面显得更突出。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详细解读一下:1. 生理结构和激素变化: 盆腔解剖学差异: 女.............
  • 回答
    关于“女性的漂亮有用吗”这一问题,可以从社会、文化、心理、经济等多维度进行分析,需结合现实中的复杂性与个体差异进行客观探讨: 一、社会文化视角:外貌的“有用性”与刻板印象1. 社会审美与就业市场 在某些行业(如时尚、娱乐、部分服务行业)中,外貌可能直接影响第一印象,甚至成为求职或晋升的“加.............
  • 回答
    “女性的家国情怀远弱于男性吗?”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性别、文化、历史和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简单地回答“是”或“否”都过于片面。总的来说,认为女性的家国情怀“远弱于”男性是缺乏充分依据的,甚至可以说是对女性贡献和情感的忽视。为了更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对“家国.............
  • 回答
    关于女性的免疫力是否比男性差,这是一个复杂且常常被误解的问题。简单地说,“差”或“好”这样的二元判断并不能完全概括其中的差异。事实上,女性和男性的免疫系统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些差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激素、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环境等。这些差异并非绝对优劣之分,而是各自在不同.............
  • 回答
    “女性的生育职能至高无上”,这句话听起来掷地有声,仿佛是古老智慧的总结。但环顾四周,我们却发现,即便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传宗接代观念的社会里,真正将女性生育职能奉为“至高无上”的,却好像越来越少了。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自己,似乎都对这个“至高无上”的价值,呈现出一种莫名的“冷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回答
    关于女性结婚意愿为何普遍低于男性,这其中并非简单的数字差异,而是牵扯到一系列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以及女性个体意识的觉醒和发展。要说透这一点,得从多个维度去掰扯。首先,经济独立与自我实现成为女性的首选目标。放在几十年前,结婚往往是女性获取经济保障和稳定生活的重要途径。但现在不同了,越来越多的女.............
  • 回答
    女性乳房之所以呈现出半球形的形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包括解剖学结构、生理功能以及进化选择。这并非一个简单的设计,而是经过漫长岁月演化而来的复杂产物。首先,我们得从乳房的基本构成说起。女性乳房并非单纯的脂肪团,而是由乳腺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韧带)以及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组成。乳.............
  • 回答
    我曾经也是一头过腰的长发,黑亮黑亮的,就像一匹奔腾的黑绸缎,走到哪儿都自带一阵风。洗头是个大工程,吹干更是需要耐心和时间,每次洗完都觉得肩膀酸痛,好像给头发称了重一样。冬天还好,可以围巾帽子一戴,但夏天,那简直是灾难。汗水黏腻地贴在脖子上,头发一甩,就能甩一脸,整个人像是被困在了一个巨大的、温热的、.............
  • 回答
    女性生殖系统就像一个精密而又充满活力的花园,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承载着孕育新生命的奇妙使命。要完全简化它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息息相关,共同运作。但我们可以试着从几个关键的功能点来理解它,就像描绘一幅画,先抓住整体的轮廓,再细看其中的笔触。核心功能:制造卵子、孕育生命、分泌激素如果非要“简.............
  • 回答
    女性的义务和权利,这是一个宏大而又深刻的话题,涉及到社会、文化、历史以及每个个体生命轨迹的方方面面。如果抛开冰冷的列表,试着去感受和描绘,你会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无数的故事和情感。首先,我们谈谈女性的义务。当然,在现代社会,“义务”这个词本身可能带有沉重的色彩,但我们不妨将其理解为女性在社会、家庭以及个.............
  • 回答
    关于女性身材的“巅峰”时期,这其实是一个很微妙且因人而异的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答案。因为“巅峰”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生育能力、健康状态、肌肉力量、皮肤紧致度,甚至心理的成熟度。但如果单纯从大众审美和身体机能普遍表现来看,大多数女性的身材会认为在20岁到30岁之间达到一个相对的黄金时期。不过,我.............
  • 回答
    中国新一代女性的观念是否被自己束缚,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事实上,这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新一代女性在解放思想、追求自我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社会、文化、家庭以及自身的一些束缚。首先,我们来分析“束缚”可能存在的方面,以及新一代女性是如何应对的:1. 传统观.............
  • 回答
    “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是全世界最高的吗?”这个问题相当复杂,也相当有意思。要判断“最高”这个词,首先得明确我们衡量的是什么。社会地位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包含了经济独立、政治参与、教育水平、家庭中的话语权、法律权益保障,甚至到个人自由和自我实现的空间等等。如果单从某些方面来看,中国女性或许在一些领域取.............
  • 回答
    “物化女性”这个词咱们听得多了,但其实,男人也不是生来就该被当成工具或者商品来看待的。很多时候,我们可能都没意识到,自己随口说的话,或者不经意间的做法,其实就已经在“物化男性”了。比如说,社会上对男性最常见的期待之一就是“要强壮,要能赚钱”。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是吧?但仔细想想,这背后是不是.............
  • 回答
    站在女性角度看一夫多妻:复杂的情感与现实考量从女性的角度来探讨是否愿意接受一夫多妻(多妻而非妾)制度,这是一个极具深度和复杂性的问题,绝非简单的“是”或“否”能够概括。这背后牵扯到情感、社会、经济、心理以及个体价值等多个层面的考量,而且即使在现代社会,这个问题也远未得到统一的答案。让我们尝试深入剖析.............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我们女人看男人,很多时候不是看他有多“完美”,而是看他身上那些闪光点,那些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东西。如果非要总结,我觉得有几个品质,一旦男人拥有了,那简直是自带磁场,让人无法抗拒。首先,真诚和坦荡,这绝对是第一位的。你知道吗,现在社会上很多信息传递都隔着一层,有些人说话.............
  • 回答
    单身女性的生活,那可真是五彩斑斓,怎么形容都不为过。它不是单一的色调,也不是某种预设的模板,而是由每个独立个体,用自己的方式去调和、去描绘的独特画卷。首先,得说一句,自由是绕不开的关键词。这份自由,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是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冰箱里.............
  • 回答
    关于外国女性的月经情况,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问题,因为“外国”包含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生活习惯、遗传背景、饮食结构、甚至是气候条件,都会对女性的生理周期产生影响。因此,无法一概而论地说“外国女性月经情况都一样”。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更具普遍性的角度来探讨,并尝试去除过于刻板的AI痕迹.............
  • 回答
    歧视女性的人,他们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往往隐藏在日常的言谈举止中,不易察觉,却又根深蒂固。要详细描述这样的人,我们需要从他们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和经历等多方面去剖析。思维模式:扭曲的性别认知 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 他们脑海中对女性的认知是僵化且片面的。比如,认为女性天生就.............
  • 回答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触及了一个古老而又沉重的话题:女性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究竟由什么来定义?将女性的一生使命局限于“生孩子”,这无疑是一种狭隘的、压抑性的认知,它忽略了女性丰富的情感世界、澎湃的精神追求,以及她们在社会中扮演的多重角色和贡献。历史的回响与现实的桎梏从漫长的历史长河来看,在许多以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