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老百姓,我心疼你。
但现实只是一群兔子对着群狼流眼泪。
公摊、预售、有限责任制,对老百姓没有一个有利的。
你跟银行贷款加首付,全款买了房。
房120平米,到手90多。
说好的下个月交房,结果拖了3年还没封顶。
你找到开发商,痛哭流涕,开发商嘿嘿一笑,一个不值钱的承诺又让你等了1年。
你再次去找开发商,人已经跑了,售楼部关了。
你只能去找当地部门,对方告诉你协商,就这样又过了1年。
你看没有结果,又去找当地相关部门,对方告诉你,正在沟通,于是又过去了一年。
你咬牙切齿,只能再次上门,对方告诉你准备材料告他吧,你知道没戏了。
回去准备材料,上诉,立案执行又过了一年。
一年后告诉你,被执行人没有财产,你知道他早就转移了,最多做两年牢。
他蹲了两年局子,骗来了几个亿,你年薪什么时候能到亿呢。
银行是你的债权人,他只会起诉你。
开发商拿到的是全款,银行可以通过法院查封你所有的资产,还能让你成为失信人,影响你三代。
你不仅没了首付款,还背上了贷款。
你想断供,但是你将失去首付和房子,还有一切可以执行的财产。
本以为就这样了,一无所有了,结果雪上加霜,你的房子跌了一半,现在财产都变卖之后,你还欠银行20万。
问:你人生消失的这么多年时间和积蓄,到底是谁拿走了?
昨天听到了一段录音,是郑州北区一个烂尾楼业主维权的录音,直接被里面的一句话破防了。原话是这么说的,“我去超市一块钱买一瓶水,我付了钱他不给我水,我报警,警察是不是说他事?我150万买套房子他不给我盖,他就躺平了?他就没事儿了?然后我上街维权我就是暴徒了?有天理没有?”这段话用文字表达不出来录音里的那种心酸和无奈,但是听完确实久久不能平静。
紧接着,我媳妇的亲弟弟买的那个楼盘复工了。在我如释重负的时候就更加难受了。
如果说国外正处于炮火纷飞的时候,那么目前楼市就正在经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跟乌克兰的情况一样,房地产这场战役同样没有赢家。只是谁比谁更可怜了而已。
去年年初,那时候的郑州经历完前年的疫情,楼市刚有一点回暖,然后我和我爱人陪着她弟弟定了房子。然后就是疫情连洪水再连疫情的循环,直接把郑州楼市那微弱的小火苗吹灭了。并且顺带着送了一记暴击。年初买的楼盘不出意外的降价了。那时候我在想,反正是自己住的,降点就降点了。然后到了年底,传出来了开发商因为资金问题停工了。年前那几天,又传出来开发商总部被砸了。过完年一个多月,工地还没有复工……于是我开始习惯性的每天找各种各样的消息,希望从不管哪一方面找出来一点点的希望。甚至让我一度对自己的专业能力产生了怀疑。这样的楼盘都要烂尾了吗?终于昨天开了复工大会,虽然那个图片假的不能再假了,但是对于已经买过房的人来说,确确实实是一剂猛药。
对着电脑干坐了一个多小时,突然觉得很可悲。也就有了这篇文章。
昨天和朋友晚上喝酒的时候还开玩笑说,之前都说咱们高层很牛,能把恭良温顺的中国人搞的讨厌生孩子。突然觉得这句话用在房地产上也这么合适。开发商还是很牛的,能把学区地铁各种挑剔各种找茬的购房者搞的只要能交房就行。这也算是特色了。
开发商,银行,政府你方唱罢我登台,各种极限拉扯,管理制衡,硝烟四起,炮火纷飞。然后得到了什么?房价降了,又好像没降。因为去年买不起的今年依旧买不起。利息降了,门槛降了,能降的都降了,还是买不起,为什么?因为工资也降了。
开发商赢了吗?恒大、绿地这一大批躺下去的不说,还有一大批将要躺下的。所以开发商未来一定不会是赢家。
银行赢了吗?过山车一般的利率起伏,本来跟着大哥走肯定不会输。但是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法拍房?哦,对了。法拍房的前提就是断供,所以银行也没有赢。
那么一定是为了老百姓着想的高层赢了。
教你们个方法吧,开个视频号,叫我的幸福生活。
直播自己入住烂尾楼的点点滴滴,有百分之十的概率能解决,百分之90的概率会被封号,但总比没有希望强。
以下措施可以再提高10%成功率:
屋子里挂满国旗,直播时背景音乐用祖国祖国我爱你等红歌,直播内容要绝对正面,表情要笑不能皱眉头,实在太苦了笑不出来就唱红歌,歌词越正,反差越强烈 效果越好。
黄袍怪霸占了百花公主之后,还经常从宫闱之中抓宫女来吃。
一日,抓来的宫女居然没被吓昏,见了百花公主和黄袍怪磕头求饶。
她哭诉道:“大王,看在我伺候过公主的份儿上,饶了我吧!公主您也帮我说句话呀!”、
百花公主也是不忍,但又知道多说无用,便回房去了。
小妖刚要上来动刀,黄袍怪却走过来,说道:“不要害怕,我只是要你来伺候公主,不会害你性命的。”
宫女一听喜上眉梢,磕头如捣蒜:“谢谢大王,谢谢公主,我一定。。。”
还没谢完,黄袍怪便扭断了她的脖子。
小妖奇怪道:“大王,为何与她废这些话?”
黄袍怪说:“你们知道什么!死前若是怨念深重,吃下去容易闹肚子。现在好了,吩咐后厨细细调理,这带着希望死的肉质最好。”
之前我和 @司马懿 在想法区讨论过这个。我的基本看法是,结合国情而言,这个是国家的责任。
中国新房价格里70%以上的成本都流向国家土地财政,更不用说整个游戏和法律规则都是国家制定的。这个决定了中国的期房制度和国外的期房有本质的不同:中国的新房预售制度其实是新时代的盐铁专卖。这也是今天大多数人的共识。
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有一次跟日本学生在上课时一起看了一场电影。电影中有一段是一个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人捕获,要枪毙了,而在旁边围观的也是一群中国人。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醉酒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
在鲁迅听来,这一声格外的刺耳。 鲁迅原是抱着寻求救国的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他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但他看了影片以后,学医的想法有了改变。他说:“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强健,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先生说过学医救不了中国人,从而选择弃医从文。于是在当代文章也被封了,笔杆子也被折断了。言语尖锐,针砭时弊的鲁迅如果活在当代,结局我不敢想象。
大师用笔杆将中国人唤醒,小丑们继续用毒鸡汤喂着麻木不仁的中国人。讲真话的人消失了,说谎的人封禅了。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
作为一个十几年的自身房产从业者
我在这里奉劝大家一句
不管任何城市,所有的新房,都是分3种的
第一种就是中介天天跟你推荐的,这个叫分销盘,他们带你去是可以拿提成的
第二种就是不上分销自己去买的,这个叫自销盘,是售楼部自己卖的
第三种就是没有关系买不到的,这个叫茶水盘(一般只存在于1,2线城市)
第二种和第三种,都可以买
第一种,有一个算一个,全是辣鸡楼盘
自己卖不掉的楼盘才需要上分销!
广告打的越狠,越是N多人推荐,这种楼盘大概率都是天坑
现在开发商都是分批开盘,不存在一次几千套房子推向市场,一般每次都是1-2栋,真的是好楼盘,都是排着队去摇号,而且摇不到,摇到了也是1楼顶楼,他还需要打广告?还要中介帮着卖?
因为城市不一样,我无法跟你推荐应该买什么
而且我做了这个傻X一样的知乎职业认证后(还特么取消不掉)就越发像敌军了,我说了你也不得信
但是,排除法你总会做吧?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遇见不顺心的事就知道哭,这点小事都承受不了?
不要问房地产为你付出了什么,而是要先问你为房地产付出了什么。开发商这么做也是为你好!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开发商有责任,难道业主就没责任了吗?
为什么别人的楼都不烂尾,偏偏只有你的楼烂尾?你自己不反思反思?
没有房地产,你什么都不是!
@观察者网 ,你TM倒是来观察观察啊!
我从来都是我不接受游戏规则,我就不玩儿。
我不接受买房要加上公摊面积来计算总价,我不接受必须要加钱买地下室储物空间,我不接受那么贵的停车位,我不接受那么高的房贷利息,我不接受期房,我不接受那么高的房价,所以我就不买房。
愿赌服输,不想输就不要赌。
不客气的说,这种哭诉毫无用处。因为郑州的烂尾楼盘不是一个两个,是三四百个。
每一个楼盘烂尾的背后,都是数亿甚至上10亿的债权债务纠纷。
为什么没人接手呢?很简单,一是房价降了,接手没有利润。二是接一个烂尾楼需要有上亿资金,一般来说没有两三个亿的真金白银,玩不转。有这么多资金的,拿着去拍个净地不好吗?
比如郑州北区某楼盘,开发商某甲是空手套来的,原本那块地是某乙,某甲说你出地我出钱合作开发,某乙答应了。合作没多久某乙派驻的财务人员全数被踢,于是提出退股,甲说没钱,卖了房给你。某甲实际也没有钱,建房拿的是信托的钱,房子盖了钱收了信托走了,赶上楼市降温房子卖不掉,某甲的资金链就断了。某甲十几个楼盘,全是这么搞来的,十几个锅,一个盖。就这个楼盘,没有三五个亿的资金进去能盘活?
就这种盘,还有人想着我闹一闹,政府就出面给我解决了。哪级政府能有这上千亿的闲置资金去盘活这些个烂尾楼呢?
转一个吧。。不知道那天就被封了。。。
作者大大我不提了。。。怕给他惹祸。。。
提前说明:科普(政普)文。
你要是知道什么是房价,都不会问出这么无聊的问题。
我发现有很多人喜欢把话说得鬼都听不懂。
这导致很多人看了大量的房产文章之后还是小白一个,但是学会了满嘴飙“专业”词汇。
感觉房地产这个东西就是两极分化,懂的太懂了,小白又太小白了。
我今天就用大白话来普及一下基本常识。
修高铁,修高速,搞航天,建三峡,造航母,办教育……需要钱啊,需要很多很多的钱啊!
不能直接印钞票!
(如果你连为什么不能印都不知道的话,就别往下看了,肯定看不懂。)
不能印,就收税啊!
税收可是实实在在的产出。
税,收的是国民已经挣到的钱。
你每打20斤粮食,就要上交一斤,皇粮。两千年前就这么干的。
可问题是,这不够啊!国内生产效率低,国民挣钱慢,收得也慢。
要是赶上年景不好,这个人今年没打到粮食,自己都没得吃,你怎么收他的税?割了他卖肉吗?
于是,就有人想出个办法:收未来的钱。
给他们签个合同,要求他们,自今日起,每月交5000给国库,连交30年不得间断,要是敢间断?嘿嘿嘿……
这些钱,由地方政府统一管理,拿去修桥铺路,盖高铁站铺基础设施,给优秀教师发奖金……
你承诺每月都会出钱支援国家建设,国家为了对你进行表彰,给你发了一个荣誉证书(红本本),并且给你提供一个可居住的场所,能住70年(可续期)。以及,教育医疗等等资源的优先享用权。
国家见你签了合同,就知道你每个月都会交上来5000块钱,得到了你的承诺之后……肯定不是回去傻等着去了。
不能真等三十年啊,等你把钱交齐了再修高铁?那这30年都没高铁不是,没高铁社会生产效率多低啊。
所以他回头就跟印钞机说了,把他承诺那30年的钱,先印个5年的出来,一个月5千,一年6万,5年30万。不用担心通胀,反正他每个月挣到钱了都会交上来。
而你,已经承诺了每个月交钱支援国家建设,还拿了奖励,一旦你不交了,奖励就会收回……所以你每天努力工作挣钱,月月到点就履行承诺。
所以,卫星上天了,高铁跑起来了……
这个模式是不是很给力?到现在为止,运行得还不错。
好事儿来得太容易,心里老是不踏实啊,这个模式有什么问题吗?
这个模式的问题在于:
1、人的寿命有限,他能承诺你连着交30年,是因为这30年他都能工作挣钱。他倒是很想给你承诺130年,你信吗?他80岁以后连拉屎都不能保证能命中马桶,怎么每个月挣钱给你交?
2、人口总量有限,你最多只能找到13亿人签合同让他交钱,再多,就真的没有了。
不要怕,还没到头。
这个财富啊,他是不均匀分布的,有的人每个月交5000就极限了,但是有的人他钱多啊……
没钱的,他不能支援国家建设,没法签那个月月交钱的合同,你奖励再高再诱人,他馋得流口水,还是拿不出来啊!
但是钱多的人,还是可以操作滴!
所以,出台规定:这个荣誉证书,允许你转让!你今年支援了,获得荣誉。明年,你看谁想支援的时候,你把这个荣誉卖给他,今年低价买,明年高价卖!
有的人今年支援不了,他明年挣到钱了,就可以支援了啊,到时候你的证书好,奖励丰厚,他不就买你的了吗?
于是,这些有钱人热情似火,一听支援国家建设,纷纷表示:我愿意再支援一次!我每个月可以交两次钱!
还有人说,我连合同都不用签,一月5千嘛不就,30年才180万,我混知乎的,有钱,有钱,非常有钱!180个W,呵呵,在咱手里,不就是零钱儿嘛,拿去,拿去!
嘿,小子跟我较劲是吧?我支援两个180万!
我5个!
于是,空间站上天了,高速公里数世界第一……
这个模式终究还有尽头的
有钱人的钱也是有限的,而且,他愿意囤荣誉证书,是因为总有“未曾支援过的人”会加入支援队伍,会需要买荣誉证书。
可现在13亿人已经濒临耗尽,囤的证书如果挂钩的奖励不够好,还真有可能卖不出去。有钱人看到这一点后,他就算有再多钱也不会多次支援了。
支援一次,有地方住就行了,房子就回归了居住属性。
那这个模式就到头了。
买房子并不是买“房子”
有的大聪明开始算账了,钢筋、水泥……
背影:范伟,葛优
妈!开发商坑我,那个房子盖起来只要1200一平,他卖给我一万五!
我不买了,我要回村里,盖三间大瓦房!
……
不行啊,村里水电宽带都没有,快递小哥也不来!
我到县城边上盖!
房管所:你再说一遍?
现在的基础设施是其他支援者的钱建立的,你没支援过不能白用啊!
你要是既想在这住,享受城市的便利,又没钱支援,可以租房嘛,房东拿着你的租金支援,也算你间接支援了。都自己盖房,谁支援呢?
那整天挂在嘴边的问题都有了答案
1、楼市调控
还有人把“调控”理解为官方出手打开发商,然后降房价吗?
2、房价崩盘
“房价崩”只是意味着开发商手里的货卖不出去吗?是不是还意味着支援者每个月承诺的5000块钱他不再交了?而后面n年的承诺钱已经印出来了,花都花掉了,相当于凭空印了大量纸币,而且已经撒入市场。
3、断供
为什么有人敢说:房价暴跌我就断供。
看上去很没道理的样子,你自己当时签合同买的商品,后来降价了你就敢不还钱?
嘿嘿,如果是平价买的商品,当然不得断供。你就算断供了,把你的商品拍卖,也能卖上去价格。
可现在问题是,这个荣誉证书就是一张纸,它拍不上去价格啊,你说还有奖励呢,还有钢筋水泥呢。
遗憾的是,纸,加上奖励,加上钢筋水泥,还是拍不上去价格,其实际价值和我每月支援的钱相比,差得远呢。
你得给我保证奖励和住所的价值不暴跌,我才能安心支援。你一天不跌,我一天就有条退路:放弃奖励,交出荣誉,换来现金离场。可是你来个暴跌,我就没退路了,这种情况下,还要求我以后每月支援?
这不是普通的商品,甚至都不是商品。可以看作是双方的交易:你的义务是,出面背书,保证荣誉证书和奖励的价值。我的义务是:出钱支援。
你不保证,我也不保证。
4、泡沫和蛋糕
支援的钱数,与钢筋水泥的实际价值相比,超出太多,我们叫它“泡沫”。
这里有个操作,你的荣誉证书值多少钱,官方是可以开价的。他出面背书说这个证书值更多,就意味着你得支援更多。这叫人为吹大泡沫。
为什么不叫人为做大蛋糕?
泡沫会破,蛋糕不会破。泡沫不能吃,蛋糕能吃。吹泡沫容易,做蛋糕难。
做大蛋糕的我们喜欢他,不会做蛋糕,只会吹泡沫的,我们不喜欢他。
5、法拍房
无论什么原因,支援不下去了,断供了,房产(钢筋水泥与附加奖励)被法院拍卖,这样的房子叫法拍房。
如果房价没降,还行,拍得上去价格。银行也不怎么怕。
可是如果房价已经降了很多,拍不上去价钱了,甚至泡沫破了,断供成规模了,银行要那么多房子怎么办?
储户来银行取钱,银行说,不好意思,我们也没钱了,XX府一区二栋三单元405那个断供的三室一厅是咱家的,那个厕所划给你吧,以后你可以去免费出恭。
这就是为什么银行在起诉这件事上如此谨慎,但凡有一点办法能让你挤挤继续交钱都不会起诉。
收钱是目的,取消你的荣誉和奖励只能伤害你,并没人从中受益。
6、以房养老
这个红本本是你曾经支援国家建设的证据,你老了国家看到本本就给你养老。
为什么那么多人骂这个呢?
因为子女认为这个荣誉应该是养老之后还能继承到子女身上,然后就一代代都能用,是装备。而现在居然只能给支援者用一次,用完就没了,是卷轴。
7、新的增长点
科技(等)进步,导致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只靠税收的钱就够修高铁放火箭的时候,就不用收未来的钱了。这叫“房子回归居住属性”,不再作为收取未来的钱的手段。
这个时候,房子就成了普通商品,实际值多少,那就只能卖多少。
8、房价交给商场
有“专家”说,房价应该交给市场。
你说他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
9、房住不炒
如果你支援是为了获得奖励,那就鼓励你。
如果你支援是为了倒卖荣誉证书,不支持。
如果你不进来炒,那部分差价是可以拿去支援的。你一来,拿走了一部分。
10、疫情影响房地产
疫情导致大家对现金的认可度增加,对荣誉和奖励的认可度下降,不愿意拿现金出来换荣誉和奖励了。
表现为房子卖不动。
于是就降价。
但是一冷俱冷,买之前就觉得不好出手,干脆先不买,于是降价也卖不动。
11、换房子,以及“给市场信心”
你买过的,使用时间最长的东西是什么?
手机、电脑、汽车,有用过十年以上的吗?有用20年的吗?
这些都是消费品,用到最后就是报废,用不到最后就是二手卖掉。
房子也有消费品属性的,买套房子住十年以上的其实不多。(根据评论提示,貌似这个有偏差,看地域,也看人。貌似当地人买房会得时间比较久,外地人过来生活居住的比较爱换房子。)
房子又是大件中的大件,更是你支援国家建设的勋章,肯定不能报废。
所以,你去买房,即使你是刚需自住,你也得考虑这个房子将来好不好卖出去。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荣誉和财富之间有折算公式。只要你有套房在手,你就一直在场内,荣誉陪伴一生,还能传给子女,但是具体的居所可以变更,这就是换房子。
当你想变更居所,你就需要把原来居所及其相关荣誉折算成钱。
这里的问题是,如果越折越少怎么办?开始支援的时候一月支援5千才获得这个级别的荣誉和资源。现在发现只能折合4000,才能转给下家……
越折越少还玩个蛋,不但没有动力更换居所支援更多,反而连之前承诺的5000都不想交了。
必须保证越折越多,人们才会有动力参与支援。以前每个月支援5000,变更居所后,每月支援6000,多出这1000,应该能得到的奖励是:更好的环境,更大的空间,及更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
为了让他继续支援,不能让房价下跌。为了让他支援更多,就得涨着点。
为什么总是提“要给市场信心”呢?有信心就是你相信房子会涨(虽然不一定真涨),然后你就会进场支援,已经在场内的,就会通过变更居所,每月支援更多。
那就,让房价使劲涨吧,不设上限。
那样的话,涨到顶就等同于你的全部收入要拿去支援。
你饿死前还闹了一场,砸坏了人民广场的喷水池。
杀了鸡,没有取到卵,饮了鸩,没有止到渴。
没有哪个国家会这么干的。
所以不能让房价涨太猛。
综上,要控制在一个合适的速度,没支援的让你有信心加入支援,已经在支援的让你有信心支援更多,又要一定程度上保证你的生活质量。
所以,彻底解决房价问题,还得靠新的增长点。
12、房产税
没支援过的人越来越少了,所有人都承诺未来每个月都交钱了。
钱还是不够用,新的增长点带来的税收还是不够。
那么,已经在支援的朋友们,你不是承诺以后每个月都交5000吗?嗯,即日起,你每个月要交5500了,但是荣誉和奖励,变动不大。
13、限跌令
限跌就是不能便宜卖,为什么?
要是别的产品,你爱卖多便宜谁管你?哪怕白送呢,你开心就好。
开发商自己开发的房子居然不敢便宜卖?想降价卖几套回点血,还要偷偷摸摸?
现在知道为什么了吧?你高调降价会让支援者“失去信心”。失去信心了,履行承诺就不爽快了,更不用说变更居所支援更多了。
14、涨价去库存
“涨价去库存”理解了之后,同时解锁的还有“买涨不买跌”。
一般来说你想甩卖手里的货物,降价是最有效的手段。
为什么明明有销售压力还要涨价呢?
可偏偏你涨价了反而卖得好。
但是官方又要直接出手让房价不要涨太猛,因为涨了你还买,等于把更多比例的收入都拿去支援,就没钱买别的了,其他行业就面临冲击,影响社会生产。
就是,把泡沫吹大一点点,但又不能吹太大。
社会生产才是产生财富的,是国家的根本。高铁、高速、科研等等,这些东西的最终目的都是为社会生产服务,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如果收钱收得影响到了社会生产,那就是真的杀鸡取卵了。
(待序……)
闭环了吧?收钱搞基建,基建提高生产效率,高效的生产获得更多的钱,兜里钱多了发现支援出去的那点也不多,能承受。
白手套、代理人的作用,就是避免追责的时候追到正主身上。
3月底,郑州爱马仕开业,第一天销售额1.2亿。有热情的消费者凌晨就去排队了,更有一个坐着轮椅的小姐姐,找来跑腿小哥推着自己排队!
由于人数爆满,很多人都排队等候了4小时以上,听说有个女士买了两个250万的包,简单给大家算了一下,这种级别的包基本都要配货到1000W才有购买资格,也就是是说这位富婆姐姐消费了2500W!
在当天营业结束后,就有相关人员透露,第一天爱马仕的销售额就高达1.2亿......
没用
欠房贷,银行告你一告一个准;
烂尾楼,你告开发商告银行告ZF,结果就是没用;
就算你冻死了饿死了,继承你的遗产也得还银行的钱,叫做“贷代相传”。
开发商倒闭了就倒闭了,法院永远找不到你付的钱去哪儿了,找到了也是找不到。
一块钱买水,对方不给,就能报警。
150W买房,对方不给,所有人躺平。
刚才看到有个傻叉说房价贵和生孩子没关系,我就纳闷了,这人他妈怎么生下来的,有没有点人性?掏空四个口袋买房的钱都够养三四个孩子了。150W,多少人的一辈子,就这样没有了。这是悲剧还是悲哀?
房地产本质就是税啊
提前三十年 五十年一次性收的税
房地产老板,本质上就是包税人,相当于代理一块地盘的税收,它当了中间人,收取一大笔佣金
你问包税人跑路咋整?
参考大明王朝1566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