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客房价格大幅上涨,相比于其他「趁火打劫」,尤其显得弊大于利。
发生天灾时,商品和服务价格可以自由上涨吗?从效率的角度来说,可能有三种为其辩护的理由,但对于酒店客房都不成立。
首先,涨价能够向市场发出信号、提升供给,但这点对酒店客房不适用。一般来说,因为有利可图,所以厂家会加速生产、零售商会增加订单,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就能将物资送到灾区。但是,酒店客房的供给,是无法短时间内大量提升的,总不能现盖酒店大楼吧?硬要说有可能提升的话,就是本来因为成本问题不打算继续营业的酒店,可能会因为价格合适而重新开门,但对于连锁快捷酒店来说,这也不至于要涨价到 2888 元的水平。
其次,涨价可以避免过度囤货,促进产品流通,但这点同样对酒店客房不适用。人们对一种商品效用的评价,一般来说会随着数量的上升而呈现边际递减。沙漠里的一瓶矿泉水,价值连城,再来一瓶,依然非常金贵。但到了第十、第十一瓶的时候,就没这么稀罕了。因此,必需品合理涨价,能确保每个人都购买到真正符合自己紧迫需求的分量,再买多了就心疼。然而,对于酒店来说,一个人一晚上也只需要睡一间房,不存在囤货的可能。
再者,涨价也有可能引导人们去选取更多样的替代品,推动资源有效配置。不过,对于被暴雨困住、有家回不了的人来说,市面上缺乏酒店房间的有效替代品。电影院、网吧之类的,充其量也只能提供一个趴一会的场所,和有床位、能洗澡的酒店房间哪里是一个概念。
综上,即便对于很多商品来说,「发国难财」有其经济上的合理性,一刀切限价反而可能伤害民众,但对于酒店客房来说,这种合理性更加薄弱了。
根据根据《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对于推动商品价格过快、过高上涨行为,主管部门可以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 5 倍以下的罚款。
不过,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行业自己已经对害群之马表明了态度,涨价只是个别现象,不能代表行业。
此次水灾中,郑州绝大多数酒店,不但没有涨价,反而推出优惠价格,帮助受困市民。这些,违背市场规律降价敞开大门的经营者,同样是救灾前线的逆行者,配得上我们的赞誉。
当面临危难时,不去趁火打劫、落井下石,是最起码的人性。
当整个城市面临水灾,许许多多的人被困在路上,你可以,可以自私的选择不去帮助他们,只独善其身。
但是!
不要伤害那些勇敢和处于危难之中的人!!
当大家众志成城一心救援的时候,有些人却在吸整座城市的血。
试问负责人,看到那些主动降价,甚至完全免费收留过路人的店铺,不会感到羞耻吗?
哦,对,你不会。
因为你连最起码的人性都没有,你是躺在人民幸福路上的吸血鬼和绊脚石。
按照某大v的逻辑这算不算正常打价格调整?在吸引当地更多的人开酒店?
还好酒店管理层反应快,否则发国难财这种企业一旦事情败露,把名声搞臭了,可是要死翘翘的,到时候多赚了几倍的钱,都得吐回来。
做生意的千万不要跟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冲突,否则怎么死都不知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